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Log Out | Topics | Search
Moderators | Edit Profile

Kanwit Family » TEA TIME » HKCSSST » Archives « Previous Next »

  Thread Last Poster Posts Pages Last Post
  Start New Thread        

Author Message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uesday, April 19, 2011 - 10:26 am:   

In loving memory of Yuet Wah

http://www.hkcssst.net/web_0811/ngyuetwah/ngyuetwah.html


懷念伍月華

林鼎

她是什麼時候來服務隊的,我已想不起來了。只記得在第一次探路之前她已是服務隊十分活躍的一員。在我當時的日記記錄中,她曾負責《大路》第一、二期寫臘版和油印工作的。相信潘鳳群,楊鍾基一定還記得當年挑燈夜戰的情景。寫臘板和油印工作並不比撈水泥容易。寫臘板是一種搬字過紙悶到發慌的工作,油印是又髒又手酸的,有時油印後還要幫忙摺和釘。

服務隊有一種不全部完成絕不収工的傳统,因此常常工作至深夜或零晨。大專公社關門便全體帶着工作搬到我家中。伍月華當時日間已是一位社會工作者,只能放工 後才來幫忙。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願意整天上班後仍抽時間参予這類義務工作。〝應承過的事,不會叫你們失望的。〞這就是我一直記得的〝五月花〞。

服務隊第一、二次探路總負責人是伍月華,我跟着她去過幾次探路。也許是巧合,這幾次探路的遭遇都是難忘的。

第一次探路是誤入禁區,是怎樣闖入禁區的,到現在還像羅生門。當邊防警察逮捕我們時,我們才知道已身處沙頭角中央街。記得我們走的都是正路,沒有看到任何寫着禁區之標記。我們入禁區時為何警察不出來阻止?難道我們會隱身術的。還好,警察了觧情况後,不但沒有虧待我們把我們鎖在囚禁籠內。在等待校方證明我們的身份時,並免費供給汽水和準許我們打乒乓球捉棋。我們一行人等就這樣亂碰亂撞地為服務隊寫下了第一次名符其實的探路歷史。

另一次探路是交通意外,我們乘坐的Van仔為了閃避對頭車,轉呔過急,最後四脚朝天地翻進稻田裏。最值得回家買鷄還神的是大家平安無事,這句話是意外後大家講的。不講出來大家不知道,講了可能大家也不會相信。我們之能大難不死,又是很多巧合:

一,稻田與路面高差不大。落差小,撞擊力度不太大。
二,禾田已収割,而且沒有水。翻車後,在等候近窗,近車門者爬出車外前,壓在底層的仍有空氣呼吸。從四脚朝天的車箱裏爬出來,不是想像中這麼容易。除了需要時間還要有秩序的。
三,Van仔超載,車內除了乘客外,幾乎沒有空位,翻車時只有極短距離的人碰人,故受傷少。
四,油箱雖漏油,但車內無人吸煙。
五,司機本來還想在半路接一位帶着一籮鷄疍出市場的路客。因我們極力反對才告消,否則翻車後就算大難不死,也不會乾乾爽爽的坐在公路旁等救傷車。

很久前,我曾提及想找一本英文翻譯的拉馬丁著《葛萊齊拉》給兒子閱讀。服務隊四十週年重聚時她從英國帶了一本給我。大概這也就是〝應承過的事,不會叫你失望的。〞的證明。

可能大家不知道〝五月花〞年青時是一位柔道和跆拳的高手。我們也曾切磋過幾次。雖然我常以好男不與女斗這招來開脫切磋結果,但想贏她也不見得容易。

這就是我認識的伍月華。對朋友她是非常直爽和講義氣的,又是敢闖禁區,處亂不驚的好友。

林鼎

00010203

04050607

08091011

12131415

16171819

20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Saturday, April 11, 2009 - 11:02 am:   

《歸鹽田居》觀後

林鼎

看過香港電台拍攝的《歸鹽田居》之後,當然有不少要講的話。
我到過鹽田仔很多次,有記憶的有三次,兩次参加工作營,一次在九八年除夕帶着家人回去訪尋舊跡。若連迎月晚會計算在內,大概在這裏住過了廿多天。除了家和學校宿舍,鹽田仔算是我一生中可數的渡宿最多的地方。

第 一次工作營,六四年七月十八至廿八日,我們應村民要求在此築一條八百尺長的水泥路。這是服務隊成立半年後的第一個工作營。築路方面的技術,我們已從西貢坳 累積了不少,但舉辦工作營的經驗是完全空白的。要照顧幾十人膳宿和工餘後節目安排,使参與者從城市舒適的生活到適應鄉村簡陋之環境,從家裏軟卧到睡學校的 枱椅或打地鋪,從浴缸水厠到井邊淋浴和乾厠,還有同學的健康和環境衛生等等問題都是從未遇到過的。

這十一 天,我們都像初為人父似的緊張。日間開工,晚間開檢討會。雖然 工程方面每天都是捷報,指標都能超額完成,参加與留營人數踴躍,沒有同學生病,除了蚊多與天熱,難於入睡外,聽不到任何埋怨。工作營辦得很成功,而且還出 現了梁秋嵐、許祖華、劉漢威、林澄江等一批新骨幹,使得中後期才出現於西貢坳的"新鬼"如張成平、鄔天賜、何銳添、鄭家慶、馮川寶、胡文焯、馬廣智、吳廣 仁、植揚威、余均灼……等還未渡完新鬼蜜月期就變成了"老鬼"。可惜鹽田仔之美,却因事務而來的壓力被我等辜負了。

第 二次工作營,六七年八月廿三日至九月四日。工程是在堤的兩側加厚,鞏固連接鹽田仔與滘西的要道,防止海水從裂縫和小洞渗入衝斷原有之堤道。此工程與六六年 沙螺灣的工程其實只是大小高低之不同,而且無須在堤道上放一層三文治石屎,只在堤的表面放一層水泥便可,比起沙螺灣工程,這只是小兒科。但参加人數相當 多,西貢坳和第一次鹽田仔工作營的人馬繼續在此營中出現,最令人興奮的是沙螺灣工作營的新生力量,已成了此次活動的骨幹,就當年日記所見,包括周慶平、李 焯芬、李美賢、胡錦生、楊萬強、李樹章、黃孝基、楊鍾基、胡仲豪、盧志明、李思穎、徐惠文、董玉瑛、譚婉然、鄺美玲、伍月華、陳國泰、蔡志良、梁熾焜、葉 萬權、陳星章、李翰堯、陳重馨、姚柏昂、何景明、蘇碧嫻、曾保和、李志超、馮蘊莊,張凱嫻、劉淑輝、劉連芳、陳潔歡、梁美嫻、馮月琼、馬碧鶼、和已故的劉 大鈞、陳仲訓。

經歴了第一次鹽田仔工作營和沙螺灣後,工作營的日常運作,已再不能給我們造成壓力。大家對一天三餐只付港幣兩元的膳食也很滿意。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後,連蚊子都無從埋身了。

這麽一來,工餘後,大家都能盡情欣賞身旁的一景一物。鹽田仔與滘西之美就更多的被發現出來。

例如,近在眼前的天主堂夕照,尤以在收工時分,站在防波堤鹽田仔一邊的高點回望,村屋、鹽田、雜樹都已在冥色中失去了綫條和細節,只有天主堂反射着太陽最 後一道餘輝。座落在山頂的教堂,就如浮在空中的神廟。聖潔的白牆,點綴着反差強烈而極富節奏感的的窗牖。光芒四射的十字架,在藍天白雲背景襯托下,無須任 何信仰,此時之心境都能階及神明了。還有,站在我們用作宿舍的澄波學校,只要向前遠眺,就可欣賞到山映斜陽天接水之佳景。加上眼看不到的由天朗氣清,日麗 風和的怡人氣候產生出來的感覺,與富有人間生活氣息的田園聲音,使鹽田仔與滘西由一幅幅的田園山水畫,變作成一首田園交響曲。如果說田園交響曲是一幅有聲 的田園山水畫,那麼鹽田仔與滘西就是創作田園交響曲靈感之現成源泉。每一景一物都是一組組的音符,無處不呈示着節奏。
這就是使我隔了廿多年後,趁返港訪友之便還特別要回鹽田仔去的隱因。
九八年除夕,我第三次回到鹽田仔,帶着全家回到魂牽夢繞的營地,一方面想向大兒子比對一下當年老子精神豐富的和他現在物質豐富的兩種不同之大學生活,另一方 面希望看看這舊地的近况。可惜本意還未說出,便被眼前棄置的荒村、高可及腰的亂草嚇得口啞目呆。幾經辛苦,才找回迷失在叢生雜草中的第一個工程。

澄波學校關閉了,黑板仍留下最後一課粉筆的字跡。天主堂和以前用作女宿舍的校舍已找不到接近的通路。村屋還在,只是破舊不堪,大門都被長長的樹幹橫鎖着。 碼頭依舊,却失去了與外界聯絡的功能。防波堤也仿佛馱不動世道的滄桑,再不修補,很快便會陷落無存。用作鐘鳴鼎食之銅鐘,依舊掛在天主堂與學校間的樹枒 上,被風雨侵蝕得好像得了皮膚病一樣,鐘下堆着脫落的碎片和紅得像血水的水漬。澄波遠眺的夕陽山外山之遠景,仍穩約可見,不過,一部份已被沒有修剪的枝葉 遮擋住了,教堂已被蘆葦叢林掩蓋着,再無法反映夕照之光華。
昔日的營友,近况如何?是否有回來探望呢?站在這荒蕪的廢村中,看到它經不住歲月煎熬的風燭殘年之晚境,只有默默的對它祝福。






64YTT1.jpg

64YTT2.jpg

64YTT3.jpg

64YTT4.jpg

64YTT5.jpg

64YTT6.jpg

64YTT7.jpg

64YTT8.jpg

64YTT9.jpg

64YTT10.jpg

64YTT11.jpg

64YTT12.jpg

64YTT13.jpg

64YTT14.jpg

64YTT15.jpg

64YTT16.jpg

64YTT17.jpg

64YTT18.jpg

64YTT19.jpg

64YTT20.jpg

64YTT21.jpg

64YTT22.jpg

64YTT23.jpg

64YTT24.jpg

64YTT25.jpg

64YTT26.jpg

64YTT27.jpg

64YTT28.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hursday, January 08, 2009 - 08:37 pm:   

http://mail.google.com/mail/?ui=2&ik=93e88daff9&view=att&th=11eb8cb8acf70b3a&att id=0.1&disp=vgp&realattid=0.1&zw

中國百年歷史人物照片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hursday, January 08, 2009 - 08:35 pm:   

中國百年歷史人物照片

當日新裝對鏡心, 如今後世更沈吟。

英雄歸去山河老, 紅粉還憐歲月侵。

雞犬負勝天下事, 魚龍功過史書箴。

眼前一百年陳照, 追思凝觀滿熱忱。

丁亥二零零年七夏夜七月九日

陞註:鏡心, 鏡頭中心也。





顧維鈞出任駐英國公使時的肖像照

(1921年)

顧維鈞當時的妻子黄蕙蘭肖像

(1921年)





無題 袁世凱

樓小能容膝, 簷高老樹齊。

開軒平北斗, 反覺太行低。

註:北斗, 北斗星, 太行, 太行山

袁世凱(1859~1916), 河南項城人





梁實秋與原配妻子程季淑

梁實秋與韓菁清結婚照

文革中自殺的著名知識分子

傅雷夫婦

金庸與第一任妻子杜治芬結婚照





學貫中西的錢鍾書(1910—1998)

字默存,號槐聚,江蘇無錫人,中國近代著名作家、文學研 家。

被譽為當代文化崑崙。妻子楊絳是近代著名翻譯家﹑作家。

錢鍾書赠夫人楊絳詩

贈絳

捲袖圍裙為口忙,

朝朝洗手作羹湯。

憂卿烟火熏顏色,

欲覓仙人避榖方。

錢鍾書與夫人楊絳





1911年孫中山在香港港督府, 右邊二人後來先後成為港督

梅軒利 (Henry May) 於公元1912 -1919 年為第十五任港督

金文泰 (Cecil Clementi) 於公元1925-1930 年為第十七任港督





十四任港督 (公元1907-1912) 盧押 (Frederick Lugard) 時期的中國官員





公元1896年香港保良局 (Po Leung Kuk) 開幕中英人士合照





孫中山在廣州與支持革命的廣州軍政人員合照





冬夜雜詠(十九首選一)

青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1960 年十二月

*1991年陳毅誕生90周年,此詩被發行為紀念郵票

陳毅:

(1901-1972),男,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

國共内戰中重要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

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

一级獨立自由勛章、 一級解放勛章。文革期間,

陳毅、譚震林等人不顧自身安危,毅然挺身而

出與四人幫鬥争,被稱為“二月逆流”。1968年,

下放。1971年1月16日,腹痛發現患有腸癌。

1972年去世,在北京西郊八寶山舉行追悼會,

毛澤東親臨現場。逝世後,中國政府稱他為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

解放軍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陳毅為解放後上

海第一任市長, 今上海外灘立有陳毅雕像。

抗日戰爭時的陳毅





自詠三十九歲 黃克強

三九年知四十非,

大風歌罷不如歸。

驚人事業隨流水,

愛我園林想落暉。

入夜魚龍都寂寂,

故山猿鶴正依依。

茫茫獨立無端感,

時有春風振我衣。


黃興(1874-1916) 原名軫, 字廑午, 改名興,字克強, 署名競武, 慶午。

革命時期曾用化名李有慶、张守正、岡本、今村長藏。湖南 沙府善化縣高塘鄉(今長沙縣黄興鎮涼塘)人, 中華民國開國元勳。1916年10月31日於上海去世。1917年4月15日 受民國元老尊以國葬於湖南長沙岳麓山。





華興會部分領導人,1905年攝於東京。前左一為黄興,左四為 教仁

注意黃興以手按住小狗, 椅下有牽狗練子





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周恩來,

另外三人為張學良, 汪精衛, 和梅蘭芳





春日偶成(兩首)

其一
極目青郊外,煙霾步正濃。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其二
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

燕子聲聲裏,相思又一年。

这兩首詩作于1914年,作者时年16歲。

1941年1月18日重慶新華日報發表。


周恩來的古詩

戀愛中的周恩來與鄧穎超





被逮口占四首選一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自都魯司赴馬賽歸國留別諸弟妹

十年相約共燈光,

一夜西風雁斷行。

片語臨歧君記取,

願將剛膽壓柔腸。


汪精衛(1883- 1944) ,名兆铭,字季新。生于廣東三水。
1905 年参與組建同盟會。1905-1906年發表一系列文章宣傳革命主張
1910年3月,刺殺清攝政王载灃, 事泄被捕, 被判處终身監禁。
武昌起義後出獄,追隨孫中山逐漸成為國民黨主要人物,後 中國國民黨副總裁。
1939年5月, 汪精衛等赴日,與日本當權者直接進行賣國交易。
1940年3月,汪偽“國民政府” 在南京正式成立,汪任偽“行政院長”兼“國民政府主 席”。1944年11月10日, 汪精衛因多發性骨癌病死於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醫院。

汪精衛的古詩





魯迅與紹興籍留日學生合影,1904年攝於日本東京。

魯迅與蕭伯納(Bernard Shaw)及

蔡元培於上海宋慶齡住宅





毛澤東在延安時打乒乓直握球拍

毛澤東住進中南海後改為横握球拍





登岳麓山(1905年)蔡鍔

蒼蒼雲樹直參天,

萬水千山拜眼前。

環顧中原誰是主?

從容騎馬上峰巔。

小鳳仙挽蔡鍔聯:

萬里南天鵬翼,君正扶摇,那堪憂患餘生,

萍水姻緣成一夢;
廿年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赢得英雄知己,

桃花颜色亦千秋。


蔡鍔赠小鳳仙對聯:

此地之鳳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蔡鍔(1882-1916)字松坡,湖南邵陽人,13歲中秀才,繼入長沙 時務學堂,至日本求學,歸國後任新軍第十九鎮卅七協辦協 等職。1911年成立雲南軍政府,任都督,為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 伐袁世凱。黎元洪任總统時,任四川督軍,不久因病赴日本 就醫,不治逝世。





梅蘭芳 (1884-1961) 於公元1930年5月28日獲加州波摩拿學院(Pomona College)授予榮譽

文學博士學位, 合照者為當時院長晏文正博士(Dr. Charles K. Edmunds), 晏文正名字見於

齊如山所作梅蘭芳游美記。





蔣介石的原配夫人毛福梅(中)

蔣介石的侍妾姚冶誠(中)

蔣介石的七年夫人陳潔如(中)

蔣介石與最後的夫人宋美齡





1945年8月,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合影。經過四十三天艱苦談 判,

國共雙方代表于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纪要》( 《雙十協定》)

毛蔣一般高?





毛澤東與女兒李纳(右1), 李 敏(右2)、侄子毛遠新在北戴河浴場(1954年)





康有為 (1858-1927) 在美國芝加哥的照片(公元1896年)





康有為在德國的啤酒詩

免恨京三詠之一: 啤酒

啤酒尤傳免恨名,

創於湃認路易傾。

吾曾入飲王酒店,

三千人醉飲如鲸。

前面二句注解…

免恨: Munchen, 今德國慕尼黑

湃認: 德國之Bayern 州

路易傾: 德文Ludwig Konig,

英文Louis King


康有為在美国芝加哥的半身照(公元1896年), 這張照片保存得非常好





唐繼堯 (公元1883~1927年) 雲南會澤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同盟會員。

1909 年回滇後歷任清陸軍督練公所參謀處提調、陸軍講武堂教官 監督、新軍管長。

1912 年率軍北伐,任貴州都督,次年調任雲南都督。1915 年與蔡鍔等通電全國反對袁世凱稱帝,任護國都督兼第三軍 司令。

1917 年護法運動中任靖國聯軍總司令、元帥。1927 年2月部將胡若愚、龍雲、張汝驥、李選廷等發動兵變,改 省政府。5月,唐病逝于昆明,葬于園通山。


乙卯 (一九一五年) 七月 唐繼堯

江山放眼誰為主,大地茫茫任我行,

事業英雄寧有種,功名王霸總無情,

千章老樹饒生意,百尺寒潭訂舊盟,

舉世由來平等看,誓憑肝膽照蒼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時期的十大元帥





敬贈胡志明 (Ho Chi-Minh) 主席湘妃扇 葉劍英

重訪親鄰瞬隔年,中南光景倍增妍。

金甌願祝圓無缺,鐵馬昂揚蹶又前。

肯借頭顱紓友難,敢披肝膽效時賢。

東方風格千秋在,舉世囂囂亦枉然。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葉劍英(1897—1986),原名宜偉,字滄白,

中國廣東梅州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领導人、

中國共產黨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

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文革期間,林彪倒台後,

由葉劍英接替其出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

防部長等職,成為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之一。

1921年,葉劍英在廣東

油岩题壁 葉劍英

放眼高歌氣吐虹,也曾拔劍角群雄。

我來無限興亡感,慰祝蒼生樂大同。

(一九一五年)





被迫出國的楊虎城一家

楊虎城,陕西蒲城人。1892 年生,曾参加辛亥革命,1924 年加入國民黨,歷任國民黨第十七路軍總指揮,陝西省主席 職。1936 年12月,與張學良發動了“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抗日。後 辭職出國考察。楊虎城於1937年11月回國參加抗戰,隨即被蔣 捕。1946 年在重慶政協會議上,毛澤東曾提出釋放楊虎城,被蔣介石 决。1949 年蔣介石“引退”後,代總统李宗仁曾下令釋放張學良、楊 城,但因蔣阻撓而没有執行。後蔣介石下達殺楊命令,特務 將楊虎城從貴陽押解到重慶中美合作所松林坡的戴公祠内秘 密殺害。同時被害的還有楊虎城的兒子楊拯中及不满10 歲的女兒、楊虎城秘書宋崎雲夫婦及孩子宋振中、副官閻繼 、警衛員張醒民。

中間的小孩可愛嗎?





常平站感吟一絕

蔣介石的古詩

親率三千子弟兵,

鴟鴞未靖此東征。

艱難革命成孤憤,

揮劍長空涕淚橫。

民國十四年於廣東東征軍次

註:鴟鴞音癡囂,鷹鳥

雪山名勝擅東南,

不到三潭不見奇。

我與林泉盟在夙,

功成退隱莫遲遲

民國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於溪口雪竇山


雪竇山口占一絕句

1927 年 12 月 1 日,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大華飯店結婚





蔣經國與黄杰

1960 年,美國總统艾森豪威爾到台灣訪問三天,蔣經國與黄杰身 馬掛前往松山機場迎接。照片為台灣警備總司令部攝影人員 攝。





兩張非常清淅的蔣中正玉照, 由當年獲照者將之公開





洛杉磯市長 Fletcher Bowron 與宋美齡乘車離開聯合車站 (Union Station)

1943年,宋美齡以中國“第一夫人”的身份訪美并在美國國會 表演說,

宋美齡曾到纽約、波士頓、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地演 募捐抗日。





洛杉磯舊唐人街,1943年宋美齡演講结束後乘車離時的情景





1949年,出席政協第一届全國委員會會議的中共代表在中南海 影。

前排右起:毛澤東、徐特立、吳玉章、董必武、林伯渠、劉 奇;

後排右起:齊燕銘、陸定一、周恩來、邢西萍、彭真、陳雲 李克農、劉澜濤、安子文。





1947年,张學良和趙一荻在台灣井上温泉住所,這是他们被押至 台灣後,

莫德惠前來探訪時拍攝的照片





民國軍閥吳佩孚 (1874—1939) 山東蓬萊人

吳佩孚的古詩

春感(五首选一)

赠楊雲史

與君抵掌論英雄,

煮酒青梅憶洛中。

雪裏出關花入塞,

至今詩句满遼東。

載酒看花興未慵,

韶光又是隔年逢。

只憐烽火連江右,

愁聽寒山寺裏鐘。





孫中山先生於1923年八月

所脱落的一颗牙齒,

後經劉體志先生捐贈給

中國國民黨

中央黨史史料編委員會典藏。 

這是什麼?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Monday, September 21, 2009 - 11:02 am:   

jc.jpg

图文:荆风楚韵孕育纷繁竞技文明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副刊) 图为:蹴鞠,类似于今之足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最盛,唐太宗在荆州还设有专门的球场。

本报记者 刘振雄

明天,古希腊奥林匹亚的火种,将在荆楚三千年古风中熊熊燃烧。

飞云黄鹤,泱泱荆楚;苏世独立,横而不流。3500多年的文明,烟波浩荡,傲骨峥峥,开拓进取,守望安宁。虽远隔时空,但精神内核与古希腊文明,一样的昂扬进取,一样的更快更高更强,一样的崇尚友好,一样的酷爱和平。

荆楚文化的精神,与奥运其实如出一辙。

■“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

楚 人认为,能止战,才是真的武功。武当拳术,并非起始于斗殴,而是理性的产物,代表着古之圣哲“止戈”为“武”的趋势。它处柔守雌,无为不争,形意八卦,旨 在养生,张三丰所集太极一派,本意舒筋活络、补血调气、陶冶身心,虽在养生本体上延伸出神奇的技击功能,却从不违背养生原则,只不过“四两拨千斤”、“借 力打力”。所以说,凡武当武术,必须有养生功用,如不利于健身,就不是武当。

止戈为武,更高的境界,实为捍卫和平。

■“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

热爱和平,须有开放的胸襟。楚国先民“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世代奉行。

楚 地处于夷夏之交,兵荒马乱中,楚人对所灭之国,不以俘掠奴隶为好,而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实力足以定宇内,却总将自己定 位于夷夏之间,“抚夷属夏”。官制上,楚官多称尹,从中央到地方,少有例外;行政上,楚国首创县制,后为各国效仿;兵制上,称谓建制也与中原多异。

象棋的前身,应归于楚地的六博,春秋时期就有了。但自韩信制象棋(传说)之后,楚人大度地弃用略显简单的枭、卢、雉、犊、塞(两枚)六子,开放地接纳更显智慧的“车马炮象士卒(兵)将(帅)”,象棋迅速流行。

这些都充分昭示了楚文化的个性气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

三千年来,楚人爱国,感天地,泣鬼神。

“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屈原的诗句。宁死忠贞,百折不回,是崇高人格的体现。信念是人格的支柱,惟信念坚定不移,才具有审美价值。借 文学家的禀赋,《离骚》横空出世,万古流芳;而这得益于他一颗政治家的头颅,为了崇高理想奋斗不息,始终如一,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爱国之人,国人爱之。赛龙舟因此而兴。两千多年前的一个五月初五,屈原含恨投江汨罗。渔民争相划船去救,神奇的大白鱼驮走了屈原。自此,每年端午,粽子飘香,以喻赤子一清二白;龙舟竞渡,感念诗人赤胆抗争。

■“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

楚人崇凤,凤是一种神鸟。在楚先民眼里,“凤,火之精也。”(《春秋演孔图》)

前613年,楚庄王即位,三年无为。朝臣激他,说“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楚庄王说:“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一鸣惊人。”(《韩非子》)
说的是有才之人,平时默默无闻,才华一旦施展,举世皆惊。

两千多年前,仙桃是云梦泽一角,遍地沼泽,荒无人烟。战乱中无处安身的人们迁来偷安。艰苦开发时,有人梦见神仙下凡,播下种子,长出桃树,结出桃子,此地便得名“仙桃”。

其实仙桃并没种多少仙桃,但神秘的仙气亘古如初,吃苦耐劳的仙桃人一直在捕捉机会。

地处平原,河湖众多,搞体育照说该搞游泳。可仙桃人不这么想当然,他们发现仙桃的孩子个头不高,但身材匀称,四肢有劲,协调性好。



■“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

“楚”是一种灌木,地生荒蛮,用作薪柴,引意为“痛苦”;但“楚楚”却不是“更苦”,而是一种“鲜明、秀美”的想象。

因 多林泽,不利农耕,楚地曾落后于中原。夏商文明已中原鼎兴,楚仍处于父系氏族,蛮荒千里,荆棘遍地。熊绎本是帮周天子打下江山的功臣,却因来自南蛮而不予 封功。于是,熊绎率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开辟荒地。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昂扬进取,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方圆 不足百里的小国壮大成泱泱大国。终至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如今武汉人仍讲的方言“不服周”(不服从周王调遣)就因此而来。这种艰苦创业精神,至今仍 激励着荆楚大地上的炎黄子孙。

荆楚三千年,文化奇葩,震古烁今。青铜铸艺,巧夺天工;丝织刺绣,领袖群伦;漆器制造,美轮美奂;金银钱币,通行先秦;散文汪洋恣肆,哲学义理精深,辞赋惊采绝艳,音乐繁会五音,美术恢诡谲怪,舞蹈翘袖传神。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 12:43 pm:   

一、【中国的战国历史】

  “战国”一词最早出自汉代刘向的《战国策》。

  刘向叙录曰:“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哞争权,盖为战国。”

  广义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

  公元前403年,东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册命了魏,赵,韩三家列位诸侯,由此战国七雄局面正式形成。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国,东田姓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北姬姓燕国此 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各家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变少了,胜出者疆域变大了,人口变多了,财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财富,现在 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诸侯手里。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资源 的集中使得各国间的战争规模,战争烈度也急剧上升。在彼此间不断的激烈攻伐中,如何谋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富国强兵成了各国决策层的首要考量目标。在 此时代出现的普遍的需求之下,一系列的变法改革应时展开,战国时代的大幕也随之拉开。
简介

  战国时期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 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战国始于前475年 (周元王元年)或者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 (公元前403 年),至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战国时期,魏、赵、韩、齐、楚、秦、燕这 七个诸侯强国,即战国七雄,连年征战,在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斗争十分激烈。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发挥了富国强兵的重要作用,秦国终于后来居上,逐一灭 掉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秦王扫六合”的统一大业,形成“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统一国家。七雄当中,为了富国强兵而竞相实行变法,魏国的李悝、楚国的 吴起、秦国的商鞅等实行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人物在外交斗争中十分活跃。战国时期,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互相促 进,出现了一些著名城市。都江堰、郑国渠、鸿沟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促进了当时的农业,而且造福后世。在文化和思想学术的发展上,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辩家鹊起,创造了辉煌的先秦文化,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随着水利的兴修,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中后期,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政治形势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著名的如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晋国的六卿。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和瓜分公室,并互相争斗,以扩充领地。晋国的六卿争斗到最后,剩下韩、魏、赵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田民废除了齐康公,自立为国君,也得到周王的承认。三晋和田氏的胜利,宣布了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残酷政治法则。于是,以魏国的李悝改 革为起点,各国争相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运动。变法的核心是将劳动者固定到土地上,以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统治者对物质享受 的贪欲急遽膨胀。增加剥削量的最直接的办法,是掠夺更多的土地,而掠夺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径是战争。所以,这个时期战争频繁。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西汉末年的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从此,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

  春秋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秦,魏,韩,燕,赵,齐,楚,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小国有宋,卫,中山,鲁,滕,邹等。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北与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仪渠,南有巴,蜀,越。

七国的疆土地理:  

  秦:约占有今陕西关中、汉中和甘肃东南部、四川省大部。
  魏:约占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
  赵:约占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韩:约占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齐:约占有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楚:约占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
  燕:约占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

  战国前期,“七雄”形成,各国将精力用在内部整理上。各国招贤才能,励精图治,像李悝,吴起,商鞅等人的变法维新就发生在这时期。

  战国中期,就是大战的时候。真是:“国无宁日,岁无宁日”“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混战局面。 各个国家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扩大国土的势力,君主们都相继称王,独霸一方。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图强,加强军备;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频频争取别国的“合纵”“连横”。

  战国后期,秦国昭襄王用范睢为相,采用了“远交近攻”之计,破坏了各国的“合纵”,加强了秦国的国力,军事,成了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削弱了各国的力量。
  
各国变法和新的君主集权制

  A、魏国李悝变法

  魏文侯(前445年-前396年在位)任用李悝进行改革,尽地力之教,建立武卒,重用吴起、西门豹等人治理地方,发展经济,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

  变法内容:

  1、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封建官僚制度。按着“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削弱贵族特权,建立封建官僚制度。
  2、推行尽地力之教。
  3、实行平籴法。
  4、作《法经》。

  B、楚国吴起变法

  背景:楚国衰落,楚悼王用吴起变法。吴起(约前440年-约前381年),卫国人,在卫国谋求发展不成,投奔鲁国,在曾参门下学习,取齐田居儿为妻,因未回家奔母丧,曾子中断了师生关系。鲁穆公用他为将,他杀妻求将。到魏后参与李悝变法。前383年,魏武侯时,吴起受魏相公叔痤排挤,离魏至楚。周安王二十年(前382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裁减冗官,废除贵族的世卿世棣,明法审令,禁止私门请托,也日益强盛了起来。但楚国旧势力太强,楚悼王刚死,吴起就被乱箭射死。

  变法内容是:

  1、明法申令:即制定一系列法律并公开宣布,对各级官府的命令严加审查,实行层层监督,以保证新法的贯彻执行。
  2、收夺爵禄:凡是封君过三代的就收回其爵禄,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旧贵族迁移到荒凉的地区。
  3、裁减官吏:减少俸禄开支,把节省下来的经费用到训练军队上。
  4、整顿吏治,堵塞私门: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义不计毁誉,一心为地主政权效力。

  C、齐威王起用邹忌进行改革……邹忌讽齐王纳谏

  魏惠王将国都迁至大梁,招徕士人,发展水利,对外用兵,图谋吞并以濮阳为都城的卫国,引起周围国家的不满。这时,齐威王任用邹忌等人进行改革,大力整顿政治,鼓励臣民进谏,制定法律,招抚流亡,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实力仅次于魏的大国。周显王十六年(前353年)的桂陵之战和周显王二十八年(前341年)的马陵之战,齐国以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用奇计打败了魏军,从此,齐国成为中原最强的国家。为了满足对人才的需求,齐宣王扩建位于齐都临淄的稷下学宫,对前来稷下的学者,给予士大夫的优厚俸禄和舒适的生活待遇,让他们专心学术,培养弟子,促进了学术的进步和繁荣。

  D、商鞅变法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的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期以后最为强大的国家。虽然后来商鞅被车裂而死,新法却并未废止。

  主要内容:

  1、废井田,开阡陌封疆。
  阡陌,是耕地的田界,原来每人有份田,都没有固定的田界,因为休耕地是大家的公田,耕地也常要 重新划分。商鞅变法鼓励人民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生产,开阡陌,就是对人民扩大了的耕地,设立阡陌作为固定的田界,这就对土地使用者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封疆, 是天子、诸侯国境上及贵族采邑上或大田上的疆界,在疆界上聚土为封,封上又植树以为标志,称为封疆。开封疆,就是对当时贵族私有田宅设立的界划。开阡陌封 疆,就是破除旧的封疆阡陌,重新规划,不得私自移动。这样维持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奖励军功,凡是有军功的,均可以得到赐爵、赐地、赐官的奖赏。杀得敌人甲士一人,并取得其首级的赐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庶子一人,可当五十石俸禄的官。制定了军功二十等爵,(1)公士;(2)上造;(3)簪象(又称谋人);(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庶长;(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按爵位高低授予种种特权、减刑、服饰、坟墓。严格禁止私斗,违犯的各以轻重施刑大小。以此鼓励人们为国家作战,并产生了大批的自耕农和地主,形成了“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局面。

  3、重本抑末,奖励耕织

  当时把农业称为本业,是国富兵强的基础,而把商业和手工业称为“末业”。商鞅对努力经营农业的 免除赋役,而对从事商业或怠惰以致交不起租税的,没收为官奴婢。这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好处。为了增加税收,鼓励一家一户的生产,规定家中有两个成年男子结婚 后必须分家,另立门户,女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出嫁,否则,多交纳赋税。在客观上促使了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封建经济的重要特征。一家一户成为生 产经营单位,分家析产,使阶级经常在变动当中。

  4、推行县制

  秦孝公以前存在县一级行政机构,但不普遍。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万户以上县设令,不满万户的设长,俸禄由三万石到一千石不等,在县令、长以下设丞等,官吏领取国家俸禄,国君有权任免。这一套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成为中国封建国家机器的雏形。
  5、颁布法律,实行连坐。
  6.焚烧读书,申明法令。
  7、迁都咸阳。
  8、改革赋税制度。
  9、革除戎狄风俗。
  
合纵连横
  
  齐国和秦国东西对峙,展开了争取其它诸侯国、孤立对方的斗争,而韩、魏、赵、楚、燕等国,则在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中摇摆。这时,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政治家--张仪和公孙衍,他们分别连横(分化六国)和合纵(联合抗秦)。这种情况又被称为从衡【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强大起来的秦国,不断地向东方扩张领土。周显王四十年(前329年)魏人张仪来到秦国,向惠文君上连横之策,建议与魏、楚相亲善,接着在魏、楚的配合下,进攻韩国的新城和宜阳,将军队开到洛阳, 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再回过头来攻取魏、楚的领土,迫使天下诸侯都西面事秦,完成称王的大业。这一策略正中惠文君下怀,遂以张仪为客卿。张仪一再鼓动秦军 攻打魏国,又将所夺土地还魏,迫使魏国首先事秦,纳上郡十五县予秦,对其它东方国家形成很大的威胁,张仪被任命为秦的国相。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 年),魏将公孙衍行合纵之策,促使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为王,以联合抗秦。但不久,楚国就派兵伐魏,公孙衍的策略受到挫折。魏相惠施联合齐、楚的活动也遭到失败,被驱逐。魏惠王受到齐楚的打击,不得不于周显王四十七年(前322年)任用张仪为魏相,想联合秦、韩之兵以伐齐、楚。但张仪的真正意图,是要魏国首先事秦,而让其它诸侯国仿效。魏惠王没有听从张仪的意见,在齐、楚、燕、赵、韩等国的支持下,于周慎靓王二年(前319年),赶走张仪,以公孙衍为魏相。次年,公孙衍发动魏、楚、燕、赵、韩五国第一次合纵攻秦,以楚怀王为纵长,被秦击溃。

  此后,秦不断进击三晋,又利用巴蜀互攻的机会,出兵占领了巴蜀全境,获得了一个富庶的后方基地。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燕王哙将王位让给国相子之。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结党进攻子之,百姓反攻,杀太子平和市被,死者数万。齐宣王乘机派兵伐燕,五十余日,就攻取燕国全境。由于齐军大量杀戮平民,燕人起而反抗,齐军被迫撤退。但此事证明,齐国的力量仍相当强大。同时,齐与楚结盟,更加强了齐与秦抗衡的力量。

  齐、秦斗争的焦点在于争取楚国。楚国的国力开始很弱。 战国初期,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国势富强,一举打败了魏国并出兵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吴起的新法被废除,楚国一天天走下坡路。为了破坏楚、齐联盟,周赧王二年(前313年)张仪出使楚国,使楚与齐绝交。秦国派张仪入楚向楚怀王鼓吹“连横”,劝楚绝齐从秦,并口头许愿,以归还楚国商於(在 今河南淅川县西南)600里地方为代价。楚怀王信以为真,就和齐国断交。当楚国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秦相张仪狡猾地说:“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没听说是六 百里。”楚怀王十分恼火,发兵攻秦。秦军在丹阳打败楚军,楚兵被杀80000人,楚将屈匄被俘,秦攻取楚国的汉中地六百里。张仪又说服韩、赵、燕与秦连 横。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齐、韩、魏联合政楚,杀楚将唐昧。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楚怀王受骗往秦,被扣留,最后死于秦国。魏国乘楚国空虚,袭击楚国。齐国却不支援楚国。楚国吃了大亏,从此一蹶不振。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传统的车兵为骑兵,改车战为运动战,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强,成为秦国向东发展的新障碍。秦昭王为了打击赵国,派穰侯魏冉到齐, 约齐愍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联合五国攻赵。游说家苏秦识破了秦的阴谋,劝告齐愍王放弃帝号,发动合纵,会合燕、韩、魏、赵等五国军队,于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联合攻秦,秦被迫割地给魏、赵以求和。此后,赵将赵奢、廉颇,赵相蔺相如一再粉碎了秦人的军事进攻和外交重压,捍卫了赵的尊严和国土。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宋国,一时威势很盛,引起各国的不安。秦国联合了燕、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于公元前284年,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燕昭王自继位以来,奋发图强,卑身事贤,以图雪耻复仇。周人苏秦和魏人乐毅受 到重用。乐毅帮助燕昭王进行政治改革,使燕国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秦则作为间谍出使齐国,劝说齐愍王伐宋、攻楚,以削弱齐的力量。二人并与赵、魏、楚等 国约定,联合伐齐。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将乐毅率燕、赵、秦、魏、楚五国之兵,联合攻齐,一直攻破齐都临淄,夺其大部分疆土。齐将田单利用燕国内部矛盾,驱逐燕军,收复了失地。然而,齐国已经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秦国在“合纵”斗争中削弱了齐国,开始向东方大发展。
  
横扫六合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揭开了秦国统一战争的序幕。楚国避秦军威势,迁都于陈,爱国诗人屈原痛感国家沦亡,投汨罗江自尽。周赧王四十四年(前271年),客卿范雎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之策,就是与远方国家结盟,集中力量先打败邻近的国家,再逐步兼并其它各国。秦昭王纳范雎之策,于周赧王五十年(265前年)出兵伐韩,封闭上党郡与韩都城新郑的联系,虽迫使韩国将上党献给秦。然而上党郡却转而依附赵国,秦王大为震怒,秦赵开战,赵派老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0年),秦派大将王龁夺取上党,与廉颇军在长平对峙。廉颇加固壁垒,以守为攻,打破了秦兵速战速决的计划,双方僵持达四月之久。秦用反间计,使赵国以年轻气盛且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为长平赵军统帅。秦国同时秘密地换来大将白起。赵括一到前线就主动出击,白起派出奇兵分割赵军,并将赵括包围起来。赵军被围断粮四十六天,杀人以食,军心大乱。赵括冒险突围,当场丧命,全军大败。白起将赵军降卒全部活埋,赵军前后共损失四十多万。长平之战是秦国与他在中原最后一个强手的决战,也是战国最为惨烈的一次战争。至此,东方六国都已不再是秦国的对手。

  长平之战前,东方出现了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即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关心国事,谋取权势,采取各种手段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长平之战后,秦军乘势包围赵都邯郸。秦军的残杀,激起了赵人的义愤和别国的恐惧,在危急存亡面前,楚春申君、魏信陵君率军与赵军内外夹攻,大败秦军,秦国因在长平之战损失严重亦自感力量不足遂撤兵。燕太子丹甚至派遣荆轲去刺杀秦王政。然而,历史的大潮已无法扭转,六国终于未能摆脱亡国的命运。

  战国时,周王室连名义上的共主地位也没有了,但仍在洛阳一带勉强维持。西周初年营建洛邑时,共修建了两座城。西边的方十七里,叫王城,东边的小些,叫成周。战国时,由于王室内部争权和分封,先后出现了居于王城的西周公和以巩邑(今河南巩县)为都城的东周公,真正天子的周显王寄居于东周公治下。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军攻取韩国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负黍(今登封西南)二地,斩首四万。西周君联合诸侯军队出伊阙(今河南洛阳南)攻秦,以隔断秦与阳城的通道。秦昭王于是发兵攻西周,西周君不得不将其三十六邑全部献给秦,西周灭亡。同年,周赧王死去,作为天子之国的周朝不复存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相吕不韦带兵灭东周公。

  秦自孝公时商鞅变法,中经秦惠王、 武王、昭王,一百余年间,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统治,注重水利和农业生产,奖励军功,军队装备优良,又充分利用客卿为秦谋划作战,在诸侯国中越战越 强,终于打败了东方各个强大的敌手,成为天下第一的强国。秦孝文王立一年(前250年) 而卒,秦庄襄王继位,商人出身的吕不韦为丞相,第二年就率兵灭东周,取韩之成皋、荥阳, 建三川郡。次年,秦军击赵,伐韩,在上党设太原郡。庄襄王三年(前247年)死,十三岁的秦王政继位,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秦 军攻魏,夺其酸枣等二十城,设东郡,又于秦王政六年(前241年)粉碎了楚、赵、魏、韩等国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合纵对秦的军事进攻,还用反间计除掉了反 秦最激烈的魏信陵君。至此,在疆土广大兵强马壮的秦国面前,东方六国君主形同于秦的郡县长官。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平嫪毒之乱,赵政亲自执掌政权,随即出动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 扫六国旧势力,史称秦灭六国。于十七年(前230年)灭韩,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灭燕、灭 赵,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政治制度

  战国时,各诸侯国陆续形成国君之下将相分职、文武分权的中央官僚体制。相,又称相邦、宰相,是百官之长。将,又称将军,是武官之长。秦国于武王二年(前309)开始设丞相一职,丞相中最尊贵者称相邦,最高武职初为大良造, 到秦昭王时才设将军。楚国一直以今尹为最高官职,柱国或上柱国为地位稍次的最高武官。各国次一级的武官为尉,或称国尉、都尉。国君的秘书称御史,并有监察 之任。郡县的设置更为普遍,逐渐形成以郡统县的格局。原来,官吏世袭,各有封地。战国中期开始,国君对各级官吏改为给以一定粮食作为俸禄,或赏给黄金、钱 币。同时形成玺符制度,任免官吏以玺为凭,调动军队以兵符为据。从而将一切权力集中于国君之手。县以下,有乡、里、聚的组织。乡有三老、廷掾,里有里正。 聚是村落,其下有伍、什的编制,五家为一伍,有伍长,十家为一什,有什长。

  战国初,各国变法进一步使法律系统化。魏国李悝所编《法经》,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盗法治偷窃,贼法治杀人。囚法和捕法是对盗贼侦查和逮捕的处理程序。杂法是对盗、贼以外犯罪的惩罚规定。具法是根据情况对犯罪予以减轻或加重处罚的规定。秦国本来就有族诛之刑。商鞅变法,设连坐之法,更制定了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其它各国也竞相制定严刑酷法。如齐有烹、杀、酝、金刀等刑,楚国有戮、肢解、烹、贯耳、鞭,笞、刖、宫、梏、砾、灭家、夷宗、三族等刑,燕有截、刳腹、系狱、劓等刑。

技术进步

   战国时,铁制农具已排斥木、石农具普遍用于生产中,便利丁砍伐树林、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深耕除草的同时,农民们注 意识别土壤性质,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作物进行种植。施肥技术提高,懂得用肥汁拌种,粪肥、绿肥和草木灰被普遍施用。开始注意选择籽种,防治虫病,实行畦 种法,播种疏密得宜,便于通风排,涝,善于培根、除草、间苗和掌握农时季节。普遍推广一年两熟制,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年产量。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 量估计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约合今四十一公斤),大、中、小丰收时可以达到六石、四石半、三石,小、中、大欠收时 则只能打一石、七斗、三斗。农民平均每人每月需口粮一石半,五口之家,一年食用九十石,则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

  战国时,手工业大发展,冶铁、青铜器铸造、漆器、丝织业的生产水平都有显着的提高。已经较好他掌握了高温液体还原法的生铁冶铸技术,能锻打出用于剑身的高碳钢, 铸铁柔化术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制作普遍使用熔铸、焊接、失蜡法和金银嵌错工艺,产生了在铜器表面涂金、鎏金和刻纹工艺,器型轻薄灵巧,花纹细致繁复,具有 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水平。已经能生产铅钡琉璃。漆器制造业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所造漆器以木为胎,有黑、红、黄、蓝、紫、白等十多种颜色的漆,在器物上绘 出各种光泽美丽的花纹,并发明了催干剂。有了结构和花纹都较复杂的织锦以及手工针编织物。出现了一些私营大手工业主,如鲁国煮监的猗顿,秦国巴地开采丹砂的寡妇清,赵国冶铁的郭纵等。

  为了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战国时币的种类多,流通数量大。各国铜币的样式不同,齐、燕主要是刀形的刀币,三晋主要是铲形的布币,秦、周主要是圆形有孔的圜钱,楚国主要是形似贝壳的蚁鼻钱。金币有楚国压成方块的郢爰、陈爰。战国初年,魏国每石粟卖三十钱,农民每户种一百亩地在平常年景的收获,除去吃饭和交税,余四十五百粟,可卖一千三百五十钱,每户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要用三百钱,每人一年穿衣要花三百钱,全家要花一千五百钱,还不足四百五十钱。

  战国时代的散文创 作十分兴盛,有各种历史散文,诸子的散文和其它散文作品。这些散文都用接近口语的文字写成,或汪洋恣肆如庄子,或娓娓动人,或激情横溢,或约烂多彩,或譬 喻连珠韩非子的寓言,或剖析透彻如孟子,或逻辑严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使屈原的诗作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宋玉的作品,在模仿屈原的同时,对楚辞有发展和创造,在骚体中变化出赋体,对后代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

  社会重大变革

  A、农业生产的发展

  1、铁制工具的进一步推广:各地大量铁器出土,表明其广泛性。方法有所提高,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条件。
  2、畜力耕田的推广:除了牛耕外,还有马耕,地区更为广泛。
  3、耕作技术的进步:识别土壤,施肥技术,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4、粮食作物种类与分布:由于各国土壤、气候等不同而种植不同的庄稼,粮食作物品种也有所不同。
  5、农业方面的提高:当时一石相当今60斤,从而可知,中国的农业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在当时已奠定了基础。
  B、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的发展
  种类:战国时代的手工业,有作为农业副业的家庭手工业,有独立经营的个体手工业,有豪民经营的大手工业,也有各国政府经营的官营手工业。
  人员:有农民、手工业者、依附贫民、雇工(佃农)、奴隶、官奴。
  技术:纺织业有新产品,并有地方特色。木工有规(圆规)、矩(曲尺)、绳(墨斗)、隐栝等。采矿、寻矿技术。
  产品:琉璃(即玻璃)制作的璧、剑首、印玺等。
  2、商业的发展
  因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带来了商业的发展。政府也承认了商人的合法存在,征收各种税捐。
  商人的种类:(1)坐列贩卖的普通商人和小本经营的贩夫贩妇。(2)富商大贾,既有政治地位,又有雄厚的财力。战国时代商人的详细情况,请参见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3、城市的兴起

  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引起了城市的发展,有代表性的是齐国的临淄、燕下都、楚国的郢、定陶、赵国的邯郸。城市是统治阶级对农村行使统治权的据点,又是官吏、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聚居的场所。城市从政治上统治农村,从经济上剥削农村。
  4、货币关系的活跃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关系活跃起来。战国时,不仅各国铸造货币,而且很多城市也铸造货币, 因此各地货币的样式不同,种类繁多。解放后发现的战国货币,不下几百种之多。从其铸造材料看,有铜币和金币。从其造型上分:刀币,流行于齐、燕等国;铲 币,流通于三晋等国;圜钱,流通于秦和东、西周等地;铜贝(蚁鼻钱),流通于楚国。楚国还有铸金币:郢爰、陈爰。种类多、流通量大,反映了当时商品交换的 发达。货币种类繁杂,也反映了有很大的地域性。

  随着货币的发展,高利贷也风行起来。此外还有重农抑商政策。

  战国时社会经济处于飞速前进当中,但各地区是发展不平衡的。齐、魏不仅自然条件好,而且社会改 革早,因而成为战国初年比较发达的国家。秦国原来比较落后,因地处关中沃野,变法比较彻底,因此后来居上,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楚国疆域最大,土地 肥沃,手工业、商业也相当发达,曾与齐、秦并为强国,因军力不强,被秦国灭掉。

 C、地主与农民

  战国时的三种社会矛盾: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地主和奴隶主残余势力的矛盾。
  主要矛盾是地主和农民的矛盾。并且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地主的类型
  封建国君,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也是最大的土地占有者。
  贵族食封地主:战国四大公子: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魏信陵君魏无忌、楚春申君黄歇,他们有政治地位,经济上收取封地里的民户租税,又可放高利贷,家中养有食客,拥有奴隶,是地主中的保守阶层。
  军功官僚地主:主要靠战功和政治才能获得土地、权力,来源有的是原来的将相,如魏国公叔痤一次得赏田四十万亩,王翦求田。有的用君主赏赐的钱购买田地,如赵括。
  豪民地主:依靠经济手段起家,主要是大手工业主和大商人,以末致财,用本守之。
  布衣地主:自耕农通过做官或做买卖发财而购地成为地主。《吕氏春秋*博志篇》记赵国中牟自耕农宁越为摆脱种庄稼的劳苦,学习后当了西周君周威公的老师,得到不少土地,成了地主。
  上述地主虽然在政治、经济上并不完全一样,但他们共同组成社会的统治阶级,势力在不断扩大。
  2、农民的类型
  公民:是当时农民的主要部分,由国家授田,农民向国家缴纳租税,服徭役和兵役,有独立的经济和生产能力,但不能迁移,可以称为农民。
  佃农:没有土地,但还有一些生产工具。租种地主的土地,是依附农民。
  自耕农:一是士大夫阶级,二是立了军功的军人。
  雇农:不仅没有土地,连最基本的生产工具和种子也没有,只好出卖劳动力。
  3、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受封建国家“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等各种赋税徭役的剥削,受高利贷的盘剥,横征暴敛,激化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科学发展

  战国时,杰出的天文学家齐人甘德有《天文星占》,魏人石申有《天文》。他们发现五大行星中的荧惑(火星)和金星(太白)有逆行现象,测定金星和木星的会合周期长度,并定火星的值星周期为一点九年,木星为十二年,与现代科学测定极为相近。石申对二十八宿距度和其它一些恒星什宿度的测量,是早期恒星定量观测的重大成果。后人将两人的著作合称《甘石星经》。战国时,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安排大致齐备,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秦朝实行颛顼历,以夏正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岁尾。

  战国时的《墨经》中,有许多几何命题,如两条并行线之间等距、三点共一直线,同圆的半径相等、矩形四角皆为直角等。发明了计算工具算筹,用十根小棍摆成不同的形状来表示数字,进行计算,大大加快了计算的速度,此外,光学八条也是墨经的重要成就。《考工记》中有分数的简单运算法和特殊角度的概念与名称。《周髀算经》的成书可能在汉初,但它是先秦测量学的经验总结,其中使用了相当繁复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

  力学知识在《墨经》中也有很好的阐述。认为,力是人体所具有的使运动发生转移和变化的手段,指出杠杆平衡与两端的重量和力臂的长短都有关系,发现船的形体大小与其在水中下沉深浅有一定的均衡关系,是关于浮力原理的朴素表述。
哲学思想

  战国时代,社会的剧烈变革对学术文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加上士阶层的形成和统治者的提倡,许多学派纷纷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最有影响的,除了儒道二家以外,还有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商鞅为代表的法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以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以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以张仪、公孙衍、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等。各派各家都着书立说,广授弟子,参与政治,互相批判,又互相渗透,学术思想极为繁荣。秦统一六国,崇尚法家,兼用阴阳家,焚书坑儒,迷信暴力,将法家学说过分夸大君权的一面发挥到极致。


warring.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uesday, August 25, 2009 - 06:53 pm:   


兼收並蓄吸收土著居民文化又接受商文化

篳路藍縷:

深固難徙:屈原【橘頌】

止戈為武

問鼎: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

郢匠運斤

邲之戰

吴起變法
楚不用吳起而削弱秦行商君而富強

季梁:忠於民而信於神

速杞之戰:

莊辛:亡羊補牢

一鳴驚人

莊王葬馬

稻田奪牛

庖丁觧牛

下里巴人

重耳,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老子,莊子,伍子胥,吴起,伯牙,子期,宋玉,

重耳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Tuesday, August 11, 2009 - 05:43 pm:   

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zigui.org/article.php?id=219426


柏拉图“理念论”的意义


作者:ice5276 (2007-12-05 17:12:15)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西方哲学和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在哲学上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作为他的理想国存在的合理依据,是他哲学体系的核心,也是他美学理论的基石。他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一、柏拉图“理念”的基本含义

  柏拉图的“理念”来源于古希腊的“idea”一词,原形是动词idein(看),原意指的是“看见的东西”即形状。柏拉图把这个词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客观存在的普遍,它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我们一般译为“理念”。

  在柏拉图看来,它是早在客观事物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第一性的存在,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和万物追求的目的和最高的认识对象。而个别具体事物组成的物质世界则是由理念组成的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是不可靠的。所以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对理念世界进行了由低到高的划分,最底层是具体事物的理念,如“桌子”、“树”等;向上是数学、集合革命的理念,如三角、正方、圆等;再向上是艺术、道德方面的理念,如公正、美等;越往上的理念就越完美,而最高最完美的理念是善,善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神的化身。

  这样一个精神的理念体系又是和现实的自然世界相对应的,现实的“床”是理念的“床”的影子,是理念造出来的具体的特殊的外在现象。柏拉图说:“理念” 不仅有本领造出一切器具,而且造出一切从大地生长出来的,造出一切有生命,连自己在内;他还不以此为满足,还造出地和天,各种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间存在的一切。”

  他这里说的传造一切的理念,就是善的理念,是神的化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一切底层的理念都必须从属于它。在许多对话中,柏拉图就把这种理念叫做“ 事物的原型”、“事物的本质”、“普遍规律”、“绝对真理”、“绝对美”等等。可见,柏拉图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认为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是存在的。

  二、“洞穴之喻”


柏拉圖 哲學故事 洞穴之喻--《理想國.卷七地穴》

在一個洞穴裡,綑綁了一群囚犯,囚犯面前是一做白色的牆,而身後則是火堆,火堆將囚犯的身體影子倒影在白牆上,使囚犯只能看見面前自己的影子,隨著火光晃動,久而久之,他們便把眼前的幻影當作是真實的,而忘記了掙脫及逃跑。

突然有個偶發事件發生了,有一個囚犯他掙脫了自身的綑綁,循著洞穴外灑落的細微陽光跑出了洞穴外,頓時他感到了幸福、發現了真理,但他不願自己一人獨享,便奔回了洞穴,企圖要大家跟他一起走出洞穴,但是所有囚犯都笑他愚笨,沒有一個人肯相信他。

http://203.68.252.189/Discuz/upload/bbs/archiver/?tid-10.html

  从上面可以看出,柏拉图将世界分为“物质世界”和“理念世界”。那我们怎样认识这“两个世界”呢?“洞穴之喻”正体现了柏拉图对“两个世界”的看法。

  “洞穴之喻”是说: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但是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回头第一次见到火光,虽然一时会刺眼眩目,但经适应后他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如果他被人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

  在这一理论中,世界被分成两部分——“洞中囚徒所看到的可感世界”和“洞外的可知世界”。在柏拉图看来, 现实世界是可感而不可知,而理念世界是可知而不可感。感官世界是虚幻不真实的,就像是洞中的影像;而那个洞外的可知世界才是真实存在。那种立即可见、可听、可触的东西,虽然可感,但始终只是理念的投影,这属于可感世界,它是非实在的,其本质是处于它之外的另一个世界里,因而也是不可知的。而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它才是理性认识的对象,由此可以产生知识。

  理念虽可知,但它毕竟是与个别可感事物相互分离的,是先天存在的共相,它是一个逻辑意义上的概念。所以我们要想得到这个先天存在的共相,就必须摆脱从可感事物那里得来的任何感觉的束缚,如果没有摆脱这一束缚,那我们就不能看见事物的本相。也就是说人们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不需经过感觉,只需对“理念 ”的领悟。

  三、“理念”美学

  柏拉图在其理念哲学的基础上,对美学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他继承并改造了古希腊早期流行的“摹仿说”,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 只是“理念”的“摹本”和“影子”。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是表现事物的“本质”。所以柏拉图把艺术摹仿贬低为照镜子。文艺的摹仿就跟镜子照物一样,只是客观事物的外貌复现,而非“美本身”。柏拉图所提到的“美本身”不是指具体事物的美,也不是指具体事物的外表色彩,而是指美的根源和本身即后来所说的“理念美”。他对美本质的探讨就是沿着理念哲学的思路不断发展的。

  从总体看,柏拉图理念论美学由“美本身”理论、分有说与回忆说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其中,美本身理论构成了理念论美学的出发点,柏拉图认为美的理念先于具体的美的事物而存在,是不依赖于具体的美的事物而存在的。

  所谓“分有”,简单而言,就是美的事物对美本身的分有。柏拉图认为,“一个事物之所以是美的乃是由于美本身出现在它之上或为它所分有”。“分有”一词的意义由“部分”演变而来,表示“具有一部分”。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美的东西之所以美,只是因为它分有了美的理念。“大”被大的东西所分有,“小”被小的东西所分有。“分有”一开始是一个解释事物存在原因的概念。柏拉图的解释把“为什么美的东西存在”变成了“为什么美的概念(理念)适用于这个东西”。答案自然是:这个东西具有美的理念的规定性。

  所谓“回忆”,简单而言,就是爱美者对美本身的回忆。在柏拉图看来,个别事物的美是确定的,客观的,但又是相对的,因人因时因地而宜。因此,他不满足于客观事物的具体的美,而要寻找永恒的美—理念美。柏拉图认为对美本身的观照是一种最值得过的生活境界,也是一种哲学境界的极致。而要达到这种最高境界的美,必须经过一个认识过程。知识的获得不在于人的实践,而是依靠灵魂的回忆。在他看来,人不是肉体和灵魂的结合,而是利用身体达到一定目的的灵魂。

  柏拉图的分有说和灵魂回忆说是其理念美学的核心。对美的理念的分有成为美的本质,对美的理念的回忆成为认识美的工具。分有说和灵魂回忆说构成柏拉图理念美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

  四、“理念论”的意义

  如上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把精神性的实体“理念”看作万物的本原,理念独立存在于一切事物和人之外,理念世界是原型,是第一性的,是起决定作用的,而物质世界或具体事物世界则是第二性的,是由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这就完全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它和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互相对立,是地地道道的客观唯心主义。

  不过,必须承认,柏拉图企图从具体、个别事物之中寻求一般、普遍的共性,从人类认识发展史上讲是一个进步。科学、哲学都需要探求事物的一般、共性,也就是寻求事物的普遍规律。但是,一般、普遍的共性决不是像柏拉图所说的那种脱离了个别、具体的事物理念,人们的认识也不能停留在一般,而应该从一般再回到个别中去。因此,在柏拉图那里,十分明显地形成了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两者之间存在着一道无法弥补的鸿沟。

  但又由于脱离了个别,柏拉图所说的一般和宗教的“神”却有着共同的本质。因此,柏拉图的对话中有许多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他所谓的善的理念实质上正是“神”的别名,以善的理念为首的理念世界所构成的目的论体系与宗教神学正是一脉相通的。所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后来的一些唯心主义者以及宗教神学有着共同的认识根源。

  此外,柏拉图“理念论”还是西方哲学和美学发展史中的不朽之思。可以说,柏拉图之后的西方哲学与美学成果,几乎完全是基于柏拉图的哲学与美学模式进行反思的结果。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和理念美学,给后世提供的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是取之不竭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

  沿着柏拉图所开创的西方唯理主义哲学和美学传统,从古罗马新柏拉图主义者普洛丁的“流溢说”和“太一理论”、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的以神为中心的神学美学思想,直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发展”的哲学和美学体系,最终导致西方古典哲学和美学的终结。也可以说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在登上其发展顶峰的同时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走向了理论的终结。期间有对柏拉图的继承,也有对柏拉图的反叛。从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开始,从理念的神秘性和无法把握人手,重视从现实世界本身来探询万物的本原,开创了西方美学唯物主义美学的先河。二十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尼采高喊着“一切价值都要重新评估”,把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撕开了一个缺口,走向他心目中的超人世界。

  因为衡量一个理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这个理论的继承者对它作了哪些开创性的研究,以及这种研究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了多大程度的延展,更有意义的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是否诞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反叛者。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几乎没有哪一个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理论比柏拉图的理念论更具有原创力和生命力。

【编者按】 衡量一个理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这个理论的继承者对它作了哪些开创性的研究,以及这种研究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了多大程度的延展,更有意义的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是否诞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反叛者。

plato.jpg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Wednesday, August 05, 2009 - 12:21 am: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3de4a991611dcdf0&clk=wttpcts


楚文化的发展经历哪四个阶段?



楚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按楚文化不同时期的特点,可把楚文化划分为滥觞期、勃兴期、鼎盛期和转变期4个阶段。

楚人建国丹阳至周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是楚文化的滥觞期。在这一时期,楚国完成了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在兼采华夏文化和蛮夷文化之长的基础上,开始创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总的来说,此时的楚文化与华夏文化尚没有明显而重大的区别,尤其是陶器、青铜器等物质文化方面,但楚文化又毕竟显示出了一些自己的特性。崇火崇凤好巫、开拓进取、不拘礼法、爱标新立异等特点为后来楚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是楚文化的勃兴期。这个时期,楚文化开始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表现在各个方面。从社会形态上看,农奴制布满了楚国各个县邑,奴隶制相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民族政策上,楚人把自己定位於夷夏之间,实行抚夷属夏的国策。对於所灭之国,楚人的作法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而不以俘掠奴隶为好。从官制上看,楚官多称尹,从中央到地方,少有例外;从行政建制上,楚国首创县制,后为各国效仿;在兵制上,称谓、建制也与中原多异。这些大的文化背景已经充分昭示了楚文化的个性与气魄,楚文化也由此成熟起来。

战国时期是楚文化的鼎盛期。此时,铜器生产登峰造极,铁器普遍推广,丝织刺绣兴旺发达,漆器木器应运而生,城市建设欣欣向荣,物质文化可算是达到了顶点。与勃兴期明显不同的是,鼎盛期的楚国精神文化大放异彩,给予后世巨大的启迪,从哲学到文学,从字画到乐舞,无不独风骚,彪炳千秋,更为主要的是,楚人的政治社会体制、民族文化心理,日常生活方式等趋於成熟定型,使楚文化真正成了独特的" 这一个",千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

秦汉之际为楚文化的转变期。秦国灭掉了楚国,并排斥楚文化,使楚文化遭受重大打击。但楚文化的精神因素方面远比物质因素方面根深蒂固,因此楚文化被打而不倒,秦末,楚人刘邦、项羽大兴楚文化,使楚文化有复苏之势,但离开了物质文化根基的楚文化终究是不可能沿著自己的道路发展下去了。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自成体系的楚文化不复存在,但楚文化的某些因子却与传统中原文化一样,成为新的汉文化的组成部分。至此,南北文化相互交融,彼此促进,共同创造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

http://baike.baidu.com/view/784952.htm


荆楚文化

【荆楚部族的兴起】

  楚,也称荆楚,春秋时代的这个国家为什么叫做“楚国”呢。“楚”本是一种灌木的名称,也叫做“荆”,在南方江汉流域的山林中极为常见,可用作薪柴等多种用途,人日常离不了。于是远自商代时,北方中原人就以荆楚来称呼江汉流域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比如《诗经·商颂》中说的“维女荆楚居国南方”。但是,构成楚民族主体的,却并不是江汉流域的土著,而是原居北方的祝融部落的一支(楚人奉祝融为始祖),这支部族迁移到江汉流域,不断地与周围的土著民族(九黎、三苗的后裔)相互融合,发展成为一支强盛的荆楚大族。

  荆楚部族在与北方商王朝的对峙中也吸收了先进的商文化,为自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周朝初年,转投周王的荆楚族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支持,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从春秋开始,楚国迅速强盛起来,尤其是到了楚庄王时,楚吞并了周边的许多小国,成为一方大国。


【先抑后扬的楚文化】

  楚地是一个历史的地域概念,大体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到一定的范围。当北方有炎、黄部落在创造中原文明的时候,南方江汉流域也兴起了九黎部落,并创造出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等早期楚文化。然而这之后,随着九黎部落被炎、黄部落击败,以及后期的三苗部落被更强大的中原部落所征伐,楚地文化逐渐消沉了。楚地文化落后与中原的另一个原因是江汉流域多山林水泽,各氏族部落不能像中原地区的氏族部落那样较快地由采集和渔猎转入农耕和畜牧,这种生产力的缓慢发展相应地限制了文化的发展速度。因此,当北方已经出现了夏、商等奴隶制国家后,南方楚地仍停留在原始的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散居的各氏族部落屡遭中原势力的压迫和征伐。但就是在这种持续千年的蛮荒背景下,逐渐孕育发展出楚民族以及其后的楚国家,并成为当时中国南方各部族融合的中心。楚人借天时、地利融汇了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开创了独具异采的楚文化。

【楚文化的奇葩“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起于西汉。它有两种含义:一是诗体名,指战国后期由屈原等楚国诗人以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为基础创造的一种诗歌载体;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由西汉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后人模拟的作品,名为《楚辞》。由于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他的作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后人提及楚辞无不言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并常以“骚”或“离骚”作为楚辞的代称。

  楚辞的产生离不开楚地特有的民间习俗。江汉水乡,民间巫风盛行,土俗尚祠祀歌舞,而且这一带很早就流传着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楚地民歌,这些因素都是楚辞得以产生的基础。虽然在《诗经》这样一部广泛采录周初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四方各国民歌的总集中,几乎没有收录楚地民歌(原因大概在于楚一向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楚地方言也难以被中原人接受等),但仅从各方典籍保存下来为数极少的楚歌来看,其内涵丰富,叙事抒情都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楚辞的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

  楚辞被喻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于其后产生的汉赋更有直接的影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与其他楚文化精华一起,构筑起瑰丽奇异的楚地文明。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楚文化、荆楚文化同属一个概念,均指楚人、楚国创造而长期沉淀的文化实体和形态。我们这里说的它们是同属一个概念,是因为历史上荆、楚不分,荆、楚或荆楚、楚荆作为一种特定的称谓,已沿袭三千多年了。如《诗·商颂·殷武》说:“维女荆楚,居国南乡。”这里是“荆楚”联称,荆在前,楚在后。《竹书纪年》说:“昭王十六年,伐楚荆。”这里是“楚荆”联称,楚在前,荆在后。另据《春秋》记载,鲁庄公(前693—前661)之前称荆,但自鲁僖公(前659—前627)元年后,就改称为楚了。这样看来,荆或楚,荆楚或楚荆联称,其意思是一致的,似无多大区别。时至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释荆:“楚木也,从刑声。”释楚:“丛木也,一名荆也。”这样就把荆山、荆楚木、荆州、荆楚国,统一了起来,形成为系统完整的概念,故至唐宋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荆、楚一木二名,故以为国号,亦得二名。”沈括《梦溪笔谈》也说:“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至此,荆楚约定俗成,成为一个专称楚族、楚国和荆楚地域的一个特有的称谓。当然,历史上也还有其他各种说法,如《诗·商颂》毛传说:“荆楚,荆州之楚国也。”又如《汉书· 高帝纪》颜师古注:“秦庄襄王名楚,故改讳荆。”但不论何种说法,荆和楚早已溶合为一体了,绝不能截然分割开来。作为楚人族所创造的文化,并在荆楚大地得以长期沿袭下来,当然也就称之为楚文化或荆楚文化了。那种认为楚文化是专指为楚国时期的文化,荆楚文化则为荆楚地域自古至今的文化,即指楚文化,又指此地的一切时空文化,显然是不科学的。文化是传承性的,源流嬗变,涓涓不息,楚国虽亡,文化不灭。我们今天溯其源,观其流,又察其流,探其源,从时空的角度,研究荆楚文化,着力为建设现代文明服务,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要求的,但不能说这就是荆楚文化本身。楚文化或荆楚文化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有它本身的内涵和属性,有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科学体系,不能把荆楚地域内任何时期的文化、都称之为楚文化或荆楚文化。

  关于楚文化或荆楚文化的内涵,从目前大家比较习惯接受的角度概括,可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制度文化和民俗文化。这种概括,只是罗列荆楚文化所大致涵盖的内容,绝非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荆楚文化的本质性蕴涵。

  在楚物质文化方面,应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城市与交通各个方面。在农业方面,主要是体现在各种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水利工程的兴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耕地面积的扩大和粮食作物、农副产品的发展。楚国是南方的农业大国,铁农具先进与水利事业发达,是楚国农业两大特色。“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战国策·楚策一》,此乃历史公论,反映了楚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楚国手工业成就辉煌,主要体现在青铜器、铁器铸造、丝织业、漆器业、竹木器业、建筑业、造船业和料器制造业等各个方面。其中以漆器业、丝织业为最突出,可谓达到当时古代世界生产力水平的巅峰,其出土实物,至今为世人所倾倒。楚国历来重商,故楚国商业成就突出,它生产的产品,不仅输往大江南北各地,而且还远至中亚、东南亚地区。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货币也大有发展,除铜币外,还有金、银币。根据出土的情况看,已知的先秦金银币都是楚国的。楚国城市众多,水陆路交通四通八达。这一切都属于楚物质文化的基本内容,表现了楚人的勇敢与智慧,“日益迅速地掌握了自然力,并为自己创造了‘第二自然’”高尔基语。 “第二自然”,就是楚人在长期的奋斗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既见于文献记载资料,更直接见于考古发掘实证资料。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楚地出土文物众多,令人目不暇接,故有学者提出“考古意义上的楚文化”,“以体现在考古遗物上的为限,主要是物质文化”,张正明主编《楚文化志》的概念。其实,文物是文化活动过程的结晶,它既反映了楚人物质文化的成就,也体现了楚人精神文化的面貌,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荆楚文化的八大内涵】

  1、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

  2、楚国历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

  3、秦汉三国文化。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4、清江巴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同时,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

  5、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6、长江三峡文化。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随着三峡枢纽工程的蓄水发电和胜利竣工,其举世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

  7、江城武汉文化。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汉积淀了底蕴丰厚的文化。明清以后,武汉逐步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近现代以来更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在现代史上,武汉曾一度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江城武汉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8、现代革命文化。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在清王朝的统治腹心打响第一枪,一举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帝制 ,湖北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功不可没。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为标志,形成了湖北和武汉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董必武、陈潭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武汉创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武汉曾经是大革命的中心。“二七”大罢工、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 、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武汉保卫战、新四军司令部、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构成了湖北近现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极其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荆楚文化这八大文化系列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角度审视荆楚文化的发展轨迹,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它在以下五个方面具有创新特质,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精神遗产。

  一是“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
  二是“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
  三是“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
  四是“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
  五是“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

  荆楚文化的这些创新特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荆楚文化研究著作】

  荆楚文化的体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当前走在荆楚文化研究前列的首推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罗运环教授(博士生导师),由其主编的《荆楚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是近年来研究荆楚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该著作对荆楚文化的生态环境、移民史、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技、学术、巫术宗教、生活习俗、哲学思想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独到的研究,旁征博引、观点独到,系统地阐述了荆楚文化在中华文化历史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也探索出研究地域文化的一套崭新模式,并对荆楚文化以后的转型、面临的挑战等问题有深入的分析。

  本书鉴于以往荆楚文化资料搜集整理的薄弱状况,尽可能地发掘有关传世文献、考古资料,以及民族学资料,同时也注重文化理念的升华提高,学术性比较强,是研究荆楚文化和整个地域文化大系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连接:湖北省文化发展现状

  湖北作为社科大省、报刊大省、出版大省、文学大省、戏剧大省、文博大省的优势日益明显。 2007年,湖北文化产业单位有近3万个,从业人员55.7万人,实现增加值36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4%,约占全省同期GDP的4%。 2008年第三季度,湖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37.58亿元。虽然受雪灾、汶川地震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群众文化消费受到一定抑制,但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仍呈持续增长趋势。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将建立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各项文化产业走在中西部前列,到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湖北的支柱产业之一。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158037.html

=======================

“沮河”的来历


  黄帝陵的桥山脚下,有一条河流,名叫沮河(音具)。传说这条河原名叫“祖河”。轩辕黄帝定居桥山后,这里起名叫“桥国”。先民们都居住在桥山半坡山腰,经常吃着祖河水,日子过的自由自在。

  黄帝活到110岁时,自感身体不佳,经常闹病。玉皇大帝几乎每晚都给他托梦,叫他作好准备,天宫选吉日派巨龙下凡接他回天宫歇息。黄帝在荆山铸鼎很 忙,先后两次回桥国给他选择了坟地,最后,坟址就定在“桥山之巅”。

  公元前5000年的九月九日,按伏羲氏创立“八卦”定位之说,以阳爻为九,两九相重,故名“重阳”。这是一年365天最好季节。秋高气爽,阳光明媚, 果实累累,丰收在望。黄帝在这一天就要被召回天宫。当巨龙降落桥山,群臣先民依依不舍,哭声惊天动地。整个桥山拥满了先民。有的扯住黄帝衣裳,有的捉住黄 帝的靴子,有的捉着巨龙的胡须,谁也不想让黄帝离开人间。群民的眼泪洒湿了地面,转眼地上起了泪水浪,哗哗地从桥山之巅淌流下来,全部流入了“祖河”。不 料,时辰已到,巨龙腾空而起,黄帝升天去了。

  从此以后,祖河水年年旺盛,清澈透明,人吃了不生百病,浇过地年年五谷丰登。有位名叫姜尚的人,每天晚上都要去祖河洗脸。据说,用祖河水洗过脸,除不 生眼病外,面貌永远是年轻的。有个名叫扑信的人,平时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好吃赖做。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祖河水全部封冻了。扑信半夜耍赌回来,路 过祖河发现姜尚打开冰窟窿正在祖河洗脸,越洗越痛快,觉得奇怪;他也听人说过,用祖河水洗脸能治百病,不如咱也洗一下。但由于他的鬼心眼太多,生怕把脸冻 坏了。等姜尚洗完脸走了以后,扑信也悄悄蹲在冰窟窿边,用祖河水只洗了半个脸,就觉得水太冰,起身走了。第二天晚上,扑信又来赌场,宝官正在摇宝,押的单 双宝。当宝官一摇筛子碗,刚放下宝碗,扑信用祖河水洗过的那只眼睛,一下子就能看透宝碗中的筛子是单还是双。这天晚上扑信押单就是单,押双就是双。每宝都 嬴,从未输过一回。所有耍赌的人都敬佩扑信押得准,走红运,岂不知,扑信用祖河水洗过那只眼睛能透视。这个秘密扑信发誓谁也不告诉。结果,每逢赌场,扑信 总是大把大把往回赢钱,由一个穷困潦倒的叫花子,几年时间就变成了一个大财主。娶了几妻几妾还不满足,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抢了看守桥山陵园青山老人的女 儿燕青。这下触怒了天宫王母娘娘。她命九天玄女拔下头上两根金簪,刺瞎了扑信两只眼睛。为了叫他悔过自新,只留下一条活命。从此以后,扑信再也耍不成赌博 了。靠着他原来赢来的家业变卖度日。他平时柱着拐棍,逢人就说:祖河水是神水,它是黄帝先民的眼泪变的,千万不敢弄脏它。不然,老天要降罪的。

  《水经注》作者在写书时,考虑到“祖河”既然是黄帝先民眼泪形成的,不如改为“泪河”。后来又吸取了其他学者的建议,觉得“祖”字不雅,把祖字取掉“ 示”旁,加了个三滴水,变成“沮”字,这样既代表了先民们的眼泪,又代表了“祖河”。

  这就是“沮河”的来历。

http://cn.netor.com/m/minren/hd/hlzz/huangdiling/chuanshuo/h4/h4.htm
******************************************

庄辛
  
【典故:亡羊补牢】

  庄辛,战国时楚襄王大臣,因襄王宠幸嬖臣不理朝政,屡谏不听,庄辛遂避乱到赵国。后楚国为强秦所破,国都覆没,襄王到城阳(今信阳)避难,派遣使者召庄辛回国,问救国之道,庄辛回答:“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去嬖臣,以天下为重,则楚国有救。”襄王闻过思改,委以国政,封庄辛为阳陵君。

  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才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原文】 :庄辛谓楚襄王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妖祥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妖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揜于城阳。于是使人发驺,征庄辛于赵。庄辛曰:“诺。”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

  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致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碱,倏乎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夫雀其小者也,黄鸪因是以。游于江海,淹乎大沼,俯噣卷鲤,仰啮{艹陵
戆,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好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射者,方将休其庐,治其缯缴,将加己乎百仞之上。彼礛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

  “夫黄鸪其小者也,蔡圣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左暴风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辈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之外。”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使用乃以执珪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

  【译文】 :

  庄辛对楚襄王说:“君王左有州侯右有夏侯,车后又有鄢陵君和寿陵君跟从着,一味过着毫无节制的生活,不理国家政事,如此会使郢都变得很危险。”楚襄王说:“先生老糊涂了吗?还是认为楚国将遇到不祥呢?”庄辛说:“臣当然是看到了事情的必然后果,不必认为国家遇到不祥。假如君王始终宠幸这四个人,而不稍加收敛,那楚国一定会因此而灭亡的。请君王准许臣到赵国避难,在那里来静观楚国的变化。”庄辛离开楚国到了赵国,他只在那里住了5个月,秦国就发兵攻占了鄢、郢、巫、上蔡、陈这些地方,楚襄王也流亡躲藏在城阳。在这时候襄王才派人率骑士到赵国召请庄辛。庄辛说:“可以。”庄辛到了城阳以后,楚襄王对他说:“寡人当初不听先生的话,如今事情发展到这地步,对这事可怎么办呢?”

  庄辛回答说:“臣知道一句俗语:‘见到兔子以后再放出猎犬去追并不算晚,羊丢掉以后再去修补也不算迟。’臣听说过去商汤王和周武王,依靠百里土地,而使天下昌盛,而夏桀王和殷纣王,虽然拥有天下,到头来终不免身死亡国。现在楚国土地虽然狭小,然而如果截长补短,还能有数千里,岂止100里而已?

  大王难道没有见过蜻蜓吗?长着6只脚和四只翅膀,在天地之间飞翔,低下头来啄食蚊虫,抬头起来喝甘美的露水,自以为无忧无患,又和人没有争执。岂不知那几岁的孩子,正在调糖稀涂在丝网上,将要在高空之上粘住它,它的下场将是被蚂蚁吃掉。蜻蜓的事可能是小事,其实黄雀也是如此。它俯下身去啄,仰起身来栖息在茂密的树丛中,鼓动着它的翅膀奋力高翔,自己满以为没有祸患,和人没有争执,却不知那公子王孙左手拿着弹弓,右手按上弹丸,将要向70尺高空以黄雀的脖子为射击目标。黄雀白天还在茂密的树丛中游玩,晚上就成了桌上的佳肴,转眼之间落入王孙公子之口。

  黄雀的事情可能是小事情,其实黄鹄也是如此。黄鹄在江海上翱游,停留在大沼泽旁边,低下头吞食黄鳝和鲤鱼,抬起头来吃菱角和水草,振动它的翅膀而凌驾清风,飘飘摇摇在高空飞翔,自认为不会有祸患,又与人无争。然而他们却不知那射箭的人,已准备好箭和弓,将向700尺的高空射击它。它将带着箭,拖着细微的箭绳,从清风中坠落下来,掉在地上。黄鹄白天还在湖里游泳,晚上就成了锅中的清炖美味。

  那黄鹄的事可能是小事,其实蔡灵侯的事也是如此。他曾南到高陂游玩,北到巫山之顶,饮茹溪里的水,吃湘江里的鱼;左手抱着年轻貌美的侍妾,右手搂着如花似玉的宠妃,和这些人同车驰骋在高蔡市上,根本不管国家大事。却不知道那子发正在接受宣王的进攻命令,他将要成为阶下之囚。

  蔡灵侯的事只是当中的小事,其实君王您的事也是如此。君王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鄢陵君和寿陵君始终随着君王的车辆,驰骋在云梦地区,根本不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心上。然而君王却没料到,穰侯魏冉已经奉秦王命令,在黾塞之南布满军队,州侯等却把君王抛弃在黾塞以北。”

  楚襄王听了庄辛这番话之后,大惊失色,全身发抖。在这时才把执?的爵位送给庄辛,封他为阳陵君,不久庄辛帮助楚王收复了淮北的土地。


======================================

  随州杰出的思想家季梁
  
  季 梁(?—?)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又称季氏梁、季仕梁。春秋初期随国大夫。我国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开儒家学说先河的重要学者。李白誉其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 ”。季梁对随楚关系格局影响重大,辅佐随侯期间,提出 “夫民,神之主也”的唯物主义思想(比孔子早200多年),“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政治主张以及“避实击虚”的军事策略,使随国成为“汉东大国”。被周天子称为“荆蛮”的楚国虽“三次征伐”随国,皆“结盟而还”。可惜当时的随侯并非明君,对季梁诸多治国方略始纳后弃,致使四面树敌,前690年在与强楚青林山一役中丧国辱邦。作为亡国之臣的季梁因此郁郁而终,死后葬于城东义地岗,建有墓祠,为后世所敬重。抗战中,墓祠被毁,残存的墓丘也在1958年被夷为平地。今随州有季梁街、季梁驾校、季梁酒店等。东城季家湾有季姓数十户,相传为季梁后裔。义地岗东周古墓群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机电工程学校内季梁墓遗址上塑有其雕像和季梁文化壁画。今随州拟重修季梁祠,建成以展示季梁功绩为主体的“季梁公园”。

一、季梁其人

  季梁,随国都(今随州市西北)人,生卒年不详。文献中最后一次记载他的活动是在《左传 · 桓公八年》,时值公元前704年。根据此时他已久居高位,且此后文献无载来看,当时他已届暮年,而且不久便寿终正寝。假定他此时尚属青年或壮年,以他的地位和名声,想必不会从文献记载中遽然消失。由此看来,季梁应该出生于春秋初年。
  
季梁,季为其氏,梁为其名。季氏,《元和姓纂》以为系陆终氏之子季连之后,《古今姓氏书辨证》以为系鲁桓公子季友之后,《通志·氏族略》则二说并存。若联系有关文献分析,这两种说法都不可靠。按理说,陆终氏之子季连之后应为季连氏而非季氏,《万姓统谱》即谓季连氏源于“鬼方氏陆终第六子季连,因氏焉”。其实,《元和姓纂》在言及季连氏时也以为其系“陆终子季连后”,说明该书作者对季氏的来源游离不定。说季氏系鲁桓公子季友之后,也难自圆。因为据《左传·桓公八年》记载,早在鲁桓公初年,已有年届暮年的季梁其人,足证季氏起源早于鲁桓公之子季友,再说,文献已明协季友之后为季孙氏,为三桓之一。也有学者以为季氏源于周之季历,也欠妥。《史记·周本纪》记:“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虞仲即仲雍,《史记 · 吴太伯世家》说:“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司马贞《索隐》说:“伯、仲、季是兄弟次第之字。”说明季为周太王三子中排行最末者,并非姓氏。那么,季氏源于何人呢?据《世本》记载分析,季氏可能源于周之八士之一的季随,出土文物也表明季氏确系周族后裔,而季梁也很可能是季随的后代。如允许作进一步推论,季随或许为始封于随者,故以随名国亦未可知。

  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季梁,少年时代即受过良好的教育,他那渊博的学识和精深的思想,表明他学习的勤奋。约公元前8世纪中叶,他开始登上随国的政治舞台,辅佐随君治理国政。尽管文献并未记载人担任何职,但从随君对他非同寻常倚重和楚国对他的畏惧来看,很可能高居相位,与楚国的令尹相当。他在辅助随君治理随国期间,,励精图治,内修国政,外结睦邻,政绩显赫,被后人誉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死后葬于今随州市东郊义地岗,建有墓祠,为后世所敬重。今随州市郊有季梁洞。1979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义地岗氏祠清理了掘出春秋时期的墓葬,其中出土的两件戈皆有铭文:其一为“周王孙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其二为“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工)尹季怡之用”。二戈铭文皆有“季怡”二字,当属之名。据有关专家鉴定,此二戈时代为春秋中期。而季梁生活在春秋早期,早于此戈时代,说明季怡极有可能系季怡梁后裔,也正因为如此,他死后才能葬于季氏墓地。而从季怡曾任随大工尹一职分析,季氏家族在随国政坛曾长期居要职。


二、季梁的哲学思想

  季梁的哲学思想资料,仅见于《左传 · 桓公六年》所载季梁与随侯关于民神关系的一段对话。针对随侯重神轻民的思想,季梁提出了“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这里,“民为神主”的思想,是季梁哲学思想的精髓。

  我国进入夏商奴隶社会以后,就逐步出现以上帝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天命神权论,并成为夏商奴隶主阶级的世界观。周人从商人手中夺取政权的同时,把天命神权的世界观也接受了过来,把上帝作为主宰一切的绝对权威。当时的意识形态,无不由天命神权思想所派生,或与其紧密结合在一起。当时的政治,就是天命神权政治。直至春秋初期,整个社会依然笼罩于浓郁的神论气氛之中。然而,身为随国大夫的季梁却勇敢地冲破神论的氛围,把“神为民主”的传统观念颠倒过来,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夫民,神之主也”的哲学观点。这里的“主”,当为“主宰”之意。民主宰神的思想是对我国进入奴隶社会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天命神权思想的大胆否定,为起于青萍之末的无神论思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我国哲学史和无神论发展史上都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民为神主”的观点,是对西周以来出现的怨天尤人思想的重大发展。在西周初年,少数比较能正视现实的统治者,如武王、周公等本来对天命有所怀疑,但出于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需要,对这个神圣的光轮不能不给以修缮和涂抹。到厉幽时代,随着奴隶制的日益衰落,周天子的权威日渐式微。上帝,这个地上王权在天上的投影也日渐退逝它那神秘的光彩。于是,一股“怨天”、“咒神”的思想应运而起。这种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诗经》里。在《大雅 · 荡》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在《小雅 · 雨无正》中,作者诅咒提更凶:“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周。昊天疾威,弗虑弗图。”尽管西周末年人们对天命神权已开始产生怀疑,并敢于对上帝提出质问咒骂,但是人们在神面前还是无能为力的;他们虽然对神的地位表示不满,却未能动摇神权的主宰地位;他们已朦朦地意识到上帝并非人世吉凶祸福的裁决者,却没有认识到人的重要的作用。这正是一个需要圣哲的时代!和梁作为统治阶层中开明的思想家,踏在人们怨天咒神的浪尖,提出了“民为神主”的观点。他进一步解释道:民是主,神是从;如果民心背离,鬼神要降福也无能为力。所以统治者唯有“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才能“庶免于难”。

  季梁提出民是神的主宰,尚未彻底否定神权的存在,神的幻影并未从他的观念中最终消失。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把他视为我国历史上无神论的先驱。首先,季梁虽然未能摆脱神学的羁绊,但他却将神从主宰地位降到被主宰的地位上;而在他之前,人们只是停留在对天的怨恨与咒骂上。仅这一点,就足以使他超过他之前所有讨论民神关系的人。而神权地位在他思想中的骤然坠落,无疑表明他对神权的漠视。其次,有神论的核心是突出天命神权,季梁则针锋相对地强调人的地位,这无异于要把神的地位从人事中排除。这正是区别有神论的重要标志之一,应属于无神论的范畴。

  我们说季梁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无神论的先驱,还在于继他之后而出现的一些无神论者,尤其是战国时期一些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几乎无例外地受到他的启示,并且不同程度地受到他那凝聚着无神论因素的“民为神主”思想的润泽。

  战国时著名兵家尉缭说:“苍苍之天,莫知其极;······ 求已者也。”尉缭强调人事要立于“求已”,而不求之于天,这种思想很可能是受到季梁“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的思想的启发。

  荀况是战国时期无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无神论思想中最光辉的部分是他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论述。他认为:民“最为天下贵也”。这显然是对季梁的“民为神主”思想的发挥。他还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这种肯定人是大自然主宰的思想,是对季梁的民为主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韩非是战国时期又一位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他指出人事的成败、兴亡等皆在于人为。他说:“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神。”这种富贵、贫贱、祸福皆决定于人事的思想,在季梁思想中不难找到原形。季梁认为,如果不以民为主宰,社会“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说韩非受到季梁无神论思想的影响是不为过分的。

  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季梁的“民为神主”的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春秋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在一些发展国家里相继出现了,奴隶制逐渐地走向解体的道路。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不能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引走相应的变化。由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思想是天命神权论,因此,封建生产关系的兴起必将引起神权的动摇。季梁作为统治阶级中的开明思想家,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才敢于对天命神权的主宰在位予以否定。

  在春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的斗争中,在大吞小、强凌弱的激烈的兼战争中,统治集团中的一些开明政治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民”的重要性,这也是季梁重民轻神思想赖以产生的重要条件。季梁正是站在前人建筑的桥梁和奠定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为神主”这具一有朴素唯物论色彩的哲学的命题。


三、季梁的政治思想

  季梁在与随侯谈论民神关系时,提出了“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主张。所谓“修政”,即对内整顿国家政治;所谓“亲兄弟之国”,即对外与兄弟国家互相亲善。这就是季梁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

  季梁认为,要对内整顿好国家政治,必须把“道”作为行为准则。他对“道”作了解释:“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季梁提出这一政治理论,是在公元前706年,这在我国政治思想史上尚前无古人。北方人士中最早提出与此相类似的主张,是《左传 · 僖公十九》年所记宋司马子鱼的话:“民,神之主也。”事有公元前641年,比季梁晚65年,而且不如季梁所讲那样鲜明透彻。春秋时代,北方占主流地位的政治理论比季梁的政治理论落后得多。如《左传 · 襄公十四年》所记晋乐官师旷的话:“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事在公元前559年,比季梁晚147年。季梁的理论是“民--神---君”,师旷的理论是 “君--神--民”,彼此适得其反。师旷,又是音乐家,又是思想家,相传创作过《阳春》、《白雪》两首名曲,而且发表过一些屡试不爽的预言,备受尊崇。但与季梁相比,师旷的政治理论反而显得倒退了。中国的民本思想肇源于《尚书》,这是史家公认的。《尚书 · 五子之歌》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 泰誓》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标榜民“本”,季梁阐扬民“主” ,民“主”比民“本”进了一大步。即使是比季梁晚大约200年的孔子,其政治理论还是不如季梁进步。可以这么说,季梁极力推崇的“道”,既以民本思想为基点,又超越了这一思想,他不愧为开我国古代民“主”思想之先河的政治理论家。也正是由于季梁的政治理论极富民“主”色彩,所以,他对随侯荒淫无度、不理朝政的现状表现出忧虑与激愤:“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季梁的政治思想与其哲学思想是息息相关的。他认为,在牲肥硕完整,只是表明“民力之普存也”;黍稷清净丰盛,标志着“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把甜美芳香的美酒献给神,象征着“其上下皆有嘉而无违心也”。不难看出,季梁拓牲肥硕、黍稷丰盛、旨酒芳香都归功于“民力”,归功于“民和”和君民“皆有嘉德”。这是“民为神主”思想在政治方面的体现。

  为了使整顿国家政治的主张不流于空泛,季梁向随侯提出了“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的施政方针。他还以为,如果按照他的政治思想治理国家,就会“动则有成”,无往而不适。

  “亲兄弟之国”的外交方针是季梁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兄弟之国”,指汉水迤东、江淮之间的众多诸侯国。这些国家,或为姬姓,或为异姓,它们生存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一方面朝晋墓楚,另一方面又互相攻伐。对周王朝也是时叛时服。即如《国语 · 郑语》所言:“桓公为司徒,······ 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 邓、陈、蔡、随、唐 ····· 非亲则顽,不可入也。”而“汉东之国,随为大”。置身这样的境地,随国如果不同周围的国家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不但会首当其冲地受到大国的讨伐,而且诸小国也会群起而攻之,随国就难以立足了。季梁正是在客观地分析了这一现实的基础上,才提出了“亲兄弟之国”的外交政策,这是与随国所处的地位与特殊环境相适应的。

  季梁亲善邻国的外交政策在随楚关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实施。春秋时期,楚国作为地方的第一强国,拓疆并土,灭国抚民,对汉阳诸姬乃至中原诸国发动了极为频繁的战争。然而在整个春秋时期,楚随之间的战争见于文献记载的仅为三次。在楚对随发动的三次进攻之中,第一次楚国不战而退,第二次和第三次楚国虽获小胜,却仍然以盟会告终。此中奥秘,在楚昭王奔随、随人拒绝向吴人交出昭王时的一段话中露见端倪。随人对吴人说:“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楚实存之,世有盟誓,至于今未改。”盟誓的内容,史无明文,但从随人的语气来看,不外乎是指楚随之间互不攻伐、互惠互利。这证明随人在处理与楚的关系上奉行了季梁的外交政策。

  正是由于随人在同楚人的关系上恪守着季梁的既定外交政策,所以战国时期,楚国“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东裹郯邳,颖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大地计众,中分天下”,却仍然把随国置于自己的卵翼之下,不迁也不灭。
  也正是由于季梁外交政策的效应,嬴得了楚王对随侯的分外尊重,从而在曾侯乙死后,楚惠王把作为楚王权象征和音乐表率的钟当作礼馈赠。

  在《左传》、《国语》等典籍中,很少见到随国与周围一带兄弟国家干戈相加的记载。相反,与随相邻诸国的一些青铜器在随境内相继出土。这些文物,当多为酬赠聘媵之品。这说明季梁的政治思想已在随人心目中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也说明自季梁以后的历代随侯基本上沿用了“亲兄弟之国”的外交政策。可以认为,随国之所以成为汉阳诸姬中国祚最长的国家,是历代随君奉行季梁政治思想的结果。


四、季梁的军事思想

  季梁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那蕴含着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的军事思想,不只在西周以至春秋初期无以过之,就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的军事理论,也显然受到他的军事思想予以比较,借以窥视季梁军事思想在我国军事史上的地位。

  透过事物某些现象和假相去分析事物的实质,是季梁军事思想中的闪光之处。《左传 · 桓公六年》载:“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薳以待之。随人请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 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嬴师以张之。’······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利之。季梁止之······”季梁正是透过楚人“求成”的现象和“嬴师”的假相,看出了楚人侵略的实质,因此,当随侯将要依狂妄自大的少师之意追击楚军时,才能出面制止,并戳穿楚人的阴谋,他说:“天方授楚,楚之嬴,其诱我也,君何急焉?”季梁的这一军事思想,被后来大军事家孙武加以总结和发挥,成为著名的战争指导原则,即“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者;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把矛盾的运动及其转化原理运用于军事之中,是季梁军事思想中十分宝贵的内容。《左传· 桓公八年》载:“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季梁请下之:‘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怠寇也。’”面对楚军的强大攻势,季梁不是应战,而是主张行卑词求和,待“弗许而后战”。季梁是基于这种考虑的:随求和不许,随军便意识到唯有死战别无他路,这样一来,将士就会勇气倍增;另一方面,楚军会因为随人的求和而懈怠斗志。孙武则把季梁的这一军事思想表述得更加准确,他说,为了激怒士卒,长其斗志,必须将士卒“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可以说,孙武关于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季梁的军事思想的提炼和升华。

  不墨守成规,灵活机动地指挥战争,也是季梁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上文所述桓公八年楚随战斗中,少师根本无视季梁“弗许而后战”、“怒我而怠寇”的作战方针,力主猝然迎敌。季梁眼看无法遏止,喻灵活机动地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季梁曰:‘楚人尚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矣。’”季梁这种灵活机动、避实击虚的战略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孙子兵法 · 虚实》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至于《孙子兵法 · 计》中“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略思想,很可能也受到季梁“避实击虚”战略思想的启迪。

  季梁军事思想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已朦胧地意识到政治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的成败,人主张从“道”上来寻找原委。他说:“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即以为小国之所以能够战胜大国,是由于小国有“道”,大国暴虐,虽说季梁对“道”的具体内容和确切含义未予说明,但这个“道”是指统治阶级的政治策略则是没有疑问的,无独有偶,孙武在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时,也把“道”放在了首要位置。他指出:“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这就是所谓“五事”,而“道”居首位。不仅如此,孙武在论及决定战争胜负的“七计”时,同样将“道”列为第一。他说:“主孰明?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孙武还对“道”的含义作了解释,他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民弗诡也。”由此可见,孙武所谓“道”是指统治者的施政方针,这与季梁所说的“道”的内涵大致相同,很可以能是受到了季梁政治决定军事这一朦胧意识的诱发。


五、《季梁谏追楚师》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薳章:薳,读音wěi,人名),军于瑕以待之(瑕:随国的地名)。

  随人使少师董成(少师:官名。董:督察)。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斗伯比:人名,楚国大夫):“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
  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张:读音zhàng,自大),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

  熊率且比曰(熊率且比:人名,楚国大夫):“季梁在(季梁:人名,随国贤能之臣),何益?”

  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王毁军而纳少师。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

  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蠃,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
  利民,忠也;祝史正辞(祝史:官名,掌管祭祀),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公曰:“吾牲牷肥腯牲牷:(牷,读音quán二,毛色纯而体完具的牲畜。腯:读音tú,肥壮,粢盛丰备粢盛:读音zī、chéng,盛
  粮食的祭器),何则不信?”

  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
  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瘯蠡:读音cù、luǒ,六畜之病),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絜粢丰盛絜:洁。’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
  也。奉酒醴以告曰(醴:读音lǐ,甜酒):‘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慝:读音tè,邪恶)。故
  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禋祀:禋,读音yīn,对天神之祭)。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
  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选自《左传》


======================================
http://www.hudong.com/versionview/icVpAUWBxBWVKVE5wU0dZYw**

楚随速杞之战-历史事件

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楚军在速杞(今湖北应山西南)击败随军的作战。

楚随速杞之战-过程介绍

春秋初期,楚国(今湖北大部、河南南部)发展为南方强国。楚君熊通,自尊为武王。此后,楚以江、汉、沮、漳地区为基地,开始向外扩张。六年,楚武王曾率军攻随(今湖北随州),进至瑕后与随媾和。十六年夏,楚武王借口随侯未参加其主持的在楚地沈鹿(今湖北钟祥东)举行的诸侯盟会,亲自领兵攻随,进抵汉、淮两水之间。率军拒敌的随侯拒绝大夫季梁提出的避开楚军主力左军,攻其弱部右军的合理建议,而采纳宠臣少师提出的与楚王左军对阵的错误主张,致使两军在速杞相遇并发生激战,随军大败。楚大夫斗丹缴获随侯乘坐的战车并俘获其车右少师。秋,楚、随两国再次媾和。楚军撤走。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Wednesday, August 05, 2009 - 12:09 am:   

楚国经济制度简说
http://www.hbsky58.net/pages/contentshow.asp?id=2414
===============================================
评大型乐舞《钟鸣楚天》的思想艺术成就

http://www.hbsky58.net/pages/contentshow.asp?id=2413
===========================================

http://www.hbsky58.net/pages/contentshow.asp?id=2416


荆楚文化的八大特点及其发扬必要性

l

作者: 刘玉堂、刘纪兴 信息来源: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玉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研究员、博导)

刘纪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楚史所所长、研究员)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可概括为八大系列:

1、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

2、楚国历史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

3、秦汉三国文化。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4、清江巴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同时,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

5、名山古寺文化。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6、长江三峡文化。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随着三峡枢纽工程的蓄水发电和胜利竣工,其举世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

7、江城武汉文化。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汉积淀了底蕴丰厚的文化。明清以后,武汉逐步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近现代以来更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在现代史上,武汉曾一度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江城武汉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8、现代革命文化。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在清王朝的统治腹心打响第一枪,一举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帝制,湖北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功不可没。以辛亥武昌首义为标志,形成了湖北和武汉近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董必武、陈潭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武汉创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武汉曾经是大革命的中心。“二七”大罢工、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鄂豫皖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武汉保卫战、新四军五师司令部、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构成了湖北近现代革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极其宝贵的革命文化资源。荆楚文化这八大文化系列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穿透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角度审视荆楚文化的发展轨迹,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它在以下五个方面具有创新特质,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精神遗产。一是“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二是“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三是“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四是“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五是“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荆楚文化的这些创新特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我们今天弘扬荆楚文化,首先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核心,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加快地域文化的建设步伐。就荆楚文化的现代性转换而言,尤其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实现荆楚文化的与时俱进。荆楚文化的创新特质为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优良传统应当很好地继承,但更重要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吸收全人类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将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历史文化底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荆楚文化的与时俱进,为湖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持。二是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大力实施文化理论创新。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总体趋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关键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管理规则、制度体系、道德自律、法律规范等新的文化理念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实施文化理论创新,高度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荆楚文化的开放性、融合性等创新特质为实施文化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底蕴。将荆楚文化的深厚内涵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新的开放意识和发展理念,对湖北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是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荆楚文化产业。文化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活力源泉。湖北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类型丰富多彩。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品优势,就必须加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使之形成强有力的规模竞争效应。

原载《光明日报》2004年8月19日


==================================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Friday, July 03, 2009 - 11:37 am: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u_(state)

Jing Chu

jingchu.jpg
Bronze bells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 dated 433 BC, State of Chu.

* 1 History
o 1.1 Founding
o 1.2 Chu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 1.3 Chu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 1.3.1 Qin's Conquest of Chu 225-223 BC
o 1.4 The Chu Land under Qin Rule, Revolt and Western Han Period
* 2 Culture
* 3 Rulers
o 3.1 Pretenders
* 4 Famous people
* 5 See also
* 6 References
* 7 Further reading


Chǔ (楚) was a kingdom in what is now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22-481 BC)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481-221 BC). Its ruling house had the surname mi (芈), and clan name xiong (熊), and originally was of the noble rank of zi, roughly comparable to a viscount.

It was originally known as Jing (荆) and then as Jingchu (荆楚). At the height of its power, the Chu kingdom occupied vast areas of land, including the present-day provinces of Hunan, Hubei, Chongqing, Henan, Shanghai, and parts of Jiangsu. The Chu capital was at Ying (郢), around modern-day Jingzhou, which is located in what is today Hubei province.
History

Founding

The land of Jing was inhabited by the native Chu people. The early Chu state was ruled by an aristocracy with close affinity to the Zhou kings, with its capital at Danyang in modern Jiangsu. Prior to the dissolution of Zhou's power, the territory was transferred by authority of the King Cheng of Zhou (1042-1021 BC) of Western Zhou to Xiong Yi. King Zhao of Zhou led six armies to pacify the Chu lands south of the Han River, but was ambushed and killed. The six armies were wiped out. At the time, Zhou had 14 armies. By defeating and killing the Zhou king, Chu had set the limits of Zhou expansion in the south and cemented its own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much earlier than the other states. The Chu rulers were the first to designate themselves as kings in the eighth century BCE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Eastern Zhou and Zhou's loss of central power. Chu was free to expand south of the Huai River between Sichuan and the Pacific Ocean.

Chu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its early years, Chu was a successful expansionist and militaristic state. Chu developed a reputation for coercing and absorbing its allies. Chu grew from a small, dependent state into a large kingdom worthy of contention, even attaining the traditional title of one of "The Five Overlord State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五霸). Chu first consolidated its power by absorbing the lesser states within its immediate vicinity in Hubei; then, it expanded into the north towards the North China Plain. The threat from Chu resulted in multiple northern alliance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State of Jin against Chu and its allies; these alliances successfully kept Chu in check, with its first major victory at the Battle of Chengpu. During Chu Wenwang's reign (689-677 BC), the Chu capital transferred to Ying (郢), near Jingzhou in modern Hubei Provi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ixth century BCE, the State of Wu grew in power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State of Jin to counter Chu. Wu defeated the State of Qi, invaded Chu and occupied the capital of Ying, forcing the Chu King to flee to his ally, the State of Sui in northern Hubei. Prominent historian Li Xueqin links the State of Sui to the State of Zeng. At this time, the State of Yue also grew in power with the support of Chu to counter Wu's dominance in the east. However, Yue was subjugated by King Fuchai of Wu until he released the hostage King Goujian of Yue who took revenge and conquered the State of Wu. The State of Yue was one of the strongest states of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Chu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kingdom's power continued even after the en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481 BC. Chu overran Cai to the north in 447 BC. However, by the end of the 5th century BC, the Chu government had become very corrupt and inefficient with much of the state's treasury to pay for a large official retinue. Many officials had no meaningful task except taking money. Thus, Chu's large army was of low quality due to the corrupt and cumbersome bureaucracy.

In the late 390s BC, King Dao of Chu (楚悼王) made Wu Qi his prime minister. Wu Qi's reforms began in 389 BCE to transform Chu into an efficient and powerful state, lowering the salaries of officials and removing useless ones. He also enacted building codes to make the capital, Ying seem less barbaric. Despite Wu Qi's massive unpopularity with the Chu government (except the King), his reforms made Chu very powerful until the late 4th century BC, when Zhao and Qin were ascendant. Chu's powerful army annexed Chen state, defeating the states of Wei and Yue. However, Wu Qi was assassinated by the Chu officials at the funeral of King Dao in 381 BC.

During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hu was increasingly pressured by Qin to its west, especially after Qin enacted and preserved the legalistic reforms of Shang Yang. Chu's size and power made it the key state in alliances against Qin. As Qin expanded into Chu territory, Chu was forced to expand southwards and eastwards, absorbing local cultural influences along the way. In 333 BC, Chu and Qi partitioned and annexed the coastal state of Yue.

By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bout the late 4th century BC), however, Chu's prominent status had fallen into decay. As a result of several invasions headed by Zhao and Qin, Chu was eventually subjugated by Qin.

According to the Zhan Guo Ce, a debate between Zonghengjia strategist Zhang Yi and the Qin general Sima Cuo on unifying China led to two conclusions. Zhang Yi believed conquering Han (state) and seizing the Mandate of Heaven from the figurehead resident Zhou Dynasty would be wise. Sima Cuo considered Chu as its main rival in the struggle to unite the Warring States. Sima Cuo decided it was essential to control the fertile Sichuan Basin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output and most importantly, to control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zi River that led to the Chu heartland.

Sima Cuo, according to the Zhan Guo Ce, remarked, "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

To obtain Shu is to obtain Chu. Once Chu is eliminated, the country will be united.

King Huiwen of Qin decided to support Sima Cuo. In 316 BC, the Qin army conquered the Shu (state) and Ba (state) and successively expanded to the east in the following decades. In 278 BC, Qin general Bai Qi conquered Yingdu. Following the fall of Yingdu, the Chu government moved to various locations in the east until settling in Shouchun (in today's Anhui province) in 241 BC.

At this critical moment when Chu was nearing annihilation, Qin set its strategic aims to Central China, especially the powerful Zhao (state). After a massive two year struggle, Bai Qi lured out, surrounded, isolated, forced the surrender of and massacred the main Zhao force of 400,000 men at Changping. After 260 BC, all major obstacles to Qin dominance ended and it was a matter of time until China's unification.
Qin's Conquest of Chu 225-223 BC

In 225 BC, only three kingdoms (states) remained independent: Chu, Yan and Qi. Chu had recovered significantly enough to mount serious resistance after their disastrous defeats to Qin in 278 BC and losing their centuries-old capital of Ying (Jingzhou). Despite its territorial size, resources and manpower, Chu's fatal flaw was its largely corrupt government that mostly overturned the legalistic-style reforms of Wu Qi 150 years ago, when Wu Qi transformed Chu into the most powerful state with an area of almost half of all the states combined. Ironically, Wu Qi was from the same state (Wei) as Shang Yang, whose legalistic reforms turned Qin into an invincible war machine at this stage.

The King of Qin, Ying Zheng, decided to finally defeat the remnants of the Chu state located in Huaiyang. According to Shiji, Ying Zheng had first asked his great general Wang Jian how many men he needed, but Wang Jian requested 600,000 men. Li Xing, ancestor to Han Dynasty general Li Guang, said 200,000 men would suffice. The first invasion was a disaster when 200,000 Qin troops were defeated by a counterattack and ambush of 500,000 Chu troops under Xiang Yan, who is related to Xiang Yu. Xiang Yan lured the Qin troops into a trap by allowing them a few initial victories. During the counterattack, Chu troops burned two large Qin camps. The Qin generals were Li Xing and Meng Wu, father of Meng Tian. Wang Jian was recalled and finally accepted to lead the second invasion force, requesting and receiving a force of 600,000 men. Wang Jian even asked for a lake, house and land for his descendants, responding to the Qin king's laughter that his extra requests will eventually pale once the empire is secured. The general continued to request luxury items and other commodities during the campaign. Wang Jian said to his dumbfounded officers that only by requesting more from the king, will the king have confidence in his general.

In 224 BC, the famed conqueror of the state of Zhao, Wang Jian, was recalled to lead a second invasion with 600,000 men. Chu's morale increased after their success in defeating a powerful Qin army the previous year. The Chu forces were confident to resist a siege. However, Wang Jian decided to dissipate Chu's morale by appearing inactive in his fortifications but secretly training his troops to fight in Chu territory. After a year, Chu decided to disband due to inaction. Wang Jian then invaded and overran Huaiyang and the remaining Chu forces. Chu was finally conquered in 223 BC. During their peak sizes, both armies of Chu and Qin combined numbered over 1,000,000 troops, more than the massive battle of Changping between Qin and Zhao 35 years before. The excavated personal letters of two Qin regular soldiers, Hei Fu (黑夫) and Jin (惊), tell of a protracted campaign in Huaiyang under general Wang Jian. Both soldiers wrote letters requesting supplies (clothing) and money from home to sustain the long waiting campaign.

The Chu Land under Qin Rule, Revolt and Western Han Period

The Chu realm at its most powerful was vast with many ethnicities and various customs. Despite the diversity, the Chu people were united by a common respect for nature, the supernatural, their heritage and loyalty to their ruling house and nobility, epitomized by the famed Chu statesman-poet Qu Yuan and the Chu Ci. The Chu populace in areas conquered by Qin openly ignored the stringent Qin laws and governance, which was recorded in the excavated bamboo slips of a Qin administrator in Hubei, Xi(喜). Chu was one of the last states to fall, only 11 years before the death of Qin Shihuang, and its people aspired of overthrowing the painful yoke of Qin rule and reestablishing the Chu state.

After Qin Shihuang's very short reign, peasants, soldiers and relatives of nobles and the ruling house of Chu quickly organized into violent insurrections against the repressive Qin governance, initializing the anti-Qin rebellion that spread to the rest of China. The people of Chu, whose culture was a naturalistic and Daoist one, were resentful of the forced labor under Qin, and folk poems recorded the mournful sadness of the Chu families of men who worked in the frigid north to construct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Eventually, two men from the Chu land, Liu Bang and Xiang Yu led the anti-Qin revolution and fought each other in the Chu-Han Contention to reunite and rule China. Liu Bang prevailed and created the Han Dynasty, ushering in an era of almost 400 years of unified rule with more than 200 years of great internal peace and prosperity.

The Chu people and customs were major influences in the new era of Western Han. Liu Bang immediately initialized the Daoist Wu wei governance, made peace with the Xiongnu through Heqin intermarriages, quickly rewarding his allies and giving them pseudo-fiefdoms, and allowing the population to rest from centuries of warfare. Eventually, by the time of Han Wudi, Chu folk culture in everyday lifestyles and Chu aesthetics were gradually amalgamated with state-sponsored Confucian ideals and Qin-styled centralized governance to create a distinct and unified "Chinese" culture, visible during the Eastern Han period.

Culture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finds, Chu's culture was initially quite similar to that of other Zhou states. Later on, Chu culture absorbed indigenous elements as the state expanded to the south and east, developing a distinct cul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Northern Zhou states.

Early Chu burial offerings consisted primarily of bronze vessels in the Zhou style. Later Chu burials, especially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eatured distinct Chu burial objects, such as colorful lacquerware, iron and silk, accompanied by a reduction in bronze vessel offerings.

A common Chu motif was the vivid depiction of wildlife, mystical animals and natural imagery, such as snakes, mystical dragons, phoenixes, tigers and free-flowing clouds and serpent-like beings. Some archaeologists speculate that Chu may have had cultural connections to the vanished Shang dynasty, since many motifs used by Chu appeared earlier at Shang sites, such as motifs depicting serpent-tailed gods.

In terms of philosophy, the Chu culture and government strongly supported Daoism and native shaman folk beliefs supplemented with some Confucian ideals. The naturalistic and flowing art, the Chu Ci, historical records (Shiji), excavated bamboo documents (Guodian bamboo slips) and other artifacts reveal heavy Daoist and native folk influence in Chu culture. The disposition to a spiritual, often pleasurable and decadent lifestyle and the confidence in the size of the Chu realm led to the inefficiency and eventual destruction of the Chu state to the ruthless legalist state of Qin. Even though the Qin realm lacked the vast natural resources and waterways of Chu, the Qin government maximized its output and created a system of ruthless efficiency under the minister Shang Yang, installing a meritocracy focused solely on agricultural and military might.

Later Chu culture was known for its affinity for employing shamanistic rituals. Chu was also known for its distinct music;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Chu music was annotated differently from Zhou music; Chu music also showed an inclination for using different performance ensembles, as well as unique instruments; In Chu, the se was preferred over the qin, while both instruments were equally preferred in the northern Zhou states.

Chu came into frequent contact with other peoples in the south, most notably the Ba, Yue and the Hundred Yue. Numerous burials and burial objects in the Ba and Yue styles were discovered throughout the territory of Chu, co-existing with Chu-style burials and burial objects.

The early rulers of the Han Dynasty romanticized the culture of Chu, sparking a renewed interest in Chu cultural elements such as the Chu Ci. Evidence of heavy Chu cultural influence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Han Dynasty appears in Mawangdui. After the Han dynasty, Chu developed an undeserved reputation for being a barbarian state; Confucian scholars considered Chu culture with distaste, criticizing the "lewd" music and shamanistic rituals associated with Chu culture.

Chu artisanship shows a mastery of form and color, especially the lacquer woodworks. Red and black pigmented lacquer were most used. Silk-weaving also attained a high level of craftsmanship, creating lightweight robes with flowing designs. These examples were preserved in waterlogged tombs (this preserved lacquerware, which is vulnerable to peel off in dry conditions) and coal/white clay sealed tombs (this preserved everything extremely well, since fine white clay is extremely tight-packed). Mawangdui is the prefect example of well-sealed tomb.

Chu used the difficult to read script called "Birds and Worms (鸟虫文)" style, which was borrowed by the Wu and Yue states. It has an intricate design that embellishes the characters with motifs of animals, snakes, birds and insects. This is another representation of the Chu reverence of the natural world and its liveliness. Chu produced broad bronze swords that were similar to Wuyue swords, but not as intricate.

Chu was in the region of many rivers, so it created an efficient riverine boat transport system augmented by wagons. These are detailed in bronze tallies with gold inlay regarding trade regulations around the capital, Ying.

Rulers


1. Xiong Zao (楚熊蚤), assisted King Wen of Zhou, surname: Mi 芈 (or Nai 嬭, Qian 芊, Xiong 熊, Yan 酓)
2. Xiong Li (楚熊麗), son of Xiong Zao
3. Xiong Kuang (楚熊狂), ruled in the reign of King Cheng of Zhou: son of Xiong Li
4. Xiong Yi (楚熊繹), ruled in the reign of King Cheng of Zhou, son of Xiong Kuang
5. Xiong Yi (楚熊艾), son of Xiong Yi
6. Xiong Tan (楚熊黵)
7. Xiong Sheng (楚熊勝)
8. Xiong Shang (楚熊煬) (or Xiong Yang 熊楊), son of Xiong Sheng
9. Xiong Qu (楚熊渠), son of Xiong Shang
10. Xiong Zhi (楚熊摯), born as Xiong Zhihong 熊摯紅, second son of Xiong Qu
11. Xiong Yan (楚熊延), ruled ? - 848 BC: third brother of Xiong Zhi, usurped brother
12. Xiong Yong (楚熊勇), ruled 848 BC - 838 BC: son of Xiong Yan
13. Xiong Yan (楚熊嚴), ruled 837 BC - 828 BC: brother of Xiong Yong
14. Xiong Shuang (楚熊霜), ruled 827 BC- 822 BC: son of Xiong Yan
15. Xiong Xun (楚熊徇 (or 熊狥), ruled 821 BC - 800 BC: third brother of Xiong Shuang
16. Xiong E (楚熊鄂) (or 熊咢), ruled 799 BC - 791 BC: son of Xiong Xun
17. Ruo Ao (楚若敖) (Mi Xiong Yi 芈熊儀), ruled 790 BC - 764 BC: son of Xiong E
18. Xiao Ao (楚霄敖) (Mi Xiong Kan 芈熊坎), ruled 763 BC - 758 BC: son of Ruo Ao
19. King Li of Chu (楚厲王) (Fen Mao 楚蚡冒) (Mi Xiongxuan 芈熊眴 or Xiongxun 熊[日+旬]) ruled 757 BC - 741 BC: brother of Xiao Ao
20. King Wu of Chu (楚武王) (Mi Xiongtong 芈熊通), 740 BC - 690 BC: brother of King Li
21. King Wen of Chu (楚文王) (Mi Xiongzi 芈熊貲), ruled 689 BC - 677 BC: son of King Wu. He moved the Chu capital to Ying
22. Du Ao, Ruler of Chu (楚堵敖) (Mi Xiongjian 芈熊艱), ruled 676 BC - 672 BC: son of King Wen
23. King Cheng of Chu 楚成王 (Mi Jun 芈頵), ruled 671 BC - 626 BC: brother of Du Ao. He invaded Central China and lost to the State of Jin at the Battle of Chengpu.
24. King Mu of Chu 楚穆王 (Mi Shangchen 芈商臣) ruled 625 BC - 614 BC: son of King Cheng
25. King Zhuang of Chu (楚莊王) and Jing (荆莊王) (Mi Lü 芈旅) ruled 613 BC - 591 BC: son of King Mu. He reformed the state and defeated the powerful State of Jin at the Battle of Bi.
26. King Gong of Chu (楚共王) (Mi Shen 芈審) ruled 590 BC - 560 BC: son of King Zhuang
27. King Kang of Chu (楚康王) (Mi Zhao 芈招) ruled 559 BC - 545 BC: son of King Gong
28. Jia Ao (楚郟敖) (Mi Jun 芈麇) ruled 544 BC - 541 BC: son of King Kang
29. King Ling of Chu (楚靈王) (Mi Qian 芈虔) ruled 540 BC - 529 BC: uncle of Jia Ao
30. King Bi of Chu (楚王比) (Mi Bi 羋比) ruled 529 BC - 529 BC: brother of King Ling
31. King Ping of Chu 楚平王 (Mi Xiongju 芈熊居) ruled 528 BC - 516 BC: brother of King Bi
32. King Zhao of Chu (楚昭王) (Mi Xiongzhen 芈熊軫) ruled 515 BC - 489 BC: son of King Ping. The State of Wu captured Ying. For a time, the State of Sui (Zeng) protected King Zhao.
33. King Hui of Chu (楚惠王) (Mi Xiongzhang 芈熊章) ruled 488 BC - 432 BC: son of King Zhao. He conquered the State of Cai. The year before he died, Marquis Yi of Zeng died, so he made a commemorative bell and attended the Marquis's funeral at Suizhou.
34. King Jian of Chu (楚簡王) (Mi Xiong Zhong 芈熊中) ruled 431 BC - 408 BC: son of King Hui
35. King Sheng of Chu (楚聲王) (Mi Xiong Dang 芈熊當) ruled 407 BC - 402 BC: son of King Jian
36. King Dao of Chu (楚悼王) (Mi Xiong Yi 芈熊疑) ruled 401 BC - 381 BC: son of King Sheng. He made Wu Qi prime minister and reformed the Chu government and army.
37. King Su of Chu (楚肅王) (Mi Xiong Zang 芈熊臧) ruled 380 BC - 370 BC: son of King Dao
38. King Xuan of Chu (楚宣王) (Mi Xiong Liangfu 芈熊良夫) ruled 369 BC - 340 BC: brother of King Su
39. King Wei of Chu (楚威王) (Mi Xiong Shang 芈熊商) ruled 339 BC - 329 BC: son of King Xuan. He partitioned the State of Yue with State of Qi.
40. King Huai of Chu the First (楚前懷王) (Mi Xiong Guai 芈熊槐) ruled 328-299: son of King Wei. He lost to the Qin armies at the Battle of Danyang after Qin's invasion of Sichuan. Later, he was tricked and held hostage until his death by Qin.
41. King Qingxiang of Chu (楚頃襄王) (Mi Xiong Heng 芈熊橫) ruled 298 BC - 263 BC: son of King Huai. As a prince, one of his elderly tutors was buried at the site of the Guodian Chu Slips in Hubei. The Chu capital of Ying was captured and sacked by Qin.
42. King Kaolie of Chu (楚考烈王) (Mi Xiong Wan 芈熊完) ruled 262 BC - 238 BC: son of King Qingxiang. He made Shouchun the Chu capital.
43. King You of Chu (楚幽王) (Mi Yu 芈煜) ruled 237 BC - 228 BC: son of King Kaolie or illegitimate son of Lord Chunshen (春申君)
44. King Ai of Chu (楚哀王) (Mi Xiong You 芈熊猶 or Mi Hao 芈郝) ruled 228 BC - 228 BC: brother of King You
45. King Fuchu of Chu (楚王負芻) (芈熊負芻 Mi Xiong Fuchu) ruled 227 BC - 223 BC: brother of King Ai
46. Lord Chang Ping of Chu (昌平君) ruled 223 BC - 223 BC (Chu annexed to Qin): brother of King Fuchu

Pretenders

* Chen Sheng (陳勝) as King Yin of Chu (楚隠王) ruled 210 BC - 209 BC
* Jing Ju (景駒) as King Jia of Chu 楚假王 (Jia for fake) ruled 209 BC - 209 BC
* Mi Xiongxin (芈熊心) as Emperor Yi of Chu (楚義帝) (originally King Huai II 楚後懷王) ruled 209 BC - 206 BC: grandson or great-grandson of King Huai I of Chu
* Xiang Yu (项羽) as Hegemonial King of Western Chu (西楚霸王) ruled 206 BC - 202 BC


Famous people

* Famed poet Qu Yuan hailed from Chu. A government minister and a patriot, he had advocated uniting with the other states to combat the rising hegemon Qin, yet to no avail; he was banished by the king of Chu. According to tradition, such was his grief upon learning of the Qin invasion, he committed suicide in the Miluo River. The Duanwu Festival honors his death for his country.
* Warrior King Xiang Yu, also known as "Overlord of Western Chu"; he destroyed every single Qin army and also was rival to Han Dynasty founder Liu Bang. He was fearsome in the battlefield but arrogance lead to his downfall.
* Han Dynasty founder Liu Bang. He was born in Pei County, in modern Xuzhou, which is in northern Jiangsu. An intelligent statesman and ruler, he defeated the military genius Xiang Yu through his ability to attract and command talented generals and allies. After the formation of Western Han Dynasty, a blossoming of interest in Chu culture arose under Liu Bang's patronage.

See also

* Chu Ci
* Guodian Chu Slips
* King Zhuang of Chu
* Song Yu
* Wu Qi
* Mawangdui
*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
* Chu silk manuscripts
* Lord Chang Ping of Chu
* Tsinghua Chu Slips
=============================================

King Zhuāng of Chǔ (楚莊王) (died 591 BC) was leader in the state of Chu and one of the Five Hegemon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 His name was Mi Lǚ (羋侶).

He took his throne in 613 BC. When he ascended the throne the Kingdom of Chu was in disarray. For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his kingship, Zhuang wasted time on hunting excessively and partying lavishly. Several courtiers were anxious about the king but none dared speak up as the king had given orders that anyone who challenges his rules shall be killed. When a particularly senior minister challenged him through a riddle, the king responded that he had been waiting for 3 years for someone from his court to show some nationalistic pride.

He made Sunshu Ao (孫叔敖) Chancellor and started reforms. The agricultural output of the state of Chu was much better under his reign, improved by Sunshu Ao's large dam-works and enormous planned reservoir created in modern-day northern Anhui province. In 611 BC he annexed the state of Yong and made Chu much stronger.

After some brilliant victories with his army, he attempted to take the place of the King of Zhou. He asked the messenger of Zhou about the weight of the 9 dings of Zhou, which were the symbols of hegemony, but was scolded by the messenger.

In the Battle of Bi, his army defeated the state of Jin, another strong state at that time. Later he got hegemony among some other states. His exploits from a lazy regent to the hegemon of his time gave rise to the Chinese Four-character idiom of "Yī Mǐng Jīng Rén" (一嗚驚人), literally "Amazing [the others] with one cry", which comes from a promise of him: "不嗚則已,一嗚驚人;不飛則已,一飛衝天", translated as "[It would be] fine if he does not cry, [if he does,] one cry is enough to amaze all others; [It would be fine] if he does not fly, [if he does,] he would charge through the sky".


楚莊王(?-前591年),又称荆莊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中国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位君主称霸,其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莊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莊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楚莊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一鸣惊人

历史上关于楚莊王的出生以及莊王登基之前的记载十分有限,一般历史文献对其记载多从“一鸣惊人”开始。

楚莊王于公元前613年登基,即位之初,沉迷声色,荒于政事,并下令拒绝一切劝谏,违者“杀无赦”。大臣伍举冒以隐言进谏,称楚国高地有一大鸟,栖息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鸟,当时莊王即位已经第三年,莊王知道伍举在以大鸟讽喻自己,于是回答说,大鸟三年不飞,飞则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然而此后数月,莊王依然如故,仍旧以淫乐为好,大夫苏从冒死再次进谏,莊王终于听从劝告,奋起图治,诛杀小人,任用贤良,使得楚国国力日益强盛[1]。

随后莊王奋起图强,先后任用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整顿内政,厉行法制,百姓安居乐业,兵力日益强盛,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为莊王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由于莊王日後取得丰硕业绩,确应验其所言“三年不鸣,鸣必惊人”,后世称为“一鸣惊人”。

[编辑] 问鼎中原

自莊王三年(前611年),楚国先后伐庸、麋、宋、舒、陈、郑等国,均取得胜利。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今河南嵩縣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邊,「觀兵於周疆」,在周都洛陽陳兵示威。周王派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意欲移鼎於楚。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傲然地對王孫滿說:「你不要阻止鑄鼎之事,我們楚國只要把折斷的鉤(一種銅兵器)尖收集起來,就足夠鑄造九鼎了。」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態度強硬的嚴詞斥責,楚莊王只好退出周疆[2]。

莊王十七年(前597年)夏,又在泌之战中一举击败当时楚国以外最强的诸侯晋国,自此楚国强盛一时,不再有敌手。莊王二十年(前594年)冬,楚、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鄫等十四国於蜀(今山东泰安西)会盟,正式推举楚国主盟,楚莊王遂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

[编辑] 逸事

[编辑] 莊王葬马

《史记·滑稽列传》中说,楚莊王有一匹心爱之马,莊王给马的待遇不仅超过了对待百姓,甚至超过了给大夫的待遇。莊王给它穿刺绣的衣服,吃有钱人家才吃得起的枣脯,住富丽堂皇的房子。后来,这匹马因为恩宠过度,得肥胖症而死。楚莊王让群臣给马发丧,并要以大夫之礼为之安葬(内棺外椁)。大臣们认为莊王在侮辱大家,说大家和马一样。从而,众臣对莊王此举表示不满。莊王下令,说再有议论葬马者,将被处死。[3]

优孟听说楚莊王要葬马的事,跑进大殿,仰天痛哭。莊王很吃惊,问其缘由。优孟说,死掉的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堂堂楚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而如今只以大夫之礼安葬,太吝啬了。大王应该以君王之礼为之安葬。莊王听後,无言以对,只好取消以大夫之礼葬马的打算。

莊王葬馬这则寓言,从原先莊王执意以大夫规格葬马,到最后莊王答应放弃奢侈的葬马之举,映射了莊王从昏庸之君到圣明霸主的史实。“莊王葬马”以及“一鸣惊人”是楚莊王人生的一个缩影。从最开始莊王昏庸无道,到最后大彻大悟做明君,都表现在这两则寓言裡。

后世也有类似莊王葬馬的事情。汉武帝时期,大宛向大汉进献了一匹汗血宝马。汗血马一生为汉朝立过不少功勞(成语汗馬功勞即源自汗血马)。它死後,武帝执意要将汗血马厚葬,同样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后来,武帝也同样取消葬马之念。可见这两次葬马的事情基本雷同。

[编辑] 绝缨之宴

莊王宴賜群臣喝酒。天色黑了,大家喝得酒酣耳熱之際,燈火突然熄滅,於是有人趁機會拉扯美人的衣裳。美人拉斷那人的帽帶,向楚莊王報告說:「剛才燈火熄滅的時候,有人拉扯我的衣裳。我已經扯斷他的帽帶拿在手裡了。叫人趕快把火點上吧!看看是誰帽帶斷了。」楚莊王說:「宴賜群臣喝酒,讓人喝醉而失禮,怎麼可以為了彰顯女人的節操而羞辱人呢!」於是傳令左右說:「今晚同我一起喝酒,不喝到帽帶斷了,就不算盡興。」大臣有一百多人,大家都把帽帶拉斷,然後才叫人把火點上,大家都喝得十分盡興而離席散去。

過了三年,晉國和楚國交戰,有位大臣總是在前面衝鋒陷陣,五度交鋒五度奮勇作戰,帶頭擊退了敵人,最後終於獲得勝利。楚莊王訝異地問他說:「我的德行淺薄,又不曾特別優待你,你為什麼毫不猶豫地為我出生入死到這樣的地步呢?」那大臣回答說:「我本就該死!從前喝醉而失去了禮節,君王您隱忍而不誅殺我。我始終不敢因為君王您蔽蔭的德行而不顯揚地加以報答,常常希望自己能夠肝腦塗地,用頸上的熱血濺到敵人身上很久了!我就是那天晚上帽帶斷了的人哪!」於是打敗了晉軍,楚國因此而得以強盛[4]。
Top of pagePrevious messageNext messageBottom of page Link to this message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Posted on Monday, April 15, 2013 - 10:21 am:   

a.jpg

Add Your Message Here
Post:
Username: Posting Information:
This is a private posting area. Only registered users and moderators may post messages here.
Password:
Options: Enable HTML code in message
Automatically activate URLs in message
Action:

Topics | Last Day | Last Week | Tree View | Search | Help/Instructions | Program Credits Admin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