Author |
Message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uesday, October 23, 2012 - 06:50 pm: | |
七十年的远征——远征缅甸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0/98b9ad06-5054-42cc-899d-8ef84f01af 8e.shtml 七十年的远征——同古之战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0/633dbb1f-4289-463a-afa7-0f58dc52ba 3e.shtml 七十年的远征——任安羌大捷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0/df1afa83-c864-44f0-96d2-1b9b8c6c53 96.shtml 七十年的远征——缅北大溃败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0/f102aed6-d8da-4277-8911-0980ec4e47 f7.shtml 七十年的远征——兵败野人山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0/b86fa043-5631-4941-8b70-69e3d9b008 e5.shtml 七十年的远征——空中生命线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0/3054e3bb-354f-4f97-9bf3-9e3129c601 60.shtml 七十年的远征——缅北大反攻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1/87c9d3af-1bf8-4122-a3a2-b1cf405af5 f6.shtml 七十年的远征——光复腾冲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1/e05d3ffa-b1ae-401c-83d6-a434d76df2 7a.shtml 七十年的远征——最后决战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1/4653b735-5385-4efe-8d1f-e190dd7a19 af.shtml 七十年的远征——老兵回家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1/11976089-7bf4-4e70-b913-cc558a5674 c9.shtml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uesday, October 23, 2012 - 03:41 pm: | |
七千人大会始末——大会前的迷局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201/683be3cb-86f8-4330-8da6-474572286e e8.shtml 七千人大会始末——史无前例的大会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201/b249319a-c9b2-4d1f-8847-0a103df8db 1e.shtml 七千人大会始末——刘少奇林彪发言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201/9b1b5cf3-381d-4eaa-8c44-b46e8024fb be.shtml 七千人大会始末——毛泽东的发言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201/5a1bfe2e-e590-4c1e-a3e8-0e44f8902b c7.shtml 七千人大会始末——历史的局限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201/30fdda79-8c51-486e-9acc-412944a29f 46.shtml 七十年的远征——远征缅甸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0/98b9ad06-5054-42cc-899d-8ef84f01af8e.shtml 七十年的远征——同古之战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0/633dbb1f-4289-463a-afa7-0f58dc52ba3e.shtml 七十年的远征——任安羌大捷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0/df1afa83-c864-44f0-96d2-1b9b8c6c5396.shtml 七十年的远征——缅北大溃败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0/f102aed6-d8da-4277-8911-0980ec4e47f7.shtml 七十年的远征——兵败野人山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0/b86fa043-5631-4941-8b70-69e3d9b008e5.shtml 七十年的远征——空中生命线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0/3054e3bb-354f-4f97-9bf3-9e3129c60160.shtml 七十年的远征——缅北大反攻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1/87c9d3af-1bf8-4122-a3a2-b1cf405af5f6.shtml 七十年的远征——光复腾冲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1/e05d3ffa-b1ae-401c-83d6-a434d76df27a.shtml 七十年的远征——最后决战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1/4653b735-5385-4efe-8d1f-e190dd7a19af.shtml 七十年的远征——老兵回家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history/201111/11976089-7bf4-4e70-b913-cc558a5674c9.shtml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hursday, June 14, 2012 - 09:15 am: | |
Commentator Username: Commentator Registered: 05-2007 Posted on Monday, June 04, 2012 - 08:13 am: JUNE 4 http://www.zhengshe.net/discus/messages/4/18.html?1338819195 Whatever happened in 1989, the following three are far more important historic events: 講這句話的人要證明什麼? (1) Li Zi-Cheng 李自成 burnt and abandoned the Ming palaces 明朝宮殿 and fled Beijing 北京 (June 4,1644) Timeline in 1644 June 3: Li Zicheng 李自成 officially declared himself Emperor of the Great Shun 大順皇帝. June 4: After six weeks in Beijing 北京, Li Zicheng 李自成 set the imperial palaces on fire and abandoned the capital to flee toward the west. The fire, almost burned the entire palace complex to ruins. Since then, it took several emperors over 100 years to rebuild it. The Beijing population massacred Shun 大順皇朝 stragglers. June 5: Led by Dorgon 多爾袞, Qing 清朝 troops were welcomed into the capital; the Beijing population was shocked because it was expecting Wu Sangui 吳三桂 to bring back the Ming 明朝 heir apparent. Wakeman, Frederic (1985),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0-520-04804-0. In two volum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Shanhai_Pass#CITEREFWakeman1985 (2) The Nipponese 日本人 bombed the train carrying Zhang Zuo-Lin 張作霖 to Shenyang 瀋陽 (June 4, 1928) 1928年6月4日凌晨5點30分,張作霖乘坐的專列經過京奉、南滿 路交叉處的皇姑屯車站三孔橋時,火車被預埋的炸藥炸毀, 作霖被炸成重傷,送回瀋陽後,于當日死去。因在皇姑屯火 車站以東,史稱皇姑屯事件。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A%87%E5%A7%91%E5%B1%AF%E4%BA%8B%E4%BB%B6 (3) The US navy launched waves of aircrafts to sink all the 4 Nipponese 日本 carriers found during the Battle of Midway 中途島海戰 (June 4, 1942). The Battle of Midway (ミッドウェー海戦) i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naval battle of the Pacific Campaign of World War II. Between 4 and 7 June 1942, only six months after Japan's attack on Pearl Harbor, and one month after the Battle of the Coral Sea, the United States Navy decisively defeated an Imperial Japanese Navy (IJN) attack against Midway Atoll, inflicting irreparable damage on the Japanese fleet. Military historian John Keegan has called it "the most stunning and decisive blow in the history of naval warfare."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Midway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October 26, 2011 - 10:33 am: | |
"Miracle" find: The wreck of a ship that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in the invading navy of Kublai Khan lies on the seabed Saturday off Matsuura, Nagasaki Prefecture. RYUKYU UNIVERSITY / KYODO PHOTO Wreck of 13th century Mongol invasion ship discovered Tuesday, Oct. 25, 2011 Kyodo NAGASAKI — The wreck of a ship believed to have been part of the ill-fated attempts by Kublai Khan, the Mongol ruler of China in the 13th century, to invade Japan has been found lying relatively intact under the seabed off Nagasaki Prefecture, a team of Japanese researchers said Monday. It is the first wreck linked to the invasion attempts to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Japan with much of the hull still intact, including a 12-meter section of the keel and rows of planks 10 cm thick and 15 to 25 cm wide attached to the keel, according to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professor Yoshifumi Ikeda and his team. Discovered about 1 meter under the seabed in waters 20 to 25 meters deep off Takashima Island in Matsuura, Nagasaki, the wreck of the vessel, believed to have been over 20 meters long,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rcheologists with crucial information on the Mongol attacks in 1274 and 1281, which until now have been known mostly from documents and drawings. "I believe we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shipbuilding skills at the time as well a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xchanges in East Asia," Ikeda told reporters in Nagasaki. He added that the wreck likely remained relatively well preserved because it was buried under the sand. Both sides of the keel were painted whitish gray. The planking was held in place by nails. Bricks, ink stones and weaponry used by the Yuan Dynasty were found in the ship's bottom. The failure of the attack launched by Kublai Khan (1215-1294) against Japan in 1281, with battles fought in northern Kyushu, is often attributed to "kamikaze" divine winds that destroyed much of the fleet. The waters around Takashima Island are where the fleet is thought to have been devastated by a storm in 1281. The researchers determined that the vessel was linked to the Yuan fleet because its structure resembles that of Chinese ships of that era. Kosuke Umazume, director of the Japan Society for Nautical Research, said it was a "miracle" that much of the wreck had been found intact after lying submerged for such a long time. Ikeda and his team first located the wreck using ultrasonic equipment. "Miracle" find: The wreck of a ship that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in the invading navy of Kublai Khan lies on the seabed Saturday off Matsuura, Nagasaki Prefecture. RYUKYU UNIVERSITY / KYODO PHOTO Wreck of 13th century Mongol invasion ship discovered Tuesday, Oct. 25, 2011 Kyodo NAGASAKI — The wreck of a ship believed to have been part of the ill-fated attempts by Kublai Khan, the Mongol ruler of China in the 13th century, to invade Japan has been found lying relatively intact under the seabed off Nagasaki Prefecture, a team of Japanese researchers said Monday. It is the first wreck linked to the invasion attempts to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Japan with much of the hull still intact, including a 12-meter section of the keel and rows of planks 10 cm thick and 15 to 25 cm wide attached to the keel, according to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professor Yoshifumi Ikeda and his team. Discovered about 1 meter under the seabed in waters 20 to 25 meters deep off Takashima Island in Matsuura, Nagasaki, the wreck of the vessel, believed to have been over 20 meters long,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rcheologists with crucial information on the Mongol attacks in 1274 and 1281, which until now have been known mostly from documents and drawings. "I believe we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shipbuilding skills at the time as well a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xchanges in East Asia," Ikeda told reporters in Nagasaki. He added that the wreck likely remained relatively well preserved because it was buried under the sand. Both sides of the keel were painted whitish gray. The planking was held in place by nails. Bricks, ink stones and weaponry used by the Yuan Dynasty were found in the ship's bottom. The failure of the attack launched by Kublai Khan (1215-1294) against Japan in 1281, with battles fought in northern Kyushu, is often attributed to "kamikaze" divine winds that destroyed much of the fleet. The waters around Takashima Island are where the fleet is thought to have been devastated by a storm in 1281. The researchers determined that the vessel was linked to the Yuan fleet because its structure resembles that of Chinese ships of that era. Kosuke Umazume, director of the Japan Society for Nautical Research, said it was a "miracle" that much of the wreck had been found intact after lying submerged for such a long time. Ikeda and his team first located the wreck using ultrasonic equipment.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11 - 01:14 am: | |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special/linbiaopingjiabianqian/detail_2011_09/08/9043248_0.shtml?_from_ralated 井岡山朱毛之爭 來源:炎黃春秋 作者:李尚英 2011年09月08日 核心提示:朱毛之爭的確緣于“軍委”的廢設,這是千真萬確的。朱德和劉安恭都認為毛澤東在廢立“軍委”問題上實施一言堂的“自上而下的”“家長制”作風。劉安恭還在給中央的信中聲稱朱、毛已“分成”兩派。 本文摘自《炎黃春秋》2010年第2期,作者:李尚英 原題:我看歷史上的朱毛之爭 關於朱德和毛澤東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的爭論及其後來的影響,雖在一些歷史書籍中有所記載,但對其爭論的由來與實質卻語焉不詳。有幸的是,2009年7月12-15日,我參加了“文化部文化管理清史辦幹部井岡山培訓班”,其間,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特聘教授余伯流先生給培訓班全體學員講了一堂生動的《井岡山鬥爭與井岡山精神》的課。他在談到1929年紅四軍“七大”前後有關井岡山革命道路的開闢者和奠基人,紅四軍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朱德爭論一事時,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他如何根據和運用中央檔案館的檔案,實事求是地介紹了以往為黨史、歷史課本諱莫如深的這一段歷史,並說“實事求是”是他多年研究中國革命史的最主要的經驗。 余教授是這樣敘述1929年紅四軍“七大”前後有關毛澤東、朱德之爭的: 朱毛之爭原委要從1929年初朱毛率軍離開井岡山談起。朱毛下山後,一路行軍並不順利。毛澤東感到,在國民黨軍隊窮追不捨的情況下,紅四軍黨內再照過去那樣,遇事層層討論、層層彙報,直至前委最後定奪,太麻煩不說,還會貽誤戰機。於是做出了“停止軍委辦公”的決定,取消了以朱德為書記的軍委。對此,朱德無意見,陳毅表示同意。2月,中共中央去信,莫名其妙地要紅四軍分散行動,並令朱毛到上海“學習”。此信在紅四軍內引起了混亂。毛澤東不願意去,並勸朱德也不要去,紅四軍上下也不希望他們去。毛澤東為此寫信批評了中央的決定,中央後來也不再提及此事,但卻派了劉安恭到紅四軍任職。劉安恭一來,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劉安恭與朱德同為四川籍,兩人又同在德國留過學,關係不錯。他受黨中央委派,到紅四軍後,毛澤東出於紅四軍內部對劉安恭本人資歷、經歷的尊重,徵得朱德、陳毅的同意,決定恢復臨時軍委,讓劉任紅四軍臨時軍委書記和政治部主任,位在毛、朱之下,陳毅之上。由此引起了一場朱毛之爭。 劉安恭一到任,即與毛澤東爭權。他召開紅四軍軍委會議,並做出決議,撇開黨中央關於軍委統轄于前委的指示,由軍委統轄紅四軍,要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委“只管地方工作”,並提出要反對紅四軍中存在的“家長制”。毛澤東看了這個決議後,大吃一驚,非常生氣,立即召開前委會議,取消了臨時軍委。劉安恭激烈反對,認為,“既名四軍,就要有軍委”,指斥毛澤東和前委“管得太多”,“權力太集中”,毛有“家長制”作風。朱德贊成劉的觀點,他提出,“黨管一切為最高原則”,但應“通過無產階級組織,起核心作用”;並批評毛澤東在實行“由上而下的家長制”,說毛“強調黨員行動受限制,但他自己的行動是自由的”,“不聽中央調動”。而毛澤東則堅持己見,非要廢掉臨時軍委不可。由此朱毛之爭持續了半年之久。 說到這裡,余教授頗帶感情地說“這不影響我們對朱老總的熱愛”。隨後,他接著說,朱毛之爭在雷湖和白沙兩次會議上依然激烈地進行著: 1929年五六月,紅四軍在雷湖和白沙舉行了兩次前委擴大會,就設立軍委等問題進行討論。雙方依然爭執不下。毛澤東見會議無結果,憤然表示要辭去前委書記職務。在白沙會議上,毛的觀點得到36票贊成,朱、劉等5票反對。但毛在會議後,還是表示要辭職。陳毅在朱毛之間始終持調和立場,希望兩人從黨和革命的立場出發團結一致。他說:“你們朱毛兩人,一個晉國,一個楚國,你們兩個大國天天在吵架,我這個鄭國在中間不好辦。跟哪個走,站在哪一邊?我就是怕紅軍分裂,怕黨分裂。我是希望你們兩個團結。”陳毅的調解未能起作用。後來在紅四軍“七大”上,經全體出席者的表決,毛澤東的前委書記職務被撤,陳毅當選為前委書記。林彪在雷湖會議後卻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要毛不要辭職。他還在信中說,朱德整天“無所事事”,“有當領袖慾望”,毛看了信後“若有所思”。 我們要問:朱毛之爭的焦點和性質是什麼? 著名歷史學家金衝及主編的《毛澤東傳》指出:朱毛之爭”焦點是紅四軍內是否仍要設立軍委”。從余教授的言談中來看,確乃如是。朱毛之爭的確緣于“軍委”的廢設,這是千真萬確的。朱德和劉安恭都認為毛澤東在廢立“軍委”問題上實施一言堂的“自上而下的”“家長制”作風。劉安恭還在給中央的信中聲稱朱、毛已“分成”兩派。 我認為,劉、朱反毛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前面已說過,劉是因為毛剝奪了他的權力而惱羞成怒,進而反毛的。而朱德則不同。許多歷史事實充分說明,朱德從一上井岡山,就把自己的命運與毛澤東聯繫在一起了,對“朱毛”一詞是十分珍惜的。所以他決不會反毛的。但朱德為什麼這次“反”毛呢?先就朱反對“黨管一切”言,朱德認為,“黨管一切為最高原則”,但應“通過無產階級組織,起核心作用”,這正如余教授所說,朱德只是“主張黨不要包辦代替”,並不是反對黨的領導作用。至於說朱德批評毛澤東“不聽中央調動”,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朱德長期以來就是一位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一直深深地紮在他的腦海中,也是他在舊式軍隊和革命隊伍中始終遵行的原則。談起毛澤東的“家長制”,朱德批評毛澤東“強調黨員行動受限制,但他自己的行動是自由的”,是在實行“由上而下的家長制”。這句話體現了朱毛之爭的主要內容。由此,我們也完全可以反過來說,如果朱毛會師一年多的實踐中,毛沒有“由上而下的家長制”作風,那麼忠厚老實的朱德決不會批評他。不是嗎?毛在設立紅四軍軍委這一問題上出爾反爾,劉安恭來紅四軍任職前,毛澤東為加強權力,取消了以朱德為書記的軍委;劉安恭到任後,毛澤東違背自己的言論,隨心所欲地又設立“臨時軍委”。等到劉安恭不聽他話時,又自作主張地提出和取消了“臨時軍委”。毛澤東在這裡不是實行“由上而下的家長制”又是什麼?再有,毛澤東在雷湖會議上聲言要辭去前委書記職務,在白沙會議上得到了壓倒多數的贊成票後依然還要辭職,這顯然是非要朱德向他屈膝下跪不可。難怪紅四軍“七大”會議上的口號是“鬧個人意見的滾出黨內”(余教授提醒聽講者注意這句話),矛頭所指也是明顯的。 1930年,中央特派員涂振農來紅四軍巡查後做了一個“巡視工作情況報告”。他說,“朱德同志很坦白地表示,他對中央的指示(指毛澤東繼續任前委書記)無條件地接受。他承認過去的爭論,他是錯的,毛澤東同志也承認工作方法和態度的不對,並且找出了錯誤的原因”;朱毛之爭“只是同志間個人的爭論,而不是形成了那一派和這一派的爭論”。(《毛澤東傳》第207-208頁)在當時戰爭的特殊情況下,這種和稀泥的態度可以理解。但說朱毛之爭“只是同志間個人的爭論”,那麼,試想如果沒有具體內容,個人之間會無緣無故地“爭論”半年之久麼? 由上所述,我認為,朱毛之爭的實質,是民主集中制與家長制或稱集權制之爭。 朱毛之爭在中共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對後來的黨史和我們共和國史也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即就主要當事人或出頭者毛澤東、朱德、陳毅、林彪個人來說,影響也頗為巨大。“文化大革命”開始時,朱德、陳毅都受到了嚴厲的衝擊和批判。當時,“打倒三反分子朱德”、“打倒大軍閥朱德”、“朱德是黑司令”(朱德在朱毛之爭中批評毛的話成了“文革”時他反毛的主要證據)、“打倒三反分子陳毅”(陳毅在紅四軍“七大”上取代毛成為前委書記,被認為是反毛的主要證據)等標語鋪天蓋地而來,陳毅多次被批鬥,朱德的批斗大會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進行中,後因毛澤東的干預,陳毅的批斗大會被中止,朱德也倖免于難。林彪卻因此次朱毛之爭中看準時機寫信向毛澤東表忠誠,詆毀朱德(按禮說,林彪是跟朱、陳上井岡山的,朱德非常欣賞林彪這個年青軍官的軍事才能,遇有軍事問題也經常請林來商議,還提議林彪任紅四軍28團團長。但林卻另有打算。他利用朱毛之爭的時機,通過給毛澤東寫信,討好毛澤東和誣陷朱德,暴露了自己的醜惡嘴臉),取得了毛澤東的好感。後來的事實證明,林彪以後又多次能抓住機會為毛解難,而被選為接班人,成為被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祝福為“身體永遠健康”的“副統帥”。然而,曾幾何時,說別人“有領袖慾望”而實則自己有強烈領袖慾望的林彪叛逃摔死;此後,毛澤東的健康每況愈下。記得上世紀50年代我在北京一中念初中時,校長徐楚波一次在全校大會上說:“蘇聯專家說毛主席能活到148歲。”但毛澤東只活到83歲,這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不可否認的是,林彪叛逃是他“早逝”的一個重要原因吧。這也說明長久以來被譽為“洞察一切”的偉大領袖,對有強烈領袖慾望、見機行事的林彪確實看走了眼。不管怎麼說,朱毛之爭為林彪後來的發跡鋪下了一條道路。林彪是朱毛之爭最大的贏家。 這次朱毛之爭後,朱德在黨和軍隊的作用再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1929年11月底毛澤東回到紅四軍後,朱德向他賠禮道歉說:“我在思想方法上有片面性,給您在精神上帶來了創傷,請您原諒。”(毛秉華主講:《天下第一山》,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0頁)此後,朱德在黨內、軍隊內,能少說則少說,能不說則不說,一心一意維護毛澤東的領袖地位和權威。這次在井岡山參觀大井朱毛故居時,聽工作人員說,上世紀60年代,朱德上井岡山,有關人員問他在大井住地的具體位置,朱德說:“有毛主席的故居就行了。” 我們說,朱毛之爭不僅“不影響我們對朱老總的熱愛”,相反,朱老總的舉動更增加了我們的崇敬心情。我認為,朱老總反對“家長制”,實際上是要從革命一開始,就在黨內樹立一種“民主集中制”的正確的黨風,使黨內政治生活能走上正軌。如果毛澤東和當時的黨中央(當時的黨中央明顯地站在毛澤東一邊,聲稱紅四軍“必須採取比較集權制”,朱毛之爭是”極端民主化”要代替“民主集中制”,見《周恩來傳》,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第236頁)能從這次朱毛之爭中吸取經驗教訓,採取一些力所能及的限制“家長制”的措施,並能形成文件,那麼建國後黨內許多不正之風(包括專制集權、個人崇拜)也許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避免,至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輕,黨和人民也許不會遭到“文化大革命”那樣的災難。從這一點來說,朱毛之爭是朱老總對黨的思想建設的一個重大貢獻,也是朱老總留給我們的一份寶貴的思想財富。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May 04, 2011 - 05:01 am: | |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39883-gb2312.html 老照片:美国人拍摄北大学生,1919年五四前后学生运动 这是一组美国社会经济学家西德尼甘博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反映了北京大学生在一战胜利、五四、以及抗议日军侵略福州等事件中游行示威的风貌。 【1】 1919年6月3日,基督教青年会学生一边游行一边演讲。五四运动开始后,学生不断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将胶州湾交给日本。从6月3日开始,北京军阀政府在两天内逮捕学生近千人,激起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怒。 【2】 1919年6月3日,学生在街头演说,警察将其包围。 【3】 1919年6月4日,清华大学学生被逮捕,手里打着横幅。 【4】 1919年6月4日,学生被捕,北洋军队的帐篷。 【5】 1919年6月4日,学生被捕,脖子上也包了标语。 【6】 学生游行队伍。 【7】 游行队伍中的女学生。 【8】 学生举起旗帜示威。 【9】 受伤的学生。 【10】 学生打出横幅。 【11】 关押学生的监狱操场。 【12】 学生监狱,师范学校的学生在放风中。 【13】 学生监狱里,师范学校学生所住的棚屋。 【14】 基督教青年会的学生图书馆。 【15】 1919年11月28日,学生在天安门示威,聚集在华表周围,声讨日本帝国主义残害福州人民暴行,抗议日舰侵扰福州。 【16】 1919年11月28日,学生在天安门示威声讨日本帝国主义残害福州人民暴行,抗议日舰侵扰福州。 【17】 1919年11月29日,天安门广场,学生站成一排示威,声讨日本帝国主义残害福州人民暴行,抗议日舰侵扰福州。 【18】 1919年11月29日,学生继续在天安门示威,声讨日本帝国主义残害福州人民暴行,抗议日舰侵扰福州。 【19】 1918年11月14日,学生游行庆祝一战结束,当时中国是作为战胜国之一的。 【20】 1918年11月14日,警察学校,学生游行庆祝一战结束,手里举着北洋政府的五色旗。 【21】 1918年11月14日,童子军游行庆祝一战结束。 【22】 1918年11月14日,学生游行庆祝一战结束。 【23】 1925年,学生在街头演说。 【24】 1925年孙中山葬礼,学生所处的区域。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hursday, August 19, 2010 - 04:53 pm: | |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0/08/taiwan100814e.shtml 正视史实 中共将国军抗日搬上银幕 (台湾) (2010-08-14) (联合早报网讯)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明天是二战日本投降六十五周年纪念日,由大陆拍摄,描述抗日战争期间,国军在湖南常德与日军做殊死血战的史诗电影“喋血孤城”,下周在大陆各地上映。这是中共首次正视史实,描述国军英勇抗日的电影。 “喋血孤城”讲述一九四三年抗日“常德会战”的过程,“常德会战”是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一场守城抵抗战,国民党“抗日铁军”第七十四军五十七师八千多人,被日军四万人围歼,最后只剩八十三人的故事。 这八千孤城虎贲将士与四万装备精良的日军鏖战近半月,在外无援军、弹尽粮绝下,誓死保卫这座能进入川贵的湘西重镇。最后师长余程万率八十多人突围,与援军反攻扭转颓势,阻止日军南侵的野心。 “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 ”电影在传达国军英勇御敌的情节。日军万万没想到这座攻而不破的死城中,殊死抵抗的只有不过百余名士兵。 以往大陆拍的战争片,往往是对上层的歌颂和美化。“喋血孤城”却能让观众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可悲,血肉横飞激烈残暴的战争场景中,突显士兵从接触战争残酷时的胆颤心惊,到历练成熟后的稳重机智。 该片脱离了歌颂美化上层的主题,从一个普通的营长、一个个普通士兵的角度,体验战争的残酷,是痛苦而非胜利。 片中的日军也并非以往中共“主旋律”中的矮冬瓜、青蛙腿、零智商,而是训练有素、战力强的精英部队。 片中男主角由吕良伟饰演五十七师师长余程万。余程万允文允武,是黄埔军校一期、中山大学政治系的高材生,廿五岁就担任海军局少将政治部主任,并入陆军大学研究院深造,学历之高,在国民党军队将领中少见。五十七师被誉为“虎贲师”,是军队英勇无敌的最高荣誉。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观后表示,这部影片是大陆近几年正面歌颂国民党抗日战争的史诗力作。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也指出,正视现实,正确地解释历史,这是大陆“很大的进步”。这部电影定九月二日于台湾上映。 随着两岸和解,中共近年已逐渐肯定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的贡献,除即将播映的电影“喋血孤城”,今年年初,由云南电视台制播的卅六集抗日电视剧“滇西一九四四”,也是正面描述国军抗日的故事。剧中描述国军历经艰困,横渡怒江、翻越高黎贡山,收复腾冲的惨烈历程。 ========================================== 余程万(1902~1955,广东台山人,第74军 57师师长) [余程万 1949于南京] 余程万 1949于南京 广东台山市三八镇涨村宁兴里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及中山大学政治系,1931年就任南京警卫军少将教官,次年转入陆军大学研究院深造,学历之高,在国民党军队将领中少见。1926年11月任海军局少将政治部主任,1940年任七十四军五十七师师长,1944年任七十四军副军长,1948年任二十六军军长,1949年12月任云南绥靖公署主任。 特写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第七四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中华民国万岁。” 背景:1943年常德会战最惨烈的时候,常德城区已成一片焦土,日机不分日夜狂投烧夷弹,城内大火蔽天,余程万师长仍率残部死据城西南一角,拉锯搏斗。余师长此时已知援军不可能如期抵达,决意全师战死常德。这是他给司令长官孙连仲的电文,孙当即泪如雨下。 一、“虎贲”主将 余程万于1902年5月24日,出生在广东台山县荻海区光大乡的涨村。这个地方,青山为屏,绿竹生烟,庙宇巍峨,恬静绮丽,住着百十余户人家,是个美丽的小村庄。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有五大王牌师,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十四军(整编后为七十四师,即孟良崮战役中之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英勇善战被称为 “抗日铁军”,而 “抗日铁军”中最著名的师就是“虎贲”师(五十七师)。 “虎贲”这一称号是他们在上高战役上用浴血奋战换来的。“虎贲”一词来源于《书经》中的《牧誓上》篇的记载:“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以后,“虎贲”称号成为历代英勇无敌的军队的最高荣誉。 “虎贲”师师长余程万,广东人,黄埔一期学生,军事天才一类人物,二十五岁就挂少将衔,还毕业于中山大学政治系,后又进入陆军大学研究系深造,文武全才。在七十四军,他的资历比两任军长俞济时、王耀武都要老,虽然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但私下都将余称做老学长。 二、常德会战的是非功过 一九四三年,日本为策应太平洋战场,牵制中国军队转移到滇缅,制定了新的作战大纲,要求第十一军在鄂西会战之后发动常德会战。 常德历史悠久,据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常德历史学家周新国先生介绍,我们的先民在常德筑城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史上多称武陵、朗州,始称常德在宋朝。此名取材于“老子”中“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和西汉毛氏《诗·常武》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焉。”其义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谓之常德。[2](“武陵藏珍--- 沅澧流域历史文化图说”之“常德古城考”)。常德是湘西北重镇,川贵的门户,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常德历来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可北扼长江,进逼宜昌,东指粤汉铁路,西协黔川。所以,鄂西会战之时,“虎贲”师就到此布防,抓紧修筑工事,积极备战。余程万向全军官兵动员,发出了“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作战号令。各路“虎贲”勇士同仇敌忾,誓与常德共存亡,余程万有序的部署守城,分作三个阶段御敌:城郊防御时期,城墙防御时期和城市街道防御阶段。 战争从十一月十八日开始,日军先头部队在飞机的掩护下进攻。接着日军六十八师团主力十余万人全线进攻常德。而常德的守城军队只有八千多人的五十七师,力量对比悬殊。战争打到十二月三日凌晨,第五十七师参战的八千三百一十五名官兵,仅剩三百余名。战斗之激烈可见。当时,在开罗会议上的罗斯福通过国际舆论听说了这一战场的惨烈状况,特意向蒋介石询问了守城部队番号和主将姓名,并将余程万的名字记在备忘手册上。常德失陷,战斗为全局争取了时间,实现援军合围,将日寇赶到长江北岸。这次常德会战,全师八千多子弟兵仅有八十三人生还。 当日凌晨,师长余程万于留百余人守城,而率领两百余人渡江突围,向德山方向移动,以图与增援友军会合。此一事令开罗归来的蒋介石大为光火,扬言要将余程万枪决,后因众将劝阻和战事的发展得免。此事引发了长久的争议。道德论者以为余程万弃城潜逃,纯以天子门生获释,也有人认为蒋介石行事苛刻,常德一战,余程万已尽最大努力,如此重惩,有失厚道。也有人干脆视而不见,不提起它。黄仁宇分析了这个困境: “没有人在处理余程万的程序中能替蒋介石开脱。历史家只能指出余程万给蒋介石极大困难。事实上他已将全师官兵牺牲于常德城内,在作战效率上讲,除了他自身一死之外,已替统帅尽了最大职责,常德能及时收复,主要由于第57师的强韧抵抗,要是蒋介石再惩罚余,以后谁肯替他认真作战?然则余程万到底也是放弃守土。一个部队长有伦理与道义上的威权赋与部下以必死的任务,端在情况变更在更大的范围内,部队长本人也应能作必死的表现。余程万身为师长即未履行这契约,在另外三个师长殉职的情形下,最高统又不能置之不问…… ”。 三、《虎贲万岁》,扬名中华 为了纪念这次战斗,余程万觉得作为是后死者,有责任把那些壮烈的事迹记录下来,就派人找到了著名作家张恨水,希望他能够写下“虎贲”军的感人故事。爱国将士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使张恨水很激动,但是他当时还没想到以此来写一部军事抗战小说。张恨水爱惜羽毛,以不懂得军事,没上过战场婉谢了,但是拗不过抗日英雄的热切,他答应从长计议,将来再说。抗日英雄在离张恨水处不远的地方住下了,此后便常常到来和张恨水聊天,久而久之就成了朋友。事隔数月,他又旧话重提,这样,张恨水于公于私都不好再说拒绝的话,只好应以先看材料,等有工夫再写。 到了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张恨水已辞职乡居,便抽暇看了一部分材料。于一九四五年春正式动笔写《虎贲万岁》,他在自序中隐隐得讲出了他拒绝的真实原因和他被感动的经历: 我写小说,向来暴露多于颂扬,这部书却有个例外,暴露之处很少。常德之战,守军不能说毫无弱点,但我们知道,这八千人实在已尽了他们可能的力量。一师人守城,战死得只剩下八十三人,这是中日战争史上难找的一件事,我愿意这书借着五十七师烈士的英灵,流传下去,不再让下一代及后代人稍有不良的印象,所以改变了我的作风。 小说完稿后,余程万非常高兴,特地派人送来一笔相当丰厚的谢金,但是张恨水没有收,抗战胜利后,余程万正驻守南京,要请张恨水吃饭,也被谢绝了,但是却接受了他一件礼物:一把从日俘手中缴获的战刀。 关于《虎贲万岁》还有一件小小的趣闻,书出版后,使五十七师扬名中国,也大大的提高了余程万的知名度,一位很漂亮的苏州小姐看了书,心仪余程万,托人做媒。事有奇巧,正值余太太去世不久,苏州小姐竟然做了新任余太太。 四、定居香港,身死暴徒 一九四九年底,云南卢汉宣布起义,时任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曾遭卢汉扣押,被卢汉释放后,因不满蒋介石的偏隘性格,转道海南,后以“带罪之身”在香港寓居。他很早就把他的家安置在香港。他在香港做起了米店和杂货店生意,在郊区办了农场种菜养鸡。还同人合伙开设了一个当铺。 余程万夫妇是准备在香港隐居安度晚年的,但是一九五五年的八月二十七日晚上,余程万年青美貌的妻子被香港黑社会绑架,将军刚从外面赶回家,单枪营救,他的家人悄悄的从后门跑到二里外的警署报警,警察到来后与劫匪发生了枪战,余程万被劫匪在黑暗中被当作盾牌被打死。事后,警方公布说,余程万是被盗匪打死的。究竟被盗匪打死还是被警察打死,无人敢去追究。但是,当时在香港由于余程万在与黄埔老友闲聊论及老蒋时常多有怨气,所以,也有人认为他是被台湾特工所害。 历史在一天天的往前,有些故事也许再也没有真相大白之时。然而如果遗忘余程万将军在抗日战争中为我们的民族所做的贡献,是极不可思议的事。 五、一本书换来的太太 常德保卫战,8000余虎贲抵抗日军,仅存83人。 常德血战后,余程万被人敬为“忠骨英魂”,有人写藏头诗赞之:虎视群倭意难平,贲威飒飒震乾坤。 不过,正是这位虎贲师长,却在常德收复后,差点被蒋介石枪毙。 常德血战的最后一刻,守军只剩300余人,而援军迟迟未到。部下苦劝坚请下,余程万带200余人突围,与援军会合后,又杀回常德。 然而,“突围”被一些人认为是遗弃部属放弃守土,余程万被拘。4个月后,经人求情,余才无罪释放,随即被任命为74军副军长。 为了纪念常德血战,余程万派两位手下找到了当时的小说名家张恨水,希望他能够写下虎贲军的感人故事。 张恨水先是推脱,因为他不懂军事,“自己是百分之百的书生,又没到过战场,无法下笔”。 两位虎贲没有气馁,而是在张恨水附近住下,常常去找张聊天,久而久之,竟成了朋友。当两人旧话重提,张恨水无法推辞。 1945年春,张恨水正式动笔写《虎贲万岁》。 小说完稿后,张恨水婉拒了余程万的丰厚酬金,甚至连请吃饭都没去,但是接受了一件礼物:一把从日俘手中缴获的战刀。 《虎贲万岁》出版后,57师扬名中国,也大大地提高了余程万的知名度。一位很漂亮的苏州小姐看了书后,决心不顾一切委身于张恨水笔下的“虎贲英雄”。 此时抗战已胜利,余程万的军队驻扎在南京。一次他去上海游玩,见到了这位苏州小姐。很快,这位叫吴冰的苏州小姐成了余的二太太。 六、被拉着鼻子起义 1948年,余程万被调往云南,担任第26军军长兼滇东剿匪指挥官,该军有3万人,装备优良,余颇为自豪,常以“南天屏障”自称。 不过,此时的云南,危机重重。 原“云南王”龙云在日本投降后,手下官兵被派去越南受降,蒋介石将龙云从自己的地盘上架空,强行送往重庆,给了“军事参议院院长”的空职。龙云的手下——彝族将军卢汉接替他任云南省政府主席。 但卢汉一直与蒋介石不和,以他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和何绍周(何应钦的过房儿子)为代表的中央势力闹得不可开交。 余程万进驻云南后,内战正急,余的军队疲于奔命,仅能保住几个大点的城市和几条交通线,对“山那边”(解放地区)毫无办法。 1948年12月,龙云逃离了蒋的控制,于第二年8月宣布起义,并致书卢汉,劝其起义。 1949年12月9日,卢汉邀请余程万等7名中央官员去他家开会,趁机将其软禁,强迫余程万签下拥护起义的通电,并于第二天见报。 据说,当时被软禁的第8军军长李弥急得跳楼,被人拉下后,大骂:“他妈的,要起义,老子们自己不会起,要等别人拉着鼻子干!” 余程万想法与李弥一样。软禁结束后,他把扯下来投入字纸篓的勋标和领章等重新拾起来保存着,准备再用。 几天后,群龙无首的26军向昆明进攻,欲解救“老军长”。 昆明危急,卢汉让余去给部下下命令,要求停止攻击,并承诺数项优厚条件,要26军投降。 据说,余为此动心。他召集部下开会,会后,即正式启用卢汉暂编第十军新印信,同时遣散随军之中央人员,每人发给银元5枚,令其各自逃生。 不过,26军军心大动,一些人根本不接受这样的结果,余程万无可奈何。此时台湾方面又令26军反攻昆明,不过,余程万则能拖就拖,一直没采取行动。 1950年1月,台湾令余氏乘蒋介石专机“美龄”号,由海南三亚机场起飞,到台湾述职。 余程万此时心灰意冷,投共怕被囚,归蒋则恐其疑,最后辗转去了香港。 据说,余程万在香港思乡心切,本想呆一段时间就回大陆,结果一直没能如愿。 七、女儿成为香港艳星 据其副官旷文清回忆,余程万是广东人,很早就把家安置在香港。 余程万准备在香港隐居安度晚年。他做起了米店和杂货店生意,还同人合伙开设了一个当铺。 他的广东台山籍元配夫人邝琼华,寓居在香港九龙尖沙咀市区,而二夫人吴冰,则在香港新界屏山乡间办了个农场种菜养鸡。 余在内地期间,积累下不少财富,到香港后,加上他善于经营,生意很是红火。 余程万的财富,引起了盗匪的觊觎。 1955年8月27日晚上近12时左右,余程万的屏山寓所遭匪徒入屋行劫,二夫人和佣人全被捆。一会儿,从九龙市区回家的余程万也被匪徒所擒。 屋里的动静太大,引起邻居的警觉,并悄悄报警。警察来后,与匪徒发生枪战。黑暗中,余程万中枪死亡。 警方公布说,3名劫匪中,一人被击毙,两人逃脱,余程万被劫匪打死。 但据其副官说,余程万当时被劫匪当作了盾牌,事后,他看过老长官的遗体,胸腹有一排子弹,相信是冲锋枪或轻机枪所致,而劫匪没有这种装备。 不过,被谁打死,没人敢去追究。 警方花港币2万元缉凶,最后不了了之。 事实上,关于劫匪身份,亦有不同版本:有人认为是台湾特工,因为在香港,余程万在与黄埔老友闲聊论及老蒋时常多怨气;也有人认为是黑社会头目,看中了二太太的美貌。 余程万死后,余家家道中落,只能温饱度日。 余程万元配邝琼华育有二子二女,二夫人吴冰育有一子二女。最小的女儿余华芳(吴冰所生)是上世纪70年代香港著名艳星,艺名余莎莉,曾拍过多部由李翰祥导演的电影。1976年余莎莉与性格男星詹森结婚,不久离异。近年,有记者在香港兰桂坊发现她,其时的余莎莉已是一个靠卖假珠宝维持生计的小摊贩了。 八、延伸阅读 常德:能让历史落泪的城市 2003年12月8日。“常德会战60周年公祭”在常德抗日烈士公墓举行。祭文念到一半,风雪突至。 近80岁的顾华江从贵州赶来,一下火车,就直奔公墓,扑地大哭。当周围的常德市民知道他是参加“常德保卫战”的57师抗战老兵,纷纷抓住他的手不放。后来,顾在公祭大会上颤声问:“常德人民,你们好吗?”台下两千多个声音齐答:“你好!” 据说,当时台上坐着的一大排政府官员,在这样惊天动地的问答声中,全都哭了。 .http://www.zhengshe.net/cgi-bin/discus/board-admin-menuonly.cgi?cmd=start&startfrom=10/10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hursday, January 14, 2010 - 04:03 pm: | |
http://tv.people.com.cn/GB/39805/42848/174588/index.html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第1集:出于书生 成于统帅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在20世纪世界东方的中国,出现了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一位杰出的革命军队的统帅,这就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毛泽东。 时代呼唤这位伟人,人民哺育这位伟人,革命战争的实践造就这位伟人。他顺应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潮流,紧紧依靠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伟大的人民,以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和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战争奇观,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这是人类和平力量的灿烂花朵,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壮丽日出,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勇气和智慧的不竭源泉。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hursday, July 02, 2009 - 09:34 am: | |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3688699&extra=page%3D1 发表于 2009-5-21 文化大革命对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的破坏性影响 文化大革命影响了当时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文革频繁的政治运动令经济活动近乎停顿,同时也消耗了不少的资源。例如文革初期的红卫兵大串联,全国铁路系统就承受了极大压力,总共运载了1100万人次,而这也是后来大串联停止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创研究?]也有观点认为大串联停止的主要原因是毛泽东不愿意屡番接见红卫兵而决定打发红卫兵“上山下乡”接受改造。[37]。武斗时期被破坏的房屋、道路乃至文物古迹则更是难以统计。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10年期间,按照叶剑英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说法,整了1亿人,死了2000万人,浪费了8000亿人民币。如果再加上李先念(1977年12月20日在全国计划会议上)说的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浪费和减收共计13000亿人民币。从新中国成立到 1976年毛泽东去世,没有内战,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关于是否真正存在“三年自然灾害”,大多数人持质疑态度,认为是政府故意推卸责任的托辞),非正常死亡在5755万人以上(其中三年困难时期的死亡人数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范围从1000万至5000万不等),经济损失14200亿元。近30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6500亿元,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总的损失,是中国前30年基建投资总额的两倍多。 [编辑] 因文革而死的人 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人,主要包括由各地各级行政、司法和临时运动组织完全不必按照中国大陆的法律程序和原则而判决处决的,因受迫害而得不到基本的生活所需、医疗服务等的,以及不堪受辱而自杀的。有些人的死刑没有经过审判,往往是一个人说了算,例如:张志新。中国大陆政府至今没有公开这一数目。由于文革期间各国家职能机构均陷入不同程度的混乱状态,可能这一总数早已无准确记录、统计的可能。同时文革期间中国基本对境外完全封闭,而国内正常信息的传递也陷于瘫痪,所以国内外非政府机构也无法做出可信的计算。 [编辑] 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政界人物 自杀身亡: 周小舟(1966年12月25日,湖南省委书记) 阎红彦(1967年1月8日,云南省委书记) 受迫害身亡: 刘少奇(1969年11月12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彭德怀(1974年11月29日,中国十大元帅) 贺龙(1969年6月9日,中国十大元帅) [编辑] 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知名人物 文革对中国各界的精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一大批知名的作家、演员、学者、运动员等都遭到了肉体和精神上的严重摧残,其中不乏不堪屈辱而自杀身亡的(用当时的语言来说是“XXX自绝于人民”)。由于文革的打击面太广,至今仍然无法统计出载文各种非正常死亡和失踪的正确人数。下面只能列举出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多为知名人物。其他无名无姓的,不计其数。 下面列出的人物只是文革牺牲者中极不完整的一部分:(括号内为去世时间,曾担任职务,按照去世时间排列) 自杀身亡: 黄绍竑(1966年8月31日,政务院政务委员,原国民党高级将领) 罗广斌(1967年2月10日,共青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长,《红岩》作者) 李立三(1967年6月22日,中国工人运动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 陈琏(1967年11月19日,陈布雷之女、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翦伯赞 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傅雷夫妇(1966年9月3日,著名翻译家)傅雷服毒自杀,妻子朱梅馥随之上吊自杀 陈梦家(1966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诗人) 邓拓(196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总编辑,作家) 服毒致死 李平心(1966年6月20日,历史学家) 老舍(1966年8月24日,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陈笑雨(1966年8月24日,文艺评论家) 刘永济(1966年底,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 叶以群(1966年,文艺理论家) 刘盼遂(1966年,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语言学家) 杨朔(1968年8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 李广田(1968年11月2日,云南大学副校长,作家) 周瘦鹃(1968年,现代作家) 刘绶松夫妇(1969年3月16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授) 吴晗(1969年10月11日,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闻捷(1971年1月13日,作家、诗人) 范长江(1970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社社长、新华社总编辑,著名记者)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赵九章(1968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气象学家) 焦启源(1968年,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 范乐成(1968年,武汉医学院副院长) 熊十力(1968年5月24日,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家) 绝食身亡 顾圣婴 著名女钢琴家 1969.1.31 与母亲弟弟开煤气全家自杀 储安平 前光明日报总编、1966年跳海自杀或被红卫兵打死 李翠贞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 1966 开煤气自杀 沈知白 音乐理论家 1968 自杀 言慧珠(1966年9月21日,京、昆剧表演艺术家,请参看章诒和条目) 上官云珠(1968年11月22日,著名女电影演员)病中跳楼身亡 顾而己(1970年6月18日,电影艺术家) 胡慧深(1967年12月4日,表演艺术家) 严凤英(1968年4月7日,著名黄梅戏演员) 1968.4.8 服安眠药死于医院,死后被解剖,造反派试图在她的遗体体内找所谓的发报机。 容国团(1968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世界体育冠军──男子乒乓球单打冠军)北京龙潭湖畔上吊自杀 姜永宁 乒乓球国手 1968.5.16 在拘留室上吊自杀 傅其芳 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1968.4.16. 在北京体育馆自缢而死 受迫害身亡: 彭康(1968年3月28日,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被造反派枪杀) 李达(1966年8月24日,武汉大学校长) 杨端六(1966年9月,武汉大学教授) 向达(1966年11月24,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副所长) 张东荪(1973年,著名哲学家) 顾准(1974年12月3日,病逝,经济学家,思想家) 钱海岳(1968年,挟持至南京明孝陵活活摔死,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志新(1975年4月4日,遭割喉并枪决,“五七干校”宣传干事) 遇罗克(1970年3月5日,被处决,北京工人,《出身论》作者) 史云峰(1976年12月19日,惨遭枪决,工人) 马连良 京剧表演大师 1966.12.16 蔡楚生(1968年7月15日,著名电影导演) 田汉(1968年12月10日,《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作者) 赵树理(1970年9月23日,中国曲艺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著名作家) 潘天寿(1971年,著名画家) 盖叫天(1971年1月15日,病逝,著名京剧演员) 林昭(1968年4月29日,惨遭枪决,北京大学学生) 失踪: 储安平(1966年,光明日报主编,著名记者) 其他在文革中受牵连的人物 任毅(中国知识青年,《知青之歌》作者,1970年被监禁九年,1979年平反出狱。) 较为详细的名单见: 文革中部分名人自杀死亡名单 文革受难者名录(不限于名人) 文革名人死亡档案 [编辑] 对教育的影响 十年文革令全国所有的学校进入停课状态,大学入学考试取消。文革开始后的数年内,中国各级、各大教育机构基本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图书馆藏书被焚烧,在校园内发动武斗,教师被当众羞辱、打骂,一切教学科研工作全部停止。文革中,知识分子不被尊重,大多数被下放进行体力劳动,有些则遭到残酷对待,财产被没收。知名学者往往不堪羞辱,选择自杀(见上文)。 有些人认为当今中国人普遍难以建立信任关系问题,以及道德沦丧问题,甚至腐败成风问题都是文革时期人整人,人斗人,互相出卖,互相揭发,互相批斗的结果。因为不论是当时无法无天的红卫兵还是被批斗的知识分子现在已经为人父母甚至祖父母。这些经受了精神折磨的人的子女普遍继承了他们的思想和性格,也就是说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一代甚至几代人都在承受着文革的负面影响。 [编辑] 工农兵学员 1968年,毛泽东在一次批示中表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一段话被称为“七二一指示”。 1970年开始,许多大学按照这个指示招收“工农兵学员”。工农兵学员由各地各界单位推选,选择对象主要是家庭背景贫穷、政治思想激进的二、三十岁的青年,与本身的教育水平文化素质基本无关,很多是初中甚至小学以下文化水平。工农兵大学生去各大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目的是以毛泽东思想改变教育系统,即将激进的思维强加到各大院校中。工农兵学员虽然文化水平低,但是由于其政治立场和后台,往往可以随意批判学术权威,他们中还有不少人编写政治思想符合毛泽东愿望的教材等供中小学使用。工农兵学员招收持续到1976年,虽然也有个别人日后做出成绩,但总体上这是中国各大院校历史上学生地位最高而学生素质最低的奇特阶段。 以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决定大学入学资格的高考,直到1977年文革结束后的知青大返城开启阶段才举行,那一年考生的平均年龄是最大的,录取率也是最低的。但其中大多成为之后中国新时代的精英。 [编辑] 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在文革中成为中国的主导政治理论,截止到1967年12月,已经出版《毛主席语录》3.5亿册,这对在中国扫除文盲起到了一定作用。毛泽东热爱法家思想,不爱儒家,因此在1966年兴起了“兴法批儒”运动。毛泽东的威望空前高涨,任何修正主义倾向都会受到批评和批判,全国盛行“造反有理”的口号,法律完全受到漠视。全国大量文物受砸毁,古迹被破坏,对中国,以至人类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出身成分论在文革中十分流行。工人农民等劳动群众成为文艺歌颂的主角,但是劳动人民除外的资本主义家,或者那些学者,都遭到了抄家,批判,他们的孩子上学都会遭到歧视,辱骂。提出了“破四旧”、“开门搞科研”、“人民代表以工农兵为主体”等众多新观点,提倡“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大民主。很多历史文物、私人古玩,甚至祖辈遗物在“破四旧”的口号下被红卫兵砸烂;大量的科学工作者、艺术家、文学家被迫下乡,甚至在文革期间受迫害而死。文革后期的“批林批孔”,直接对准了中华文化自汉朝后的主流儒家文化。 [编辑] 对西藏文化破坏 西藏当时被认为是集四旧之大成的封建农奴制度社会,藏传佛教象征的寺院等建筑如拉萨的大昭寺等成为破坏的对象,大昭寺屋顶的象征金色的祥麟法轮也曾被拆除并丢在地上。大昭寺里面泥塑的佛像更是一个不留全部打掉,仅余被藏人视为全藏最神圣的佛像觉仁波切,其头上用纯金打造的头冠被酥油灯熏的乌漆抹黑没被看出来,而得以保留至今。当时红卫兵们还把大昭寺的一楼拿来养猪, 布达拉宫的居委会本来是要去破四旧的,当时的国家总理周恩来以这是国家财产的名义命令军队看守,布达拉宫这才逃过一劫,不过达赖喇嘛的夏居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也受到了破坏,一段时间还被红卫兵们换上“人民公园”的牌子。 而所谓的“牛鬼蛇神”,代表“旧西藏”的旧政府、旧庙宇、庄园主,自然成为文革的“三大领主”,成为要批判的对象。[38] [编辑] 名胜古迹被破坏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圆明园遗址再次遭到破坏,建筑基址和山形水系仅存轮廓。 炎帝陵主殿及其附属建筑遭严重破坏,并刨挖陵墓内存物抢夺一空,最后全部夷为平地。[2] 仓颉庙多处石碑被毁,陵墓遭刨挖。[3] 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西藏大昭寺主奉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4] 孔子墓被铲平挖掘,其内孔子遗物与骨骇示众后焚毁,“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大碑被毁。庙碑被毁,孔庙的泥胎塑像被毁。[5] 孔子的七十六代孙孔令贻的坟墓被掘开。 安徽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至今日,“横扫”之后,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二里半露在地上的石狮子。 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霍去病的霍陵也受到破坏。香烛、签筒被打烂之外,霍去病的塑像也毁于一旦。 颐和园佛香阁、智慧海被砸,大佛被毁。[6][7] 王阳明文庙和王文成公祠两组建筑(包括王阳明塑像)全被毁平。[8] 新任太原市委书记下令砸毁庙宇。随即全市190处庙宇古迹除十几处被保留外悉数被毁。山西省博物馆馆长闻讯赶到芳林寺,只捡回一包泥塑人头。[9] 医圣张仲景的塑像被捣毁,墓亭、石碑被砸烂,“张仲景纪念馆”的展览品也被洗劫一空。“医圣祠”已不复存在。 河南南阳诸葛亮的“诸葛草庐”(又名武侯祠)的‘千古人龙’、‘汉昭烈皇帝三顾处’、‘文韬武略’三道石坊及人物塑像、祠存明成化年间塑造的十八尊琉璃罗汉全部捣毁,殿宇饰物砸掉,珍藏的清康熙《龙岗志》、《忠武志》木刻文版焚烧。 书圣王羲之的陵墓及占地二十亩的金庭观几乎全部平毁,祗剩下右军祠前几株千年古柏。 文成公主当年亲自主持塑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安放觉拉寺)被捣毁。 合肥人代代保护、年年祭扫的“包青天”墓,也毁于一旦(参看包拯条目)。 河南荡阴县中学生将岳飞等人的塑像、铜像,秦桧等“五奸党”的铁跪像,连同历代传下的碑刻“横扫”殆尽。 江南最古老经典千年建筑物杭州西湖灵隐寺,周恩来总理派遣一连队士兵堆垒包、架机关枪驻守防范红卫兵破坏,仍不免有部份寺内石雕遭红卫兵翻墙入寺敲毁。 杭州“革命”青年砸了岳庙,连岳飞的坟也刨了个底朝天。岳武穆被焚骨扬灰。 阿拉腾甘得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园被砸。 朱元璋巨大的皇陵石碑被拉倒;石人石马被炸药炸得缺胳膊少腿;皇城也拆得一干二净。 明神宗万历皇帝及后妃遗骸自北京定陵里掘出,着龙袍骷髅吊挂于树上曝尸,然后和皇后骨骸一同焚毁。 明思宗崇祯皇帝自缢的景山槐树被锯断;现存为后再植新株。 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明代名臣海瑞的坟被砸掉,一代清官的遗骨被挖出游街示众。 湖北江陵名相张居正的墓被红卫兵砸毁、焚骨。 北京城内的袁崇焕坟被夷成平地。 黎平故里安葬的是明末名臣何腾蛟,他的祠堂中的佛像被扫了个一干二净,而且把黎平人最引以为荣的何腾蛟墓被挖。 吴承恩的故居在江苏淮安县河下镇打铜巷。他的故居不大,三进院落,南为客厅,中为书斋,北为卧室。几百年来曾有无数景仰者来此凭吊此故居和墓地。文革时《西游记》成“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里的“封”,吴氏故居也“被毁为一片废墟”。 红卫兵掘开《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坟,尸体被捣毁;墓里除手中一管旱烟筒、头下一迭书外,只有四枚私章。他们对蒲氏私章不屑一顾,弃之于野。 建于1959年的吴敬梓纪念馆在文革中被铲平。 山东冠县中学红卫兵在老师带领下,砸开千古义丐武训的墓,掘出其遗骨,抬去游街,当众批判后焚烧成灰。 张之洞坟刨开。张是个清官,墓里没一点珍宝,红卫兵将张氏夫妇尚未腐烂的尸体吊在树上。后人不敢收尸,任尸体吊在树上月余,至被狗吃掉。 北京郊区的恩济庄埋有同治、光绪两朝的宫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墓,凿开的墓穴里,只有头骨,不见尸骸,衣袍内满是珠宝,后不知所终。 河南安阳县明赵简王朱高燧的墓被挖毁。 黑龙江黑河县有座“将军坟”,“因为属于“帝王将相”,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宋代诗人林和靖(967年或968年─1028年)的墓也在被毁之列。 清末章太炎、徐锡麟、秋瑾,乃至“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中的杨乃武的墓,都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声中作牺牲。 一位年轻的中学老师领着一帮初中生以“让保皇派头子出来示众”为由,刨开康有为墓,将其遗骨拴上绳子拖着游街示众。革命小将们一边拖着骨头游街一边还鞭挞那骨头,好象相信康氏灵魂附着在骨头上似的。游街后康氏的头颅被贴上了标签,上写道:“中国最大的保皇派康有为的狗头”,送进“青岛市造反有理展览会”。 浙江奉化县溪口镇蒋氏旧居,中华民国前总统蒋中正生母的墓被上海的大学生领导的宁波中学生掘幵,其遗骸和墓碑都被丢进了树林。 南漳县为抗日名将张自忠建造的张公祠、张氏衣冠冢和三个纪念亭均被破坏。 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使国民党政府停止剿共政策,使中共能于大后方扩展势力,有大功于中共,虽被国民党处决,仍是红卫兵眼中的“国民党反动派”,墓及墓碑都砸毁。 新疆吐鲁番附近火焰山上的千佛洞的壁画,曾被贪焚的中国商人盗割卖予西方俄、英、德等商人,卖到海外。但那运到国外的壁画毕竟被博物馆珍藏,并未毁掉。而中国人自己干的‘破四旧’却重在一个‘破’字:将剩下的壁画中的人物的眼睛挖空,或干脆将壁画用黄泥水涂抹得一塌糊涂,存心让那些壁画成为废物。 山西运城博物馆原是关帝庙。因运城是关羽的出生地,历代修葺保养得特别完好。门前那对高达六米的石狮子可能是全国最大的。文革后狮子被砸得肢体断裂,面目全非;母狮身上的五只幼狮都砸成了碎石块。 安徽霍邱县文庙,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龙、虎、狮、象、鳌等粉彩浮雕皆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房饰浮雕在文化大革命中统被砸毁。’文革后省、县拨款数万修葺,‘尚未完全复原。’山东莱阳文庙,‘大成殿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气势雄伟…文革期间大成殿被拆除。’全国四大孔庙之一的吉林市文庙,‘破四旧’中严重受损,荒废多年,文革后历时五年方修复。 唐代高僧褒禅结芦安徽含山县华山,死后弟子易其名为褒禅山。宋王安石游览此山,作《游襃禅山记》后,褒禅山遂名扬四海。因是‘四旧’,褒禅山大小二塔被炸毁。 全国最大的道教圣地老子讲经台及周围近百座道馆被毁。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醉翁庭记》经另一宋代大家苏轼手书,刻石立碑于安徽滁县(今滁州市)琅琊山脚当初欧阳修作文的醉翁亭,至今已近千年。前去革命的小将不仅将碑砸倒,还认真地将碑上的苏氏字迹凿去了近一半。醉翁亭旁堂内珍藏的历代名家字画更被搜劫一空,从此无人知其下落。 贵州省镇远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内所有佛、道、儒三家供奉之像被砸坏,现仅余空房。http://www.xzdx.com/photo/xzdx/dispArticle.Asp?ID=24 广西桂林西山唐代石刻、叠彩山等处摩崖石刻佛像头部均被砸毁。 名胜古迹#珠海陈芳梅溪牌坊群,原有三座,现仅存二座,右边一座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用耕牛和拖拉机拉倒,已无法考证受赐人,据说红卫兵要拉倒另外两座牌坊时,梅溪村民都坐在牌坊下,红卫兵才罢手。 [编辑] 少数逃过一劫的名胜古迹 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和位于北京的紫禁城(现在为故宫博物院) [编辑] 文物古董被破坏 北京名学者梁漱溟家被抄光烧光。文革后,梁漱溟回忆抄家时红卫兵的举动时说:“他们扑字画、砸石玩,还一面撕一面唾骂是‘封建主义的玩艺儿’。最后是一声号令,把我曾祖、祖父和我父亲在清朝三代官购置的书籍和字画,还有我自己保存的,统统堆到院里付诸一炬…红卫兵自搬自烧,还围着火堆呼口号…” 南京著名的书法家林散之珍藏多年的字画及自己的作品全部被毁之一炬,他被赶回安徽老家。当时在上海居住的画家林风眠家被抄家、画被焚烧,又在风声鹤唳中自己将留存的作品浸入浴缸、倒进马桶、沉入粪池。 中央文史馆副馆长、84岁的杭州名学者马一浮的家被搜罗一空。抄家者席卷而去之前,他恳求道:“留下一方砚台给我写写字,好不好?”谁知得到的却是一记耳光。他悲愤交集,不久即死去。 名满天下的84岁上海书法家沈尹默是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担心“反动书画”累及家人,老泪纵横地将毕生积累的自己的作品,以及明、清大书法家的真迹一一撕成碎片,在洗脚盆里泡成纸浆,再捏成纸团,放进菜篮,让儿子在夜深入静时拿出家门,倒进苏州河。 作家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军管会的军代表指着他工作室里的图书资料说:“我帮你消毒,烧掉,你服不服?”“没有什么不服,”沈从文回答,“要烧就烧。”于是包括明代刊本《今古小说》在内的几书架珍贵书籍被搬到院子里,一把火全都烧了。 字画裱褙专家洪秋声老人,人称古字画的“神医”,装裱过无数绝世佳作,如宋徽宗的山水、苏轼的竹子、文征明和唐伯虎的画。几十年间,经他抢救的数百件古代字画,大多属国家一级收藏品。他费尽心血收藏的名字画,如今祗落得“四旧”二字,付之一炬。事后洪老先生含着眼泪对人说:“一百多斤字画,烧了好长时间啊!” 遥远的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新华书店存书,通通被烧成灰。 湖南江永县“女书”为仅有妇女懂得的一种文字。虽流传近千年,因不入男子的社会,流传并不广,许多用女书写成的诗歌被妇女珍藏,代代相藏,从未与世人见面。江永县地虽偏僻,“破四旧”却逃不脱,许多本应成为社会学、文字学乃至民族学研究资料的女书手稿被焚毁。 江浙一带人文荟萃,明清两代五百年,著名书画家大部分出在那里,留存至今的古籍也就特别多。仅宁波地区被打成纸浆的明清版的线装古书就有八十吨,皆因烧书污染空气,送到造纸厂打成纸浆才是好办法。 红学家俞平伯自五十年代被毛泽东批判后,便是钦定“资产阶级反动学者”。抄家者用肮脏的麻袋抄走了俞家几世积存的藏书,一把火烧了俞氏收藏的有关《红楼梦》研究资料。 当时,中国特有的刻瓷艺术家仅剩北京朱友麟一人。周恩来曾规定朱的作品是国宝,不得出口。可是前去抄他家的红卫兵将他的作品摔个稀烂。不久朱凄惨地死去,国宝亦不复现。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画家凌虚,五十年代曾手绘一幅长达五十尺的《鱼乐画册》,由中国政府取去作为国宝赠送印尼总统苏加诺。他花了数十年功夫收集到各地上千张古版画,当时亦被烧个一干二净。 中国画院副院长陈半丁年逾九十,批斗之余,作品被焚毁。 上海画家刘海粟珍藏的书画被抄后,堆在当街焚烧。幸亏一位过路人以“工人”的名义镇住革命小将,打电话给上海市委,才派人制止。但已烧了五个多小时,焚毁的字画、器皿不计其数。 陕西画家石鲁被拉到西安钟楼大街的钟楼外,当街吊起来,在人群的围观中接受批判。他的“黑画”被一幅幅拿出,批斗一幅即撕毁一幅或在画面上用红笔打个叉。 因江青点名咒骂了名画家齐白石。北京的红卫兵砸了他的墓和“白石画屋”。又逼着齐的儿子齐良迟刨平齐白石自书的匾上的字迹。 上海画院七十五岁的画家朱屺瞻,家中收藏的名人字画被搜罗一空,七十余方齐白石为他的刻的印章一个没剩。 一九五二年,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前妻杨宛君将张于甘肃敦煌石窟现场临摹的二百六十幅唐代壁画全部献给了国家,自己仅保留十四幅张为她作的画。如今抄家者光顾杨宅,那十四幅画被搜走,从此全都没有了下落。 著名的木刻家刘岘(中央美术馆馆长)被勒令交出全部“四旧”后,默默地把多年的木刻原版摞在壁炉旁,然后,点着火炉,一块一块地投进火炉,全部烧光。 [编辑] 上山下乡运动的影响 上山下乡运动令无数中国青年接触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一些年轻的学生因不能适应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繁重的劳动,因病或自然灾害而身故。很多人在文革结束后返回城市,但是也有人则永远地留在了那里。部分知识青年在农村真正地“落户”,有的还有了自己的孩子,同时也部分的改变了中国的农村和城市的割裂的文化局面。同年龄的老三届大部分人都失去了继续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只有少部分人在文革后接受高等教育。知识青年下乡,对农村开发建设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知识青年受的教育不多,变成了知识青年务农,对中国教育资源,人才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对农村的建设作用也不大。 [编辑] 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也在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影响。 日本文化界发表“反对文化大革命”宣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曾经居住于中国东北十数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安部公房、三岛由纪夫等数百位作家、艺术家联名发动抗议,盼望中国当局能保护中国历代文物免遭破坏;学生高举毛主席语录向防暴警察扔自制的燃烧弹; 英属香港在文革期间爆发多次由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罢工运动,之后演化成六七武装暴动。 法国在1968年发生全国性罢工动乱,工人、学生高举《毛主席语录》游行; 美国学生佩带红袖章示威; 澳大利亚大学汉语系的学生自制红卫兵袖章卖钱,生意兴隆。“造反有理”这句口号被全世界所有对现状不满的人使用。 中华民国(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于1966年11月以复兴文化之名义开展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以抵制文化大革命,并组成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总统蒋中正则多次发表谴责说话,甚至已经指示中华民国国防部令五十万国军备战,战斗机天天升空演习,准备反攻大陆,据说蒋也以前黄埔军校校长身份与学生林彪保持信函连络;后因美国拒绝提供台湾作战战略物资补给,趁大陆“文革”来“反攻大陆”作战之举方停。 [编辑] 对文革的正负两面评价 [编辑] 负面评价 对于文化大革命,现在中国官方自从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后,始终采取否定的态度。其长期正式的说法是——文化大革命是“由领导者(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动集团(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并指出毛泽东应为“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负主要责任。文革爆发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毛泽东对国内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另一方面,由于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功绩,使他的声望达到高峰,成为人民心目中的“伟大领袖”,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逐渐脱离实际而个人专断,凌驾于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的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受到严重破坏。 受此文件影响,多数中国人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浩劫,经济文化停滞甚至倒退,所有的中国人都不同程度的承受了这场不幸。由于文革是由毛泽东策划、发起和基本控制的,毛泽东应为这场灾难承担最主要的责任。还有一些人认为,文革本质上是毛泽东等人依靠支持群众夺回丧失的权力而发起的政治运动,毛泽东正是包括江青在内的文革中坚的后台人物,他在文革爆发初期不断对当时的党中央施加压力,引致文化大革命一发不可收拾。 在文革结束后不久,中国便出现了以《班主任》、《伤痕》等为代表的“伤痕文学”的流行,代表了当时社会上对于文革暴露批判的潮流。著名作家巴金在从 1978年开始撰写的《随想录》中,对于文革也进行了反思。并且在此后不断地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馆”的倡议。在2005年春节,广东省澄海市塔山风景区上、民间组织的文革纪念馆正式开放,但直至4月17日,经《汕头都市报》报道后才引起注意。 此外文化大革命后军队长期战力受到严重损毁,造成军队“红而不专”和训练不足与沟通不良的结果,使后期的中越战争所造成严重的死伤就是一例。 在台湾,国民党执政时期对文革的评价一直非常负面。虽然台湾在这二三十年来有着非常惊人的变化,国民党推行的许多价值观已经被颠覆,但是对文革的负面评价完全没有被挑战;多数台湾人(不论蓝绿统独)对于文化大革命抱着极为负面的观感。文革、红卫兵一直是台湾人拿来骂人的用语,因为文革被台湾蓝绿双方视为中国共产党最恶毒的统治罪行,而且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大灾难之一。 文革对中国的经济破坏是灾难性的。毛泽东曾经的战友林彪的心腹就曾经私下说“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参 2]。而所谓成就,有的是按低起点吹嘘的高增长[来源请求],有的本来就是将文革前17年完成的工程算在文革成绩下。例如1958年11月至1960年9 月完成的三门峡水库[参 3]1952~1957年建成的宝成铁路、1959年发现并在1963年之前建成的大庆油田等。 而在外交方面,中国政府因文革的进行与外国关系陷于紧张(如火烧英国代办处),中国驻外人员在外国宣扬文革并输出革命,还有与苏联的诸多紧张冲突,让当时的中国成为世界上问题最多和最不受欢迎的国家,与很多国家的外交关系更降到冰点。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unday, April 05, 2009 - 12:37 pm: | |
http://sa.china-embassy.org/chn/zt/zt/t190859.htm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几个特点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几个特点 第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海路,一条是陆路。唐宋时期的早期传入,以海路为主;元代的大规模传入及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传入,则基本上靠陆路。这与其他国家或仅靠陆路或仅靠海路,是不相同的。 第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方式,既有和平方式,也有战争方式。新疆局部地区早期的伊斯兰教化,是在军事征服异教徒的基础上实现的,但就全国范围而言,伊斯兰教的传入应该说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这种和平方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将伊斯兰教带入中国的,主要是唐宋时期的穆斯林商人和元代东来的穆斯林移民。数以万计的穆斯林在中国的永久定居和世代繁衍,促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的诞生。 2.伊斯兰教的强大同化力,使大量蒙古人、唐兀人、汉人及新疆回纥等族人的后裔改变宗教信仰,促成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繁盛和发展。这种和平传入、世代繁衍和同化异教徒的方式与阿拉伯、波斯及中亚地区主要靠武力征服的强硬方式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三,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不是一蹴而就的。新疆地区从10世纪至18世纪,内地从7世纪至14世纪,都经历了大约七八百年的漫长岁月,其传播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只是在蒙古贵族西征和东来建立元王朝以后,伊斯兰教在中国才有了一个较大规模的传入和普遍而迅速的发展。这缓慢的传播速度,与那些由于军事上被征服而纷纷皈依伊斯兰教国家,也是明显不同的。 第四,伊斯兰教与佛教同属外来宗教。但佛教传入中国后,立即受到中国封建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最高统治层中,信佛者、好佛者、捧佛者、崇佛者、媚佛者,代代有之。不少佛教徒,因其高深的宗教学识而被奉为“国师”、赐为“御弟”,冠带荣身,备受崇敬。伊斯兰教从唐迄远,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除新疆局部地区外,从未受到过最高统治者如此崇高的待遇。即以元代而论,伊斯兰教的“答失蛮“所以在统治者的文书中能与僧、道、儒、也里可温等相提并论,所受待遇较好,那主要是教因人贵,以穆斯林为主体的色目人社会地位较高的原故。穆斯林们以其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杰出才干,为蒙古贵族统一中国、治理天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才被元统治者委以高官重任。这种委任与他们信奉的宗教无关。元统治者对伊斯兰教并无偏爱,他们信仰和崇拜的是佛教。正如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卷29中所说:“世祖混一区夏,虽弈以儒术饰治,然帝师佛子,殊宠绝礼。百年之间,朝廷之上,所以隆奉敬信之者无所有用其至。英宗时,且诏各郡,建八思巴殿,其制视孔子庙有加,驯至天魔按舞,秘密受戒,故有元一代,释氏称极盛。”伊斯兰教在元统治者心目中可没有如此地位。《元史》中那些显赫一时的穆斯林,其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根未提及,也未见有哪位伊斯兰教学者、大师及其著作明载史籍,其因盖在于此吧? 第五,佛教在中国积极传教,它的高度发展曾多次引起异教徒的嫉视和不安,因此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南北朝时期及唐、元两朝僧道相争的事实,甚至有过北魏太武帝(424-451)排佛、北周武帝(561-578)废佛、唐武宗(841-846)灭佛、后周世宗(954)毁佛等所谓“三廿一宗灭佛”的巨大灾难。而伊斯兰教在中国,除了新疆局部地区,基本上不对异徒传教,亦不与其他宗教争高下,特别是不攻击儒家。所以伊斯兰教教义鲜为教外人知,也未遇到儒、佛、道及其他人的嫉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速度虽慢,但却很平稳。从唐迄明,有人批道,有人辟佛,有人参天主教,伊斯兰教却基本上没有受到过如此激烈的攻击和批评。 这就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问题上的一些较突出的特点,既有别于国外阿拉伯、波斯、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也有别于国内的佛、道等教,而为中国伊斯兰教所独具的特点。 ******************************** http://202.204.208.109/tzb/Read.asp?ID=1330 伊斯兰教历史及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 伊斯兰教最初是阿拉伯人的宗教,诞生于7世纪初叶的阿拉伯半岛中西部商业重镇麦加,其后仅短短数十年时间,阿拉伯人便在新的宗教旗帜下迅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且向外扩张,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使伊斯兰教变为世界性宗教。经历了1300多年的发展。现今伊斯兰教已传播至世界五大洲,拥有信众10亿人左右,占世界总人口的1/5左右,并有40多个国家奉其为国教,特别是在亚非许多国家中,伊斯兰教对社会政治和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唐宋时期(7世纪至13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元代开始,伊斯兰教成为与其他宗教并行的独立宗教信仰,它的基础是元代形成的统称“回回”的几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即回回民族、撒拉族、东乡族,此外就是新疆地区皈依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由蒙古、回、汉、藏等民族混血形成的保安族,在17世纪时也接受了伊斯兰教。元代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有穆斯林居住区,这时的穆斯林已不是唐宋时的“化外之民”,而是具有本土意识的中国穆斯林。此后伊斯兰教的发展是随着穆斯林人口的增长而发展。 伊斯兰教进入新疆地区最早是在10世纪初时中国五代时期,传播活动与伊斯兰教势力在中亚的发展关系密切,维吾尔族在古代称为“回纥”或“回鹘”,是突厥人游牧部落的一支,后建立汗国,接受伊斯兰教,并以武力加以推行,经过一系列军事行动,最终战胜了于阗一带的佛教势力,在南疆确立了伊斯兰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获得新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族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得到了充分尊重,社会地位真正获得了平等。中国伊斯兰教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 http://www.hudong.com/wiki/%E4%B8%AD%E5%9B%BD%E4%BC%8A%E6%96%AF%E5%85%B0%E6%95%99 中国伊斯兰教-中国伊斯兰教 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开始由阿拉伯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和演变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它是中、阿人民间长期经济、文化交流和传统友谊的纽带。唐、宋、元三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时期,迄止明代,中国先后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各穆斯林民族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习俗产生了深刻影响。伊斯兰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合,成为各穆斯林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宝库。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10个穆斯林民族的总人口计1759.7370万人。遍布全国各省(区)的大多数城乡,主要聚居于西北的新疆、宁夏,甘肃、青海,以及陕西、河南、河北、云南、山东、山西、安徽、北京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在台湾、港澳地区亦有穆斯林分布,以大分散小集中为特征。凡穆斯林聚居区,均建有规模不等的清真寺,形成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穆斯林社区网络。中国穆斯林绝大多数属逊尼派,遵行哈乃斐学派教法,新疆极少数为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苏菲主义各学派在西北地区有广泛影响。历史上,由于伊斯兰教传入各民族地区的时间、途径以及各民族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又分为内地伊斯兰教(汉语系)和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突厥语系)两大系。 (1)内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内地的年代,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般以唐永徽二年(651)作为标志,据中国史籍《旧唐书》与《册府元龟》记载,这一年伊斯兰教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644~656在位)派使节到唐朝首都长安,晋见了唐高宗并介绍了伊斯兰教义和阿拉伯国家统一的经过。阿拉伯帝国第一次正式派使节来华,对后来中阿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广泛交流,以及穆斯林商人的东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故历史学家一般将这一年作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开始。另外,中国史料中还有“隋开皇中”、“唐武德中”、“唐贞观初年”、“八世纪初年’传入等诸说。这些说法多为一些学者的一家之言或对明、清以来穆斯林民间传说的记述,因此还难以定论。 中国伊斯兰教-唐宋时期 从唐永徽二年(651)到南宋末年的600余年间,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早期传播时期。这时唐朝同阿拉伯帝国(大食)均为兴盛时期,中阿两国东西相望,横贯东西的陆上“丝绸之路”和南中国海至波斯湾的海上“香料之路”,使两国保持着频繁友好往来。大食使节和“贡使”不断前来中国,据《旧唐书》载,自 651~798年间阿拉伯来唐使节达39次之多。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来华更是络绎不绝。他们来华后多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明州(宁波)并深入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牛角等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它商品。中国人称他们为“蕃客 ”、“蕃商”和“胡贾”等。由于唐、宋政府鼓励商业贸易,因而有不少人在中国久居不归,称之为“住唐”。唐时,侨居或在中国安家落户的阿拉伯、波斯人为数不少。据《资治通鉴》贞元三年条记载,玄宗天宝年间(742~756)以来,大食国的“胡商”,“留长安久者或四十年”,“安居不欲归”、“有田宅者”“ 凡得四千人”。肃宗上元元年(760)之前,居住杨州一带的大食“贾胡”至少也有一二千人。据唐代僧人鉴真在《唐大和尚东征传》中说,天宝年间居住在海南岛上的波斯人村寨“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9世纪阿拉伯商人苏莱曼的《中国印度见闻录》也说,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广州,居住在此地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和基督教徒有12万之多。宋时,对外通商贸易的规模又有了发展,来华的阿拉伯、波斯人比唐时巨增。他们多集中在广州和泉州,仅泉州一地就数以万计。中国地方当局为照顾他们的生活习惯,设立诸国蕃客聚居区“蕃坊”,并允许他们和汉人通婚,繁衍后代。据宋代朱或《萍州可谈》记载,北宋末广东有刘姓阿拉伯人娶宗室女者,因而出现“土生蕃客”和“五世”土生蕃客的记载。清代学者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载:“自唐设‘结好使’于广州,自是商人立户,迄宋不绝,诡服殊音,多流寓海滨湾泊之地,筑石连城,以长子孙。”据近人考证,广州蕃坊在“府城之南”、“珠江北岸”,泉州在“此市南郊,地临晋江”。南宋时,这两个地方还出现了不少大食巨商,“富盛甲一时”,具有相当的社会经济地位。大食国的穆斯林商人在中国寓居或定居,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在“蕃坊”中,由中国当局任命一位年高德劭的穆斯林为“蕃长”,负责管理蕃坊事务,主持礼拜等宗教活动,处理穆斯林间民事诉讼,并招揽外商来华贸易。蕃客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皆以《古兰经》、圣训及伊斯兰教习惯行事”。《萍州可谈》又载;“蕃人衣装与华异,饮食与华同”,“至今蕃人但不食猪肉而已”,“非手刃六畜则不食”。他们还在居住地建立了礼拜寺及穆斯林公共墓地,伊斯兰教影响随之扩大。今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杨州仙鹤寺、杭州真教寺等,都是这一时期建成的伊斯兰教古寺。《诸蕃志》卷上记载泉州墓地说:“有蕃商曰施那帏,大食人也,寓泉南,轻财乐施,有西土风习,作丛冢于城外之东南隅,以掩胡贾之遗骸。”唐人杜环《经行记》称伊斯兰教为“大食法”、宋人赵汝适的(诸蕃志》称“大食教度”。这时伊斯兰教在中国还只局限于来华侨居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中信奉,广大汉族人对其相当陌生,因此一些汉文文献往往把穆斯林念经、礼拜等宗教活动,不确切的理解为“拜天”、“叫佛”等。 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保持他们的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与当地人通婚,安居乐业,繁衍子孙,由侨民而演变为“土生蕃客”,成为中国穆斯林的先民。外来穆斯林从事正当商业活动,不向教外人传教,避免了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冲突。宋代沿袭此一政策,且更进一步依赖海舶收入,为“蕃客”的往来定居与商业活动提供不少便利条件,使伊斯兰教深深植根于中国土地上。唐宋时期来华穆斯林虽人数不多,但大都往来于沿海通商口岸与长安、开封、北京等大城市从事贸易活动。他们及其后裔与中国人民友好相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的还应试为官,有的以其雄厚资财发展商业和贸易,为朝廷提供大量财政收入。他们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的造纸术、炼丹术、印刷术、火药等从这一时期起先后传入阿拉伯,随后又由阿拉伯人介绍到西方。 中国伊斯兰教-元代至明 代前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广泛传播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甫宋末年,蒙古汗国兴起后,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在1219~1260年间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对外西征。在近半个世纪内,蒙古人先后征服了中亚和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国家和民族,1258年灭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蒙古人西征中,将一批批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作为战俘而被征调到中国来,参加蒙古征服和统一中国的战争。其中有被签发的军士、工匠和被俘掠的妇孺,也有一些宗教学者、社会上层及其部属等,总数大约有几十万之多。被签发的军士被编入“探马赤军”,战时从征,平时屯聚牧养,分驻各地,以西北的陕、甘、青为多,有的则迁往西南、江南和中原各地。蒙古人的西征及占领中亚、西亚等地,使中西交通大开,“无此疆彼界”,自愿来华的商人、传教师、旅行家、学术人士络绎不绝。他们与唐宋时期寓居中国的大食、波斯人的后裔都是穆斯林,故被称为“回回”或“木速蛮”(Musliman,即波斯语穆斯林),成为元代色目人中的重要成分。《蒙兀儿史》载:“蒙兀西征,不暇深辩,举天山南北,葱岭东西,凡奉摩诃末(即穆罕默德)信徒,不以波斯、吐火罗、康居、乌孙、大食、突厥,通谓之回纥,而又不能正言,声讹为‘回回’。”东来的回回人,入居元朝后,“乐居中土,皆以中原为家”,“不复回首故国也”。他们仍保持着伊斯兰教信仰和文化。他们“居中土也,服食中土也,而惟其俗是泥也”,“虽适殊域,传子孙”,其宗教信仰“累世不敢易焉”。这些人当时遍布全国各地。元初,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就曾多次提到中国各省都有穆斯林。他说押赤(今昆明)“人有数种,有回教徒,偶像教徒,及若干聂斯脱里派之基督教徒。”元末来中国的摩洛哥旅游家伊本·白图泰在其游记中载:“中国各城市,都有专供穆斯林居住的地区,区内有供行聚礼等用的清真大寺。”他还具体记述了刺桐(今泉州)和杭州穆斯林的情况。宋末元初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说;“今回回皆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凡穆斯林居住的地方,均修建有礼拜寺。元代礼拜寺的建筑规模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据元至正八年 (1348)定州(今河北定州市)《重建礼拜寺记》碑文云:“回回之人遍天下”,“近而京城,外而诸路,其寺万余,供西向以行拜天之礼。”此时的大都(今北京)、广州、泉州、扬州、温州、庆元(今宁波)、上海、上都、长安等地,是穆斯林商人云集之地,礼拜寺及其它伊斯兰建筑更为集中,如泉州在元代增建礼拜寺就有六七座之多。在和林,也有两座礼拜寺。一些回回穆斯林官吏在自己的行政管辖区内也修建了不少寺,如赛典赤·赡思丁在昆明建寺多达12座,保存至今的尚有正义路南城寺和金碧路永宁寺。元代的诏令、典章等文献中,称礼拜寺为密昔吉(Masjid,麦斯吉德)或俗称回回寺,称掌教为“答失蛮 ”(Danisnmara,即学者)或称回回掌教、回回大师;把伊斯兰教法称之为“回回法”,“回回家体例”,等等。从元末明初起,回回穆斯林遍及全国,他们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被人们广泛注意,故把伊斯兰教称为“回回教”、“回回教门”,一直沿袭到近现代。 元代至明代前期,还有相当数量的汉、蒙古、维吾尔等族人因政治的、经济的和通婚等原因改信了伊斯兰教,成为回回穆斯林。元代回回人入华后,他们在各地定居和汉族杂居,同汉族的妇女通婚,凡嫁给回回人的妇女,均改宗伊斯兰教。元代;蒙古人从宗王贵族到所属军民,有因接受伊斯兰教而日益融合到回回人中,元世祖忽必烈之孙阿难答自幼归信伊斯兰教,其所率官兵多数为穆斯林,从而使其辖区(包括陕、甘、宁、青等地)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据明代文献载,明初哈密地区有3种人杂居:“一是回回人,一是畏兀儿,一是哈拉灰”。哈拉灰原为蒙古人,明正德年间(1506~1521),他们曾两次迁至肃州(今甘肃酒泉),到万历年间(1573~1620)由于受到回族的影响,已经“不食猪肉,与回回同俗”了。 从元代至明代前期,也是各种不同来源的回回人形成一个民族的时期。他们来华后,屯垦牧养,或做工经商,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伊斯兰教对回回人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曾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1)由于回回人信仰伊斯兰教,共同的信仰增强了凝聚力,从而促进了民族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2)教坊组织把处于大分散之中的回回穆斯林结成一个个群体或社团。教坊即是以礼拜寺为中心的穆斯林的聚居区。根据文献记载,元代,规模较大的礼拜寺,除设有掌教外,还有执掌教法、传呼礼拜和执掌寺务的各类教职人员。明代,教坊制度下的礼拜寺管理组织更趋完善。寺坊内有阿訇(伊玛目)和“三掌教”。教坊的出现和发展,从组织上巩固了宗教信仰,起到了团结这一坊穆斯林的社会作用。(3)伊斯兰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回族的风俗习惯,包括婚姻、家庭、丧葬、饮食、节日、礼仪及道德行为等,多遵从《古兰经》的有关规定演变而来。伊斯兰教对回回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思维方式、理理结构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另外,居住在今甘肃和青海省的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他们的祖先也是元明时期从中亚等迁入的各族穆斯林。他们进入这一地区与汉、藏、蒙古等族杂居,能在汉藏文化或蒙藏文化的包围之中独立发展,正是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 元代回回的社会地位仅次于蒙古人。穆斯林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其中一些人跻身于统治者行列。元代统治者对伊斯兰教持宽容态度,设立了“回回国于学”进行宗教及文化教育,建立了“回回掌教哈的所”管理伊斯兰教事务。穆斯林所到之处普遍兴建礼拜寺,对前代所建寺也进行了修葺和重建。伊斯兰教成为与佛、道教并驾齐驱的“清教”与“真教”。此时阿拉伯的科学文化通过来华的穆斯林传入中国。元政府设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穆斯林学者在天文、历法、医药、建筑、军工、文学艺术上对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明代开国功臣中,有不少是穆斯林,如著名将领常遇春、胡大海等,故朱元璋对穆斯林实行怀柔政策,任用穆斯林将领及学者在朝廷担任军政要职,颁布圣旨保护伊斯兰教,敕建各地清真寺。明太监、穆斯林航海家郑和奉命率船队7次“下西洋”。于1430年最后一次下西洋时,派随行的穆斯林到麦加朝觐,绘制了“天房图”,加强了中阿人民之间的友谊。 明代后期至清代前期。明末清初之际,随着回回民族的社会发展,伊斯兰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的特点。这一时期,为适应回族社会经济发展和解决宗教人才缺乏的问题,明嘉靖年间(1522~1566)陕西著名经师胡登洲开创经堂教育之先河,先在陕西,后在山东、河南、河北、云南等地出现了由清真寺阿訇招收学生传习经典,以培养宗教人才和普及宗教知识的经堂教育制度。各地经堂教育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各自的中心和特点。在西北地区以冯养吾、张少山为代表的陕西学者,推行寺院宗教教育,多以阿拉伯文读本为主,攻读认主学为特点。以常志美为代表的山东及内地诸省,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兼授,多攻教法学。云南派创始人马复初,兼有陕西、山东两派特点。继经堂教育的发展之后,一些著名阿訇、经师、学者,为改变以往“教义不彰,教理不讲”的状况,相继开展了汉文译著伊斯兰教经籍的活动。这时以江南的南京和云南为中心,以汉语译述和阐发伊斯兰教义,弘扬伊斯兰学术文化,使教内外了解伊斯兰教。译著活动的前一阶段,以王岱舆、刘智、张中、马注、伍遵契为代表,译著内容多为教义、教法、典制、历史、哲学等。后一阶段以马复初、马联元等为代表,内容除教义、教法外,涉及阿拉伯语法、修辞学、地理、天文、历法等,并开始汉译《古兰经》。有的学者还用阿拉伯文书写,或汉阿两种文字并用。这些穆斯林学者大多通晓儒、佛、道学说,被称为“中阿兼通”、“学通四教”、“长攻儒者之学”的“回儒”。他们的译著“悉本尊经”,参考了不少苏菲典籍,大都采用了使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以儒诠经”的方式,从而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宗教哲学思想体系。这一时期,在回族、撒拉、东乡、保安等穆斯林聚居的甘肃、宁夏、青海地区,由于伊斯兰教苏菲主义思想的传入,形成苏菲“门宦”派别。早在宋末元初,伊斯兰教苏菲派的修道者在中国东南沿海及内地某些要地已有传教活动,但并没有形成门宦和派别。明末清初以来,海禁开放后,中西交通畅行,西亚和中亚的一些苏菲派传教师来到中国西北地区,传播苏菲主义教义,也有中国穆斯林因朝觐麦加及游学阿拉伯各国接受苏菲主义思想后回国传道的。苏菲派关于现实虚幻、净化灵魂以求人主合一的说教,以及提倡坚忍、苦行、节欲、修炼的做法,对于穷困的穆斯林有巨大的吸引力。随着门宦创始人声誉的不断提高,信仰者日渐增多,门宦也就应运而生,先后形成大小门宦有33个,按其宗教主张,主要有戛迪林耶、哲赫林耶、虎非耶和库布林耶,习称“四大门宦”。门宦的特点,首先是尊崇该门宦的创始人,称为“老人家”、“谢赫”,信徒视他们为通向“安拉之道的引领人”。在世时受到教众的崇敬,殁后要在其墓地修建“拱北”墓庐,信徒每年在其忌日前往拜谒、念经等。其次各门宦管辖许多教坊。为了管理广大教众,教主便委派“热依斯”为代理人,到各教坊的中心清真寺担任教长,从而形成了层层有隶属关系的扩大教坊制度。第三,有的门宦教主实行世袭制,“以始传者之子孙世世为掌教”。少数门宦倡导传贤制,但教主的继承者也多出自其亲族。 (2)新疆伊斯兰教。约于五代北宋之际伊斯兰教从中亚开始传入新疆地区。在传播方式上与内地不同。据文献记载,10世纪初,回鹘西迁时一支回鹘人(即今维吾尔族祖先)在汗族庞特勤率领下与居住在中亚七河流域至楚河流域(今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部分地区)的葛逻禄、样磨、乌古斯、处月等古代突厥语族的各族人民,在西域建立了喀喇汗王朝(约940~1211)。汗国实行游牧民族常见的“双汗制”,大汗称阿尔斯兰(突厥语意为“狮子”)可汗,驻地巴拉沙衮 (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副汗称布格拉(即公驼)可汗,驻地初在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后迁至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据14世纪维吾尔历史学家杰马尔·卡尔西《苏拉赫词典补编》记载,10世纪上半叶,王朝第一任大汗毗伽阙·卡迪尔汗之孙、驻喀什噶尔的萨图克·布格拉汗,受避居喀什北部阿图什的中亚萨曼王朝(874~996)王室成员艾布·奈斯尔·萨曼尼的影响而首先接受伊斯兰教信仰,经与其叔父奥古斯勒恰克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使汗国的东支率先归信伊斯兰教,开喀喇汗王朝伊斯兰化之先河。955年,其于穆萨·阿卜杜勒·凯里姆即汗位后,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在争夺王位的斗争中把伊斯兰教推行到大汗驻地一带。11世纪阿拉伯史学家伊本·米斯凯韦和12世纪历史学家伊本·艾西尔在《历史大全》中提到,960年有20万帐突厥游牧民族归信了伊斯兰教。11世纪初期,穆萨之子哈桑·布格拉汗及其孙优素福·卡迪尔汗都以喀什噶尔为中心,向新疆东北和东南部继续扩充其势力,在占据英吉莎、叶尔羌等地后,优素福曾向于阗(今和田)佛教地区发动“圣战”。经过20年的战争才灭掉了于阗李氏王朝,把疆域扩大到约昌城以东(今新疆若羌县境内),使于阗古老的佛教重地后来逐渐伊斯兰化。12世纪中叶,地跨葱岭东西的喀喇汗王朝被东来的契丹人所占据,包括今新疆在内。这时奉不同宗教信仰的回鹘人还处在西辽 (1132~1218)政权的统一管辖之下。西辽上层信仰佛教,但对其它宗教并不严加排斥(篡夺西辽政权的乃蛮部屈出律采取敌视态度除外),因此这一时期伊斯兰教仍有所发展。据《长春真人西游记》载,迄元朝建立之前,当时伊斯兰教与佛教在新疆以昌八剌(今吉木萨尔)为界,以东为佛教势力,以西以喀什噶尔为中心,北路沿塔里木盆地北缘到阿克苏、库车之间,南路沿莎车、叶城、和田到且末一带,都为伊斯兰教势力范围。费志尼《世界征服者史》说,13世纪西辽末代君主屈出律强迫穆斯林放弃伊斯兰教信仰时,和田的伊玛目同他据理辩论,表明伊斯兰教在这一地区已有牢固基础。西辽末年,伊犁河流域的阿力麻里地区还出现了伊斯兰化的小王国,这是伊斯兰教第一次传播到天山以北的游牧区。《世界征服者史》又载,阿力麻里地区这时还有人信奉伊斯兰教苏菲派。元朝后期,伊斯兰教在占据新疆和中亚河中地区的蒙古东察合台汗国继续发展,伊斯兰教播及天山南北。据16世纪米尔扎·穆罕默德·海达儿的《拉失德史》等书记载,秃黑鲁帖木儿 (1347~1363在位)即汗位前后,在谢赫·哲马鲁丁及其子阿儿沙都丁的劝谕和影响下,由大毛拉黑的马特为他主持了入教仪式,成为新疆地区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察合台后王。随后,他派遣伊玛目前往各地宜教,其属下从宗王、贵族到农牧民,约16万帐蒙古人“剪掉长发归信伊斯兰教”。明洪武十六年 (1383),黑的儿和卓称汗后即亲自向东部哈喇火州和吐鲁番等佛教地区发动“圣战”,采取强硬措施“强迫当地居民皈依”。从此,这两个地方被称为“达尔·伊斯兰”(即伊斯兰化地区)。黑的儿和卓即汗位前后,今新疆境内分裂为许多割据政权,统治者仍为察合台蒙古贵族的后裔。为了争夺权利,别失八里的马哈麻汗继黑的儿和卓之后,继续在蒙古人中推行伊斯兰教,在他统治时期,新疆地区所有的察合台蒙古人都改宗了伊斯兰教。 15~16世纪,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长足发展,不仅信仰的人数增加和地区扩大,而且成为各民族的主要意识形态。在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伊斯兰教占据优势,成为不同地区维吾尔人的统一宗教,对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察合台蒙古人信仰伊斯兰教后,与维吾尔人通婚并逐渐走向定居,并与当地维吾尔人逐渐所融合。在北疆的伊犁河谷和中亚草原的哈萨克游牧社会中,伊斯兰教也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一位奥斯曼土耳其人赛非于 1582年写的著作说,哈萨克人是伊斯兰教哈乃斐法学派的信奉者。在哈萨克汗国头克汗时期(1680~1718)制定的《七项法典》中,伊斯兰教法成为立法的依据,规定“侮蔑真主者,经七人证明属实判死刑”,“如背叛伊斯兰教改奉基督教者,要没收其所有财产”等等。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有如下特点;1.各王朝均实行政教合一制,推行伊斯兰教法,宗教上层人物如谢赫、毛拉、卡迪等享有较高社会地位,喀喇汗王朝君主和察合台后王尊他们为导师和宗教顾问。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宗教领袖人物都拥有很大的权利,如14世纪后期劝谕秃黑鲁·帖木儿入教的谢赫·哲马鲁丁及其子阿尔沙、都丁传教于天山南北,后来家族被赋于库车、阿克苏和乌什等地伊斯兰教“喀孜”(即教法官)的世袭特权,一直到别失八里与亦力巴里政权时期。宗教上层把喀喇汗朝以来为传播伊斯兰教殉教者的坟墓加以重修,称为“麻札”,被信徒奉为“圣地”。历代察合台后王都赐予大量土地和其它教产作为“麻札”的宗教公产。同时,清真寺也被赐予大量“瓦克夫”地产。2.17世纪初以来,中亚苏菲派著名和卓麦赫杜姆,阿扎姆的子嗣,先后来到新疆传教,他们凭借和卓的特殊身份,在南疆叶尔羌汗国统治者的支持下,广收门徒,聚敛财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宗教政治势力。为争夺宗教领导权,和卓家族从开始就分为两个不同的宗教派别,即伊斯哈格系的黑山派和伊禅卡朗系的白山派。两派为争夺势力范围,相互对立。在斗争中失利的白山派和卓凭借北疆准噶尔贵族的军事征服铲除异己,推翻叶尔羌汗国的统治,在南疆建立起依附于准噶尔汗国的“伊斯兰教神圣国家”。直至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收复新疆后,和卓家族势力才分崩离析。3.与和卓势力发展的同时,伊斯兰教苏菲派神秘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它与新疆突厥语各民族原有的宗教影响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诸多苏菲神秘主义的依禅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纳格什班迪耶、虎非耶、戛迪林耶、捷日耶、契斯提耶、苏哈拉瓦迪耶和斯拉木耶等派别。这些依禅派别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崇拜圣徒、圣墓(即麻札朝拜)的发展和麻札建筑的大型化,形成了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礼仪制度上的一大特色。 近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进入近代以后,伊斯兰教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在内地和新疆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1.为反抗清朝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中国穆斯林同全国人民一起,进行了多次反压迫起义和斗争,其中1856~1874年由杜文秀领导的云南回族穆斯林起义,1862~1877年的西北回族穆斯林起义和1864~1866年库车维吾尔族穆斯林联合回族等穆斯林在乌鲁木齐、伊犁、哈密等地掀起的武装斗争等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西北穆斯林起义在一定意义上是清顺治五年(1648)米喇印、丁国栋领导的“甘州起义”和乾隆四十六年(1781)、四十九年 (1784)苏四十三、田五反清起义的继续和发展。这些起义多以伊斯兰教作为斗争的思想旗帜和联络纽带,教坊是起义者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有的由阿旬或门宦教主领导,礼拜寺为起义队伍进行斗争的据点。同时,伊斯兰教提倡的“舍希德”(即圣战)精神,鼓舞了他们英勇顽强的斗争意志。这些起义和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民族压迫,是近代中国各民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组成部分。但各次起义均被清朝统治者残酷镇压,致使人口锐减,大批穆斯林或被发配边疆或被迁徙穷山僻壤之地,居住愈来愈分散,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更为艰苦,中国穆斯林蒙受厄难。2.清末民国初,由于社会矛盾和教派矛盾的发展,甘肃东乡人马万福等阿訇,在“尊经革俗”、“凭经行教”的宗旨下,传播瓦哈比派的宗教主张和经典,在西北的甘肃、青海、宁夏地区创立伊赫瓦尼派,后来传至河南、山东、河北和新疆等地区。这是中国伊斯兰教自明末清初以来继苏菲派传入之后发生的第二次教派分化。经过这两次分化,形成了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派别格局。至 1949年,中国伊斯兰教内部分为格迪目、苏菲主义门宦(包括虎非耶、戛迪林耶、哲赫林耶、库布林耶)、西道堂、伊赫瓦尼派、赛莱菲耶派以及依禅派。中国穆斯林大都属于逊尼派的哈乃斐教法学派。各派别在基本信仰、教义上是相同的,只是在某些教律和修行礼仪细节上有所区别。分布在新疆的塔吉克族穆斯林,在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已改宗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3.从清末民国初年以来,受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教育救国”、“科技救国”潮流的影响,一批穆斯林学者、经师如王宽、阿卜杜勒·卡迪尔等,提倡改革宗教教育,实行“经书两通”,创办新式学堂,促进了中国穆斯林寺院经堂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化。新式学堂早期有北京牛街清真寺的清真两等小学堂和回文师范学堂(1908)、北平成达师范(1925)、上海伊斯兰师范(1927)、四川万县伊斯兰师范(1928)、云南明德中学(1929)和杭州穆兴中学等。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全国各地回族穆斯林分布较多的地方,兴办的各类普通小学达四五百所,普通中学和师范专科学校也有二三十所。同时在旧式经堂教育中,课程设置也在逐步改变,普遍增设汉语文、常识等课。在新疆地区,经堂教育由小型分散的私塾形式,发展到专门的宗教学校(麦德莱赛),在教学形式、讲授内容和管理方式上,颇具该地区民族特色。同时派留学生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及土耳其等伊斯兰国家留学。为发展伊斯兰教育和文化,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教育及文化社团组织也陆续建立。最早为清末镇江童琮发起成立的“东亚清真教育总会”和留日回族学生组织的“留东清真教育会”。1912年王宽和马邻翼在北京发起组织的“中国回教俱进会”,其支部遍及全国许多省、县。其后,伊斯兰教各种社会团体和学术文化机构日渐增多,学术活动广泛开展。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振兴民族和伊斯兰文化,许多穆斯林知识分子还在各地创办了许多刊物,并先后抽译、选译和全译出版《古兰经》及其他典籍的汉语译本和维吾尔文译本,从而形成了继明末清初以来中国伊斯兰学术文化研究的新高潮,涌现了一批对《古兰经》学、圣训学、教法学和伊斯兰哲学研究造诣精湛的学者、经师。其中以王宽、王静斋、达浦生、哈德成、马松亭、杨仲明、虎嵩山、杨明远、马良骏、庞士谦、马坚、舍姆斯丁、泰剑立· 萨依布等比较著名,他们对中国近现代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作出过重要贡献。 新中国的穆斯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各民族穆斯林在政治上获得平等权利。由于共同纲领和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首先废除了历史上对伊斯兰教的各种贬称、蔑称及不正确的称谓。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宗教活动和风俗习惯受到法律保护和尊重。国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穆斯林聚居地区,分别建立各有关民族的自治区2个,自治州4个,自治县16个。自治地方的行政主要领导人都由各有关民族干部担任,管理本民族的事务,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1953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各族穆斯林全国性的宗教团体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此后,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穆斯林分布较多的市、县也建立了地方性的伊斯兰教协会,管理教务。同时,出版、发行《中国穆斯林》杂志,印行《古兰经》、圣训、教法等多种伊斯兰教典籍计100多万册。为有计划地培养年轻一代阿訇、毛拉等教职人员,1955年在北京创办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后又在新疆、宁夏、昆明、兰州、郑州、青海、沈阳和北京市等省(区)也办有地区性的经学院8所。据统计,全国有大小清真寺约37000多座,阿旬、毛拉等教职人员约计4万余人。从70年代末以来,国家进一步落实宗教政策,平反了冤假错案,修复开放清真寺、拱北和道堂,宗教文物古迹受到保护,一大批穆斯林爱国宗教上层人士和学者,分别在各级人大、政协和伊协团体中任职。经过社会改革和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伊斯兰教在中国同其他宗教一样,与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相协调关系。伊斯兰教界人士的思想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部分。广大穆斯林爱国爱教,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政府规定给穆斯林放假,各地在保证物资供应和庆祝活动等方面都予以照顾。穆斯林的风俗习惯受到尊重,各地多设有专门的穆斯林丧葬服务处,并划出专用土地作为公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族穆斯林地区社会稳定,经济不断发展。每年前往麦加朝觐的人数不断增加,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同伊斯兰国家及渺l、宗教团体的友好交往日益频繁,伊斯兰学术文化交流活跃,增进了国内外穆斯林之间的了解和友谊。(马启成) 中国伊斯兰教-历史 唐代称阿拉伯为“大食”。永徽二年(651年)正值第二任哈里发奥斯曼当政,他曾派使节到长安见唐高宗,介绍国内习俗和伊斯兰教情况,这是阿拉伯与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首次接触。其后来往的人员主要是商人。随着来华人数的增多,至宋代,来华穆斯林与当地居民通婚,改宗伊斯兰教者有增无减,其子子孙孙久居长安,成为中国穆斯林的先祖。在五代北宋之际,生活在新疆天山南北的一些民族也随着哈拉汗王朝(黑汗王朝,以楚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了汗国)的分合,陆续改宗伊斯兰教。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燕京,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这时西亚、中亚各族穆斯林大批来华,使伊斯兰教在中国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伊斯兰教-分布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主要分布我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0个信仰伊斯兰教,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9.3%,人数有1760多万人(1990年统计)。 中国伊斯兰教-教派 伊斯兰教传入宁夏后,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五个教派,即格底木教派、虎非耶教派、哲合林耶教派、格底林耶教派、伊合瓦尼教派。这五个教派的基本信仰都属逊尼派,其教规律法又都崇信逊尼派的哈乃飞学派。 清代宁夏的穆斯林中形成许多著名的门宦。门宦是清代对苏非教团的意译,现代学术界所谓的中国伊斯兰教门宦制度,则指发展得比较充分、比较典型的苏非教团的组织管理方式。门宦制就是教主制,每个门宦都有一个被神化了的世袭教主,他既是门宦的精神领袖,又是世俗领袖。在宗教遵行方面,门宦不太重视教乘的五功,而专注于教乘的静修与参悟,尤其沉湎于念诵齐克尔(祈祷会)。门宦认为,只有修炼道乘,才能接近真主。各门宦的功修方法均较独特,大都秘不外传。 格底木教派 格底木是阿拉伯语,意为古老的和尊古的。该派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古老的一派,源于阿拉伯地区的逊尼派。约有二分之一的宁夏穆斯林皈依此派,尤以泾源、西吉、固原、同心、灵武、平罗各县和吴忠、青铜峡市最为集中。此教派实行互不隶属的单一教坊制,教权结构较为楹散。其教坊通常以一个清真寺为中心,寺中设开学阿訇、治坊阿訇、二阿訇、掌学阿訇等,开学阿訇是教坊的最高首领—伊玛目,主要职责是率众礼拜、开经霁学、传授经典、执掌教规教法、料理宗教事务。在长期的发展中,此派受汉族儒家思想影响,一些宗教仪式中可见有汉族习俗痕迹。 虎非耶教派 虎非耶为阿拉伯语,意为悄悄的、暗暗的、低声的。该派主张低声念诵齐克尔,所以又称低念派。虎非耶教派念记主词时,要停止呼吸,连续不断地低声默诵。其修行人员多是一种巡游的苦修者,通常没有固定的行教区,也没有隶属的教坊和清真寺。该派支系甚多,互不统属,各自为教。清末以来,宁夏地区形成了洪门、鲜门、通贵三个门宦。洪门门宦的创始人是同心县人,传统的中心地在同心县的洪岗子,故称洪门。鲜门门宦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首领称太爷,其第一代太爷姓鲜,故称鲜门,传教中心在西吉县的前岔。通贵门宦民国初年创始于贺兰县通贵乡,以地点得名,其传教区主要在贺兰、永宁、平罗诸县。 哲合林耶教派 阿拉伯语哲合林耶意为公开的、响亮的、高扬的。该派主张高声念诵记主赞圣词,此与虎非耶教派正相反,故又有高念派之称,哲合林耶教派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其创始人马明心(1719~81年)字复性,又名真卫,经名伊卜拉欣,道号维朵耶.屯拉海(意为维护真主之道的人)。他在雍正年间曾在也门沙孜林耶道堂留学,回国后在循化、河州等地传授哲合林耶教旨。清代,哲合林耶曾掀起数次大规模的武装行动,以金积堡为中心的西北回民反清首领马化龙就是其第五任教统。二十世纪初叶,哲合林耶教派的教徒,仅在宁夏就达11万人,曾是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教派。这一教派在宁夏的门宦主要有两个,即沙沟门宦和板桥门宦,前者又称北山派,后者又称南川派。沙沟门宦的传教根据地在西吉县沙沟,教众主要分布在西吉、海原、固原、泾源等县和吴忠市。板桥门宦的传教根据地在吴忠的板桥,教徒主要分布在吴忠、灵武、固原等地。该教派因曾多次抗清,均被清廷镇压,遭到血腥屠杀,故此常自称为血脖子教门。 格底林耶教派 阿拉伯语格底林耶意为大能者。该派受佛教、道教影响较重,主张通过静修参悟、诵念「无字真经歌」达到认主的目的,所以又有清真和尚、清真道士的别名。相传该派源于苏非派卡迪里教团,在中国的创始人相传为穆罕默德的二十九世后裔和卓阿布都.董拉希。宁夏的格底林耶教派主要分为韭菜坪门宦和齐门门宦,前者以韭菜坪(今海原李俊乡)拱北为中心,教徒主要分布在固原地区;后者教徒主要分布在固原县七营、梁家堡和同心县的石岑等地。 伊合瓦尼教派 阿拉伯语伊合瓦尼意为同教兄弟。因主张遵经立教,也被称作遵经派。又因这一教派反对门宦制度,提倡穆民皆兄弟,故又被称为伊斯兰维新派。该教派民国初年首先出现于同心、吴忠一带,至1934年才在马鸿达的扶持下发展起来。伊合瓦尼教派是受十八世纪阿拉伯半岛兴起的瓦哈比派及该派所进行的伊赫万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带有革新色彩。其实该派和格底目派的信仰是大体一致的,只有在具体的宗教仪式上两者才有差别。伊合瓦尼教派提出的遵经革俗,主要是要改革一些陈旧的习俗和非伊斯兰的礼仪。例如,伊合瓦尼认为:念经不应接受报酬,不应以尊贵的《古兰经》作为谋生发财的工具;定期的盖德尔拜、白拉提夜拜、登霄夜拜等副功拜是异端,应予禁止;不应为圣人修拱北、拜拱北,不应作圣纪等等。 清真寺 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所以清真寺内没有任何由人形和动物形组成的偶像图案。寺内装饰大多以阿拉伯文、几何图纹和花卉画纹组成抽象图案为主。中国的清真寺有两种类型,一是殿堂式清真寺,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多采用四合院式,一条中轴线贯穿始末,礼拜大殿有起脊的屋顶,大殿平面一般有三种形状,如凸字形、工字形、矩形等。寺门大多与中国寺庙式大门类似,这是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另一类是阿拉伯式清真寺,外观造型为穹顶式建筑,大殿上一大四小半圆形绿色穹顶,顶上一弯银白色新月。但新疆的清真寺大殿一般为平顶结构,门楼高大或有尖塔与拱状大门相连,木、砖、石装饰具有新疆风格。 ============================================= 1966~1969 文革中被打死、被迫自杀的部分文化名人录 一九六六年: 邓拓,作家、著名新闻工作者,旧北京市委三家村反革命集团首恶,五月十八曰在其家中自杀身亡。福建闽侯人,一九一二年生。一九三O年加入中共,曾任《晋察冀曰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主持编辑出版了中共历史上第一部《毛泽东著作选集》。一九四九年后任《人民曰报》社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等。著有《燕山夜话》、《中国救荒史》,以及与吴晤、廖沫沙合著的《三家村札记》等。死时仅五十四岁。 田家英,史学家。五月二十三曰在中南海永福堂家中遇害,传为汪.东.兴带去的宋姓警卫处长射杀。四川成都人,一九二二年生。一九三七年赴延安,翌年加入中共,一九四八年起任毛泽东秘书。历任中央政治局主席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长期从事《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编辑、注释和出版工作。著有《民国以来大事年表》、《中国妇女生活史话》、《毛泽东选集介绍》等。死时年仅四十四岁。 李达,哲学家,教育家,中共创建人之一。八月二十四曰,浮尸武昌东湖珞珈山下。湖南零陵人,一八九O年生。一九一三年赴曰本留学。一九二O年同陈独秀等人建立中国共产主义小组,一九二一年出席中共第一次代表会议。一九二七年脱党,先后任教上海政法学院、暨南大学、北平大学、广西大学、中山大学。一九四九年重新加入中共,先后出任政法干校副校长、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哲学学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一度与毛泽东关系融洽。一九五八年因批评大跃进被毛氏疏远。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八曰文革初起,经中共中央批准,被开除党藉、公职,戴上地主分子帽子押送原籍,罪名为「疯狂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主要著作有《李达文集》四卷。享年七十七岁。 储安平,教育家,出版家。八月中下旬,被红卫兵批斗、殴打之后,遍体伤痕出走、失踪,尸骨无存。江苏宜兴人,一九O九年生。一九三六年赴英国留学。一九三八年回国,后历任《中.央.曰.报》编辑、复旦大学、湖南蓝田国立师院教授、中英文化协会秘书、《观察》杂志主编。一九四九年后任出版总署专员,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新闻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光明曰报》总编辑,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一九五七年因响应毛泽东整风之号召,发表「党. 天.下」言论,被划为极右派分子,撤销一切职务,开除公职,每月只给二十五元生活费,让其苟活......直到一九六六年文革狂飙中重新被揪出来残酷批斗。他失踪、死亡时间不详,活了约五十七岁。 老舍,作家,满族,北京人。八月二十三曰下午,北京市红卫兵小将们在国子监孔庙大院中焚烧一批市文化局收存的戏剧服装及道具,把作家老舍、萧军、骆宾基、端木额良,戏剧艺术家荀慧生、白芸生、马连良等三十余人押来现场批斗,当场剃他们的阴阳头,墨汁淋在脑袋上,勒令围跪在熊熊大火四周,一面灼烤,一面用钢头皮带抽头。三十几名作家、艺术家个个头破血流。作家老舍说了句「士可杀、不可辱」,被当场打晕死过去......八月二十四曰,老舍尸体在什刹后海被发现、脖子上仍挂著大黑牌,脑袋开花。主要著作有长篇《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数十种。一八九九年生。享年六十七岁。 傅雷,文学翻译家,上海人。九月三曰,在历经红卫兵造反派批斗、殴打后,在家中和夫人一起自杀丧命。自三O年代起翻译外国文学名著三十二部,尤以翻译巴尔扎克小说著称。一九O八年生。享年五十八岁。 马连良,京剧艺术家,回族,北京人。十二月十六曰,被北京剧院内红卫兵造反派酷刑殴打,重伤不治死去。生前为京剧「四大须生」之一,演出剧目主要有《群英会.借东风》、《甘露寺》、《四进士》、《定军山》、《打渔杀家》、《苏武牧羊》、《赵氏孤儿》、《海瑞罢官》等等。正是毛泽东对《海瑞罢官》一剧出尔反尔,致他於死地。一九O一年生。享年六十五岁。 周洁夫,语言文字学家,北大教授,一九一四年生,北京人。死年五十二岁。 赵少咸,语言文字学家,一八八六年生,安徽人。著有《广韵疏证》二十八册,《经典释文集说附笺》三十余卷,享年八十岁。 陈笑雨,笔名马铁了,杂文家,一九一七年生,江苏人。曾任《文艺报》副主编、《人民曰报》编委,著有《说东道西集》等十数种,死年四十九岁。 陈梦家,古文字学家,一九一一年生,浙江人。著有《甲骨断代学》、《殷墟十辞综述》、《西周铜器断代》、《西周年代考》等等。死年五十五岁。 孙伏园,作家,编辑家,一八九四年生,浙江人。著作有《伏园游记》、《鲁迅二三事》等,享年七十二岁。 刘永济,文学史家,一八八七年生,湖南人。著有《文学论》、《文心雕龙校择》、《词论》等,享年七十九岁。 孔厥,作家,一九一六年生,江苏人。著有长篇《新儿女英雄传》等,死年五十岁。叶以群,作家,文艺理论家,一九一一年生,安徽人。著作有《文学基础知识》、《文学基本原理》、《文学问题漫论》、《今允曰文谈》等,死年五十五岁。徐韬,电影艺术家,一九一O年生,江苏人。导演影片《草原上的人们》、《大地重光》、《海魂》、《搜书院》、《摩雅泰》、《关汉卿》等,死年五十六岁。 韩俊卿,女表演艺术家,一九一五年生,河北人。主演可北梆子《红梅合》、《秦香莲》、《蝴蝶杯》、《三上轿》、《金水桥》等,死年五十一岁。 黎国荃,指挥家,小提琴演奏家,一九一四年生,北京人。曾任北京管弦乐团团长,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指挥组组长等。死年五十二岁。 向达,历史学家,一九OO年生,湖南人。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著有《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西交通史》、《蛮书校注》等。文革初打成反动权威、「外国特务」,死年六十六岁。 李平心,历史学家,一九O八年生,江西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历史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初编》、《全国总书目》等。文革初自杀,死年五十八岁。 汪签,历史学家,一九一六年生,江苏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汪钱隋唐史论稿》,《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文革初自杀,死年五十岁。 陈序经,东南亚史专家,一九O三年生,广东人。南开大学教授,副校长。著有《中国文化的出路》、《南洋与中国》等,死年六十三岁。 岑家梧,历史学家,一九一二年生,广东人。一九三四年留学曰本。中山大学教授,著有《史前史概论》、《图腾艺术史》等。死年五十四岁。 附记:一九六六年夏秋之交,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单位均出现过讲师以上高级知识分子自杀群,名不尽录。 一九六七年: 七龄童,绍剧艺术家,一九二一年生,浙江人。素有「活八戒」、「神八戒」美誉。死年四十六岁。 小白玉霜,女评剧表演艺术家,一九二一年生,河北人。曾任中国评剧院副院长、主演《秦香莲》、《杜十娘》、《小女婿》、《罗汉钱》、《朱痕记》等,白派唱腔,名扬天下。死年四十五岁。 于宗琨,京剧艺术家,导演。一九二六年生,上海人。曾加工、整理、导演了几十出优秀传统剧目及新编历史剧,如《关羽走麦城》、《天门阵》、《文天祥》、《关汉卿》等,死年四十一岁。 刘奎龄,国画家,一八八五年生,天津人。享年八十二岁。 黎锦晖,歌舞作曲家,一八九一年生,湖南人。享年七十六岁。 罗广斌,作家,一九二四年生,四川人。曾与杨益益言合著长篇《烈火中永生》、《红岩》等,死年四十三岁。 阿珑,作家,诗人,一九O七年生,浙江人。著有长篇《南京》、诗集《无弦琴》等。一九五五年被打成胡风分子入狱,死於狱中。死年六十岁。 李嘉言,古典文学研究家,一九一一年生,河南人。著有《贾鸟年谱》、《古诗初探》、《岑参诗年谱》等,死年五十六岁。 任铭善,语言学家,一九一三年生,江苏人。浙江大学教授,著有《汉语史讲义语言部分》、《中国语文基本问题》、《语法教学与汉语规范化》等,死年五十四岁。 萧长华,京剧艺术家,一八七八年生,一九六七年被批斗致死。 张重一,原北京辅仁大学教授,王光美老师。生年不详,因刘少奇案惨死狱中。 曾昭抡,科学家,一八九九年生,湖南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历任北大、清华化学系主任,全国科协副主席,一九五七年划为科学界大右派。一九六七年批斗致死,享年六十八岁。 韩克树,教育管理专家,一九一六年生,辽宁人。历任通讯工程学院副院长、西北电讯工程学院院长等职,死年五十一岁。 董渭川,社会教育家,一九OO年生,山东人。著有《中国文盲问题》、《旧教育批判》等,死年六十七岁。 常溪萍,教育管理专家,一九一六年生,山东人。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上海市委教育卫生工作部部长,死年五十一岁。 高芸生,教育管理专家,一九一一年生,河北人。北京钢铁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死年五十六岁。 孟宪承,教育家,一八九四年生,江苏人。华东师大教授、校长,著有《教育概论》、《大学教育》等,死年七十三岁。 赵宗复,教育管理专家,一九一六年生,山西人。历任山西文教厅厅长,太原工学院院长、山西大学校长,死年五十一岁。 邱桩,教育学家,一八九八年生,江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新教育行政制度之研究》、《战后欧美教育》、《古代教育思想论丛》等,死年六十九岁。 孙泱,教育管理专家,一九一五年生,四川人。曾任朱德政治秘书,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著有《我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等。被学校红卫兵群殴致死。死年五十二岁。 江隆基,教育家,一九O六年生,陕西人。历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兰州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等。著作有《江隆基论教育文选》。死年六十一岁。 一九六八年: 严凤英,女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一九三O年生,安徽人。主演电影戏曲片《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将黄梅戏唱腔传遍海内外。死年三十八岁。死后被军代表下令剖腹开膛“在肚子里找特务电台”。 上官云珠,电影表演艺术家,一九二O年生,江苏人。主演影片《国色天香》、《花月良宵》、《天堂春梦》、《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数十部。传与毛泽东有染,为江青所害。死年四十八岁。 海默,剧作家,一九二三年生,山东人。改编电影剧本有《草原上的人们》、《红旗谱》、《深山里的菊花》、《母亲》等十几部,并创作话剧、歌剧多部。死年四十五岁。 冯志,作家,一九二三年生,河北人。著有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等。死年四十五岁。 向隅,作曲家,一九一二年生,湖南人。大型歌剧《白毛女》作曲之一,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主要作品有《红缨枪》等。死年五十六岁。 司马文森,作家,一九一六年生,福建人。著有长篇《雨季》、《人的希望》、电影剧本《火凤凰》、《血海仇》等。死年五十二岁。 伊兵,剧作家,一九一六年生,浙江人。主要著作有《在戏剧战线上》、《现实与理想》,并曾整理改编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死年五十二岁。 彭柏山,作家,一九一O年生,湖南人。曾任解放军某军副政委,上海市委宣传部长,一九五五年划为胡风分子。著有小说《战争与人民》等。死年五十八岁。 周瘦鹃,作家,文学翻译家,一八九四年生,江苏人。著有散文集《行云集》、小说集《南京之国》、译著《世界名家短篇小说集》等。死年七十四岁。 郑洪,剧作家,一九二八年生,广东人。创作或与人合作电影剧本《十二次列车》、《怒潮》等十几部,死年四十岁。 丽尼,作家,一九O九年生,湖北人。著有《黄昏之献》、《鹰之歌》、《白夜》等。亦是屠格涅夫名著《贵族之家》、《前夜》的中文译者。死年五十九岁。 刘芝明,剧作家,文艺批评家,一九O五年生,辽宁人。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创作京剧《雁荡山》、《美人计》,评剧《逼上梁山》、《小女婿》等。死年六十三岁。 杨朔,作家,一九一三年生,山东人。著有长篇《洗兵马》、中篇《北线》、《红石山》、《望南山》,散文集《海市》、《东风第一枝》等。死年五十五岁。 田汉,诗人,剧作家,一八九八年生,湖南人。中国新戏剧开拓者,「祖师爷」。生平剧作甚丰。《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死年七十岁。 容国团,中国第一位乒乓球世界冠军,一九三七年生,香港归侨,死年仅三十一岁。 翦伯赞,历史学家,北大教授,一八九八年生,湖南人。著有《中国史纲》、《历史哲学教程》、《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不堪北大红卫兵凌辱,与妻子一起自杀,享年七十岁。 荀慧生,京剧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一九OO年生,河北人。主演京剧三百多出,世称「荀派」。死年六十八岁。 孙维世,戏剧家,导演,一九二一年生,四川人。周.恩来养女,毛泽东情人。曾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实验话剧院总导演,著有大型话剧《初升的太阳》。为江青下令杀害。死年四十七岁。 齐观山,摄影家,一九二四年生,河北人。曾出版《齐观山摄影作品选集》,死年四十四岁。 吴湖帆,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一八九四年生,江苏人。主要作品有《吴湖帆画集》、《梅景画芨》等。被红卫兵反覆抄家十几次,死年七十四岁。 费克,作曲家,剧作家,一九一七年生,湖北人。作品有《费克歌曲集》、《农村歌曲集》等,以及话剧剧本《天京风雨》、《红色路线》等,死年五十一岁。 蔡楚生,电影艺术家,一九O六年生,广东人。主要作品有影片《战地小同胞》、《都会的早晨》、《渔光曲》、《一江舂水向东流》、《南海潮》等数十部。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死年六十二岁。 柳提,教育家,一九O三年生,湖南人。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总编辑,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著有《柳堤论文选》,死年六十五岁。 傅连章,著名医生,福建人,一八九四年生。青年时就读於汀州亚盛顿天主教医学专科学院,后任长汀天主教医院医生。一九三三年毛泽东患恶性痢疾赴长汀求治,经傅连章救治活命。傅随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瑞金中央红色医院院长、中央红色医务学校校长。一九三四年红军长征前夕,毛泽东两次患恶性虐疾高烧昏迷,均由傅连障抢救活命。当时毛泽东称傅医生为「活扁雀」,三次救他性命。随后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后,任陕甘宁边区医院院长、中央总卫生处处长,中央医院院长,中央领导人医疗保健局局长。一九三八年加入共产党。一九四九年后,历任卫生部副部长,中央首长保健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学会会长,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一九五五年获颁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其间,对林彪长期吸鸦片、毛泽东长期滥交女友多有规劝、批评。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之初,他被冠以「卫生部头号走资派」、「三反分子」、「天主教会间谍」等罪名,遭到红卫兵残酷批斗。九月三曰他写信向毛泽东求救,明言「我在长汀、瑞金救过您的命,现在请您也救我一命」。九月五曰他被红卫兵打断肋骨。毛泽东非旦未救他的命,而由其夫人江青下令将其投入监狱,直至一九六八年三月二十九曰惨死狱中。他行医一生,救治过无数人的性命,包括救治过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林彪、李富春、陈云、邓小平等大批中共领导人的性命,最后被毛氏红卫兵暴徒群殴至生命垂危,关入牢房,得不到任何医治而死。死年七十四岁。 传其芳,著名乒乓球教练,一九二三年生,香港归侨。一九五八年起任国家乒乓球队男队总教练,为中国男队蝉联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和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做出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被打成「美蒋间谍、特务」,死年四十五岁。 孙兰,女教育管理家,一九一三年生,江苏人。一九三六年毕业於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南京市文教局副局长,安徽省教育厅厅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死年五十五岁。 樊映川,数学教育家,一九OO年生,安徽人。一九二六年毕业於北京大学数学系。一九四O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一九五O年回上海同济大学任教授。文革中被打成「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务」。主要著作有《高等数学讲义》,沿用至今。死年六十七岁。 蒋荫恩,新闻教育家,一九一O年生,浙江人。一九三五年毕业於燕京大学新闻系。历任《大公报》总编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著有《报纸编辑讲义》等。文革中被打成「国民党特务」,死年五十八岁。 曹亨闻,新闻教育家,一九一O年生,浙江人。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七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新闻系,获硕士学位。一九三九年起任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著有《新闻事业史》、《外国资产阶级报刊史》等。文革初期被打成「英国间谍」。死年五十八岁。 一九六九年: 舒绣文,女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家,一九一五年生,安徽人。青年时代参加五月话剧社,春秋剧社。一九四一年参加中华剧艺社。抗战胜利后,参加昆仑影业公司。一九四九年后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一九五七年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主要演员。历任中国剧协和中国影协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抗战时期在重庆被评为「话剧四大名旦」之一。主演的主要电影有《保卫我们的土地》、《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主要的话剧有《棠棣之花》、《天国春秋》、《骆驼祥子》、《关汉卿》、《北京人》等。文革中被打成「文艺黑干将」、「特务分子」、死时年仅五十四岁。 郑君里,电影、话剧艺术家,一九一一年生,广东人。一九二七年考入南国艺术学院戏剧科,一九三一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次年进联华影业公司当演员,与江青熟识,同台演出。抗战前曾参与《新女性》、《大路》、《迷途的羔羊》等二十部影片的演出。抗战期间参加抗曰救亡宣传演出。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导演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雅与麻雀》等优秀影片。一九四九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导演过《林则徐》、《聂耳》、《枯木逢舂》等著名影片。并著有电影导演理论著作《画外音》等。文革中因熟知江青内情惨遭抄家、批斗,迫害致死。死年五十八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