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Message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hursday, November 29, 2012 - 07:03 pm: | |
http://cn.nytimes.com/article/world/2012/11/29/c29mideast/ 东逊尼派穆斯林的崛起 NEIL MacFARQUHAR 报道 2012年11月29日 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多年来,所谓的“什叶派新月带”势力越来越强,威胁着美国及其中东盟友。这个由伊朗支持的政治及意识形态同盟,把该地区深深仇视以色列及西方的各股势力连结了起来。 但是革命、战争和经济因素已经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格局,为一个新集团的崛起铺平了道路。这是一个由埃及、卡塔尔和土耳其逊尼派穆斯林同盟领导的三国轴 心。在终止以色列和加沙为期八天的冲突中,这三国起到了主导作用,他们主要通过拉拢哈马斯,施加外交影响,承诺大量援助,诱使其进一步远离伊朗—叙利亚— 真主党阵营。 这一格局变化为美国和以色列提供了机会,孤立正在复兴的伊朗,限制其与阿拉伯世界的接触,并使得德黑兰更难在以色列边境武装其代理人。但是,收益也 有限,因为,尽管这些逊尼派领导人与德黑兰的领导人不同,愿意与华盛顿合作,但是他们也宣扬一种激进的、基于宗教信仰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已经助长了 整个地区的反西方情绪。 哈马斯向以色列北部城市发射的导弹来自于伊朗。去年冬天,哈马斯与伊朗轴心决裂,公开支持反抗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的活动。但今年秋天,哈马斯与埃及—卡塔尔—土耳其轴心发展起的亲近关系才终于有了成果。 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中东项目负责人罗伯特·马利(Robert Malley)说,“与伊朗联盟相比,这一阵营有更多资本可以分享,不论在政治上、外交上还是在物质上。与伊朗相比,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才是他们的归属。” 加沙冲突更清楚地表明,自从2011年1月,这场伊斯兰主义运动推翻了一个又一个国家政权,中东地区各同盟经历了怎样的嬗变。伊朗对停火不感兴趣,而埃及、卡塔尔和土耳其想要停火。 然而,在这场重燃的逊尼派与什叶派对决中,叙利亚战争才是决定性的争夺。胜者会赢得一个极其宝贵的战略要冲。 现在,局势似乎正朝着不利于伊朗的方向转变,它可能会失去自己主要的阿拉伯盟友,叙利亚。最近,逊尼派领导的反对势力似乎已在反政府的行动中取得重 大进展,威胁着阿萨德家族40年的专制统治及其与伊朗的长期同盟。如果阿萨德倒台,作为一个什叶派穆斯林联盟,伊朗和真主党会因此在宗派纷争日益严重的中 东地区陷入孤立,不能在当地继续享有特别的威望,如大马士革一直宣扬的那样,成为“阿拉伯抵抗的心脏”。 如果这些变化似乎让美国不知所措,那是因为尚不清楚动荡之后何种格局会出现。 很显然,像埃及总统侯赛因·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那样、美国赖以推行自已意志的老一代领导人,或已倒台,或已失势。但除此之外,局势仍然混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新的格局。由此产生的新的 社会可能会是充斥着强烈宗教意识形态的,令美国人难以接受。新的现实可能是,伊朗力量削弱,但中东变得更加宗教化和保守,更少受制于美国。 伊斯兰派已在埃及、利比亚及突尼斯壮大,而叙利亚的反对派则由逊尼派武装分子领导,有越来越多的圣战分子,也有一些基地组织的同情者。卡塔尔有一个美国主要军事基地,却也在整个地区内资助伊斯兰派。 在埃及,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Mohamed Morsi)只在当选后才辞去了在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中的职务,但是他仍旧和该运动保持密切联系。被很多中东国家视为典范的土耳其一直与华盛顿保持密切的关系,但它同时也在削减那些 亲美派将军的权利。 国际危机组织的马利说到,“这是一个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格局,美国身在其中。旧的格局中,温和派与激进派的分野正在为宗教、教派之间的分裂所取代,美国左右为难。 在逊尼派联盟崛起的新形势下,不仅是什叶派落了下风,那些曾与华盛顿结盟的老派领导人也处于不利形式。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Palestinian Authority)中的保守派们20年来企图停止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土地,因终未成功而显得落后而无用,但这些人还不甘于沦落到无足重轻的地位。 比尔泽特大学(Birzeit University)官员、前政府发言人加桑·哈提卜(Ghassan Khatib)说到,“哈马斯因其革命性,一直宣称自己代表了本地区变革的未来,并称他们所属的宗教政治集团在革命运动中始终占上风。” 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领导人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将在本周四的联合国大会上发言,申请成为非会员国。预计决议将获通过,但是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本地区最近的情势,这种改变可能太小,也来得太迟。 埃及、卡塔尔和土耳其都想要一个更和平、更稳定的中东,他们曾经反复强调,要实现和平,以色列的侵占必须终止。但是新的伊斯兰派政府不再多谈两国方案,因此分析人士认为,某种形式的长期停火是更可能的结果。 黎巴嫩研究阿拉伯伊朗关系的学者塔拉勒·阿特里希(Talal Atrissi)指出,“随着哈马斯靠向土耳其、埃及和卡塔尔联盟,他们的抵抗性将减弱,因为这三个国家不想要抵抗运动。” 但是这些国家将不会提供武器,所以哈马斯仍将与德黑兰保持联系。哈马斯领袖哈立德·迈沙阿勒(Khaled Meshal)告诉CNN,哈马斯与德黑兰的关系“与过去不同了,但是不会破裂。” 哈马斯和真主党曾是同盟,现在却时有冲突,这一事实说明他们靠向逊尼派联盟的转变。 一位试图解释近来局势变化的西方外交官在这块版图上画了一个十字,中间交汇点是叙利亚。沿东西向的线,他写下“新月热地”几个字,活用了“新月沃 地”这个用来指中东古代闻名发祥地的名称。“新月热地”代表了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一条动荡不定的断裂线,两派争夺的,就是叙利亚。 另一道线被标注为“逊尼派斗争”,代表了占统治地位的穆斯林宗派内的斗争,分歧的焦点是什么样的政府、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将从当前的政治动荡中胜出。最大的变化无疑是,独裁者的时代似乎正在终结。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研究阿拉伯问题的教授拉希德·哈立迪(Rashid Khalidi)指出,“这些政府是民粹主义的政府,他们比起前政权来更关注国内舆论。在阿拉伯革命之前,这里的局势是冻结的,很容易看清局势走向。” 翻译:梁英、曹莉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February 23, 2011 - 09:21 am: | |
http://www.zaobao.com/yl/tx110219_001.shtml 丹尼尔·科尔斯基与本·犹大:西方的中东政策支柱正在瓦解 (2011-02-19) ● 丹尼尔·科尔斯基与本·犹大 拿破仑在两个世纪前抵达埃及时,预示了现代中东的开始。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灭亡已近90年,殖民主义统治结束已经50年,从伊拉克战争开始计算也已经有8年了。现在,发生在开罗的革命性抗议活动显示,另一场变革可能正在发生。 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发挥影响的三大支柱:强大的军事存在、密切的商业关系及一系列依赖美元的国家——正在瓦解。因此,今后几周和几个月出现的中东,可能会让西方国家更难以施加其影响力。 西方在中东军力的转弱 第一个支柱军事存在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英国对部分奥斯曼帝国的占领,并在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建立它们在这个地区的军事联系时获得加强。 1955年,西方国家甚至强大到能够将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巴基斯坦拉在一起签署了所谓的巴格达条约(Baghdad Pact),结成了一个西亚的“北约”。 1973年爆发的“赎罪日战争”(Yom Kippur War),清楚说明了西方和苏联在该地区的军事影响力。当叙利亚的米格战机(MIG)与以色列的“天鹰”式战机(Skyhawk)在戈兰高地上空激战之时,埃及军队的捷克斯洛伐克造130毫米火箭炮也开火了。但美国和苏联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战场上,它们在该地区国家的高层军事指挥系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更近期,西方在波斯湾地区的军事设施,确保了冷战盟国的石油供应,防止伊拉克复兴党人和霍梅尼的伊朗夺取珍贵的油井或封锁出口通道。 但这个军事支柱一直被削弱。1980年在伊朗拯救美国人质的“鹰爪行动”(Operation Eagle Claw)的失败,便是一个早期的迹象。黎巴嫩真主党在1983年袭击美国驻贝鲁特海军陆战队营地,引发美国突然从黎巴嫩撤军,是这个支柱上的另一道裂纹。自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来,美国已经将驻沙特阿拉伯的军队撤出,并发现其常规军事力量不一定能够转化为对当地的影响力。 中东国家的东向政策 商业关系这第二支柱也同样已经被削弱。美国曾经是海湾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但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2009年,沙特将其2009年生产的原油的57%出口到远东,只有14%输往美国。为了对这根本的转变作出反应,阿卜杜拉国王自2005年开始便奉行“向东看”的政策,与远东国家的贸易额超过了600亿美元。 这种东向政策的结果,是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卡塔尔和阿联酋更大的贸易伙伴。卡塔尔几乎四分之一的贸易是与中国进行的,与美国的贸易额相比之下只占略超5%。同样的,阿联酋与中国、印度和韩国的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37%。对许多中东国家而言,中国的要求现在与美国的利益同等重要。 最后,美国在该地区不再拥有一系列相对稳定的代理人。美国认为它给予埃及、以色列和约旦的大规模援助,可以确保它们的稳定和在事关美国利益的课题上的合作。这种做法发挥了30年的作用,但如今这种关系正在减弱。 中东正形成新的地缘政治结构 过去10年间,西方影响力下降的速度似乎加快了。沙特在2003年就明确表示,他们不能再容许境内的美国军事设施。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其第一和第二任期内,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平进程的问题上都拒绝按美国的意旨行事。此外,尽管境内有庞大的美军基地,卡塔尔仍与叙利亚和伊朗保持密切关系。 屋漏偏逢连夜雨,现在埃及又出现了起义。穆巴拉克曾是西方中东政策的基石:他对美国的潜在敌人毫不妥协;在与以色列的和平谈判中他肯定会出现;在对伊朗的立场上他也可以增加美国的实力。现在,美国与埃及的盟国关系正受到威胁,美国对整个中东的政策也是如此。 当西方中东政策的三大支柱正在瓦解时,与太平洋的贸易及不再效忠于一个强国的情况,让一个新的中东正在形成。北非的革命、土耳其的自信、伊朗的不妥协和伊拉克的大失败,正在塑造中东的地缘政治结构。西方国家会发现,最后出现的战略局势将是不容易应对的。 作者Daniel Korski是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Ben Judah则是委员会研究员。 英文原题:The West's Middle East Pillars of Sand 版权所有: Project Syndicate,2011. The West’s Middle East Pillars of Sand Daniel Korski and Ben Judah 2011-02-16 The West’s Middle East Pillars of Sand LONDON – Two centuries ago, Napoleon’s arrival in Egypt heralded the advent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 Now, almost 90 years after the demise of the Ottoman Empire, 50 years after the end of colonialism, and eight years after the Iraq War began, the revolutionary protests in Cairo suggest that another shift may well be underway. The three pillars upon which Western influence in the Middle East was built – a strong military presence, commercial ties, and a string of dollar-dependent states – are crumbling. As a result, the Middle East that emerges in the weeks and months ahead may become much harder for the West to influence. The first pillar – military presence – dates back to French and British occupation of parts of the Ottoman Empire after World War I, and was reinforced by the Cold War-era military links forg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In 1955, the West was even strong enough to sign up a remarkable cast of Turkey, Iraq, Iran, and Pakistan in a kind of West Asian NATO known as the Baghdad Pact. The Yom Kippur War in 1973 was a neat illustration of the Western and Soviet military influence. The Egyptian army fired Czechoslovak 130mm rockets while Syrian MIGs fought Israeli Skyhawks over the Golan Heights. But American and Soviet influence was not confined to the battlefield, as both countries made their presence felt high up the military chain of command. More recently, military installations in the Persian Gulf protected the oil supplies of the Cold War alliance and deterred both Ba’athist Iraq and 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s Iran from grabbing the prized oil wells or choking off export routes. But this military pillar has been steadily eroded. An early sign was the failure of “Operation Eagle Claw” to rescue US hostages in Iran in 1980. Another crack appeared with the 1983 Hezbollah attack on the US Marine barracks in Beirut, which triggered an abrupt US withdrawal from Lebanon. Since the invasion of Iraq in 2003, US forces have withdrawn from Saudi Arabia and discovered that their conventional military potency does not necessarily translate into impact on the ground. The second pillar of the West’s Middle East role – commercial ties – has also been weakened. America used to be the essential trade partner for the Gulf countries, but this has now changed. In 2009, Saudi Arabia exported 57% of its 2009 crude oil to the Far East, and just 14% to the US. Responding to this underlying shift, King Abdullah has been pursuing a “look East” policy since 2005, resulting in trade worth more than $60 billion. This eastward shift has made China a bigger trading partner than the US for both Qatar and the UAE. And almost a quarter of Qatar’s trade is with China, compared to just over 5% with the US. Likewise, 37% of the UAE’s trade is with China, India, and South Korea. To many Middle East states, what China wants is now just as important as US interests. Finally, the US no longer has a string of relatively stable clients in the region. The US believed that the massive amounts of aid that it doled out to Egypt, Israel, and Jordan guaranteed both stability and cooperation on issues of American interest. This worked for three decades, but now the link is weakening. The pace of the decline of Western influence seems to have accelerated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Saudis made it clear in 2003 that they could no longer host US military installations. In both his first and second terms as Israel’s prime minister, Binyamin Netanyahu refused to follow the US script on the Israeli-Palestinian peace process. And, despite hosting a huge US military base, Qatar maintains close links to Syria and Iran. To this must now be added the revolt in Egypt. Hosni Mubarak was the lynchpin of the West’s policy: he was uncompromising with potential US enemies; he could be relied upon to appear at peace talks with the Israelis; and he could be used to add weight to the American position on Iran. Now the US-Egyptian alliance is under threat, and with it American policy for the entire Middle East. As the three pillars of Western Middle East policy crumble, a new Middle East is taking shape, buffeted by Pacific trade winds and owing allegiance to more than one power. Its geopolitical architecture is being shaped by the North African revolutions, Turkish assertiveness, Iranian intransigence, and the Iraq debacle. The West will not find the resulting strategic terrain easy to navigate. Daniel Korski is a senior policy fellow at 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Ben Judah is a policy fellow at 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1. www.project-syndicate.org Daniel Korski is a senior policy fellow at 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Ben Judah is a policy fellow at 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unday, January 10, 2010 - 06:00 am: |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eature/pages/feature100110.shtml 世人较为陌生的中东国家——也门,因为去年圣诞节发生的一起炸机未遂事件,迅速成为世人的焦点。 炸机未遂事件的嫌犯奥马尔向美国调查人员承认,他曾在也门接受卡伊达组织的训练,而该组织的阿拉伯半岛支部也已宣称是幕后策划人,目的是报复美军在也门袭击其成员。 有评论指出,也门是下一个阿富汗。美国参议员利伯曼去年访问也门时曾表示,对美国来说,“伊拉克是昨天的战争,阿富汗是今天的战争,而如果不赶快采取有效行动,也门将成为明天的战争。” 从一个陌生国度蜕变为全球安全的巨大威胁,也门是怎样牵扯上恐怖主义? 也门,明天的战争? 赖筱青/国际特稿 (2010-01-10) 也门虽在1990年取得统一,但依然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在北部,由逊尼派(Sunni)主导的也门中央政府与“胡塞叛军”(Houthis)的冲突正在进行中。 胡塞叛军属于栽德派(Zaydi),是什叶派(Shi’ite)的一个分支。实际上,这场冲突是2004年战争的延续。那年,也门政府枪杀了栽德派一名重要领袖,引起该派系成员担心自己将成为政府清洗的对象,或是逊尼激进派暗杀的目标,于是公开和政府对抗。 至今为止,已经有数百人在冲突中死亡,上万人逃离家园。政府在冲突中使用空投炸弹和炮弹袭击叛军,造成不少平民伤亡,加上传闻说政府对叛军的亲友进行株连处罚,以及封锁国际社会对于难民的人道援助,这都间接导致更多平民加入叛军,使得冲突无法平息。 而在南部,许多居民自统一后一直都对当地情况极为不满,分离主义情绪也因而产生。 也门官员和分析员说,总统萨利赫把处理这两个地区的冲突视为首要任务。萨那大学的政治学者阿卜杜拉则认为,萨利赫最关注的问题是稳固政权并继续执政,其次才是南北地区的内乱。以此看来,卡伊达组织对当地带来的潜在威胁较被政府忽视。 据《时代周刊》报道,也门有三分之二地区不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它们不是被分离主义分子控制,就是臣服于当地的部落势力。这些部落长期和政府作对,而且还绑架外国游客作为和政府谈判的筹码。也门政府的软弱无能不但助长了叛乱分子的势力,更使得卡伊达分子能够“乘虚而入”,在当地“蓬勃发展”。 另据外交界人士和分析员指出,内忧外患造成也门政府力量薄弱。美国过去又对卡伊达掉以轻心,对也门复杂的政治环境缺乏了解,也没有为该国提供充足的援助与合作等等,这都导致卡伊达在也门的力量日益壮大。 水资源和索马里因素 较早时,索马里的强硬派回教组织“青年党”(Al-Shabaab)表示,如果美国向卡伊达的也门支部发动报复性攻击,该党将增援“也门兄弟”,并呼吁全球回教徒效法。 此番言论传出后,与也门隔海相望的索马里便逐渐成为美英反恐的焦点,两国表示将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支持扩大在索马里的维和部队规模,并承诺将出资帮助也门建立一支专门用于反恐的警察部队,同时加强对也门海岸的监控,以防恐怖主义的势力继续扩散。 除了青年党,持续威胁着亚丁湾的索马里海盗对也门的经济也造成影响。也门虽以石油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比起其他阿拉伯国家,该国石油资源相当有限,甚至可能会在近几年内耗尽。 “索马里因素”加上政府的贪污腐败,令也门成为阿拉伯地区最贫穷的国家,失业率高达40%。在2000年至2006年期间,当地 17.5%人口每天生活费约是1.25美元(约1.75新元)。同时,也门的生育率在全球名列前茅,对该国的贫困和失业等问题可谓雪上加霜。这些问题最容易迫使人们参加叛乱,甚至是加入卡伊达等恐怖组织。 更叫人担心的是,由于也门降雨量少,加上人们大量种植阿拉伯茶(Khat),灌溉这种植物耗费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水资源,使到原本就已短缺的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当地政府和专家都认为,也门恐怕将在10年后成为全球首个水资源枯竭的国家。 芝加哥独立分析员奥尼尔(Brian O’Neill)曾担任《也门观察家报》总编辑,他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水资源枯竭后所导致的社会暴动和难民潮,很可能为卡伊达组织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卡伊达分子过后或许得迁移基地,但到时将发展成势力更为强大的组织。 观察家认为,索马里强硬派回教组织‘青年党’的潜在力量,可能助长邻国也门的恐怖分子势力。(路透社) 美国不得不开辟反恐新战线 底特律炸机未遂阴谋迫使美国不得不开辟反恐新战线,但却遇上类似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反恐战的挑战:美国在也门境内展开空袭行动,往往招来“杀害无辜平民”的指控,激起反美情绪。 2000年科尔号受袭后,美国曾和也门政府联手对付卡伊达。由于也门担心得罪势力强大的部落和宗教人物而引起反弹,因此不愿公开反恐的消息,当美国官员将2002年11月双方联手炸死6名卡伊达嫌疑分子的“战绩”公告于世后,令也门对美国失去信任。美国官员虽承认“战绩”导致也门总统为难,但也指也门政府的反恐决心早已动摇。 奥尼尔认为,美国在也门对抗卡伊达可说是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挑战是,该组织已彻底融入当地的部落文化,成功博取了也门民间的同情,认同该组织核心宗旨的人比比皆是。 另一大挑战是,美国在当地反恐战争中唯一的合作伙伴——也门政府,其合法性至今依然受质疑。奥尼尔指出,美国或其他国家给予也门政府的援助,只会让萨利赫总统的地位在当地人眼中降低,从而助长卡伊达的势力。 尽管如此,美国总统奥巴马为支援也门政府,正要求国会把今年对也门的援助提高到6300万美元,比去年多出2000余万美元。这不但显示了美国打击当地恐怖分子的决心,或许也意味着这场“明天的战争”早已展开。 疑涉及圣诞节炸机事件 美反恐机构调查安瓦尔 美国反恐机构正在调查,在美国出生、现已成为卡伊达在也门支部关键人物的回教教士安瓦尔·奥拉基(Anwar al-Awlaki),是否涉及圣诞节炸机未遂事件。 《洛杉矶时报》引述情报特务和执法人员说,所截取到的情报和其他资料显示,安瓦尔和炸机未遂案嫌犯奥马尔之间有联系。上个月在美国胡德堡空军基地开枪打死13人的尼达尔,也被指曾经与安瓦尔通电邮。 38岁的安瓦尔,1971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出生,父母来自也门。他的家庭环境相当不错,父亲是也门农业部前部长,曾担任萨那大学的校长。安瓦尔在1978年和家人回到也门居住,1991年重返美国深造。他毕业自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工程系,还在圣迭戈州立大学考获硕士学位。 互联网上的奥萨马 安瓦尔拥有自己的博客和Facebook网站,甚至还被形容为“互联网上的奥萨马”。他在美国逗留期间已开始在各州的回教堂传教,并曾在也门籍回教教士阿卜杜·马杰德(Abdul Majeed al-zendani)创办的慈善机构工作。据了解,阿卜杜·马杰德已被美国政府列为“环球恐怖分子”。 九一一事件调查委员会的报道指出,安瓦尔在那段期间曾和该事件的两名嫌犯见过面。报道说,他们和安瓦尔的关系不但密切,而且还对他“极为尊崇”。 2006年,安瓦尔回返也门,几个月后因涉及一起绑架案而被捕。他在2008年获释后就以也门为基地,把个人网站发展成国际性论坛,宣扬回教圣战和鼓励袭击西方目标。 目前生死未卜 反恐官员说,安瓦尔是最近才与卡伊达在阿拉伯半岛的支部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这也是该支部加紧对付在区域和世界其他地区美国目标的时候。该组织宣称,他们为奥马尔提供训练和炸药,让他得以在一架飞往美国的班机上发动袭击。美国官员证实了他们的说辞。 另据法新社报道,安瓦尔受访时承认自己曾和袭击胡德堡的枪手尼达尔有过接触;其亲戚则表示,安瓦尔并没有指使尼达尔干案。 去年24日,也门政府军向夏卜瓦省展开空袭,击中当时正在开会的几名卡伊达领袖。安瓦尔在此事件后便“销声匿迹”,目前生死未卜。也门安全官员透露,当局并没有在空袭现场找到安瓦尔的尸体,因此认为他很可能逃过一劫。 一名自称是安瓦尔家族朋友的记者则告诉英国《卫报》,他上周曾经和安瓦尔交谈过,还说他“不但活着,而且情况良好。”尽管如此,这些消息都未经证实,当局还在继续寻找他的下落。 卡伊达组织在也门崛起 也门是卡伊达头目奥萨马的祖籍所在,长期以来都是恐怖分子重要发源地。在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和阿富汗的战争中,也门共派出了数百名“圣战战士”。在后来的伊拉克冲突中,根据在伊拉克被俘、已经死亡和被确认为武装分子的人数统计,也门依然是最大的“圣战战士”供应地。 早在九一一事件发生之前,美国的反恐战争就已在也门展开。2000年,卡伊达在也门岸外炸沉美国军舰“科尔号”,导致17名美军死亡。之后,美国便开始和也门政府联手打击当地的卡伊达组织。随着美国把对抗恐怖分子的精力投入伊拉克和阿富汗后,对也门的注意力也稍为减少。 不过,到了2006年,情况改变。那年,23名怀疑是卡伊达成员的囚犯在也门首都萨那越狱,其中几人是科尔号袭击案的嫌犯,包括后来成为卡伊达阿拉伯半岛分支头目的武海希(Nasser al-Wuhayashi)。这起事件应该算是也门当代卡伊达分子的创始。 隔年,武海希委任36岁的沙地阿拉伯公民希赫里(Said Ali al-Shihri)为副手。被视为卡伊达组织“崛起之星”的希赫里曾被囚禁在关塔那摩营,他在2007年被释放到沙地阿拉伯后突然失踪,之后在也门出现。 据了解,当时也门卡伊达分支的核心组织规模还不大,可能不超过200人。但它在去年和卡伊达阿拉伯分支合并为“卡伊达阿拉伯半岛分支”(AQAP)后,已变成规模更大的区域组织的一部分。 该组织在也门东部设立基地,那里的高山和沙漠为基地形成一道自然保护墙。由于也门中央政府一直无法控制该地区,也使该基地成为卡伊达分子的最佳避风所。最近两年,该组织频频在也门发动袭击,主要打击的目标为西方国家。 2008年,该组织宣称对杀害四名韩国游客和向几所外国大使馆展开爆炸袭击等事件负责。去年8月,该组织的自杀式炸弹手企图暗算沙地阿拉伯反恐首长,也是皇室成员之一的穆罕默德王子。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在反恐方面加强了与也门的合作。去年12月17日,5架美军战机向卡伊达的匿藏地点展开空袭,共有30名卡伊达激进分子被击毙。在同月24日的围剿行动中,也门政府称,他们打死了30名卡伊达分子,包括该组织的区域头目武海希和其副手希赫里。 《纽约时报》引述一名中央情报局前高级官员的话说,美国一年前向也门派遣大批具有打恐经验的沙场老将,美国最机密的特种部队也已开始给予也门保安部队训练。 在未来的18个月,五角大楼将出资7000多万美元和再派遣特种部队人员到也门,协助培训和装备当地的保安部队、内政部队和海岸卫队,这比早前的军事援助多一倍。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August 05, 2009 - 05:33 am: | |
http://news.bbc.co.uk/2/hi/middle_east/8102406.stm Who's who in Iran Friday, 19 June 2009 As the situation in Iran becomes increasingly volatile, we take a look at the players in Iranian societ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Supreme Leader, Ayatollah Ali Khamenei The Supreme Leader, Ayatollah Ali Khamenei Supreme Leader, Ayatollah Ali Khamenei Ayatollah Khamenei is believed to back President Ahmadinejad Iran's Supreme Leader, Ayatollah Khamenei, is the country's most powerful figure. He appoints the head of the judiciary, six of the 12 members of the powerful Guardian Council, the commanders of all the armed forces, Friday prayer leaders and the head of radio and TV. He also confirms the president's election. Khamenei was a key figure in the Islamic revolution in Iran and a close confidant of Ayatollah Khomeini, the founder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He was later president of Iran from 1981 to 1989 before becoming Supreme Leader for li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esident Mahmoud Ahmadinejad Iranian President Mahmoud Ahmadinejad President Ahmadinejad was previously the mayor of Tehran Mahmoud Ahmadinejad, who has been Iran's president since 2005, was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Islamic revolution and was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student union that took over the US embassy in Tehran in 1979. But he denies being one of the hostage-takers. He became the first non-cleric to be elected president since 1981 when he won a run-off vote against former president Ali Akbar Hashemi Rafsanjani in elections in June 2005. He is a hard-liner both at home - where he does not favour the development or reform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 and abroad, where he has maintained an anti-Western attitude and combative stance on Tehran's nuclear programme. Much of his support comes from poorer and more religious sections of Iran's rapidly growing population, particularly outside Tehr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r Hossein Mousavi Mir Houssein Mousavi and his wife, Zahra Rahnavard, voting Unusually for Iran, Mousavi's wife campaigned alongside him The 68-year-old former prime minister stayed out of politics for some years but returned to stand as a moderate. Mir Hossein Mousavi was born in East Azerbaijan Province and moved to Tehran to study architecture at university. He is married to Zahra Rahnavard, a former chancellor of Alzahra University and political advisor to Iran's former President Mohammad Khatami. One of his closest associates and backers in this election was Ali Akbar Hashemi Rafsanjani, the former President of Iran who now heads two of the regime's most powerful bodies: the Expediency Council (which adjudicates disputes over legislation) and the Assembly of Experts (which appoints, and can theoretically replace, the Supreme Lead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i Akbar Hashemi Rafsanjani Ayatollah Ali Akbar Hashemi Rafsanjani Rafsanjani has dominated Iranian politics since the 1980s Ali Akbar Hashemi Rafsanjani, has been a dominant figure in Iranian politics since the 1980s. Described as a "pragmatic conservative", he is part of the religious establishment, but he is open to a broader range of views and has been more reflective on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Mr Rafsanjani was president for eight years from 1987 and ran again in 2005. He lost to Mahmoud Ahmadinejad in the second round. He has been openly critical of the president since then. He is still a powerful figure in Iranian politics as he heads two of the regime's most powerful bodies: the Expediency Council (which adjudicates disputes over legislation) and the Assembly of Experts (which appoints, and can theoretically replace, the Supreme Leader). He is also a wealthy businessm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Reformists Mohammad Khatami Mohammad Khatami is a long-time friend and adviser of Mir Hossein Mousavi The Iranian reform movement is a political movement led by a group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organizations in Iran who supported Mohammad Khatami's plans to introduce more freedom and democracy. In 1997, Khatami was elected president on a platform of greater freedom of expression, as well as measures to tackle unemployment and boost privatisation. However, much of his initial liberalisations were stymied by resistance from the country's conservative institutions. He initially stood for election in 2009 but later stood aside and lent his support to Mir Hossein Mousavi. Other key reformist figures include Mir Hossein Mousavi, Mohsen Mirdamadi, Hadi Khamenei, Mohsen Aminzadeh, and Mostafa Tajzade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Revolutionary Guard and the Army IRGC troops parade on Quds Day in Tehran The Revolutionary Guard have influence in Iran's political world The armed forces comprise the Revolutionary Guard and the regular forces. The two bodies are under a joint general command. Iran's Islamic Revolution Guards Corps (IRGC) was set up shortly after the revolution to defend the country's Islamic system, and to provide a counterweight to the regular armed forces. It has since become a major militar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orce in Iran, with close ties to the Supreme Leader, Ayatollah Ali Khamenei, and President Mahmoud Ahmadinejad, a former member. The force is estimated to have 125,000 active troops. It boasts its own ground forces, navy and air force, and oversees Iran's strategic weapons. The Guards also have a powerful presence in civilian institutions and are thought to control around a third of Iran's economy through a series of subsidiaries and trus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Militias Members of the Iranian Basiji militia take part in an annual military parade The Basij serve as an auxiliary force The Revolutionary Guard also controls the Basij Resistance Force, an Islamic volunteer militia of about 90,000 men and woman with an additional capacity to mobilise nearly 1m. The Basij, or Mobilisation of the Oppressed, are often called out onto the streets at times of crisis to use force to dispel dissent. There are branches in every tow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Clerics Iranian clerics Conservative cleric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political life in Iran Clerics dominate Iranian society. Only clerics can be elected to the Assembly of Experts, which appoints the Supreme Leader, monitors his performance and can in theory remove him if he is deemed incapable of fulfilling his duties. The Assembly is currently headed by Iran's former President Ali-Akbar Hashemi Rafsanjani, who is described as pragmatic and conservative. Former President Mohammad Khatami accused the clerics of obstructing his reforms and warned against the dangers of religious "despotism". Clerics also dominate the judiciary, which is based on Sharia (Islamic) law. In recent years, conservative hardliners have used the judicial system to undermine reforms by imprisoning reformist personalities and journalists and closing down reformist papers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Monday, June 22, 2009 - 08:51 am: | |
http://news.bbc.co.uk/2/hi/middle_east/8060167.stm Iran: facts and figures Iran elects a new president on 12 June amid mounting pressure for reform from within and outside the country. Iran possesses nearly a 10th of the world's oil, yet fuel is rationed. Inflation is at unprecedented levels, and there is disenchantment with government spending policies which are largely seen as populist and which the country cannot afford. Read more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country in facts and figures. THE PEOPLE Iran comprises a mix of ethnic and religious groups, but is led by Shia Muslim clerics. A president is publicly elected every four years from a candidate list vetted by the influential Guardian Council, half of whose members are themselves appointed by the powerful and conservative Supreme Leader, Ayatollah Ali Khameni. Find out more about who runs Iran Iran's population doubled between 1975 and 2000, and an increasingly large proportion of it is young. About half its 71m people are under 25; nearly two-thirds under 30. This youthful population is clearly demonstrated in the graph below. Literacy rates among young people bear comparison with much of the world, although there is a marked difference between men (87.3%) and women (77.2%) over the age of 24. HEALTH Iran's health indicators are among the best in the Middle East because of a government drive over the last 20 years to improve the nation's health by focussing on primary care and disease prevention in both rural and urban areas. The government has invested heavily in health care In 2005 Iran spent 7.8% of its GDP on health, compared with neighbours Saudi Arabia's figure of 3.4% (2007), Iraq's 4.1% (2007) and Turkmenistan's 4.8% (2005). The UK spent 8.2% of GDP on health care in 2005. But massive unemployment - analysts put it between 20% and 30% - has led to a "brain drain" from the country, leaving it short of (among others) health professionals, particularly doctors and dentists. Yet life expectancy is above the global average (though nowhere near that of most of the Western world), diabetes and tuberculosis are at relatively low levels. Only 4% of its population was undernourished in 2003, according to the World Bank, though 4.3% of under-fives were overweight - putting it a lot higher up the global "league table" of child obesity. ECONOMY Iran has one of the strongest-performing economies of the major oil-producing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But critics argue it has squandered much of this wealth through imprudent public-sector spending, subsidies, corruption and inefficiency. IRAN FACTS Major trading partners: EU (24.3% of total import/exports), China (14.3%), Japan (9.8%), South Korea (6.3%), Turkey (5.6%) Economically active population: 23.5 million (2006 estimate, CBI) GDP: 294.1 billion dollars, (2007 US estimate) Unemployment: 9.6%, rising to 20.3% among people under 24 (spring 2008, CBI) Annual inflation: 25.3% (May 2009, CBI) Oil production: 4.4m barrels per day (2006, IMF) Country profile: Iran A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report estimated that the country's non-oil fiscal deficit would rise to about 18% of its GDP by the end of the last financial year, making it even more at risk to a fall in oil prices. While UN sanctions, imposed over its refusal to suspend its uranium enrichment programme have played some role in Iran's recent economic decline, the general feeling is that although they have made some aspects of business more difficult, they are not economically that signific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assets were targeted, deterring foreign banks from doing business in Tehran. Petrol rationing, introduced in June 2007, sparked angry protests in which a number of petrol stations were burnt to the ground. ENERGY As the world's fourth-highest oil and gas producer, Iran enjoys good economic growth, but commentators fear it is too reliant on its petrorchemical revenues. IRAN'S GAS IMPORTS/EXPORTS Proven reserves 2007 - 27.80 trillion cubic m (15.7% of world total) Production - 111.9bn cu m (3.8%) Consumption - 111.8bn cu m (3.8%) Source: BP 2008 report They account for 80% of its export earnings, yet a lack of domestic refining capacity means it imports around 40% of its petrol. Much of its oil income is used to fund public spending and subsidies. The IMF estimates that energy subsidies amount to about 17.5% of it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 a country that has some of the cheapest petrol in the world - and fuel rationing. And while the country boasts the biggest reserves of natural ga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second only to Russia globally), its consumption is also markedly high, behind only the US and Russia.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Friday, June 19, 2009 - 06:12 am: | |
http://news.sina.com.cn/w/2009-06-19/145318054310.shtml 德媒体曝光伊朗被捕反对派领导人名单(图) 2009年06月19日 第一排:左1:莫赫森·米尔达马迪(Mohsen Mirdamadi),伊朗伊斯兰联合阵线领导人。2000至2004年担任伊朗国会议员并兼任最大改革派报纸的主编。左2:纳巴维,穆萨维时的工矿业部部长。左3:亚兹迪。左4:穆罕默德·阿里阿塔西,穆萨维的支持者,也是哈塔米的亲密盟友。 第二排:左1:Mostafa Tajzadeh,1997至2004年任内政部副部长。左2:赛义德·哈贾里安,曾任前总统哈塔米的顾问。左3:前政府发言人拉梅赞扎德。左4:索尔塔尼,伊朗最著名的人权律师。 国际在线专稿: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19日报道,18日夜间伊朗多名反对派重要领导人遭逮捕,特别是改革派前总统哈塔米的一些支持者,其中包括他的副手、前部长、省长、国会议员及政府发言人等。 两大反对党——“伊朗伊斯兰参与阵线党”(Jebhe Mosharekat Irane Islami) 和“自由运动”(Nehzat Azadi)的所有重要成员都已被捕。“自由运动”的领袖、曾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第一届政府中担任外交部长的亚兹迪17日由于胃病发作被送进医院。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个改革派政治家,亚兹迪带病坚持活动,18日他还接受了几家国外媒体的采访,但他仍被捕入狱。 著名人权律师、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希尔琳·艾芭迪的同事索尔塔尼在他的办公室被捕。穆萨维的顾问、社会学教授贾莱普(Mohammad-Reza Jalaipour)也遭到便衣警察逮捕,贾莱普当时要求对方出示证件和逮捕令,却遭到毒打。 《法兰克福评论报》称,许多被捕者遭警察煽耳光,有的还被用棍棒打,然后被投进地下室,许多人流了血。还有一些人被强迫站在尖硬的钎子上。(葛文元) 伊朗被捕反对派领导人遭媒体曝光 ===================================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yilangdaxuan/news/200906/0619_6907_1210928.shtml 哈梅内伊若挺不过去 会牺牲内贾德保全自己? 2009年06月19日 国际在线专稿 国际在线专稿:伊朗大选后骚乱持续五六天了,反对派的大规模示威游行仍然继续。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已经通过宪法监护委员会(Guardian Council)发表了讲话,但是效果并不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伊朗问题首席专家卡利姆·萨迪加布(Karim Sadjadpour)日前就伊朗局势接受了媒体的专访。 1、您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伊朗局势会如何发展? 我相信,伊朗内部正蕴酿着一些变化,游行示威的规模在伊朗是前所未有的,反对派示威者表现出的决心和勇气也是罕见的。哈梅内伊的讲话暗示,他将仍然牢牢掌握伊朗的绝对权威,他在争取时间,游行示威的规模将会逐步减小。我认为,如果局势一旦失控,哈梅内伊会选择牺牲内贾德——虽然他曾亲口宣布内贾德成功连任总统。否则,只会玉石俱焚。 2、有人说,当前的骚乱其实是一场作秀,整个局面其实是由内贾德策划的,而幕后支持者便是哈梅内伊。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不太可能,倘若真是这样,那么内贾德就不会前往俄罗斯,参加上合组织峰会,而是会选择呆在德黑兰,静观局势的每一步变化。如果你和伊朗政府的任何一位高官交谈过,他们都会告诉你,哈梅内伊的权威一年强过一年。从很多方面而言,哈梅内伊至高无上的权威,使他俨然是当今伊朗的“国王”,只不过他头上戴着的是头巾,而不是王冠。对于此次伊朗大选,我更愿意用“挑选”(Selection)而不是“大选”(Election)来形容。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各方面来看,一些多年积累的矛盾在这次大选中爆发出来。 3、如何看待伊斯兰革命卫队? 这支有着12万人的卫队,指挥官是哈梅内伊亲自挑选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绝对忠实于哈梅内伊。在德黑兰期间,我曾和多名革命卫队的军官和士兵交谈过,我觉得他们各自的想法也非常不同,不是所有的士兵都会无情地去伤害老人、妇女、儿童。此外,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前总统哈塔米的忠实支持者。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定性这支卫队。 4、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内贾德会主动辞职吗?哈梅内伊会主动下台吗? 考虑这个问题,关键得站在哈梅内伊的立场上来分析。哈梅内伊素来认为,没有压力就没会屈服。无论在内政还是外交方面,他都秉持这样的观点。哈梅内伊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他可能会做出一点退步,但不会彻底屈服。 5、哈梅内伊会和穆萨维达成协议吗? 一旦穆萨维当选总统,他绝对不会像内贾德、前总统哈塔米那样,服从哈梅内伊的权威。上世纪80年代,穆萨维任伊朗总理,当时他被认为影响力和权威盛远哈梅内伊。我想,哈梅内伊现在正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究竟是冒巨大的风险,奋力一搏,继续选择绝对服从他权威的内贾德当总统;还是退一步,牺牲内贾德,让穆萨维当总统,但自己手中只能保留有限的政治权力。(宇桓)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hursday, June 18, 2009 - 03:27 pm: | |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yilangdaxuan/news/200906/0619_6907_1209499.shtml 消息人称穆萨维已做好牺牲准备 2009年06月19日 晨报记者 吴志浩 侯赛因·穆萨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伊朗大选引发的政治冲突持续发酵,在指责现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一方操纵选举的同时,侯赛因·穆萨维的支持者开始把这位伊朗前总理称为“伊朗的甘地”。 穆萨维——伊朗权力集团的 “圈内人”,真的是其年轻支持者们脑海中的“自由派”吗? 一开始并不被人看好 6月12日,伊朗大选投票刚刚结束,穆萨维就在一处投票站外表示:“满足人民的要求是我们国家追求的最重要目标。”这被广泛认为向保守派开了一炮,警告他们如果选举存在舞弊行为,穆萨维一方将要求接受公众监督。 几天来,成千上万的伊朗城市精英聚集在德黑兰街头,拒不承认艾哈迈迪-内贾德赢得了大选。他们高举穆萨维的画像,坚信他才是新的领导人,将带领伊朗走向变革。 据报道,作为伊朗的虔信者,穆萨维的家庭生活相对开明。年轻时的他常被人介绍为“扎赫拉·拉赫纳瓦德的丈夫”。在这次大选中,其著名的政治学教授妻子也积极参与竞选活动,经常独自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演讲。拉赫纳瓦德曾向公众保证,一旦其丈夫当选总统,就将提高伊朗女性的权利,内阁中“至少会出现两三名女性”。 穆萨维的大女儿是核物理学家。小女儿不愿意穿传统黑色长袍,父母也不介意。亲戚们说,伊朗政府近年来的一些做法令穆萨维感到不安。因此,穆萨维今年早些时候决定参加竞选,以拯救被艾哈迈迪-内贾德政策“破坏”的伊朗。 一开始,穆萨维并不被看好,人们觉得他无法与改革派领军人物穆罕默德·哈塔米相提并论。哈塔米曾于1997年至2005年间担任总统。直到选举的最后阶段,穆萨维才以“行动派”形象得到广泛支持。 自从大选结果公布以来,穆萨维一直立场坚定。这给了支持者莫大的鼓舞,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地位。 缺乏魅力还是真正强人 在某些方面,穆萨维不像个领袖。冷静、老谋深算的他,演讲风格令人昏昏欲睡。连其铁杆粉丝都承认,穆萨维缺乏个人魅力。 另外,穆萨维淡出公众生活差不多已有20年。 1989年下台后,他虽然进入了伊朗最高仲裁机构 “权力委员会”,继续留在政坛,但其主要精力开始放在建筑和绘画艺术方面。 长期以来,穆萨维安于呆在家里看电影,生活在名人妻子拉赫纳瓦德的阴影下。一名穆萨维身边人士说:“这些年,他主要研究了日本当代建筑风格,以及美国的后现代主义,然后把这些融入了伊朗现代建筑学。 ” 不过,也有些人认为,穆萨维其实是位真正的强人。他们指出,穆萨维很早就开始支持伊朗发展核能力。国际原子能机构称,上世纪80年代,出任总理的穆萨维就批准了伊朗有关机构从国际核黑市购买铀浓缩离心机。 持这一观点的人还说,穆萨维阅历丰富,两伊战争期间担任总理的经历使得他在后来作任何决策时从不前怕狼,后怕虎。 在穆萨维内阁担任内政部副部长的穆罕默德·阿特里安法尔说:“他当时是一名没有经验的大学教授,但他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仍设法带领3500万人民战胜了艰难困苦。对他而言,那段经历给了他无比的自信心。 ” 正是在那段岁月里,穆萨维与时任总统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常常发生冲突,后者是现在的最高精神领袖。 他们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穆萨维主张采取国家强化控制的战时经济政策,哈梅内伊则反对制定很多限制性规章。 那时的哈梅内伊在一些问题上比穆萨维更温和,并因此经常受到时任最高精神领袖鲁霍拉·霍梅尼的批评。时过境迁,两人风格发生了戏剧性的互换,只是对抗意识仍存。 “他是个政治混血儿” 尽管其长期政治对手哈梅内伊现在掌握着最高权力,但“圈内人”的身份依然保证穆萨维有能力一次次向伊朗的重要职位发起冲击。 像许多伊朗伊斯兰革命先驱者一样,穆萨维曾表示,在国家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革命早期时候的激进言行需要有所缓和。 “他严守伊朗传统法则,但又有自由主义倾向。”写过穆萨维个人政治演变史的曼彻斯特大学讲师沙赫拉姆·霍尔蒂说,“他是个政治混血儿。 ” 然而,最近几天发生的一切,迫使穆萨维澄清血统,无论如何选择都充满风险。如果最高权力阶层决定动用武力,街头运动将很快被碾得粉碎。但那同时会进一步激怒抗议者,失控的大规模示威反过来也会伤及穆萨维希望保留的传统秩序。 据接近穆萨维的人士透露,前总理夫妇正面临巨大的压力,要求他们承认选举失利。这名不愿透露姓名者没有说明这种压力来自何方,但他说:“他们(穆萨维夫妇)都很勇敢,已经预见到压力将越来越大。穆萨维先生说了,他走的这条路不能回头,自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 “不回头”是穆萨维深受霍梅尼喜爱的原因。而穆萨维一直在伊朗高层政治斗争中“不回头”,也令外界对这场街头政治的本质产生了疑问。 美国《纽约时报》文章就认为,穆萨维成为“民意象征”纯属偶然。现年67岁的穆萨维一直是伊朗权力集团的一员,目前动机不明地站到了反对派一边。 与现任最高领袖发生争执的他,曾紧紧追随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奠基者;他得到了一些伊朗重要人物的支持,其中包括前总统阿里·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外界难以判断,当前的斗争有多少反映了民众对艾哈迈迪-内贾德所代表的强硬保守派的反抗,它是否就是一场内部权力之争。 在西方眼里,穆萨维根本算不上“自由派”,尽管其本人已成为这场“自由”斗争的象征,但他究竟愿走多远依然是个未知数。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uesday, June 16, 2009 - 11:00 am: | |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8100000/newsid_8103400/8103431.stm 分析:伊朗危机中的政治人物与体制 2009年06月16日 BBC记者 吉姆·缪尔 支持穆萨维的伊朗示威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伊朗选举引发的政治动荡使该国的前景非常不明朗。不容置疑的是,自1979年上台以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震撼其核心的危机。 在这样一场危机中,伊朗的政治机制和政治人物又将发挥怎样关键的作用呢? 面临这样一场重大危机,或者说最大危机的时刻,伊朗领导层的关键人物们通常的做法是在幕后商量出一个办法,希望能让整个制度渡过危机。 尽管走上街头抗议选举不公的部分人可能希望推翻伊朗现政权,但这却并非抗议示威领导者们,诸如总统选举中得票第二的穆萨维等人的目标。 穆萨维和其他人一样是伊朗现存体制内的产物,他们希望看到的是这个体制有所变革,而不是被彻底革命。 他们也获得包括前总统拉夫桑贾尼等关键人物的同情。拉夫桑贾尼自伊朗选举危机爆发以来还没有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评论。 虽然选举期间,拉夫桑贾尼与获选连任的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如果再次点票之后,现在的选举结果仍然有效的话,这一矛盾的潜在危险可能会逐渐化解。 现在非常明显的是,如果不能消除对抗情绪,民众的抗议行动就有失去控制的可能,产生出导致1979年伊朗革命爆发时的那种群众力量。 在内部矛盾的压力下,伊朗当局可以用来控制和压制民众起义的工具,如革命卫队和其控制的民兵力量,可能就会分崩瓦解。 为了渡过这场危机,伊朗现政权有可能被迫作出让步和调整。 而这样的决定,一定只能出自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而执行这一决定的则是伊朗宪法监督评议委员会。 该委员会是一个非常保守的监督机构,其十二名成员都由最高精神领袖直接或者间接任命。 现在,该委员会已经表示将重新审议选举结果。 如果最高精神领袖和宪法监督评议委员会无法平息伊朗的局势,那么包括他们自身在内的整个伊斯兰共和国架构,都有被颠覆的风险。 =================================== http://news.163.com/09/0617/22/5C1VGCKC000120GR.html 伊朗权力架构 2009-06-17 22:39:00 来源: 北京晚报(北京) 最高领袖 最高领袖由专家会议选举产生。哈梅内伊现为最高领袖。最高领袖在伊朗所有国家事务中享有最终决定权,并直接掌握军队和情报机构。最高领袖位于权力顶端。 总统 总统由民众选举产生,任期4年,可连任一次。总统主要负责经济等国内日常事务管理,也有权与外国政府签署协议。 议会 伊斯兰议会是伊朗最高国家立法机构,但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方可生效。此外,议会有传讯和弹劾总统的权力。这些权力须经宪监会审查。 宪法监护委员会 宪监会是维护伊斯兰教义和宪法的权力机构,共有12名成员,其中6名由最高领袖直接任命,其余6名为伊斯兰教法学家。 专家会议 伊朗专家会议是选举、监督和罢免最高领袖的权力机构,由86名资深宗教人士组成。选民根据各省市人口比例选举专家会议成员。专家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国家大事及领袖行为。现任主席为前总统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 主要职责是协助最高领袖监督、实施各项大政方针。现任主席为拉夫桑贾尼。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unday, June 14, 2009 - 06:24 am: | |
http://news.sina.com.cn/w/2009-06-14/163618016698.shtml 伊朗总统内贾德语录:对手智商还不如山羊 2009年06月14日 6月13日,伊朗内政部长萨迪克·马赫苏利宣布,根据最终计票结果,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以62.63%的得票率在总统选举中获胜。这是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6月2日在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竞选集会上打出“胜利”手势。新华社发(哈拉比萨斯摄) 内贾德声称将曝光“核叛徒”:对手智商还不如山羊 11月12日,以言论激进著称的伊朗总统内贾德再次语出惊人,声称将曝光伊朗内部的“核叛徒”。这一下子把世人的注意力从伊朗与西方的“核对抗”,转移到伊朗内部的“核分歧”上了。外国舆论纷纷猜测,内贾德所说的“叛徒”到底是谁? 伊朗总统内贾德将安理会制裁决议斥之为“废纸”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4日对联合国安理会可能通过制裁伊朗的新决议表示蔑视,并将此前通过的两个制裁决议斥之为“废纸”。 内贾德:以色列的存在是对人类尊严的侮辱 伊朗总统内贾德10月5日在首都德黑兰发表演讲时称,以色列的存在是对人类尊严的侮辱,应该把以色列驱赶到美国或者加拿大。 内贾德在德黑兰大学举行的群众集会上说:“加拿大和阿拉斯加有广阔的土地,你们为何不重新分配一下资源,帮助以色列在那里建立新的居住地,每年再给他们提供300到400亿美元的援助?” 伊总统再邀布什"巅峰对决"提议进行"全球公投" 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16日再度挑战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艾哈迈迪—内贾德提出在本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与布什公开辩论,并提议举行一次“全球公投”来确定包括伊拉克战争在内的国际问题解决方案。 内贾德总统称伊朗已是一个“核国家”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8日说,伊朗已经是一个“核国家”,将继续推行其和平利用核能的计划。 艾哈迈迪-内贾德当天在德黑兰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相关规定,任何成员国都有权获得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但某些大国不愿承认伊朗的进步,并试图剥夺伊朗人民应得的权利。 内贾德:以色列是"撒旦信使"伊革命卫队坚持反美 综合报道,伊朗总统内贾德18日再次发表针对以色列的强硬言论。内贾德18日在一次宗教集会上公开表示,以色列根本就是一个标准的“恶魔撒旦”的信使,而“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很快也必将不复存在”。 伊朗总统与美传教士同咒沙龙美:内贾德言论可恨 独有偶,美国总统布什的坚定支持者、保守的福音派传教士帕特·罗伯逊在1月5日也宣称,沙龙中风是神对他从加沙撤军的报复。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罗伯逊说:“他(沙龙)在分割上帝的土地,我要说,任何以此取悦联合国、美国、欧盟的以总理都要遭此劫难。” 伊朗总统发表强烈反以言论称“希望沙龙死去”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伊朗总统艾哈迈德-内贾德当地时间5日表示,他希望以色列总理沙龙死去,这是继“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后内贾德又一次发表强烈的反以色列言论。 伊朗总统称犹太复国主义是“新形式法西斯” 因称大屠杀为“神话”而引起国际谴责的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日前又爆出“惊人之语”。这位总统不仅将犹太复国主义比作法西斯主义,还说以色列的创建就是为了将犹太人从欧洲驱赶出去。 伊朗总统下令禁播西方音乐称西方文化颓废腐朽 伊朗波斯文日报《伊朗》19日报道说,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已经下令禁止国家电台和电视台播放任何西方音乐。他说,要坚决捍卫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价值观和伊朗传统文化,抵御西方价值观和文化侵蚀。 再曝惊人言论伊朗总统称纳粹大屠杀为“神话”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再次质疑二战期间是否真的发生了纳粹大屠杀犹太人的事件。他将之形容为一个“神话”传说而已,并且建议西方为犹太人提供一块土地建立国家。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艾哈迈迪-内贾德把对于他这一说法的批评者都形容为拿了犹太极端主义人士的好处并且受到了操控。他还说,以色列应该搬到欧洲、加拿大、美国本土、甚至是阿拉斯加。 伊朗总统再发惊人反以言论:以色列应搬到欧洲去 继今年6月当选伊朗总统后,艾哈迈迪·内贾德就跟以色列“杠”上了。前不久,他曾经说以色列“应该被从地球上抹去”,引起了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但艾哈迈迪·内贾德却并没有因为一片指责之声而收敛,近日,他言语中再度对以色列“发动攻击”,称以色列应该搬到欧洲去。他的言论再度引发国际社会对他的严厉指责。 伊朗总统声称美总统布什应作为战争犯出庭受审 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伊朗准军事组织“动员穷人组织”成立36周年庆祝仪式上指责布什政府说:“你们利用核武器伤害无辜民众,你们在伊拉克使用核武器,你们应该作为战争罪犯在法庭上接受审判。” 强硬言论近年来少见伊朗总统要“灭”以色列 伊朗官方通讯社26日援引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话说,以色列应当“从地图上被抹掉”,巴勒斯坦人的新一轮袭击行动将“摧毁”这个国家。 这番过激言论立即在国际上招来强烈批评。尤其是正在核问题上揪住伊朗不放的美国,借机为其对伊朗采取强硬政策寻找理由。 伊朗总统拒绝承认以色列扬言应将其从地图抹去 伊朗媒体10月26日报道说,伊朗总统内贾德当天表示,应当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巴勒斯坦新一轮袭击将摧毁这个犹太国家。内贾德还谴责承认以色列或与其实现邦交正常化的企图。 伊朗总统语出惊人欲与他国分享核技术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9月15日援引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话说,伊朗“准备与其他国家分享核技术”。艾哈迈迪-内贾德在讲话中还指责联合国被一些大国垄断控制,并且不点名地批评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和享有特权等。 伊朗内政部宣布艾哈迈迪-内贾德赢得总统选举 伊朗内政部长萨迪克·马赫苏利13日宣布,根据最终计票结果,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以62.63%的得票率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国际观察:艾哈迈迪-内贾德缘何再次当选伊朗总统 伊朗内政部长萨迪克·马赫苏利13日宣布,根据最终计票结果,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以62.63%的得票率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眼下,艾哈迈迪-内贾德缘何能够战胜强劲挑战者、伊朗内外政策会否发生变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内贾德连任,伊朗会不会变化? 备受关注的伊朗大选结果揭晓,伊朗内政部长马赫苏利13日宣布,根据最终计票结果,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以压倒性优势获胜,成功连任。人们关心的是,内贾德为何赢得如此“一边倒”,伊朗选后局势能否保持平静,内政外交方针又是否会发生变化? 资料: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Mahmoud Ahmadinejad)1956年出生于伊朗北部塞姆南省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名铁匠。大学时代,他就读于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并于 1997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两伊战争期间,艾哈迈迪-内贾德曾在伊朗革命卫队服役。艾哈迈迪-内贾德早年就步入政坛,曾任西南部库尔德市市长顾问。20世纪90年代,他担任西北部阿尔达比勒省省长,任内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模范省长。2003年4月当选为德黑兰市市长。他还是伊朗“伊斯兰工程师协会”的成员。2005年6月当选伊朗总统。同年8月就职。 http://news.sina.com.cn/w/2009-06-14/085415786328s.shtml 内贾德连任,伊朗会不会变化? 2009年06月14日 解放日报 这是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Ahmadinejad 6月2日在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竞选集会上打出“胜利”手势。 新华社发 伊朗改革派政治家,前总理穆萨维Hossein Mousavi新华社/路透 备受关注的伊朗大选结果揭晓,伊朗内政部长马赫苏利13日宣布,根据最终计票结果,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以压倒性优势获胜,成功连任。人们关心的是,内贾德为何赢得如此“一边倒”,伊朗选后局势能否保持平静,内政外交方针又是否会发生变化? 看似意外却非偶然 根据伊朗官方最终计票结果,现任总统内贾德以62.63%的得票率获胜,而其最大对手前总理穆萨维仅获得33.75%的选票,另外两位候选人雷扎伊、卡鲁比得票率分别为1.73%和0.85%。 这一结果似乎令人颇感意外。在选前,许多观察家都认为选情胶着,两大热门人选得票数将咬得很紧,美联社预测,由于两人势均力敌,可能要进入第二轮投票才能定胜负。而最终结果却让西方媒体大跌眼镜,内贾德以高票轻松胜选。 然而,细细分析,诸多蛛丝马迹已昭示最后结果。 “作为现任总统,内贾德拥有行政资源、宣传工具、社会动员组织,这是远离伊朗政坛20余年的穆萨维无法比肩的”,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认为,伊朗各地的省市长等行政官僚都是内贾德任命的,这些官员往往立场保守,支持内贾德连任;在选举开始前,内贾德政府向贫苦人口发放大量的基本生活物资,借此博取他们的好感;不仅如此,诸多选举事项,包括选票箱的管理、票数的统计,都是由内政部一手操作。 当然,内贾德一系列强硬政策也为他的胜选加分。“伊朗选民似乎更倾向于认可他对国家尊严的维护以及为国家利益而大力发展核武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博士金良祥认为,这种选择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伊朗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决定的。伊朗虽有过波斯帝国的辉煌,但也有过近代沦为沙俄和英国殖民地、当代成为强权政治牺牲品的耻辱。光荣和屈辱共同造就了伊朗的民族悲情,而内贾德与美国进行斗争的气概迎合了民众的心理。 此外,至关重要的是内贾德得到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支持。哈梅内伊曾多次暗示,他支持“选一个平民化的总统,选一个受普遍欢迎的总统”。内贾德形象亲民,广受下层支持,自然是哈梅内伊暗示的不二人选。在伊朗,最高领袖的表态可谓一言九鼎,他含蓄但足够清晰的支持信息极大地扩大了内贾德的群众基础。 最后,内贾德支持者是为数众多的下层平民,而穆萨维的支持者则主要为居住在大城市的中层人士,人数较少。此次选举投票率高达85%左右,内贾德支持者人数上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三方博弈决定政局 选举结果揭晓后,德黑兰爆发了10年来最大规模抗议。据英国媒体的最新报道,目前已有数千名穆萨维的支持者走上街头抗议选举结果不公,并与防暴警察发生对峙,而穆萨维本人已经表示拒绝接受结果,并号召其支持者抵抗“充满谎言和独裁的政府”。 伊朗局势将何去何从?这将由伊朗政坛三派势力角力、妥协、博弈结果而决定。 对于败选的穆萨维阵营,是否会将继续组织抗议是关键。穆萨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背后有着两位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的坚定支持,改革派是否会利用其掌握的财力、人力、物力和内贾德进行大规模对抗?改革派应该会三思而行,内贾德获得了最高领袖的首肯,反对他就等于间接挑战哈梅内伊的权威,在神权高于一切的伊朗,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动摇国家政治体制,而且重新翻盘的可能性也不大。 对于胜选的内贾德阵营,能否成功安抚改革派是关键。内贾德是否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穆萨维阵营作出让步,达成某种妥协,扭转在德黑兰的乱局,这将是对他执政4年的控制力的一场考验。 对于“定海神针”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而言,能否运用领袖威权来控制局势是关键。哈梅内伊在结果揭晓后呼吁选民保持冷静,避免发生冲突,并称“获胜者是全体伊朗人的总统,所有伊朗人,包括参加选举的其他候选人,都必须一致支持新当选领导人,”他还严厉警告反对派候选人必须“避免挑衅行为”。 华黎明认为,如果三派势力能够短时间内达成妥协,那么抗议活动可能会偃旗息鼓,伊朗政局重新回到正轨;反之,如果穆萨维阵营与内贾德阵营互不相让,那么就会导致对抗升级,不排除“泰国政坛乱象在伊朗上演”,一旦局势失控,甚至有可能动用伊朗革命卫队,这一切都在考验着伊朗领导人的智慧。 内政外交不会大变 分析人士认为,内贾德的第二个任期内,伊朗的大政方针不会有重大变化。 对内,目前伊朗经济形势严峻,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达两位数,这成了本次大选内贾德受到攻击的软肋。专家认为,内贾德可能会借第二任期调整其经济政策,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对外,其现行的强硬外交政策将得以延续。特别是在伊核问题上,按照英国广播公司的说法,内贾德连任以后,伊朗与西方不太可能就核问题达成协议,伊朗“可能遭受更多制裁,僵局将持续”。 不仅如此,专家指出,伊朗的大政方针不是由总统轮替所能改变的。在伊朗政治构架中,总统只是行政机构的最高长官,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总统必须听命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他才是伊朗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国防、外交、安全、核问题最终的拍板权掌握在他手中,而站在前台的伊朗总统内贾德,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 对于伊朗大选结果,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13日发表一份简短声明,对伊朗现任总统内贾德赢得大选未予置评,只强调美国对伊朗民众积极参与大选辩论等活动印象深刻,并表示会继续密切关注伊朗政局。 见习记者 洪俊杰 本报记者 安峥 ==================================== ,4323667,00.html,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4323667,00.html 艾哈迈迪内贾德再度当选总统——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2009.06.13 极具争议的伊朗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新一届大选中以明显的票数优势获得胜利。这一结果出人意料。本台伊朗问题专家Jamsheed Faroughi评论如下。 本周五举行的伊朗总统大选无疑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选举之一,甚至也许是伊斯兰革命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选举。无论对伊朗社会,对这一地区,还是对整个世界都会产生重要的后果。 黎巴嫩真主党参选失败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实现其中东新战略路线上迈出的第一步。而如果德黑兰出现政府换届,改革派当选,那么伊朗靠近西方,同美国开展直接对话,都将成为可能。对中东新战略也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是道路依旧是坎坷的。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总统还是那个总统-强硬派代表人物艾哈迈迪内贾德胜选连任。 艾哈迈迪内贾德以明显得票优势胜选的结果出人意料。此前伊朗问题专家们预测,在艾哈迈迪内贾德同竞争对手穆萨维之间会出现得票数不分上下的一幕。因此,艾哈迈迪内贾德大票数领先其对手就难免让人怀疑选举过程中出现了舞弊现象。目前德黑兰和伊朗其它一些大城市都处在安全部队的严密监控之下,手机短信服务功能被暂时中断,许多新闻网站遭到屏蔽。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极端保守派胜选之后,以穆萨维为首的所谓"绿色海啸"阵营决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人们渴望在伊朗建立起一个年轻充满生机的新社会,梦想着噩梦最终能够醒来,然而这一切却都随着强硬派的胜选破灭了。这是一个苦涩的现实。如今,噩梦还将继续,生活依然照旧。本次大选中极高的参选率折射出伊朗人的巨大期待,是他们对改善生活、实现平等消除歧视等愿望的表达。 这一场选战是史无前例的。在愈发美国化的选战中,总统竞选者们第一次参加了电视辩论。数百万伊朗观众观看了竞选者之间展开的口水战。电视辩论中竞选者们互相揭短,引人入胜。辩论中谈到最多的话题就是解决腐败问题。毫无疑问这样的辩论自然会产生相应的后果。 艾哈迈迪内贾德,这位老面孔的新总统将有不少新新旧旧的"麻烦"等着他去解决。那些多年来反对男权社会和落后的妇女规范的新派女性们当然不会满意艾哈迈迪内贾德连任总统。那些接受了良好教育具有开放性的伊朗年轻人也不会放弃他们合理的要求。还有那些受到艾哈迈迪内贾德压制性政策对待的少数民族为了争取应得的公民权利也会继续向新政府施加压力的。人权组织会更加活跃。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和伊朗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的经济问题也会成为艾哈迈迪内贾德的第二届任期内沉重的负担。 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提出另一些问题:如果奥巴马提出的中东问题新战略失败了,那么该怎么办?以色列将对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连任做何反应?有一点是无疑的,在艾哈迈迪内贾德的统治之下,伊朗会继续发展核计划。而且艾哈迈迪内贾德会继续用他那些倍受争议的言论震惊世界。 作者:Jamsheed Faroughi/洪沙 责编:达扬 ================================== http://news.sina.com.cn/w/2009-06-08/091615752922s.shtml 穆萨维之妻助夫竞选 被比作伊朗米歇尔(组图)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眼下伊朗总统竞选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改革派总统候选人、前总理米尔·侯赛因·穆萨维被认为是现任总统内贾德连任道路上最强劲的对手。不可否认,在穆萨维的竞选中,其夫人、伊朗知名的女性政治家——扎赫拉·拉赫纳瓦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成为伊朗总统竞选历史上首位公开为夫助选的女性,英国媒体更是将她比作“伊朗的米歇尔·奥巴马”。 英国《每日电讯报》6月6日对此评论称,改革派领导人穆萨维将妻子带上竞选舞台,可谓是伊朗近30年政治历程中史无前例的开先河之举,这似乎也意味着这位“改革者”若当选伊朗新一届总统,将把伊朗带往“亲西方”的道路上,而这恰恰是艾哈迈迪-内贾德一直极力反对的。 ***知名度高于丈夫 不过,如果说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多数情况下是用自己的穿着抓住世人的眼球,那么61岁的扎赫拉靠的则是自己的“女权”标签。尽管她还是穿着伊斯兰传统的大黑袍,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伊朗罕有的形象鲜明的“第一夫人”,因为颜色鲜艳的头巾让她看起来与众不同,毋庸置疑已经成为伊斯兰保守社会的一道抢眼风景。 现年68岁的穆萨维曾于1981至1989年出任伊朗总理,后因伊朗废弃总理制而去职,目前是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同时也是伊朗艺术院院长。由于在两伊战争的特殊时期担任总理,穆萨维执政经验丰富,特别对当时伊朗经济的处理赢得多方赞许,拥有较高的民望。但由于他在过去20年基本淡出政坛,因此在年轻选民中的知名度不是很高。 与丈夫相比,扎赫拉在普通伊朗人中的知名度更高,而且她是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伊朗家喻户晓的女性人物。扎赫拉拥有丰富的学术和艺术背景,在德黑兰大学取得艺术的学士、硕士学位后,又在伊斯兰阿萨德大学考取政治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迄今共出版了至少15部著作。 1997年改革派总统哈塔米上台后,扎赫拉被任命为政治顾问,此后于1998年被任命为德黑兰的扎赫拉女子大学的校长,从而成为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首位担任大学校长的女性。她多年来一直是女性主义的先锋,为提高伊朗女性地位权益奔走。为表彰她做出的贡献,德黑兰广场上还矗立着她的雕塑。 ***要求女性进入内阁 正是由于夫人有着丰厚的学识和政治素养,穆萨维几乎所有的竞选集会都让夫人发表开场讲话,扎赫拉每次都能将在场民众的情绪带热。在一些穆萨维缺席的集会上,扎赫拉更是起到了核心作用。她经常回答民众提问,就一些政策性问题阐述穆萨维阵营的立场。 扎赫拉还利用竞选的机会,为自己长期主张的男女平等而呐喊。近日,在西部城市大布里士的一场竞选集会上,她用小鸟的一双翅膀来比喻男女本应平等的关系,她说:“只有一只翅膀,或是断了一只翅膀的小鸟,是飞不起来的!”这番话引起了现场一片欢呼。 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扎赫拉也表示自己要使伊朗女性“在精神和智力上都成为有价值的人”。 扎赫拉还在助选时呼吁下届伊朗总统把一个内阁部长职位留给女性,并且称这是伊朗女性的最低要求。实际上,早在哈塔米执政的时代,伊朗就有了主管环保事务的女副总统穆萨蒙赫·艾伯塔卡尔。在保守派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的内阁中,副总统兼环保组织主席法提梅·贾瓦迪也是女性。 分析人士认为,扎赫拉要求女性担任内阁部长,看似降低了要求,实际上是对女性在内阁中的角色一直被限定为没有实权的副总统表示不满。 ***女性选票至关重要 自从本次大选竞选活动于5月16日正式拉开帷幕之后,扎赫拉就一反传统,走上前台,着实吸引了不少伊朗人的注意。中东媒体曾报道,很多人之所以支持穆萨维,就是因为他的夫人扎赫拉。最近在德黑兰举行的竞选活动中,扎哈拉吸引了上万名支持者前来听她演讲,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轻女性。 伊朗人口7000多万,妇女3400万,占伊朗总人口的50%,因此如何赢得大多数女性的欢心,对每位候选人来说,都可能是胜选的关键。根据历届大选统计,妇女的投票率超过男子,因此妇女选民手中的票往往决定总统宝座的归属。为了吸引女性选民的支持,各位候选人使出浑身解数。 ***内贾德效仿出动女眷 在看到穆萨维携妻子走到台前为丈夫助选所引起的积极效果,现任总统内贾德也在本月2日携带家中女眷——母亲、妻子以及姐姐,亮相自己的竞选活动,这是在他当选总统4年以来,第一家庭中的三位重要女性首次在公众场合集体亮相。 不过,他的支持者却持不同看法。一名内贾德的支持者表示,对他来说,看到内贾德的妻子并不重要,选择他,是因为他为国家服务,是因为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是世界上最辛苦的政治家”。另一名支持者则表示,内贾德的妻子站在他身后支持他的时候,能看出内贾德家庭的和睦,他的妻子也成为所有支持他的女性的典范。 ***内贾德攻击扎赫拉遭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月3日晚与穆萨维的电视辩论中,内贾德点名指责穆萨维妻子扎赫拉违反国家政策——指控她在已经成为政府工作人员之后,在没有入学考试的情况下,得以同时在两所大学学习,最后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和一个博士学位。 当然,这位极具个性的前总理夫人在辩论后第二天就公开对内贾德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总统不在24小时之内向我道歉的话,我将控告他。”扎赫拉还说,对人格的谋杀是反伊斯兰教义的,并表示欢迎对她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任何调查。 同时,内贾德的发言也引起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关注。这一次哈梅内伊没有像前几天那样站在内贾德一边,而是暗示对内贾德言论的不满。4日,哈梅内伊在纪念宗教领袖霍梅尼逝世20周年的大会上谈到了辩论:“人们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候选人———他为了证明自己,到处找别人缺点……我对辩论、对话和批评不持异议,但是辩论必须在一个宗教框架下进行。” ***改革风盖过保守风 《每日电讯报》则评论称,不管最终是保守派的内贾德赢得选举,还是改革派的穆萨维当选总统,今年的伊朗大选都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一股支持改革派的潮流正冲击着代表保守派的内贾德政府,这表现在选举者们不仅破天荒地举行美式总统电视辩论,他们的夫人们也一改以往传统,站出来为丈夫助选。 也许美国和伊朗的“第一家庭”将很快在国际舞台上实现历史性的“握手”。(环球在线:方颖)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aturday, January 10, 2009 - 12:12 pm: | |
六天战争:苏联的欺骗促使以色列先发制人 1964年,阿拉伯国家出现了团结合作的局面。阿方甚至计划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4年成立后,其军事力量法塔赫为了把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开始不断地袭击以色列,令以色列防不胜防。无独有偶。莫斯科、开罗、大马士革传出了“以色列军队正在北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叙利亚”的消息。以色列再三要求苏联大使到现场调查,澄清以色列是否真的在集结兵力,但遭到了祖巴钦大使的拒绝。战争的真正根源在克里姆林宫。【查看详情】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1967) 2009年01月05日 11:09书摘【大 中 小】 【打印】 1967 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也可是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战争爆发的背景 1958年2月阿拉伯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埃及和叙利亚于1958年2月合并,国名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1961年9月叙利亚脱离阿联后,埃及国名未改,仍称阿联。六天战争前后,埃及的国名是阿联。译者],以色列面临南北联合的威胁。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的军事政变推翻了费萨尔王朝,卡希姆将军建立军事政权。卡希姆深受苏联的影响,退出巴格达条约,拒绝美国的军事援助。同样,黎巴嫩和约旦也受到纳赛尔的煽动。1958年春至夏,黎巴嫩发生内战,伊拉克军队也卷了进去。黎巴嫩政府要求美国援助,第二天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贝鲁特登陆。 7月17日,约旦国王侯赛因要求英国派遣军队帮助维持国内秩序,英国答应了他的要求。10月末,美、英两国军队虽然撤出了黎巴嫩和约旦,但这两个国家的国内形势仍然极不稳定。埃及和叙利亚两国采取了削弱约旦中立化的政策。1960年8月末约旦首相马贾利在安曼被炸死,侯赛因国王在叙利亚边境集结军队准备报复,形势一度十分紧张。1961年9月28日,叙利亚取消同埃及的联合。 1964年是阿拉伯各国团结气氛见诸成效的一年。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和利用约旦河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对此,埃及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也表示支持。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这对以色列来说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问题。1964年11月,以色列空军轰炸了这个水利计划的关键——约旦河上游。阿方判断,强行实施计划会引起战争,因而于同年12月放弃了该项计划。1965年5月14日于耶路撒冷建立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纳赛尔所不感兴趣的。和以色列斗争的不是纳赛尔而是叙利亚领导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其下属游击队,这有损于以阿拉伯盟主自居的纳赛尔的自尊心。1966年2月在一次改变中诞生的叙利亚军事政权,加强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6年春以后,在以色列不断发生来自约旦和黎巴嫩的袭击事件。10月,以色列向联合国提出控诉,但毫无效果。 1966年11月3日,以色列军队袭击了约旦的萨穆村游击队基地,给游击队造成亡18人、伤54人的损失。到1967年,在叙以边境上不断发生袭击和炮击事件,形势更趋紧张。4月7日,双方空军终于交战,叙利亚的6架飞机被击落。5月,袭击事件仍不时发生。以色列领导人的态度用5月12日《纽约时报》的话说,是:“为了杜绝袭击事件的发生,除了对叙利亚行使武力外别无他法。”无独有偶。莫斯科、开罗、大马士革传出了“以色列军队正在北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叙利亚”的消息。以色列再三要求苏联大使到现场调查,澄清以色列是否真的在集结兵力,但遭到了祖巴钦大使的拒绝。战争的真正根源在克里姆林宫。 战前双方力量对比 战争结果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 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zhongdongzhanzheng/200901/0105_5322_953553.shtml 1967年6月5日:这次闪电战的主角是空军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这一天,以色列空军几乎倾巢而出,甚至连教练机也投入了战斗,对阿拉伯国家25个空军基地进行了袭击。在开战后60个小时,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51架,其中埃及就损失飞机336架,叙利亚损失 60架,约旦损失29架,伊拉克损失25架,黎巴嫩损失1架。埃及作战飞机损失了95%,整个埃及空军陷于瘫痪,而以色列只损失了26架飞机。【查看详情】 战争经过 1、空中偷袭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这是一个星期一早晨,当开罗时钟的指针指向8点45分的时候(以色列时间7点45分),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上空云雾刚刚消失。埃及空军基地里,一切象往常一样,军官们正在上班途中,许多雷达值班室正在进行交接班。突然,空中响声四起,以军飞机闪电般袭来,打得埃及空军措手不及,大批飞机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 这一天,以色列空军几乎倾巢而出,甚至连教练机也投入了战斗,对阿拉伯国家25个空军基地进行了袭击。从早晨到下午18时,以色列空军对阿拉伯各国进行了四波突袭,第一波袭击了埃及10个机场。第二波主要袭击埃及的轰炸机基地和混合机种的8个机场。第三波攻击了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空军基地。最后,在完成了对阿拉伯空军25个基地的攻击之后,17时15分到18时,开罗国际机场和另一个空军基地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就这样,在开战后60个小时,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51架,其中埃及就损失飞机336架,叙利亚损失60架,约旦损失29架,伊拉克损失25架,黎巴嫩损失1架。埃及作战飞机损失了95%,整个埃及空军陷于瘫痪,而以色列只损失了26架飞机。 为实施这次空袭,以色列进行了长时间的侦察、准备。基本上摸清了阿拉伯各国军队的情况,尤其对空军的情况十分清楚,如空军基地的位置,跑道状况,雷达设施等,甚至连埃及军官的活动规律也了如指掌。 以色列飞机从特拉维夫和以色列中部机场起飞以后,保持四机编队,向西面地中海出航。以色列飞行员巧妙地利用朱第安山阻挡,夺过了约旦雷达网的搜索。随后,飞机在离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飞行,进入陆地后,升至20米,又夺过了埃及雷达的探测。他们没有直飞所要攻击的目标,而是尼罗河三角洲北面,突然折转向南,从埃及后方发起进攻,攻击高度只有100—150米。攻击中,以军飞行员都遵循“先打跑道,后打飞机 ”的原则。 在这次空袭中,以军选择在星期一早上7点45分(开罗时间8点45分),也是煞费苦心。 以往战争中几次成功的偷袭,多选择在周末或星期日,而以色列却打破常规,选择在星期一。埃及军队总以为以色列在拂晓发动进攻,因此,在进行战争动员以来,每天拂晓,埃及空军都派出两架飞机进行巡逻。每天5点,有5分钟警报时间,这时雷达全部打开,到7点半左右解除警报。按埃军惯例,开罗时间9点正式上班,8点45分,正是交接班的时间,也是巡逻机着陆的时间,大多数军官正在上班途中,大约有15分钟的间隙可以利用。从气象情况看,开罗时间8点45分正是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雾气消散的时刻,能见度好,便于对地面实施攻击。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zhongdongzhanzheng/200901/0105_5322_953553_1.shtml 1967年6月11日:反以联盟在六天内崩溃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考虑到战前的力量对比是以色列8万面对埃及、叙利亚、约旦29.5万正规军,各式主要装备比例也多为1/2,再加上前苏联人力、物力的支持,这个结局无疑显得有些荒诞。【查看详情】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zhongdongzhanzheng/200901/0105_5322_953553_2.shtml 2、西奈半岛的战斗 1967年6月5日,在以色列实施空袭后的半小时,其地面部队5个师以坦克装甲车为前导,自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奥格拉大举进攻。当时,埃军在西奈半岛有5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共约12万人,分别据守在各个战略要点上。以军在反复攻击后,占领了加沙地带,进入了西奈半岛的阿里什、阿布奥格拉等地。接着,以军兵分三路,向苏伊士运河地区进犯:北路攻打坎塔腊,中路指向伊斯梅利亚,南路对准陶菲克港和苏伊士城。 为了挽回败局,埃军顽强抵抗,反动了两次反攻,终因没有空军支援而失败。7日,北路以军攻抵坎塔腊附近;中路以军越过比尔吉夫贾法;南路以军进抵吉迪山和米特拉山口,堵住了埃军退路。于是,埃军不得不封锁苏伊士运河。到6月8日,以军全歼了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5个师,一直进犯到苏伊士运河东岸。仅仅三天时间,西奈半岛就全部落入以军之手。 3、进攻约旦 在对埃及进攻后不久,以色列又发动了对约旦河西岸的进攻。约旦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南北两个主要地段设置了防御阵地,北部防区以纳布卢斯、图姆卡尔姆和杰宁等城为主要依托,南部防区沿丘陵的山脊从腊马拉往南至耶路撒冷和希布伦一线布置。约军在以上阵地部署了8个步兵旅和2个装甲旅。以军向约旦河西岸发动进攻的部队有9个旅兵力,其中有3个装甲旅。进攻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占领杰宁地区,解除约旦炮火对以色列马特戴维居民点和空军基地的威胁,攻占拉特伦到腊马拉的公路,第二阶段目标是占领包括耶路撒冷旧城在内的整个约旦河西岸。 以色列中部军区司令员乌齐.纳尔斯基少将负责指挥进攻耶路撒冷及周围地区。他派米.阿里的第10机械化旅控制耶路撒冷走廊,切断该城与腊马拉之间的公路,古尔上校指挥的伞兵旅负责占领旧城。5日夜,以军开始猛攻耶路撒冷。6日晨,古尔伞兵旅越过曼德尔鲍姆门和警察学校之间的地区。6日上午,以军夺取了耶路撒冷旧城至以色列占领的斯科普斯山之间的地区,古尔伞兵旅在山下占领阵地,并与山上取得了联系。7日,古尔伞兵旅开始向耶路撒冷城内进攻,很快占领该城。 在北部的纳布卢斯和杰宁方向,5日,以军在空军的配合下,首先进攻杰宁以西约军炮兵阵地。接着,巴尔.库奇瓦指挥的以军装甲旅卡巴蒂亚,切断了杰宁与纳布卢斯和约旦河西岸其他大部分地区的联系。约军装甲部队进行反击双方展开了一场坦克战。库奇瓦部队突破约军防线后与一个步兵旅汇合,然后分两路进击杰宁,并占领该地。6日,以军向东西两翼进攻纳布卢斯,并于当晚占领该城。7日,以军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当日20时,约旦和以色列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 4、以色列占领叙利亚戈兰高地 安理会通过了“立即实现停火”和“限期停火”的决议,以色列8日同意“停火”,到9日,又开始向叙利亚发动大规模进攻,进攻方向指向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边境内一条狭长山地,海拔600—1000米。从北部的谢克山到南面的雅穆克河,长60公里,中部最宽处约20多公里,面积 1.15万平方公里,这里有公路通往大马士革。戈兰高地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对以色列威胁甚大。叙利亚在戈兰高地原驻有三个步兵旅,到战争爆发前,叙利亚为防御以色列进攻,又增派了4个旅,其中有两个步兵步兵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炮兵旅。 以军进攻戈兰高地的部队有6个旅,其中3个旅从北进攻,2个旅从南进攻,1个旅机动作战。 9日11时30分,以军从南北两面向戈兰高地进攻。北路由北部军区的艾伯特.曼得勒装甲旅、约纳.埃夫拉指挥的“戈兰尼”步兵旅和巴尔.科奇瓦的装甲旅组成。 9日,曼得勒旅攻下卡拉,“戈兰尼”旅则分兵两路,一路向巴尼亚斯出击,另一路指向特勒阿扎奇高地,并于当晚占领了该高地,接着“戈兰尼”旅又向这里的山上推进,于午夜占领了山上的叙军阵地。 10日,以军科奇瓦旅协同“戈兰尼”旅一部进攻巴尼亚斯,并向艾因菲特和冯马达推进。曼得勒旅此时从卡拉德东进击库奈特拉,未经战斗就占领了库奈特拉。 从南部进攻戈兰高地的以军由古尔伞兵旅和阿夫农步兵旅组成,他们首先向塔瓦菲克和雅穆克河谷发起进攻,在夺取塔瓦菲克后,又攻克了菲克和埃拉尔,并沿太巴拉湖东岸开进。到6月10日晚为止,以军夺取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方和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主要公路,夺取了横跨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 6月11日,叙利亚和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至此六.五战争宣告结束。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摘自《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谢朝晖、罗庆旺主编) 苏联策划战争 美国曾计划进攻以色列 苏联利用散布假情报等手段蓄意挑起了这场阿以之间的战争。而苏联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由于以色列在核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为了对付这一威胁,苏联希望在战争中联合埃及对以色列的迪莫纳核设施进行轰炸,他们甚至还计划在以色列沿海登陆。当时,苏联的核潜艇也驶近以色列海岸,以便在以色列准备使用核武时对其进行还击。同样,在战争前夕,美国曾制定一份秘密军事计划,如果以色列向东进入约旦河西岸或者向西攻占西奈半岛,美国将对以色列实施军事打击。但这份计划最终以流产告终。而让美苏两国铩羽而归的,是以色列军队的迅捷的速度。【查看详情】 苏联策划第三次中东战争 美国曾想出兵以色列 苏联蓄意策划第三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1967年6月5日至10日出动陆、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发动闪电式袭击,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在这场战争过去近四十年后,将于近日出版的一本有关这次战争的新书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实。根据书中所说,战争是前苏联蓄意策划的,目的是为了终止以色列的核计划。 苏联欲轰炸以色列核基地 这本书名为《迪莫纳上空的米格-25:苏联的核游戏》,是以色列历史学家雷梅兹和吉诺尔所著,耶鲁大学出版社推出。 迪莫纳是以色列的核武器研究中心所在地。据悉,苏联的米格战机在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前几天曾经飞临迪莫纳核设施,这被认为是在为战争爆发后实施打击做准备。 书中写到,苏联利用散布假情报等手段蓄意挑起了这场阿以之间的战争。而苏联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由于以色列在核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突破,让苏联感到了严重威胁。在获悉以色列在核武器研究上取得了进展后,苏联考虑让以色列陷入一场冲突,届时苏联可以借机联合埃及对以色列的迪莫纳核设施进行轰炸,他们甚至还计划在以色列沿海登陆。当时,苏联的核潜艇也驶近以色列海岸,以便在以色列准备使用核武时对其进行还击。 只是以军的情报工作实在了得,令苏联功亏一篑。 书中引用前苏联战略轰炸机部队负责人瓦西里·列舍特尼科夫将军的话称,他和他的同事被要求制定攻击迪莫纳核设施的计划。列舍特尼科夫回忆说:“1967年夏,我担任乌克兰远程轰炸军团指挥员。总参谋部下令将三支航空中队漆成埃及空军飞机的颜色。秘密地图注明了作战目标,它位于以色列境内。我从来没听说过迪莫纳,也不知道它是核中心。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攻击目标。我记得很清楚,那些目标都有美国的防空系统保护。它们飞到北高加索待命。但事情突然闹大了,西方电台开始广播,称苏联准备轰炸以色列。这肯定是外国情报部门获知了我们正在计划中的行动。美国和以色列在苏联的情报网相当厉害……不久后,我又接到让轰炸机返回营地的通知。俄罗斯参与六五战争的行动便停止了。” 根据一名前苏联海军军官赫里普蓬科夫上尉的叙述,1967年6月5日,舰长曾命令他组织由三十名强壮士兵组成的“志愿队”,准备在以色列登陆。“他们的任务是渗透到以色列海法港,这里是以海军主要基地,也是以海军指挥部门所在地”,“苏联当时在地中海地区的三十多艘舰只都组织了类似的登陆队,总数约有一千多人。令人惊讶的是,我们没有地图,也没有登陆后的行军路线,我不得不临时教水兵使用冲锋枪、向水中扔手榴弹。我们开始等待潜艇靠岸,但很快便接到中止任务的命令。” 尽管最后这些计划并未实施,但苏联还是在战争中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提供了大量帮助。 此外书中还有前苏联外交部官员关于打击迪莫纳核设施计划对战争结果的影响评估。 该书作者的吉迪恩·雷梅兹表示,书中所记述的内容来源于“一些相关文件,以及当时参与战争的高官和军方人士的证词”。据他所说,很多相关的重要文件都已经被销毁了,而且“当时很多命令都是以口头方式下达的”。 有关人士对该书披露的内容反应强烈,有学者认为这些内容为研究冷战和中东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会引发激烈的学术争论。一名美国防部前官员则表示,书中讲述的内容是苏联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又一次重大失利,堪比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伊苏最初的原子能合作 曾任原苏联外交部部务委员会成员和外交部中东局局长的奥列格·戈里涅夫斯基,也曾在俄罗斯《独立报》上发表长篇回忆文章,回顾以色列和伊拉克等中东国家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到九十年代发展核武器的争斗内幕,其中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目前在中东地区,以色列拥有核武器已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当然,还有人怀疑伊拉克、伊朗等国也在生产或者已经拥有核武器。戈里涅夫斯基认为,萨达姆担任伊拉克总统之后,努力发展本国的核武器,企图将伊拉克建成中东阿拉伯强国,以抗衡以色列的军事威胁。但是,伊拉克发展核武器的努力多次遭到以色列的破坏。 原苏联是第一个在核能源方面同伊拉克进行合作的国家,1959年下半年,同伊拉克签署了一个原子能合作协议。协议规定:苏联向伊拉克提供技术援助,以协助伊拉克兴建一个小型供研究用的核反应堆和一个同位素研究室。苏联还答应协助伊拉克进行放射性物质的地质勘探和帮助人培训等。 虽然苏伊两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但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拒绝了向阿拉伯国家提供核武器技术的要求。因此,在苏伊上述协议签署的时候就明确规定,苏联提供技术仅限于用于和平目的。赫鲁晓夫下台后,勃列日涅夫当政,但苏联政府的这一立场没有改变。根据苏伊政府签订的协议,伊拉克的小型核反应堆于1968年在位于巴格达以南15公里处的沙漠地区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由于这个核反应堆太小,技术也不完善,因此根本不可能用来生产核武器。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这个反应堆建成后没有向苏伊双方提出过交涉。 1975年4月,时任伊拉克副总统的萨达姆对莫斯科进行了短暂访问,目的是同苏联政府商讨苏向伊提供武器和双方进行核合作的问题。据戈里涅夫斯基回忆,当时苏联政府答应向巴格达提供核技术,包括建一个较完善的核反应堆,但是要求将这项合作计划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之下。当然,双方的谈判没有取得令伊拉克满意的结果。 萨达姆寻求法国帮助 在莫斯科踫壁几个月之后,1975年9月,萨达姆前往法国寻求原子能技术方面的合作。法国人对此非常重视,给予萨达姆高规格的接待,安排他到处参观访问,包括不对外开放的核武器研制中心。萨达姆在法国大谈伊拉克的原子能开发计划。虽然伊拉克是世界上石油储藏量第二大国家,并不缺乏能源,法国对此也不“怀疑”,仍表示愿意向伊拉克出售先进的功率强大的核反应堆和一个原子能实验室。法国方面没有要求这一交易要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之下。 萨达姆还要求法国提供足够一年用的核反应堆运转必需的浓缩铀,即向伊拉克提供72公斤浓缩铀。原子能专家们认为,这样多的浓缩铀可以生产数枚核弹头,其威力相当于美国投向广岛的原子弹。法国满足了萨达姆的要求,双方于当年11月签署了有关核合作的协议。法国从这项交易中得到了约三十亿美元的收益。 与此同时,伊拉克又同意大利于1976年5月签署了协议,伊拉克从意大利购买用于加工放射性燃料和分离镮的设施。有关消息传到莫斯科之后,莫斯科当时认为法、意是在玩火,但是一直对此保持沉默。 摩萨德炸毁伊核反应堆 三年后,法国准备提供给伊拉克的核反应堆建好了。该反应堆被运到法国港口城市土伦附近交接,然后将其运往伊拉克的巴士拉港。但是,就在当天深夜,港口发生了大爆炸,停放在港口的核反应堆被完全炸毁。 苏联克格勃人员提供的消息说,这是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下的黑手。据克格勃特工报告,摩萨德得知法国正准备在土伦附近将核反应堆交给伊拉克之后,当即派遣了一个由十名特工人员组成的破坏小组,潜入港口附近实施了炸毁核反应堆的计划。就在这次爆炸前不久,为伊拉克生产核反应堆的法国工厂遭到袭击,工厂发生了爆炸。 港口大爆炸之后,法国方面当即表示马上为伊拉克方面重新提供一个同样型号的核反应堆。这次较为顺利,核反应堆很快被运到离伊首都巴格达不远的沙漠地区。按照计划,伊拉克的核反应堆应该在1981年7月开始投入使用。但伊拉克把核反应堆从法国运回国没多久,还没有来得及正式运转,就遭到了以色列空军的轰炸并被摧毁。 1981年6月7日晚上,克格勃第一总局负责中东事务的亚修克给戈里涅夫斯基打来电话,激动地向戈里涅夫斯基通报说,他刚刚收听了BBC的广播,说以色列人轰炸了位于巴格达附近的伊拉克核中心。戈里涅夫斯基马上打电话到苏联国防部去核实,但国防部还没有得到相关的报道。戈里涅夫斯基随即从塔斯社证实了这一报道。 那天,戈里涅夫斯基决定暂时不惊动苏联最高领导,等待巴格达方面的消息来了之后再视情况采取对策。当天深夜,苏联驻伊拉克大使巴尔科夫斯基发回电报说,当地时间当天晚上9点,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召见了他,向他通报了以色列空军轰炸伊核反应堆一事。但阿齐兹没有透露细节。第二天早上,苏联驻巴格达的各机构发回了更为详细的报告:以色列的14架F-16战斗机7日从约旦南部绕过了约旦防空系统,穿过沙特阿拉伯的西北部,进入伊拉克领空,于当地时间晚上6点35分轰炸了伊核中心,法国提供的核反应堆和伊拉克的其它核设施被完全摧毁。 伊拉克实施核计划 在核反应堆开始运转之前,伊拉克就在积极地同意大利和当时的联邦德国(西德)公司进行谈判,从它们那里购买浓缩铀。同时,伊拉克陆续从尼日尔、巴西和葡萄牙购买大量的普通铀。 虽然外界对伊拉克的核技术发展计划了解甚少,但是萨达姆当时已经全面展开了核弹的研制计划。这引起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注意。1981年春,原子能机构的一个核查小组来到了伊拉克位于沙漠里的核中心进行核查。但核查人员没有发现扩散核武器的情况,一切似乎都很正常。 苏联政府对伊拉克的核技术发展计划也很关心,责令有关部门对伊拉克的计划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伊拉克虽然当时还没有生产出核爆炸装置,但是发现伊拉克正在秘密地大量储存专门的裂变物质和进行核武器的研制。有报道说,当时伊拉克已经提取了12公斤镮,但还不能用镮制造炸弹。如果法国提供的核反应堆开始运转,伊拉克一年可以得到10公斤的镮,这可以使伊拉克在1983年就生产出3枚原子弹,1985年则可以生产出5枚。 当时的苏联政府多次讨论过伊拉克的核武器计划。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和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对事态的发展也觉得很头疼。但外长葛罗米柯则认为,对伊拉克的核武器计划苏联政府不应太担心。如果萨达姆真的能够研制出核武器,中东局势将产生许多变量。但他同时强调,不太可能出现伊拉克的原子弹用于对付苏联的情况,真正感到头疼的应该是美国及其盟国以色列,因此苏联政府的立场应该是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不要匆忙采取行动。 以色列造出核武器 1981年7月15日,葛罗米柯听取了有关专家关于以色列核武器发展情况及中东核战争前景的汇报。 专家们全面介绍了以色列从开始发展核技术到当时拥有核武器的情况。1956年,以色列开始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核武器的研制工作。4年过后,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在以色列人烟稀少的内盖夫沙漠深处拍摄到了一些令人怀疑的设施。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威尔当即要求以色列当时的总理古里尔对此作出解释。古里尔假装吃惊地说,没有什么特殊的设施,那只是一家纺织工厂。 当然这些设施绝非纺织工厂,而是以色列在大漠深处的层层铁丝网保护下的最秘密的设施。对无所不能的克格勃来说,完全有能力搞清楚这些设施究竟是干什么用的。苏联的间谍卫星很快就拍摄到了这些设施的照片,并详细地绘制成图。原来这里已经建起了重水核反应堆,核反应堆运转必需的铀是从阿根廷、尼日尔等国家进口的,重水则是从挪威进口的。 在内盖夫沙漠深处还建有一个提取镮和生产核武器的地下工厂,这是二号绝密车间。它的主要设施在地下六层深的地方,那里是生产核武器的车间。从地面的外表看,其普通的钢筋外墙就像是一个仓库,墙体非常厚,可以防御炸弹攻击。 专家们指出,以色列的核反应堆每年可以提炼出十到二十公斤可以制造核武器的镮-239。按照这个量来计算,以色列到1981年的前十年间可以提炼两百公斤的的镮,可以制造二十枚威力同美国投向广岛的原子弹一样的核弹头,到八十年代中期可以生产出四十枚左右。苏联特工机构在六十年代就掌握了以色列发展核武器的确凿的证据。美国很早就怀疑以色列发展核武器,但只是到1974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最终确认以色列在生产核武器。 埃及曾想摧毁以色列核设施 专家们在汇报时谈到,埃及前领导人纳赛尔曾经打算派飞机轰炸并摧毁以色列的核设施。在以色列可以在战场上使用核武器之前击败以色列,是埃及参加1967年阿以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埃及制定的军事计划中,摧毁以色列的核设施是主要的军事任务之一。但以色列突然轰炸埃及机场,埃及战败使它的上述计划落空。 汇报到这里,葛罗米柯打断了专家们的汇报,回忆起1967年5月发生的一件事情。5月中旬的一天,埃及的两架米格飞机潜入到以色列核设施所在地的上空,没有被以色列防空部队发现,然后安全返航。一周之后,这两架米格飞机飞抵以色列的核设施上空并再次躲过了以色列的防空系统的监视。这使埃及军方增强了轰炸以色列核设施和重要目标的决心。埃及军方随即下达了准备实施攻击计划的指令。但是在苏联政府的请求下,纳赛尔总统取消了上述轰炸计划。 葛罗米柯回忆说,当时苏联政府不知道埃及的计划是要摧毁以色列的核潜力。苏联政府只知道埃及计划对以色列境内的重要目标实施突然袭击。因此苏联政府纔致信纳赛尔,坚决要求埃及不要挑起新的战争。纳赛尔也清楚,当时的埃及没有作好新的战争的准备。 如果苏联政府当时知道埃及轰炸的真实意图是要摧毁以色列的核潜力,就不去劝说纳赛尔取消轰炸计划。埃及真的轰炸以色列核设施取得成功的话,就会使以色列的核武器发展计划受到沉重打击。在核武器发展方面,以色列就很可能与阿拉伯世界处于同等水平,中东的局势发展将会是另一番结局。 苏联专家们认为,中东格局在1967年之后发生了很大变化,阿拉伯世界出现了分裂。以色列主要面对的是巴解和叙利亚等的威胁。与巴解和叙利亚相比,以色列在常规武器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因此如果发生战争,以色列不太可能动用核武器。传说伊拉克、伊朗和利比亚都在进行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伊拉克是进度最快的阿拉伯国家。但是,以色列轰炸伊拉克的核设施之后,伊拉克的核发展计划严重受挫。 戈里涅夫斯基最后说,在1990年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遭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沉重打击,其可能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所有设施都受到摧毁,随后又遭受十年的国际制裁,因此伊拉克基本上不再可能生产核武器。(原文转载自网易) 第三次中东战争前夕美国曾计划攻打以色列 以色列《国土报》报道,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前夕,美国曾制定一份秘密军事计划,如果以色列向东进入约旦河西岸或者向西攻占西奈半岛,美国将对以色列实施军事打击。但这份计划最终以流产告终。 六五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历时6天,以色列最终击败阿拉伯国家获胜。 以军1967年6月5日晨动用几乎全部空军力量,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所有机场发动突袭,半小时后地面部队也发起进攻。10日,战争宣告结束,以军控制西奈半岛和约旦河西岸。 但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1968年一份绝密研究报告揭示了这场战争鲜为人知的一面。据《国土报》报道,研究所工作人员L·温斯坦1968年2月撰写了一篇题为《14号危险事件》的文章,分析了1967年5月至6月间美国在中东危机中的立场和角色。 这篇最近解密的文章显示,美国曾制定干预中东战争预案,准备利用军事手段,防止以军控制西奈半岛和约旦河西岸地区。 两手准备 美国对中东战争留有两手准备,分别针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 据文章披露,1967年5月20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责令当时的“军事打击司令部”更新中东战争干预方案。方案基本原则是确保阿以双方遵守1949年划定的停火线,支持这一区域内所有国家的存在、独立和领土完整。 “军事打击司令部”是美军现在战备司令部的前身,时任司令员为西奥多·约翰·康韦。康韦4天后答复说,他不是特别赞成军事干预,主张先将美国平民撤离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 但康韦5月28日对参谋长联席会议表示,他认为,一旦阿以中任何一方发动战争,美军行动的“终极目标是制止侵略,确保所有中东国家领土完整”;美国必须保持“严格中立”立场,既不能让阿拉伯国家消灭以色列,也不能让以色列向东西扩张。 他还警告说,美国必须考虑冷战这一大背景,不能仅仅着眼于“地区事务”,否则将失去对苏联的影响。 原想趁早 据文中所述,康韦还于1967年5月29日建议,美军干预应趁早不趁晚。 康韦分析说,一旦战事开始,如果想要确保所有卷入国家领土完整,美军干预必须迅速,因为随着进攻方占领的土地越来越多,恢复原状就会越来越困难。 他还指出,确定哪方首先发起进攻可能比较困难,但不论是哪方,美方应该采取相同反应措施。首先,美国要部署兵力,对双方发出警告。如果警告无效,美国空军和海军将采取行动帮助稳定局势,“强迫两方所有飞行器停飞,对所有移动装甲车辆和炮兵部队实施打击”。 停火后,美国将派遣地面部队执行维和任务,同时主要通过外交手段归还领土,但在“绝对必要”时也会使用武力。 最终流产 但这份预案最终流产。 据《国土报》报道,1967年6月5日,就是以色列发动突袭当天,美军才拟定出初步计划。结果,还没来得及派得上用场,这份计划已经过时了。 解密文章中说,战争爆发次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建议,美军不作军事干预,继续通过联合国和双边渠道,包括与苏联磋商,设法停止这场战争。同时,美军暂停向所有参与方提供后勤支持。 文中还说,美国最担心的情况是以色列被消灭,但随着以军节节推进,美国转而担心阿拉伯国家的惨败可能导致苏联干预。由于不清楚以方发动进攻的真正目的,美国政府开始“觉得有必要把以色列的胜利限制在合理范围内”。 另据《国土报》报道,以色列两名参与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退休将军说,以色列对美国这一计划一无所知。他们说,以军与埃及交战、与叙利亚交战,却从未想像过还可能与美国交战。(原文转载自中国网,作者:邓玉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aturday, January 10, 2009 - 11:00 am: | |
赎罪日战争:阿拉伯国家处心积虑的复仇之战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对埃叙发动突然袭击,占领大片领土,阿拉伯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和耻辱。以牙还牙,收复失地,成了埃、叙军政领导人的一项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上任后的第三天,便召集军队高级将领开会。他说:“从我上任的那天起,我就知道这一仗非打不可。”萨达特还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多次协商,以优势兵力从西、北两线对以军实施夹击,收复部分或全部失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战争阿拉伯国家不再以消灭以色列为口号了。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发动了突然袭击 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着一天发起进攻。赎罪日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至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广播。大多数官兵都留在营中,前沿士兵很少。埃、叙就选择了这一天突袭。 1973年10月10日:短暂的混乱后以色列反败为胜 10月9日,埃军在运河东岸的兵力,仅第二集团军就有9万人,坦克800辆;在西岸,还有900辆坦克待机渡河。以军的一些防御支撑点被摧毁。整个西奈半岛的以军情况危急。此时,75岁的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忧心如焚。她向华盛顿发出呼吁:“以色列快要完了,救救以色列吧!”但自10月10日开始,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进攻,调整部署,巩固既得阵地。以军抓住这个战斗间歇,首先在北线集中3个师,越过1967年停火线。此后,阿拉伯一方局势急转直下,以色列先败叙利亚、后败埃及,实现了战局的大反转。 第四次中东战争 2009年01月05日 20:15书摘 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1973)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开始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斋月战争”。 战争背景 1967年的“六.五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丧失了大片领土,尤其是埃及,在战争中损失更为严重。所以,一心想收复失地。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以双方又进行了两年的“消耗战争”。埃军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的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起,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互派突击队偷袭对方。通过两年的“消耗战争”,埃及深感自己的防空力量薄弱,地面部队的力量也需得到加强,遂决定从苏联购置大量的武器装备。苏联也利用埃及的困境,大肆向埃及渗透。美国则大力支持以色列。美苏在中东的较量中为避免直接对抗,力图在中东制造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 1970年10月,萨达特继纳赛尔任埃及总统,为摆脱“不战不和”的局面,开始大力加强军备。1971年5月,又与苏联签定了友好合作条约,但苏联在向埃及提供武器的问题上一拖再拖,到1972年4月,萨达特再次访苏时,苏联仍未向埃及提供武器援助。5月,美苏首脑在莫斯科会谈后,苏联决定取消向埃及提供武器的计划。 苏联的举动引起埃及的极大愤怒。7月8日,萨达特宣布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在埃及的使命,要求2.1万名苏联军事人员在10天内离开埃及;苏联在埃及的一切军事设施,或者卖给埃及,或者全部撤走。这一举动,是埃及摆脱苏联控制,突破“不战不和”局面的重大步骤。 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埃及颇为有利。1973年5月非洲首脑会议和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都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许多国家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1973年,正直西方发生能源危机,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加深。埃及、叙利亚国内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情绪高涨。这些有利的情况,使埃及、叙利亚最高领导集团下定决议,乘联合国召开23届年会之际,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向以色列发动进攻。 1973年初,所有阿拉伯国家军事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共同商讨未来战争的战略。会后,埃及成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4月,又在开罗召开了阿拉伯各国参谋长会议,统一了未来的作战思想。8月,埃、叙最后审定了在北、西南两线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的联合作战计划。为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埃、叙制定了多种迷惑以色列的措施。1972年底,埃及耗费400万美圆在运河西岸修建一道巨大河堤,表面上是抵挡以色列的袭击,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从1973年初开始,埃及多次征召后备役人员服役,然后又分批复员,给以色列造成错觉。埃叙两国还以开展频繁外交和“例行演习”的方式迷惑以色列。在备战过程中,埃叙都制定了严格的保密规定。对于作战意图、作战计划,埃及规定只让总统、国防部长几人知道,叙利亚规定只让总统等十几个高级军政人员知道。作战命令在开战前6小时才传到师级指挥员,开战前3小时传到营级指挥员。临战前2小时,前线指挥官还让一些士兵下河游泳,在沙滩上晾衣服,使前线保持一派“和平”景象。 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战略纵深全面扩大——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战略纵深增大200公里以上;约旦河西岸,战略纵深增大90公里以上,为保住这一“安全边界”,以色列战略思想由进攻转为防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兴建了一条长123公里,以当时的以军总参谋长巴列夫命名的防线。沙堤高8.5米,朝运河一面被削成55度的陡坡,在坡上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还设置有通向运河的凝固汽油管,点燃后可在运河上形成一道火网。以军沿运河全线还修筑了31个核心堡,形成交叉火力网。在西奈半岛腹地,还有机场和“霍克”防空导弹阵地。在戈兰高地,以军也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因此,以军自恃防守坚固,在前沿地区陈兵不多。 战争经过 1973年10月6日14时,苏伊士运河东岸以军防御工事的沙垒中,突然发生两声巨响,埃及蛙人在前一天晚间埋入水下的两个炸药包爆炸了,它揭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序幕。紧接着,埃、叙两国军队从西、北两线同时向以军发起突然袭击。战争进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0月6日至9日),埃叙军队获得初期胜利。 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着一天发起进攻。赎罪日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至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广播。大多数官兵都留在营中,前沿士兵很少。埃、叙就选择了这一天突袭。 在西线,埃军出动了200多架飞机,从东路轰炸和袭击以军在西奈半岛的前线指挥部、炮兵阵地、部队集结地、防空导弹系统、通信雷达设施和机构等重要军事目标。同时,埃军隐蔽在运河西岸沙垒后的2000门榴弹炮和重型迫击炮,也向巴列夫防线的前沿工事和后方目标发起攻击,有效地压制了以军火力。 埃军的计划是首先强渡苏伊士运河,突破“巴列夫”防线,控制运河东岸15—20公里的地区;第二步攻占米特拉山口、克迪山口和哈特米亚山口一线,保障运河东岸前沿阵地的安全,然后,视情况向纵深发展。为此,埃军在苏伊士运河两岸集结2个军团共9个师的兵力约12万人。北翼为第二军团共5个师,是战役主攻方向,南翼为第3军团共4个师。战斗开始后,埃军地面部队约8000人在飞机、防空军的掩护下,乘水陆装甲车和橡皮舟从坎塔纳、伊斯梅利亚、德维斯瓦、沙卢法和苏伊士城同时强渡运河。登岸之后,迅速在堤上开辟通道、攀登河堤,摧毁以军前沿火力点,同时,用爆破筒在东岸沙堤以军铁丝网和地雷区中开辟通道。埃及工兵用高压水龙头冲刷以军沿河岸修建的沙堤,仅用9小时,就在沙堤上打开了60多个缺口,架设10座浮桥和50个门桥渡场。在战斗打响后的24小时,埃军10万人和1020辆坦克以及1.35万部车辆通过运河。紧接着,埃军向两翼展开,着手消灭各据点的以军,攻占以军前沿据点15个,粉碎了以军前沿坦克的反冲击。两翼用稳步平推的办法向以军防御纵使攻击。不到三天,埃军控制了运河东岸10至15公里地区。 为配合正面作战,埃军伞兵和突击分队乘直升机在西奈半岛纵深地区大规模降落,破坏敌军交通、通讯和补给。海军为牵制以军,封锁蒂朗海峡和曼德海峡,封锁亚喀巴湾和红海出口,并在沙伊沙姆赫地区进行海上登陆作战,袭击以军。 当埃军在西线发起攻击的同时,北线的叙利亚军队也于6日14时向戈兰高地发起猛攻。叙军出动100架飞机袭击以军指挥所等重要军事目标。叙军的 1500门大炮也开始炮击戈兰高地上的以军阵地。叙军第一梯队三个师,1000多辆坦克,在空军和地空导弹部队的掩护下分三路向以军阵地发起进攻。 北路叙军进攻谢赫山、马萨达等地。带路由于遭到以军的阻击,推进较慢。中路和南路是叙军攻击的重点。中路叙军第9步兵师很快就突破了以军188装甲旅的防线,攻占了艾哈迈里亚。以军退守库奈特拉待援。叙军虽出动了二线坦克,利用夜间频频发动进攻,但以军也调集了大批坦克向叙军发动反冲击,双方 1500辆坦克在狭长的平原上激战了近48小时,以军188装甲旅几乎被全歼,仅剩10余辆坦克。7日晨,叙军突破1967年停火线约75公里,进到叙以边境太巴列湖附近。以军在仓促应战之时,逐渐看到叙军的许多弱点。于是,以军决定集中兵力对付北线叙利亚军队,以扭转战局。至11日,北线以军主力剧增至 22个旅,约10万人。 第二阶段(10月10日至15日),埃军进攻受挫,以军实施反攻。 埃军初战得胜,占领了运河东岸的部分地区,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从10日起,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了进攻,着手调整部署巩固阵地。这给以军提供了喘息之机,以军利用这一短暂的间隙集中兵力,实先北线后西线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10月10日,以军在北线集中了15个旅和1000辆坦克,在飞机的掩护下,突破叙军防御阵地后,又采取正面突击同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分三路向叙军反击。以军进攻的重点是戈兰高地中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仅派少数兵力牵制。很快突破了叙军防线,解除了库奈特拉之围。11日,以军继续向戈兰高地增兵,总计达22个旅,近10万人。以军集中坦克500辆,沿不同的路线,向大马士革方向快速前进。12日,以军越过1967年的停火线,深入叙利亚境内 30公里左右,叙利亚的步兵和防空军则撤至首都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地区。沿公路两侧建立防御阵地,阻止以军向大马士革的进攻。 以军在北线掌握主动后,随即将作战重点移至西奈半岛,使西奈战线从原来的4个旅增至3个师12 个旅,并向西奈调去了大批飞机和坦克。 当以军在北线反击时,埃军为增援叙利亚决定向以军发起进攻。 10月14日6时,埃军出动80架飞机、200门火炮对以军第二线阵地进行了90多分钟的火力准备,随后,以装甲师、机械化师1000多辆坦克向以军发起进攻,双方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会战。埃军兵分三路,向哈特米亚、吉迪和米特拉山口的以军发起进攻,这是埃军第一次脱离防空网和反坦克防御系统进行的运动战。以军对埃军的进攻有了准备,集中三个师利用山垭口两侧的有利地形进行步、坦、炮协同作战,并出动了飞机支援。以军共投入了坦克约 800辆,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以军损失坦克50辆,埃军则损失了200辆,被迫退回进攻出发阵地。 第三阶段(10月15日至24日),西线以军向埃军发动进攻,北线以叙两进对恃。 10月16日,以军三个旅群向埃发动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坦克战和炮战。同时,以军根据美国侦察卫星提供的在大苦湖地区的埃军第2、3军团结合部有30公里的间隙的情报,抓住埃军运河西岸兵力空虚之有利时机,从结合部突入运河西岸,建立了桥头阵地,摧毁了埃军几个防空导弹阵地,并迅速组织了5个旅的兵力,在空军的支援下,源源不断地度过运河。对于以军突入运河西岸的作战行动,埃军误认为是小股以军的骚扰活动,未引起重视,以致以军摧毁了埃军的大量防空导弹阵地,以空军得以在运河西岸进行轮番轰炸。18日,突入西岸的以军大举进攻埃军阵地,到19日晚,以军在西岸的部队达到了4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和1个伞兵旅。 突入运河西岸的以军在取得主动权后,又不断袭击公路、铁路和运河沿岸地区,以切断埃军2、3军团的退路。此时,东岸以军也配合发动攻势,使第3军团腹背受敌。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案》,呼吁埃、以双方“就地停火”,埃及、以色列都表示接受停火,但以军的进攻却没有停止。同时,以军向北推进,企图攻占伊斯梅利亚,包围埃及第2军团,但未能成功,以军又集中兵力,回师南下,迂回包围第3军团。23日凌晨,以军沙龙旅,依靠夜间偷运过河的人员和物补给,向阿塔卡地区发动猛攻,当日晚,以军占领苏伊士城郊外的炼油厂,切断了苏伊士城西南和南面第3军团部队的联系,基本完成了对埃军第3军团大部分部队的包围。24日,双方实现停火。 在北线,叙、以双方在第二阶段末期形成对峙后,以军于10月22日出动1个伞兵旅,夺取了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一个阵地老山头。叙军随后发动多次反击,收复了一些失地,但成效不大,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24日,叙以宣布正式停火。 这场战争历时18天,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共投入兵力约110万人,坦克5500多辆,作战飞机1500多架。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约2万余人,被击毁坦克2000余辆,损失飞机约400架;以色列军队死亡5000多人,损失坦克1000多辆,飞机200架。双方战争消耗在50亿美圆以上。通过这次战争,埃军收复运河东岸纵深10—15公里,南北长192公里的土地,面积为3000多平方公里。以色列新占运河西岸埃及领土1900余平方公里和叙利亚戈兰高地以东440平方公里的领土。 (摘自《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谢朝晖、罗庆旺 主编) 这是第一次为了和平而非毁灭对手的中东战争 萨达特发动十月战争决不是为了实现阿拉伯民族“消灭以色列”和“解放巴勒斯坦”的伟大理想。萨达特和他的高级将领甚至对收复自己的国土——西奈半岛也没有信心,只是想“根据武装部队的能力,通过军事行动,向以色列的安全理论挑战”,让以色列明白:埃及不会屈服于它强加的条件,不会放弃自己的国家领土和主权。一句话,改变以色列的傲慢姿态,迫使它同埃及进行和平谈判。因此,十月战争是萨达特和平战略的一部分,其基本目标是“以战促和”。 战争之后是和平 2009年01月05日 凤凰网历史综合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为“斋月战争”、“十月战争”、“赎罪日战争”,是指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于1973年10月6日向以色列发动的战争。 1967年六·五战争爆发前,纳赛尔高喊“消灭以色列”和“解放巴勒斯坦”的口号。这些口号作为政治目标一清二楚,调动了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参战热情,但是作为军事目标则显得空洞无物。“由于军队不知道应达成的军事战略目标是什么,只是盲目地向西奈半岛集结 ”,结果纳赛尔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导致了六·五战争失败和大片国土的丧失。所以,“军队不是六天战争失败的原因,而是牺牲品。” 六·五战争结束后,纳赛尔在血淋淋的教训面前再也不敢空喊“消灭以色列”的口号,实事求是地把收复西奈半岛作为压倒一切的战略目标。但刚刚重建的埃及军队哪里是以色列的对手,纳赛尔一直到死也未能实现跨过苏伊士运河的梦想。萨达特就任总统的同时,也继承了收复失地的庄严使命。他知道埃及军队的总体实力尚不能同以色列抗衡,特别是在苏联一再拖延武器供应的情况下,埃及不可能收复西奈半岛。因此萨达特接受了罗杰斯倡议,提出了与以色列单独媾和的设想。但以色列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对和谈开价过高,令埃及难以接受。美国是唯一可以左右以色列的大国,但它不愿对以色列施加压力。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1969-1974)在1973年2月和4月两次会见埃及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哈菲兹·伊斯梅尔,他说:“ 我希望萨达特作一个现实主义者。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不能把事情建立在希望和幻想之上。现实说明你们是战败者,你们不能要求战胜者所要求的东西。你们必须做出某些让步,以便美国能够帮助你们。”有鉴于此,萨达特认为:“除非我们在军事上扭转局面,否则永远也不会在政治上解决问题。”他决心诉诸战争,用武力来说话。当时流行的一个著名口号--“没有声音比战斗的声音更响亮”,就是对这种情况的反映。 此外,埃及国内和阿拉伯世界的舆论都强烈呼吁开战。六·五战争不仅使埃及人民蒙受了奇耻大辱,整个阿拉伯民族都感到脸上无光。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渴望收复被占领土,洗刷失败的耻辱,打破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所以,“同以色列之战是挽回名誉之战,是正义之战”。从1968年到1973年的五年中,埃及为准备作战花费了80到90亿美元。“这对埃及人民说来,是厉行节约和作出牺牲的时期,没有一个民族能够这样无限期地忍受下去。”同一时期埃及政府将国民生产总值的21.1%用于军事开支。人民群众含辛茹苦,默默忍受,如果不采取军事行动,恐怕无法向人民交待。1972年2月开罗学生上街游行,要求政府准备向以色列开战,清除亲美分子。随后工人又举行了一系列罢工,支持学生们的要求。萨达特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懂得开战是摆脱诸般困境的唯一选择。 然而高级军官们对开战疑虑重重,害怕埃及再次被以色列打败。1972年10月24日,萨达特召开高级军官会议,试图解决“打还是不打”的争论,牢固树立“打”的思想。国防部长萨迪克提醒:“以色列可能随时向我们发动进攻,……摧毁现在对以色列构成极大威胁的埃及及其武装部队。”国防部副部长哈桑担心:一旦开战,“结局可能是,以色列将处于比现在更强大的地位。”萨达特开导说:“国内许多人仍然对将要打仗表示怀疑。如果我们止步不前,国内情况将会恶化。我们必须冒适当的风险。”中央军区司令哈比尔不客气地反问:“适当的风险?为什么?为什么不完全避免风险呢?”萨达特对这三位高级军官的怯战态度十分恼火,下令解除了他们的职务,任命艾哈迈德·伊斯梅尔为新的国防部长。 伊斯梅尔采纳了总参谋长萨阿德·沙兹利制订的“有限进攻战略”。沙兹利本人对“有限进攻战略”的解释如下:“我们无力发起大规模攻势去歼灭西奈半岛上的敌军重兵集团,或者迫其撤出西奈和加沙地带。我们的力量只允许我们发起有限的进攻。我们的目的可以是跨过运河,摧毁巴列夫防线,然后采取守势。”沙兹利的理由是:埃及空军力量明显弱于以色列,没有制空权是难以取胜的;埃及的萨姆导弹射程有限,只能为十英里以内的埃及部队提供保护。沙兹利的“有限进攻战略”被萨达特批准,成为十月战争总的战略目标。1973年10月1日,萨达特对国防部长伊斯梅尔下达了作战指令,其中说:“这种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使以色列遭到最大可能的损失,使它相信继续占领我们的领土将要使它承担不能支付的代价。” 所以,萨达特发动十月战争决不是为了实现阿拉伯民族“消灭以色列”和“解放巴勒斯坦”的伟大理想。萨达特和他的高级将领甚至对收复自己的国土--西奈半岛也没有信心,只是想“根据武装部队的能力,通过军事行动,向以色列的安全理论挑战”,让以色列明白:埃及不会屈服于它强加的条件,不会放弃自己的国家领土和主权。萨达特希望通过“向以色列提出挑战可能产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逐步导致从根本上改变敌人的思想、心理和侵略的意向。”一句话,改变以色列的傲慢姿态,迫使它同埃及进行和平谈判。因此,笔者认为十月战争是萨达特和平战略的一部分,其基本目标是“ 以战促和”。 1973年10月6日埃军向以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摧毁了巴列夫防线,跨过了苏伊士运河,在东岸大约 10公里以内的区域建立了桥头堡。十月战争初期,埃军在战场上进展顺利,以军处境艰难,被迫向美国求救,“以色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破产了。以军凭借美国空运的新式武器装备和卫星拍摄的战场形势图片,不久转败为胜,从埃及第二军和第三军的结合部插入,渡过了苏伊士运河,占领了运河西岸的部分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缺口”,直接威胁到首都开罗的安全。埃军多次试图肃清缺口之敌,均未成功,埃及第三军不幸被以军包围。萨达特在这种危险时刻,被迫用接受停火的方式来挽救局面。他于10月22日宣布接受安理会338号停火决议,“因为我不允许我的军队再一次遭到毁灭,不许我的人民,人民的财产遭到毁灭。”阿萨德强烈反对停火,但在埃及接受停火的情况下,叙利亚不可能单独战胜以色列,因而也不得不接受停火。 苏联作为埃及和叙利亚武器装备的提供者,担心埃、叙再次被以色列打得一败涂地,损害苏联的声誉和利益,故此呼吁美国敦促以色列停火。美国害怕以色列一意孤行导致美苏直接对抗,因而也对停火格外热心。10月2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兼国务卿基辛格(1973.9-1977.1)在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签署美苏停火协议。安理会在美苏停火协议的基础上于10月22日通过了著名的第338号决议,要求有关各方立即就地停火,停火后立即开始执行242号决议的所有内容,用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在中东建立公正与持久的和平。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对停火协议火冒三丈,迫于美国的压力也不得不接受。 埃以虽然都宣布接受338号决议,但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并没有立即停止,以色列仍想消灭被围的埃及第三军 2万多人,埃军坚持顽强抵抗。安理会又于10月25日通过339号决议,要求埃以回到10月22日的停火线,并决定向中东派遣联合国紧急部队。在美苏的强大压力下,10月27日埃以最终实现了停火。停火虽然实现了,但埃及第三军和苏伊士城仍被以军包围,面对面的军事对峙仍有可能演变为新的武装冲突。 1973年12月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日内瓦发起召开“中东和平会议”,埃及、以色列、约旦派代表出席,叙利亚拒绝参加。因与会各方分歧太大,日内瓦和会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基辛格于是亲自在埃及和以色列之间来回穿梭游说,终于使双方在1974年1月18日签署了第一个脱离接触协议。协议规定埃及和以色列严格遵守安理会停火协议,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和准军事行动;规定缺口地带的以军撤回到西奈半岛;在埃及军队和以色列军队之间部署联合国紧急部队。这意味着以色列默认了埃及对苏伊士运河以东部分领土的收复。埃以达成脱离接触协议,对叙利亚产生了极大压力,阿萨德被迫降低了与以色列脱离接触的要价。在基辛格的努力下,叙以也在1974年5月29日达成了脱离接触协议。 埃以虽然签署了第一个脱离接触协议,但埃以之间的战争状态并没有结束,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1974.5-1977.4)担心埃及很可能为收复整个西奈半岛而再次发动战争,故愿意向埃及做出一定让步。1975年2月7日,拉宾对美国记者表示:“为换取埃及许诺不诉诸战争,不依赖使用战争武力的威胁,进而努力达到真正的和平,埃及人甚至可以得到山口和油田。”拉宾所说的山口和油田是指米特拉山口、吉迪山口以及阿布鲁迪斯油田,它们位于苏伊士运河以东大约50-60公里一线,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是埃及志在必得的天然防线。 萨达特见拉宾愿意让步,便同意基辛格再次来中东穿梭斡旋。1975年3月基辛格在特拉维夫和阿斯旺之间飞来飞去,由于拉宾政府软弱涣散,内阁成员缺乏统一立场,基辛格20多天的穿梭外交未能取得任何成果。萨达特不等下一轮埃以谈判开始,便主动宣布将于 1975年6月5日重新开放苏伊士运河。埃及重开苏伊士运河,为国际远洋运输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普遍赞誉。以色列在国际上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在美国总统福特(1974.8-1977.1)和国务卿基辛格的压力下,拉宾政府被迫于1975年9月1日同埃及签署了第二个脱离接触协议。协议规定:中东的冲突不应当使用武力来解决;埃以双方互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埃及允许以色列非军用物资通过苏伊士运河。 阿萨德既不愿叙利亚同以色列孤军作战,又不愿向以色列让步太多,因此他反对埃及与以色列达成第二个脱离接触协议。他多次与萨达特协调立场,都未能获得成功。埃以签订第二个脱离接触协议后,阿萨德批评该协议是“向以色列占领的投降,完全屈从于以色列的要求……是1948年以来破坏阿拉伯斗争的一个严重的和危险的企图”。他和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道指责萨达特是“阿拉伯事业的叛徒”。1975年12月11 日,阿萨德又和约旦国王侯赛因一道发表联合公报,认为“对阿拉伯民族问题的部分和单独解决办法只会有利于敌人,而不会给阿拉伯民族带来任何真正好处。” 在阿拉伯世界的压力面前,如果不是萨达特坚持和平路线,两个脱离接触协议显然是难以达成的。萨达特为了让以色列人认识到他的和平诚意,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以色列政府原来准备通过基辛格不惜以任何代价赎回留在埃及的39具以军官兵的尸体,但萨达特慷慨和无偿地交还了这些战争炮灰。又如在要不要重开运河以及重建运河沿岸三个重要城市--塞德港、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的问题上,萨达特曾说:“为了和平,我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的事甘冒风险,赌博、困难,以至于人们为争取和平而可能面临的一切危险。”萨达特之所以致力于和平战略,是因为他懂得,阿拉伯人不可能通过战争消灭以色列和收复被占领土。道理很简单,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坚定地支持以色列,而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却不愿全心全意地支持阿拉伯人。萨达特不止一次地表示:“我过去说过,现在仍然这样说,纸牌的百分之九十九控制在美国手里,尽管这使其他人感到很生气。” 赎罪日战争:阿拉伯国家处心积虑的复仇之战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对埃叙发动突然袭击,占领大片领土,阿拉伯国家蒙受了巨大损失和耻辱。以牙还牙,收复失地,成了埃、叙军政领导人的一项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上任后的第三天,便召集军队高级将领开会。他说:“从我上任的那天起,我就知道这一仗非打不可。”萨达特还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多次协商,以优势兵力从西、北两线对以军实施夹击,收复部分或全部失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战争阿拉伯国家不再以消灭以色列为口号了。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发动了突然袭击 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着一天发起进攻。赎罪日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至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广播。大多数官兵都留在营中,前沿士兵很少。埃、叙就选择了这一天突袭。 1973年10月10日:短暂的混乱后以色列反败为胜 10月9日,埃军在运河东岸的兵力,仅第二集团军就有9万人,坦克800辆;在西岸,还有900辆坦克待机渡河。以军的一些防御支撑点被摧毁。整个西奈半岛的以军情况危急。此时,75岁的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忧心如焚。她向华盛顿发出呼吁:“以色列快要完了,救救以色列吧!”但自10月10日开始,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进攻,调整部署,巩固既得阵地。以军抓住这个战斗间歇,首先在北线集中3个师,越过1967年停火线。此后,阿拉伯一方局势急转直下,以色列先败叙利亚、后败埃及,实现了战局的大反转。 第四次中东战争 2009年01月05日 20:15书摘 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1973)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经过周密准备之后,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开始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赎罪日战争”、“十月战争”、“斋月战争”。 战争背景 1967年的“六.五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丧失了大片领土,尤其是埃及,在战争中损失更为严重。所以,一心想收复失地。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以双方又进行了两年的“消耗战争”。埃军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的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起,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战略空袭,双方还互派突击队偷袭对方。通过两年的“消耗战争”,埃及深感自己的防空力量薄弱,地面部队的力量也需得到加强,遂决定从苏联购置大量的武器装备。苏联也利用埃及的困境,大肆向埃及渗透。美国则大力支持以色列。美苏在中东的较量中为避免直接对抗,力图在中东制造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 1970年10月,萨达特继纳赛尔任埃及总统,为摆脱“不战不和”的局面,开始大力加强军备。1971年5月,又与苏联签定了友好合作条约,但苏联在向埃及提供武器的问题上一拖再拖,到1972年4月,萨达特再次访苏时,苏联仍未向埃及提供武器援助。5月,美苏首脑在莫斯科会谈后,苏联决定取消向埃及提供武器的计划。 苏联的举动引起埃及的极大愤怒。7月8日,萨达特宣布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在埃及的使命,要求2.1万名苏联军事人员在10天内离开埃及;苏联在埃及的一切军事设施,或者卖给埃及,或者全部撤走。这一举动,是埃及摆脱苏联控制,突破“不战不和”局面的重大步骤。 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埃及颇为有利。1973年5月非洲首脑会议和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都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许多国家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1973年,正直西方发生能源危机,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加深。埃及、叙利亚国内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情绪高涨。这些有利的情况,使埃及、叙利亚最高领导集团下定决议,乘联合国召开23届年会之际,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向以色列发动进攻。 1973年初,所有阿拉伯国家军事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共同商讨未来战争的战略。会后,埃及成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4月,又在开罗召开了阿拉伯各国参谋长会议,统一了未来的作战思想。8月,埃、叙最后审定了在北、西南两线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的联合作战计划。为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埃、叙制定了多种迷惑以色列的措施。1972年底,埃及耗费400万美圆在运河西岸修建一道巨大河堤,表面上是抵挡以色列的袭击,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从1973年初开始,埃及多次征召后备役人员服役,然后又分批复员,给以色列造成错觉。埃叙两国还以开展频繁外交和“例行演习”的方式迷惑以色列。在备战过程中,埃叙都制定了严格的保密规定。对于作战意图、作战计划,埃及规定只让总统、国防部长几人知道,叙利亚规定只让总统等十几个高级军政人员知道。作战命令在开战前6小时才传到师级指挥员,开战前3小时传到营级指挥员。临战前2小时,前线指挥官还让一些士兵下河游泳,在沙滩上晾衣服,使前线保持一派“和平”景象。 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战略纵深全面扩大——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战略纵深增大200公里以上;约旦河西岸,战略纵深增大90公里以上,为保住这一“安全边界”,以色列战略思想由进攻转为防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兴建了一条长123公里,以当时的以军总参谋长巴列夫命名的防线。沙堤高8.5米,朝运河一面被削成55度的陡坡,在坡上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还设置有通向运河的凝固汽油管,点燃后可在运河上形成一道火网。以军沿运河全线还修筑了31个核心堡,形成交叉火力网。在西奈半岛腹地,还有机场和“霍克”防空导弹阵地。在戈兰高地,以军也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因此,以军自恃防守坚固,在前沿地区陈兵不多。 战争经过 1973年10月6日14时,苏伊士运河东岸以军防御工事的沙垒中,突然发生两声巨响,埃及蛙人在前一天晚间埋入水下的两个炸药包爆炸了,它揭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序幕。紧接着,埃、叙两国军队从西、北两线同时向以军发起突然袭击。战争进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0月6日至9日),埃叙军队获得初期胜利。 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着一天发起进攻。赎罪日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至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广播。大多数官兵都留在营中,前沿士兵很少。埃、叙就选择了这一天突袭。 在西线,埃军出动了200多架飞机,从东路轰炸和袭击以军在西奈半岛的前线指挥部、炮兵阵地、部队集结地、防空导弹系统、通信雷达设施和机构等重要军事目标。同时,埃军隐蔽在运河西岸沙垒后的2000门榴弹炮和重型迫击炮,也向巴列夫防线的前沿工事和后方目标发起攻击,有效地压制了以军火力。 埃军的计划是首先强渡苏伊士运河,突破“巴列夫”防线,控制运河东岸15—20公里的地区;第二步攻占米特拉山口、克迪山口和哈特米亚山口一线,保障运河东岸前沿阵地的安全,然后,视情况向纵深发展。为此,埃军在苏伊士运河两岸集结2个军团共9个师的兵力约12万人。北翼为第二军团共5个师,是战役主攻方向,南翼为第3军团共4个师。战斗开始后,埃军地面部队约8000人在飞机、防空军的掩护下,乘水陆装甲车和橡皮舟从坎塔纳、伊斯梅利亚、德维斯瓦、沙卢法和苏伊士城同时强渡运河。登岸之后,迅速在堤上开辟通道、攀登河堤,摧毁以军前沿火力点,同时,用爆破筒在东岸沙堤以军铁丝网和地雷区中开辟通道。埃及工兵用高压水龙头冲刷以军沿河岸修建的沙堤,仅用9小时,就在沙堤上打开了60多个缺口,架设10座浮桥和50个门桥渡场。在战斗打响后的24小时,埃军10万人和1020辆坦克以及1.35万部车辆通过运河。紧接着,埃军向两翼展开,着手消灭各据点的以军,攻占以军前沿据点15个,粉碎了以军前沿坦克的反冲击。两翼用稳步平推的办法向以军防御纵使攻击。不到三天,埃军控制了运河东岸10至15公里地区。 为配合正面作战,埃军伞兵和突击分队乘直升机在西奈半岛纵深地区大规模降落,破坏敌军交通、通讯和补给。海军为牵制以军,封锁蒂朗海峡和曼德海峡,封锁亚喀巴湾和红海出口,并在沙伊沙姆赫地区进行海上登陆作战,袭击以军。 当埃军在西线发起攻击的同时,北线的叙利亚军队也于6日14时向戈兰高地发起猛攻。叙军出动100架飞机袭击以军指挥所等重要军事目标。叙军的 1500门大炮也开始炮击戈兰高地上的以军阵地。叙军第一梯队三个师,1000多辆坦克,在空军和地空导弹部队的掩护下分三路向以军阵地发起进攻。 北路叙军进攻谢赫山、马萨达等地。带路由于遭到以军的阻击,推进较慢。中路和南路是叙军攻击的重点。中路叙军第9步兵师很快就突破了以军188装甲旅的防线,攻占了艾哈迈里亚。以军退守库奈特拉待援。叙军虽出动了二线坦克,利用夜间频频发动进攻,但以军也调集了大批坦克向叙军发动反冲击,双方 1500辆坦克在狭长的平原上激战了近48小时,以军188装甲旅几乎被全歼,仅剩10余辆坦克。7日晨,叙军突破1967年停火线约75公里,进到叙以边境太巴列湖附近。以军在仓促应战之时,逐渐看到叙军的许多弱点。于是,以军决定集中兵力对付北线叙利亚军队,以扭转战局。至11日,北线以军主力剧增至 22个旅,约10万人。 第二阶段(10月10日至15日),埃军进攻受挫,以军实施反攻。 埃军初战得胜,占领了运河东岸的部分地区,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从10日起,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了进攻,着手调整部署巩固阵地。这给以军提供了喘息之机,以军利用这一短暂的间隙集中兵力,实先北线后西线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10月10日,以军在北线集中了15个旅和1000辆坦克,在飞机的掩护下,突破叙军防御阵地后,又采取正面突击同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分三路向叙军反击。以军进攻的重点是戈兰高地中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仅派少数兵力牵制。很快突破了叙军防线,解除了库奈特拉之围。11日,以军继续向戈兰高地增兵,总计达22个旅,近10万人。以军集中坦克500辆,沿不同的路线,向大马士革方向快速前进。12日,以军越过1967年的停火线,深入叙利亚境内 30公里左右,叙利亚的步兵和防空军则撤至首都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地区。沿公路两侧建立防御阵地,阻止以军向大马士革的进攻。 以军在北线掌握主动后,随即将作战重点移至西奈半岛,使西奈战线从原来的4个旅增至3个师12 个旅,并向西奈调去了大批飞机和坦克。 当以军在北线反击时,埃军为增援叙利亚决定向以军发起进攻。 10月14日6时,埃军出动80架飞机、200门火炮对以军第二线阵地进行了90多分钟的火力准备,随后,以装甲师、机械化师1000多辆坦克向以军发起进攻,双方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会战。埃军兵分三路,向哈特米亚、吉迪和米特拉山口的以军发起进攻,这是埃军第一次脱离防空网和反坦克防御系统进行的运动战。以军对埃军的进攻有了准备,集中三个师利用山垭口两侧的有利地形进行步、坦、炮协同作战,并出动了飞机支援。以军共投入了坦克约 800辆,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以军损失坦克50辆,埃军则损失了200辆,被迫退回进攻出发阵地。 第三阶段(10月15日至24日),西线以军向埃军发动进攻,北线以叙两进对恃。 10月16日,以军三个旅群向埃发动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坦克战和炮战。同时,以军根据美国侦察卫星提供的在大苦湖地区的埃军第2、3军团结合部有30公里的间隙的情报,抓住埃军运河西岸兵力空虚之有利时机,从结合部突入运河西岸,建立了桥头阵地,摧毁了埃军几个防空导弹阵地,并迅速组织了5个旅的兵力,在空军的支援下,源源不断地度过运河。对于以军突入运河西岸的作战行动,埃军误认为是小股以军的骚扰活动,未引起重视,以致以军摧毁了埃军的大量防空导弹阵地,以空军得以在运河西岸进行轮番轰炸。18日,突入西岸的以军大举进攻埃军阵地,到19日晚,以军在西岸的部队达到了4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和1个伞兵旅。 突入运河西岸的以军在取得主动权后,又不断袭击公路、铁路和运河沿岸地区,以切断埃军2、3军团的退路。此时,东岸以军也配合发动攻势,使第3军团腹背受敌。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案》,呼吁埃、以双方“就地停火”,埃及、以色列都表示接受停火,但以军的进攻却没有停止。同时,以军向北推进,企图攻占伊斯梅利亚,包围埃及第2军团,但未能成功,以军又集中兵力,回师南下,迂回包围第3军团。23日凌晨,以军沙龙旅,依靠夜间偷运过河的人员和物补给,向阿塔卡地区发动猛攻,当日晚,以军占领苏伊士城郊外的炼油厂,切断了苏伊士城西南和南面第3军团部队的联系,基本完成了对埃军第3军团大部分部队的包围。24日,双方实现停火。 在北线,叙、以双方在第二阶段末期形成对峙后,以军于10月22日出动1个伞兵旅,夺取了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一个阵地老山头。叙军随后发动多次反击,收复了一些失地,但成效不大,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24日,叙以宣布正式停火。 这场战争历时18天,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共投入兵力约110万人,坦克5500多辆,作战飞机1500多架。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约2万余人,被击毁坦克2000余辆,损失飞机约400架;以色列军队死亡5000多人,损失坦克1000多辆,飞机200架。双方战争消耗在50亿美圆以上。通过这次战争,埃军收复运河东岸纵深10—15公里,南北长192公里的土地,面积为3000多平方公里。以色列新占运河西岸埃及领土1900余平方公里和叙利亚戈兰高地以东440平方公里的领土。 (摘自《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谢朝晖、罗庆旺 主编) 这是第一次为了和平而非毁灭对手的中东战争 萨达特发动十月战争决不是为了实现阿拉伯民族“消灭以色列”和“解放巴勒斯坦”的伟大理想。萨达特和他的高级将领甚至对收复自己的国土——西奈半岛也没有信心,只是想“根据武装部队的能力,通过军事行动,向以色列的安全理论挑战”,让以色列明白:埃及不会屈服于它强加的条件,不会放弃自己的国家领土和主权。一句话,改变以色列的傲慢姿态,迫使它同埃及进行和平谈判。因此,十月战争是萨达特和平战略的一部分,其基本目标是“以战促和”。 战争之后是和平 2009年01月05日 凤凰网历史综合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为“斋月战争”、“十月战争”、“赎罪日战争”,是指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于1973年10月6日向以色列发动的战争。 1967年六·五战争爆发前,纳赛尔高喊“消灭以色列”和“解放巴勒斯坦”的口号。这些口号作为政治目标一清二楚,调动了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参战热情,但是作为军事目标则显得空洞无物。“由于军队不知道应达成的军事战略目标是什么,只是盲目地向西奈半岛集结 ”,结果纳赛尔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导致了六·五战争失败和大片国土的丧失。所以,“军队不是六天战争失败的原因,而是牺牲品。” 六·五战争结束后,纳赛尔在血淋淋的教训面前再也不敢空喊“消灭以色列”的口号,实事求是地把收复西奈半岛作为压倒一切的战略目标。但刚刚重建的埃及军队哪里是以色列的对手,纳赛尔一直到死也未能实现跨过苏伊士运河的梦想。萨达特就任总统的同时,也继承了收复失地的庄严使命。他知道埃及军队的总体实力尚不能同以色列抗衡,特别是在苏联一再拖延武器供应的情况下,埃及不可能收复西奈半岛。因此萨达特接受了罗杰斯倡议,提出了与以色列单独媾和的设想。但以色列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对和谈开价过高,令埃及难以接受。美国是唯一可以左右以色列的大国,但它不愿对以色列施加压力。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1969-1974)在1973年2月和4月两次会见埃及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哈菲兹·伊斯梅尔,他说:“ 我希望萨达特作一个现实主义者。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不能把事情建立在希望和幻想之上。现实说明你们是战败者,你们不能要求战胜者所要求的东西。你们必须做出某些让步,以便美国能够帮助你们。”有鉴于此,萨达特认为:“除非我们在军事上扭转局面,否则永远也不会在政治上解决问题。”他决心诉诸战争,用武力来说话。当时流行的一个著名口号--“没有声音比战斗的声音更响亮”,就是对这种情况的反映。 此外,埃及国内和阿拉伯世界的舆论都强烈呼吁开战。六·五战争不仅使埃及人民蒙受了奇耻大辱,整个阿拉伯民族都感到脸上无光。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渴望收复被占领土,洗刷失败的耻辱,打破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所以,“同以色列之战是挽回名誉之战,是正义之战”。从1968年到1973年的五年中,埃及为准备作战花费了80到90亿美元。“这对埃及人民说来,是厉行节约和作出牺牲的时期,没有一个民族能够这样无限期地忍受下去。”同一时期埃及政府将国民生产总值的21.1%用于军事开支。人民群众含辛茹苦,默默忍受,如果不采取军事行动,恐怕无法向人民交待。1972年2月开罗学生上街游行,要求政府准备向以色列开战,清除亲美分子。随后工人又举行了一系列罢工,支持学生们的要求。萨达特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懂得开战是摆脱诸般困境的唯一选择。 然而高级军官们对开战疑虑重重,害怕埃及再次被以色列打败。1972年10月24日,萨达特召开高级军官会议,试图解决“打还是不打”的争论,牢固树立“打”的思想。国防部长萨迪克提醒:“以色列可能随时向我们发动进攻,……摧毁现在对以色列构成极大威胁的埃及及其武装部队。”国防部副部长哈桑担心:一旦开战,“结局可能是,以色列将处于比现在更强大的地位。”萨达特开导说:“国内许多人仍然对将要打仗表示怀疑。如果我们止步不前,国内情况将会恶化。我们必须冒适当的风险。”中央军区司令哈比尔不客气地反问:“适当的风险?为什么?为什么不完全避免风险呢?”萨达特对这三位高级军官的怯战态度十分恼火,下令解除了他们的职务,任命艾哈迈德·伊斯梅尔为新的国防部长。 伊斯梅尔采纳了总参谋长萨阿德·沙兹利制订的“有限进攻战略”。沙兹利本人对“有限进攻战略”的解释如下:“我们无力发起大规模攻势去歼灭西奈半岛上的敌军重兵集团,或者迫其撤出西奈和加沙地带。我们的力量只允许我们发起有限的进攻。我们的目的可以是跨过运河,摧毁巴列夫防线,然后采取守势。”沙兹利的理由是:埃及空军力量明显弱于以色列,没有制空权是难以取胜的;埃及的萨姆导弹射程有限,只能为十英里以内的埃及部队提供保护。沙兹利的“有限进攻战略”被萨达特批准,成为十月战争总的战略目标。1973年10月1日,萨达特对国防部长伊斯梅尔下达了作战指令,其中说:“这种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使以色列遭到最大可能的损失,使它相信继续占领我们的领土将要使它承担不能支付的代价。” 所以,萨达特发动十月战争决不是为了实现阿拉伯民族“消灭以色列”和“解放巴勒斯坦”的伟大理想。萨达特和他的高级将领甚至对收复自己的国土--西奈半岛也没有信心,只是想“根据武装部队的能力,通过军事行动,向以色列的安全理论挑战”,让以色列明白:埃及不会屈服于它强加的条件,不会放弃自己的国家领土和主权。萨达特希望通过“向以色列提出挑战可能产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逐步导致从根本上改变敌人的思想、心理和侵略的意向。”一句话,改变以色列的傲慢姿态,迫使它同埃及进行和平谈判。因此,笔者认为十月战争是萨达特和平战略的一部分,其基本目标是“ 以战促和”。 1973年10月6日埃军向以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摧毁了巴列夫防线,跨过了苏伊士运河,在东岸大约 10公里以内的区域建立了桥头堡。十月战争初期,埃军在战场上进展顺利,以军处境艰难,被迫向美国求救,“以色列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破产了。以军凭借美国空运的新式武器装备和卫星拍摄的战场形势图片,不久转败为胜,从埃及第二军和第三军的结合部插入,渡过了苏伊士运河,占领了运河西岸的部分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缺口”,直接威胁到首都开罗的安全。埃军多次试图肃清缺口之敌,均未成功,埃及第三军不幸被以军包围。萨达特在这种危险时刻,被迫用接受停火的方式来挽救局面。他于10月22日宣布接受安理会338号停火决议,“因为我不允许我的军队再一次遭到毁灭,不许我的人民,人民的财产遭到毁灭。”阿萨德强烈反对停火,但在埃及接受停火的情况下,叙利亚不可能单独战胜以色列,因而也不得不接受停火。 苏联作为埃及和叙利亚武器装备的提供者,担心埃、叙再次被以色列打得一败涂地,损害苏联的声誉和利益,故此呼吁美国敦促以色列停火。美国害怕以色列一意孤行导致美苏直接对抗,因而也对停火格外热心。10月2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兼国务卿基辛格(1973.9-1977.1)在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签署美苏停火协议。安理会在美苏停火协议的基础上于10月22日通过了著名的第338号决议,要求有关各方立即就地停火,停火后立即开始执行242号决议的所有内容,用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在中东建立公正与持久的和平。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对停火协议火冒三丈,迫于美国的压力也不得不接受。 埃以虽然都宣布接受338号决议,但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并没有立即停止,以色列仍想消灭被围的埃及第三军 2万多人,埃军坚持顽强抵抗。安理会又于10月25日通过339号决议,要求埃以回到10月22日的停火线,并决定向中东派遣联合国紧急部队。在美苏的强大压力下,10月27日埃以最终实现了停火。停火虽然实现了,但埃及第三军和苏伊士城仍被以军包围,面对面的军事对峙仍有可能演变为新的武装冲突。 1973年12月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日内瓦发起召开“中东和平会议”,埃及、以色列、约旦派代表出席,叙利亚拒绝参加。因与会各方分歧太大,日内瓦和会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基辛格于是亲自在埃及和以色列之间来回穿梭游说,终于使双方在1974年1月18日签署了第一个脱离接触协议。协议规定埃及和以色列严格遵守安理会停火协议,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和准军事行动;规定缺口地带的以军撤回到西奈半岛;在埃及军队和以色列军队之间部署联合国紧急部队。这意味着以色列默认了埃及对苏伊士运河以东部分领土的收复。埃以达成脱离接触协议,对叙利亚产生了极大压力,阿萨德被迫降低了与以色列脱离接触的要价。在基辛格的努力下,叙以也在1974年5月29日达成了脱离接触协议。 埃以虽然签署了第一个脱离接触协议,但埃以之间的战争状态并没有结束,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1974.5-1977.4)担心埃及很可能为收复整个西奈半岛而再次发动战争,故愿意向埃及做出一定让步。1975年2月7日,拉宾对美国记者表示:“为换取埃及许诺不诉诸战争,不依赖使用战争武力的威胁,进而努力达到真正的和平,埃及人甚至可以得到山口和油田。”拉宾所说的山口和油田是指米特拉山口、吉迪山口以及阿布鲁迪斯油田,它们位于苏伊士运河以东大约50-60公里一线,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是埃及志在必得的天然防线。 萨达特见拉宾愿意让步,便同意基辛格再次来中东穿梭斡旋。1975年3月基辛格在特拉维夫和阿斯旺之间飞来飞去,由于拉宾政府软弱涣散,内阁成员缺乏统一立场,基辛格20多天的穿梭外交未能取得任何成果。萨达特不等下一轮埃以谈判开始,便主动宣布将于 1975年6月5日重新开放苏伊士运河。埃及重开苏伊士运河,为国际远洋运输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普遍赞誉。以色列在国际上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在美国总统福特(1974.8-1977.1)和国务卿基辛格的压力下,拉宾政府被迫于1975年9月1日同埃及签署了第二个脱离接触协议。协议规定:中东的冲突不应当使用武力来解决;埃以双方互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埃及允许以色列非军用物资通过苏伊士运河。 阿萨德既不愿叙利亚同以色列孤军作战,又不愿向以色列让步太多,因此他反对埃及与以色列达成第二个脱离接触协议。他多次与萨达特协调立场,都未能获得成功。埃以签订第二个脱离接触协议后,阿萨德批评该协议是“向以色列占领的投降,完全屈从于以色列的要求……是1948年以来破坏阿拉伯斗争的一个严重的和危险的企图”。他和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道指责萨达特是“阿拉伯事业的叛徒”。1975年12月11 日,阿萨德又和约旦国王侯赛因一道发表联合公报,认为“对阿拉伯民族问题的部分和单独解决办法只会有利于敌人,而不会给阿拉伯民族带来任何真正好处。” 在阿拉伯世界的压力面前,如果不是萨达特坚持和平路线,两个脱离接触协议显然是难以达成的。萨达特为了让以色列人认识到他的和平诚意,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以色列政府原来准备通过基辛格不惜以任何代价赎回留在埃及的39具以军官兵的尸体,但萨达特慷慨和无偿地交还了这些战争炮灰。又如在要不要重开运河以及重建运河沿岸三个重要城市--塞德港、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的问题上,萨达特曾说:“为了和平,我对一切可能发生的的事甘冒风险,赌博、困难,以至于人们为争取和平而可能面临的一切危险。”萨达特之所以致力于和平战略,是因为他懂得,阿拉伯人不可能通过战争消灭以色列和收复被占领土。道理很简单,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坚定地支持以色列,而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却不愿全心全意地支持阿拉伯人。萨达特不止一次地表示:“我过去说过,现在仍然这样说,纸牌的百分之九十九控制在美国手里,尽管这使其他人感到很生气。”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aturday, January 10, 2009 - 05:36 am: | |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zhongdongzhanzheng/ 以色列阵营代表人物 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 阿拉伯阵营代表人物 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______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 黎巴嫩战争:交战双方都在别国的领土上厮杀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自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黎以战争的起因,总的说来,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死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战争背景 黎以战争的起因,总的说来,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 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以色列觉得时机以到:首先,英阿马岛战争爆发,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其次,两伊战争继续进行,两国无暇他顾,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内部已四分五裂;第三,战争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解的叙利亚国内形势不稳定,且巴、叙间也有矛盾;第四,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内的亲以势力——基督教武装;第五,归还西奈半岛后,埃、以已达成和解,埃及不会介入战争。 战前各方军事力量 一、黎巴嫩境内的武装力量 1、巴解武装力量 巴解武装力量主要是巴解游击队,共约2.5万人(其中野战部队6000人),编为50个营,坦克300辆,装甲车300辆及各种火炮1100门。 主要兵力分布:贝鲁特西区约6000人,南部各据点共约8000人,贝卡谷地约5000人,其余部署在黎巴嫩北部。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有400余座仓库,储备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其它军用物资。 2、驻黎巴嫩的叙利亚军队 2个装甲旅、2个机械化步兵旅和1个突击营及防空部队,共计30000人。战争爆发后,又投入4个旅,使总兵力达到46000人,坦克900辆,装甲车600辆,飞机350架。 主力部队部属在贝卡谷地、杰津地区和舒夫山区。部分兵力驻在贝鲁特西区、特里波利和贝鲁特至大马士革战略公路沿线主要城镇。 3、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由法国、荷兰、挪威、斐济、尼泊尔的军队组成,共7000人,驻守在黎以共同边界。 4、黎政府军和各武装力量 黎政府军共23700多人,编有1个机械化步兵旅、1个武装侦察营、9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各种装甲车辆200余辆、火炮230门。此外,还装备有“米兰”、“陶”式反坦克导弹。主要驻守在贝鲁特东区和黎西北部的部分地区。 黎国内除政府军外,还有40余支武装力量,主要有: (1)、穆斯林派武装什叶派、德鲁兹派、逊尼派,共有脱产武装人员20000人左右,它们与基督教长枪党对立。 (2)、哈达德民兵一支亲以力量,约有36000人,配置在黎以边界的黎方8—10公里地带。 (3)、基督教长枪党民兵由贝希尔.杰马耶勒领导,有40000余人,驻在贝鲁特东区,贝鲁特至大马士革公路以北和黎巴嫩西北部地区。 二、以色列军队 参战部队15个旅,10万余人,坦克1500辆,装甲车1500辆,飞机400架,舰船20余艘。 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6月4日—13日),以色列发动全面进攻,巴解、叙军遭沉重打击,以军包围贝鲁特西区。 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 6月6日11时,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 1、地面部队的进攻 西路是以军的主攻方向,先后投入了5个多旅的兵力,第一梯队以两个装甲旅,有坦克和装甲车各200辆,从纳哈里亚、鲁什哈尼克拉地区出发,在纳库腊、宾特朱拜勒通过哈达德民兵和联合国部队控制区,于6日下午包围了苏尔,在空降兵和登陆部队协同下以及黎巴嫩哈达德民兵配合下发起攻城战斗,当夜进行巷战,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第二梯队两个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旅)于18时进入战斗,其中一个旅向东开进,配合中路行动;一个旅向北开进,围剿利塔尼河以南的巴解游击队。8日,以军第三梯队进入战斗,继续向北进攻,包围达穆尔,但在该市以南,距离贝鲁特仅19公里的萨阿迪亚地区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北进受阻。9日,西路以军占领西顿、达穆尔,并以一个营的兵力在哈尔达登陆。巴解武装在从达穆尔撤退知炸毁了桥梁。10日,以军共6个旅,3.5万人,300余辆坦克,在基督教右翼民兵从北面配合下,对贝鲁特实施大包围,并轮番轰炸贝鲁特西区和南郊国际机场,以军的舰艇从海上封锁了贝鲁特。巴解大力加强贝鲁特西区的防御,并在国际机场、哈尔达地区击退以军进攻,巴解武装在达穆尔附近击毙以军前线总指挥、副总参谋长耶库蒂尔.亚当少将。11日,以军主力进抵贝鲁特国际机场附近,另一部分与叙利亚军队战斗,叙利亚为与巴解协商,在巴解处于极端困难时,按以色列的条件宣布与以停火,于当地时间12时停火生效。此后,叙、以停停打打,12日,以军继续向贝鲁特南郊巴解阵地进攻,遭到巴解武装的顽强抵抗,格林威治时间19时,以、巴停火生效。7个小时后,双方又开火。13日,以军进入贝鲁特东区,随即,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下,把巴解游击队约8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和南部。 中路为助攻方向,以军第一个梯队一个旅于6日上午从谢莫拉地区出发,越过哈尔达利,包围了沙吉夫堡,主力纳巴提亚进攻,当日下午,以军开始强攻沙吉夫堡,于7日拂晓攻克。第二梯队一个装甲旅进入战斗,在伞兵配合下围攻纳巴提亚,7日9时攻入市内,小股兵力与巴解游击队展开巷战,主力继续向北推进,当日前出至杰津地区。在东路以军配合下,攻占杰津城后,又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参加围攻扎赫拉尼和赛伊达;一路向北,进攻舒夫地区叙利亚装甲部队,在该地与叙利亚军队展开一场坦克战。叙军损失坦克150辆。9日,以军在阿因达拉附近空降。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占了阿因达拉,进而控制了贝鲁特——大马士革的公路。 东路为牵制方向,以军第一梯队一个装甲旅,向谢巴发起进攻,尔后,向贝卡谷地发展进攻,牵制和监视该方向,并切断巴解游击队和叙军的联系。7日,第一梯队攻占谢巴后,第二梯队进入交战,向哈斯亚巴发起进攻,得手后,在拉西亚、考卡巴等地向叙利亚防御阵地发起进攻。8日,攻占拉西亚、考卡巴城镇后,沿贝卡谷地西侧北进,直指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末段,企图切断叙军退路和阻击增援。10日,以军同叙军在卡鲁恩湖以东地区激战,歼灭叙军一个装甲旅。9—11日,叙利亚在战斗中有损失了坦克约150辆。 2、贝卡谷地的空战 以色列为夺取制空权,决定对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进行袭击,以消灭其防空能力。这也是以军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之一。 贝卡谷地位于黎巴嫩东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是一块由南向北的狭长地带,谷地两侧高山连绵,地势险要,驻黎叙军的地面部队主力部署在这里。为保护这支部队免受以色列空袭,叙利亚从1981年5月开始,在贝卡谷地部署了以萨姆—6导弹为主要装备的防空部队。 6月9日下午2时左右,以军出动96架F—15、F—16战斗机进行高空掩护,在E—2C预警机的指挥下,用F—4、A—4攻击机对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进行了猛烈轰炸。 叙军得知以军空袭,从国内各地紧急出动了60余架米格—21和米格—23战斗机,云集贝卡,同以军展开空战,由于以军实施了电子干扰,使叙军飞机起飞后与地面失去联络,防空导弹发射后也失去控制,以军飞行员素质和装备都比叙利亚空军好,在空中处与主动。而叙空军战术呆板,且过分依赖地面指挥所指挥,结果在空中被动挨打。第一天空战结果,以军摧毁叙利亚防空导弹连阵地19个,击落叙机29架。10日,以军又出动92架各型飞机空袭叙军黎巴嫩指挥所及附近的防空导弹基地,叙军起飞52架飞机迎战,结果又被击落25架,7个防空导弹连被毁。使叙利亚在贝卡谷地经营10余年,耗资20亿美圆的防空体系毁于一旦,而以色列仅损失飞机10架,其中无人驾驶飞机和直升机6架。 以军仅用了8天时间(6月6日—13日),向前推进了90余公里,占领黎巴嫩领土约3000千平方公里,摧毁了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消灭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缴获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仓库,并将巴解总部机关2000人和武装人员5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及南部,同时,给叙军以沉重的打击。 第二阶段(6月14日—9月15日),巴解撤出贝鲁特西区,以军获胜。 6月14日,以军经过激战,控制了国际机场的跑道,16日,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下,攻占了控制机场的重要据点——理学院大楼。17日,以军炮击国际机场和附近地区,控制了哈迪勒国际机场,进一步压缩了对巴解总部的包围。18日,以军宣布对被围巴解停火,但要求其放下武器,撤出贝鲁特,这一要求遭到巴解的拒绝。22日,以军又对叙军发起进攻,并占领了哈姆敦,迫使叙军后撤,从而严密地控制了贝鲁特西区。 从6月26日起,以军继续加强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和对叙军的防御,至7月18日,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增加到7个旅约3.5万人,坦克约700辆,大口径火炮约710门。试图以军事压力配合政治谈判,迫使巴解组织撤离贝鲁特西区。 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2)、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3)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8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8月12日,巴解宣布愿意撤出贝鲁特西区,从8月21日——9月1日,巴解总部和游击队12000余人,先后由贝鲁特西区撤至约旦、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和北也门8个阿拉伯国家;驻贝鲁特西区的25000名叙军士兵也于8月 30日和9月1日撤往贝卡谷地。21——25日,多国部队的法、美、意士兵分批抵达贝鲁特,执行监护巴解和叙军撤出贝鲁特西区的任务。9月10——13 日,多国部队也相继撤离了黎巴嫩。 9月15日,以军以黎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遇害为由,进驻贝鲁特西区。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9月29 日,以军撤离,有多国和平部队返回贝鲁特西区维持秩序。但大批以军仍占据在此。经过长达5个月的谈判后,黎以签定了撤军协议。但叙利亚、巴解都反对这一协议,协议被废止。此后,以军单方面分批从黎撤军。 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盐碱地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 (摘自〈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 1982年8月12日:巴解和叙利亚军队被迫撤离贝鲁特 战争开始后,以军仅用了8天时间,即占领黎巴嫩领土约3000千平方公里,摧毁了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消灭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缴获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仓库,并将巴解总部机关2000人和武装人员5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及南部,同时,给叙军以沉重的打击。8月12日,巴解宣布愿意撤出贝鲁特西区。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死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战争背景 黎以战争的起因,总的说来,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 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并构筑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以色列觉得时机以到:首先,英阿马岛战争爆发,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其次,两伊战争继续进行,两国无暇他顾,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内部已四分五裂;第三,战争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解的叙利亚国内形势不稳定,且巴、叙间也有矛盾;第四,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内的亲以势力——基督教武装;第五,归还西奈半岛后,埃、以已达成和解,埃及不会介入战争。 战前各方军事力量 一、黎巴嫩境内的武装力量 1、巴解武装力量 巴解武装力量主要是巴解游击队,共约2.5万人(其中野战部队6000人),编为50个营,坦克300辆,装甲车300辆及各种火炮1100门。 主要兵力分布:贝鲁特西区约6000人,南部各据点共约8000人,贝卡谷地约5000人,其余部署在黎巴嫩北部。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有400余座仓库,储备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其它军用物资。 2、驻黎巴嫩的叙利亚军队 2个装甲旅、2个机械化步兵旅和1个突击营及防空部队,共计30000人。战争爆发后,又投入4个旅,使总兵力达到46000人,坦克900辆,装甲车600辆,飞机350架。 主力部队部属在贝卡谷地、杰津地区和舒夫山区。部分兵力驻在贝鲁特西区、特里波利和贝鲁特至大马士革战略公路沿线主要城镇。 3、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由法国、荷兰、挪威、斐济、尼泊尔的军队组成,共7000人,驻守在黎以共同边界。 4、黎政府军和各武装力量 黎政府军共23700多人,编有1个机械化步兵旅、1个武装侦察营、9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各种装甲车辆200余辆、火炮230门。此外,还装备有“米兰”、“陶”式反坦克导弹。主要驻守在贝鲁特东区和黎西北部的部分地区。 黎国内除政府军外,还有40余支武装力量,主要有: (1)、穆斯林派武装什叶派、德鲁兹派、逊尼派,共有脱产武装人员20000人左右,它们与基督教长枪党对立。 (2)、哈达德民兵一支亲以力量,约有36000人,配置在黎以边界的黎方8—10公里地带。 (3)、基督教长枪党民兵由贝希尔.杰马耶勒领导,有40000余人,驻在贝鲁特东区,贝鲁特至大马士革公路以北和黎巴嫩西北部地区。 二、以色列军队 参战部队15个旅,10万余人,坦克1500辆,装甲车1500辆,飞机400架,舰船20余艘。 第二阶段(6月14日—9月15日),巴解撤出贝鲁特西区,以军获胜。 6月14日,以军经过激战,控制了国际机场的跑道,16日,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下,攻占了控制机场的重要据点——理学院大楼。17日,以军炮击国际机场和附近地区,控制了哈迪勒国际机场,进一步压缩了对巴解总部的包围。18日,以军宣布对被围巴解停火,但要求其放下武器,撤出贝鲁特,这一要求遭到巴解的拒绝。22日,以军又对叙军发起进攻,并占领了哈姆敦,迫使叙军后撤,从而严密地控制了贝鲁特西区。 从6月26日起,以军继续加强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和对叙军的防御,至7月18日,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增加到7个旅约3.5万人,坦克约700辆,大口径火炮约710门。试图以军事压力配合政治谈判,迫使巴解组织撤离贝鲁特西区。 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2)、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3)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8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8月12日,巴解宣布愿意撤出贝鲁特西区,从8月21日——9月1日,巴解总部和游击队12000余人,先后由贝鲁特西区撤至约旦、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和北也门8个阿拉伯国家;驻贝鲁特西区的25000名叙军士兵也于8月 30日和9月1日撤往贝卡谷地。21——25日,多国部队的法、美、意士兵分批抵达贝鲁特,执行监护巴解和叙军撤出贝鲁特西区的任务。9月10——13 日,多国部队也相继撤离了黎巴嫩。 9月15日,以军以黎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遇害为由,进驻贝鲁特西区。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9月29 日,以军撤离,有多国和平部队返回贝鲁特西区维持秩序。但大批以军仍占据在此。经过长达5个月的谈判后,黎以签定了撤军协议。但叙利亚、巴解都反对这一协议,协议被废止。此后,以军单方面分批从黎撤军。 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盐碱地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 (摘自〈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 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6月4日—13日),以色列发动全面进攻,巴解、叙军遭沉重打击,以军包围贝鲁特西区。 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 6月6日11时,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 1、地面部队的进攻 西路是以军的主攻方向,先后投入了5个多旅的兵力,第一梯队以两个装甲旅,有坦克和装甲车各200辆,从纳哈里亚、鲁什哈尼克拉地区出发,在纳库腊、宾特朱拜勒通过哈达德民兵和联合国部队控制区,于6日下午包围了苏尔,在空降兵和登陆部队协同下以及黎巴嫩哈达德民兵配合下发起攻城战斗,当夜进行巷战,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第二梯队两个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机械化旅)于18时进入战斗,其中一个旅向东开进,配合中路行动;一个旅向北开进,围剿利塔尼河以南的巴解游击队。8日,以军第三梯队进入战斗,继续向北进攻,包围达穆尔,但在该市以南,距离贝鲁特仅19公里的萨阿迪亚地区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顽强抵抗,北进受阻。9日,西路以军占领西顿、达穆尔,并以一个营的兵力在哈尔达登陆。巴解武装在从达穆尔撤退知炸毁了桥梁。10日,以军共6个旅,3.5万人,300余辆坦克,在基督教右翼民兵从北面配合下,对贝鲁特实施大包围,并轮番轰炸贝鲁特西区和南郊国际机场,以军的舰艇从海上封锁了贝鲁特。巴解大力加强贝鲁特西区的防御,并在国际机场、哈尔达地区击退以军进攻,巴解武装在达穆尔附近击毙以军前线总指挥、副总参谋长耶库蒂尔.亚当少将。11日,以军主力进抵贝鲁特国际机场附近,另一部分与叙利亚军队战斗,叙利亚为与巴解协商,在巴解处于极端困难时,按以色列的条件宣布与以停火,于当地时间12时停火生效。此后,叙、以停停打打,12日,以军继续向贝鲁特南郊巴解阵地进攻,遭到巴解武装的顽强抵抗,格林威治时间19时,以、巴停火生效。7个小时后,双方又开火。13日,以军进入贝鲁特东区,随即,以军在长枪党民兵配合下,把巴解游击队约8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和南部。 中路为助攻方向,以军第一个梯队一个旅于6日上午从谢莫拉地区出发,越过哈尔达利,包围了沙吉夫堡,主力纳巴提亚进攻,当日下午,以军开始强攻沙吉夫堡,于7日拂晓攻克。第二梯队一个装甲旅进入战斗,在伞兵配合下围攻纳巴提亚,7日9时攻入市内,小股兵力与巴解游击队展开巷战,主力继续向北推进,当日前出至杰津地区。在东路以军配合下,攻占杰津城后,又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参加围攻扎赫拉尼和赛伊达;一路向北,进攻舒夫地区叙利亚装甲部队,在该地与叙利亚军队展开一场坦克战。叙军损失坦克150辆。9日,以军在阿因达拉附近空降。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占了阿因达拉,进而控制了贝鲁特——大马士革的公路。 东路为牵制方向,以军第一梯队一个装甲旅,向谢巴发起进攻,尔后,向贝卡谷地发展进攻,牵制和监视该方向,并切断巴解游击队和叙军的联系。7日,第一梯队攻占谢巴后,第二梯队进入交战,向哈斯亚巴发起进攻,得手后,在拉西亚、考卡巴等地向叙利亚防御阵地发起进攻。8日,攻占拉西亚、考卡巴城镇后,沿贝卡谷地西侧北进,直指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末段,企图切断叙军退路和阻击增援。10日,以军同叙军在卡鲁恩湖以东地区激战,歼灭叙军一个装甲旅。9—11日,叙利亚在战斗中有损失了坦克约150辆。 2、贝卡谷地的空战 以色列为夺取制空权,决定对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进行袭击,以消灭其防空能力。这也是以军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之一。 贝卡谷地位于黎巴嫩东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是一块由南向北的狭长地带,谷地两侧高山连绵,地势险要,驻黎叙军的地面部队主力部署在这里。为保护这支部队免受以色列空袭,叙利亚从1981年5月开始,在贝卡谷地部署了以萨姆—6导弹为主要装备的防空部队。 6月9日下午2时左右,以军出动96架F—15、F—16战斗机进行高空掩护,在E—2C预警机的指挥下,用F—4、A—4攻击机对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进行了猛烈轰炸。 叙军得知以军空袭,从国内各地紧急出动了60余架米格—21和米格—23战斗机,云集贝卡,同以军展开空战,由于以军实施了电子干扰,使叙军飞机起飞后与地面失去联络,防空导弹发射后也失去控制,以军飞行员素质和装备都比叙利亚空军好,在空中处与主动。而叙空军战术呆板,且过分依赖地面指挥所指挥,结果在空中被动挨打。第一天空战结果,以军摧毁叙利亚防空导弹连阵地19个,击落叙机29架。10日,以军又出动92架各型飞机空袭叙军黎巴嫩指挥所及附近的防空导弹基地,叙军起飞52架飞机迎战,结果又被击落25架,7个防空导弹连被毁。使叙利亚在贝卡谷地经营10余年,耗资20亿美圆的防空体系毁于一旦,而以色列仅损失飞机10架,其中无人驾驶飞机和直升机6架。 以军仅用了8天时间(6月6日—13日),向前推进了90余公里,占领黎巴嫩领土约3000千平方公里,摧毁了巴解游击队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消灭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缴获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仓库,并将巴解总部机关2000人和武装人员5000人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及南部,同时,给叙军以沉重的打击。 累次战败 让阿拉伯国家走向谈判桌 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1980年代是寒冷的年代。他们的阿拉伯兄弟们,正在淡忘“阿拉伯大义”,不再把解放巴勒斯坦当作他们的义务,巴勒斯坦问题已不再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问题,而变成了单纯巴勒斯坦人自己的问题。阿拉伯国家纷纷承认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支持越来越少。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巴解组织实力大为减弱,而阿拉伯诸国对巴解组织的支持也只停留在形式上。在此情况下,巴解组织不得不谋求西方国家的支持,阿拉法特也表示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建立巴勒斯坦国。 累次战败 让阿拉伯国家走向谈判桌 2009年01月06日 第四次中东战争是阿以双方的一个转折点。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方面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战果,但仍未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此后阿拉伯人感到用武力抹煞以色列已几乎不太可能,阿方领导人转向现实主义的想法,开始谋求与以色列和平共存的道路。以色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也受到相当的损失,感到以往单纯用军事手段消除阿拉伯威胁的做法,不会给以色列带来持久的和平。以方领导人也产生了用放弃一部分占领土地的妥协,来换取与阿拉伯和平的想法。此后阿以之间开始走向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的道路,再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但是由于双方的立场悬殊太大,和平谈判的道路仍是困难重重。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除了在军事上进攻以色列外,又试图用石油作武器,发起了石油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两周,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10国召开会议,决定对军事经济援助以色列的国家以及同情以色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和日本等依赖中东石油的国家,不得不重新检讨自己的中东政策。特别是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高达100%,所以日本赶紧撤回以往暧昧不清的中东立场,表明支持阿拉伯国家。 日本政府宣布关于中东问题的三点原则:“一、以色列应该从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上全面撤军;二、国际社会要本着公正的原则解决中东问题;三、承认巴勒斯坦人的正当权利。”1973年 12月,阿拉伯产油国正式承认日本为友好国家,解除对日本的石油禁运。石油战争虽然收到一些效果,但由于多数阿拉伯国家的产业单一,几乎全是清一色的石油工业,所以石油禁运对阿拉伯各国自己的经济打击也很大,难以长久维持。石油战争只持续了几个月,阿拉伯国家就不得不重新开始对美国和欧洲出口石油。但石油危机造成的石油价格暴涨,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打击,远远大于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打击,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借债购买昂贵的石油,这后来发展成为一些贫困发展中国家的严重债务问题。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付出了最大努力,但仍未能实现收回被占领土的战略目标,甚至没有得到战争的主动权,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战争也没有收到预期结果。此后,埃及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打败以色列开始产生怀疑,埃及人也重新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埃及之所以要与以色列打仗,完全是为了解放巴勒斯坦人。以色列的目标是巴勒斯坦,本来并不想与埃及作战。如果埃及不是基于阿拉伯大义主动向以色列挑战的话,埃、以双方和平共处是完全可能的。从埃及本国的利益出发,与以色列和平共处是有益无害的,埃及人何必为了巴勒斯坦人去流血?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全世界处于国际主义的高潮阶段。那时不仅苏联到处对外援助、输出革命,中国也勒紧腰带无偿援助第三世界的穷朋友,中国为朝鲜、越南等其他国家而付出过很大代价。1970年代后期,苏联、中国等对无底洞似的外援感到疲倦,开始从国际主义路线上后撤,转向利益优先的爱国主义。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的泛阿拉伯主义思潮也大大后退,本国利益第一的爱国主义思潮抬头。 在这种情况下,埃及总统萨达特开始考虑与以色列的和平问题。1977年美国新总统卡特上台,美国的中东政策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此以前,美国的中东政策主要是前国务卿基辛格制定的扼制苏联战略,即把以色列作为遏制苏联在中东扩展的马前卒。卡特总统上台后,提出了“对苏缓和”与“人权外交”新政策。卡特批评基辛格的中东政策过分夸大苏联的威胁,没有从人权观点考虑巴勒斯坦人的处境问题。 卡特大幅度修改了基辛格的以色列一边倒中东政策,考虑建立平衡阿以双方利益的新中东政策。1977年3月,卡特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以色列应该撤回到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前的停战线,巴勒斯坦人应该返回自己的故乡。”面对美国的新中东政策,以色列方面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得不在和平问题上做出让步。以色列开始通过罗马尼亚的外交渠道,秘密与埃及接触,试探和平谈判的可能性。埃及也面临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想谋求和平环境,集中精力发展本国的经济建设。所以埃以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和平谈判的意向。 以色列同意在领土方面作出让步,归还所有占领埃及的领土,而埃及的回报则是放弃消灭以色列的阿拉伯大义,承认以色列的合法存在,与以色列建立和平共处的共存关系。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达特突然宣布访问以色列,这在阿拉伯世界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阿拉伯联盟的盟主埃及,居然背叛他们共同立下的与以色列不共戴天的誓言,单独与以色列讲和。”埃及的背信弃义行为使整个阿拉伯世界愤怒了,萨达特在访问以色列前曾到叙利亚访问,试图向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解释埃及的立场,萨达特和阿萨德的会谈最后变成激烈的争吵,两国长期亲密的友好关系绝裂。1978年 12月在叙利亚召开的第九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到会的诸国强烈谴责埃及的背信弃义行为,诸阿拉伯国家纷纷与埃及断绝外交关系,阿拉伯联盟也开除了埃及的会员国资格。此后叙利亚和伊拉克暗中较劲,争当阿拉伯联盟的新盟主。 1978年9月6日,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举行最高首脑会议,埃以双方签署了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戴维营协议”。“戴维营协议”规定以色列将埃及的西奈半岛返还,埃及则允许以色列船只自由通过苏伊士运河和蒂朗海峡。1979年3月埃以双方正式签署和平协议,1980年1月,埃以双方互派大使,建立外交关系。萨达特本来还想在“戴维营协议”中加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内容,以表示他没有忘记阿拉伯的大义,但遭到以色列的强烈反对,最后只是在形式上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1978年12月召开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反对“戴维营协议”的决议,埃及与以色列单独签署的《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并没有被其他阿拉伯国家承认。对于“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无疑是欢迎的。因为以色列从在巴勒斯坦建国开始,就面对被周边阿拉伯邻国武力消灭的巨大压力。阿拉伯世界中最有影响的大国埃及承认以色列存在,阿拉伯对以色列的包围圈就此分裂瓦解,以色列的军事压力大大减轻。而且没有埃及参加,阿拉伯国家再次对以色列进行大规模武装进攻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以色列的安全感大为增加。 对于其他阿拉伯诸国来说,埃及背叛带来的打击是沉重的。埃及脱离反以色列阵营不仅造成阿拉伯世界的分裂,而且以色列与埃及讲和后,对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领土返还问题(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等)的关心大为减弱,实际上在埃以和谈后,以色列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和平谈判就处于停滞状态。埃及本国的激进泛阿拉伯主义者,也对萨达特总统的背信弃义感到愤怒。1981年10月6日在开罗举行的阅兵式上,一群士兵突然向主席台上的萨达特开枪,萨达特当场死亡。萨达特总统遇刺后,副总统穆巴拉克当选总统。 穆巴拉克上台后,基本保持了萨达特的对以和平、对美加强关系的外交政策,但也注意改善与阿拉伯诸国的紧张关系,埃及与阿拉伯诸国的关系有所缓和。1979年,不安定的中东地区又发生了另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伊朗革命。巴列维王朝执政的伊朗,与美国的关系非常亲密,是美国在中东的桥头堡。伊朗本是一个拥有众多虔诚信徒的伊斯兰国家,可是1960年代以后,巴列维国王在伊朗进行大胆激进的西方式社会改革,引起了伊斯兰势力的强烈不满。1977年开始,伊朗各地开始出现反政府运动,1978年下半年反政府运动达到高潮。1979年1月,巴列维国王被迫出国,因反对国王而流亡国外的伊斯兰精神领袖霍梅尼返回伊朗。1979年4月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义为立国准则,建立起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 伊朗革命大大改变了中东的势力格局。在巴列维国王时代,伊朗是美国在中东的最可靠盟国之一,伊朗也是以色列的友好国家,在阿以战争中站在以色列一方。而伊朗革命后,伊朗成为最强硬的反美国家之一,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实力受到相当影响。同时伊朗也与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成为以色列的敌对国家。伊朗新政权使美、以感到不安,但也使不少阿拉伯国家感到不安,因为伊朗要输出革命,这使中东许多王制国家不免产生危机感。1981年5月中东六国成立“阿拉伯湾互助会”,共同防卫伊朗的威胁。伊朗新政权要求美国引渡逃到美国的前国王,但被美国拒绝, 1979年11月,伊朗学生占领了德黑兰的美国使馆,扣留了52名美国人质,霍梅尼宣布支持学生们的行动,此后美伊两国关系陷入危机。卡特总统试图派特种部队潜入德黑兰强行救出人质,但营救人质作战失败。美国人质一直到1981年1月才被释放,但人质获救靠的不是美国政府,而是伊拉克总统侯赛因。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出兵伊朗,两伊战争爆发,伊朗迫于战争压力,避免四面树敌,释放了美国人质。 两伊战争的直接原因是领土问题。伊朗和伊拉克是邻国,边境争端自古就有。伊朗在巴列维国王时代,拥有中东最强的军队,号称“中东警察”。1975年,伊拉克在伊朗和美国的压力下,被迫签署了有利于伊朗的边境条约。1979年伊朗革命后,伊朗与美国恶交。伊朗失去美国的支持与援助,军事力量大为下降。于是侯赛因宣布1975年的边境条约无效,出兵试图收回划给伊朗的领土,引发了两伊战争。除了表面的领土问题外,两伊战争的爆发还有内部的深沉原因。伊朗与伊拉克虽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两国的民族不同,伊朗属波斯民族,讲波斯语;而伊拉克属阿拉伯民族,讲阿拉伯语。另外两国领导人的政治理念不同:伊朗领袖霍梅尼持复古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伊拉克总统侯赛因是阿拉伯社会复兴党人,持近代的泛阿拉伯主义。霍梅尼上台后,公开扬言要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建立政教合一的宗教国家。侯赛因的伊拉克政府则是远离宗教的政教分离国家,不能容忍在伊拉克建立政教合一宗教政府的企图。由于伊拉克是伊朗的紧邻,伊朗伊斯兰革命输出的首当其冲就是伊拉克。 因此侯赛因想趁火打劫,趁伊朗新政权还没有站稳脚跟,出兵推翻霍梅尼政权。同时侯赛因也想通过打败伊朗来树立他在阿拉伯国家的威信,接替埃及作阿拉伯联盟的盟主。但侯赛因的计算失误,伊朗虽然失去了美国的支持,伊朗军队仍有强大的战斗力,伊拉克的进攻受到顽强抵抗,两伊战争进入相持局面。以色列也利用伊拉克忙于两伊战争之际趁火打劫,1981年6月,以色列突然出动飞机炸毁了法国援助伊拉克建造的核电站,以色列认为该核电站有可能被伊拉克用来制造核武器。 两伊战争中,除了叙利亚和利比亚这样的革命国家支持伊朗外,多数阿拉伯王制国家害怕伊朗的革命输出,希望伊拉克成为伊斯兰革命的防波堤,所以支持侯赛因,向伊拉克提供经济援助。美国因为与伊朗恶交,也支持侯赛因,向伊拉克提供军事援助。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有较多的国际支持。1987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伊拉克当即宣布接受这项决议,但伊朗拒绝接受,两伊战争继续进行。此后,两伊战争的战场从两国边境地区的阵地战转变为“袭城战”,双方使用大量导弹袭击对方的城镇、石油设施和港湾设备。“袭城战”搞得双方损失惨重,不得不坐下来停火谈判。1988年8月,两伊战争在稍利于伊拉克的情况下停战。此后伊拉克以“伊斯兰革命的防波堤”的名义,接受欧美国家的援助,逐渐成为中东新兴的军事大国,这是后来海湾战争的远因。 两伊战争虽然减缓了伊斯兰革命对阿拉伯世界的冲击,但也造成了阿拉伯国家的分裂。叙利亚和利比亚支持伊朗,不仅伊拉克与他们断交,其它中东国家也与他们的关系急速冷却。两伊战争后,中东的几个阿拉伯大国:埃及、伊拉克、叙利亚、约旦、利比亚等国之间,已是各念一本经,失去了互助协力的关系,纳赛尔时代的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形势一去不复返。此后,约旦、叙利亚等国也出于本国利益,纷纷单独与以色列交涉谈判,情况对以色列越来越有利。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使美国把注意力转向抗衡苏联的扩张威胁上,新上台的里根总统一改卡特前总统的对苏缓和政策,采取对苏强硬立场,提出“星球大战”等对抗苏联的战略计划。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对中东问题的关心程度大为降低,形势对阿拉伯国家更为不利。另外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与苏联近邻的阿拉伯国家也感到苏联的威胁,联美抗苏的思想抬头,阿拉伯人的反美思潮有所后退。 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1980年代是寒冷的年代。他们的阿拉伯兄弟们,正在淡忘“阿拉伯大义”,不再把解放巴勒斯坦当作他们的义务,巴勒斯坦问题已不再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问题,而变成了单纯巴勒斯坦人自己的问题。阿拉伯国家纷纷承认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支持越来越少。第一个抛弃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阿拉伯国家是约旦。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前,约旦对巴解组织是支持的,不仅提供资金,还在约旦境内为巴解组织设置训练基地。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约旦国王侯赛因看到以色列压倒性的军事力量,害怕巴解组织的活动造成以色列入侵约旦的借口,开始限制约旦境内巴解组织的活动,并请巴解组织自重。但巴解组织并不理会侯赛因国王的劝告,他们不仅在约旦与以色列的边界附近展开游击战,而且还在国际上频繁制造恐怖主义活动,1970年,巴解组织劫持了四架西方客机到约旦着陆。 在此情况下,侯赛因国王决定动用武力把巴解组织驱逐出境。1970年9月,约旦军队向境内的巴解组织发起进攻,将巴解组织赶出了约旦。巴解组织被逐出约旦后,将活动基地转移到黎巴嫩。黎巴嫩是一个人口只有300万左右的小国,但却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信徒混住的多宗教国家(51%信奉伊斯兰教,49%信奉基督教)。另外伊斯兰教徒又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情况更加复杂。黎巴嫩的宪法规定:国家最重要职务的总统、总理和国会议长,分别由基督教徒、伊斯兰教逊尼派教徒和伊斯兰教什叶派教徒担任,所以黎巴嫩政府是一个各派争吵不休的软弱政府。1970年9月约旦当局镇压巴解组织后,巴解总部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1万余人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境内,在黎巴嫩南部建立营地,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巴解组织不时对以色列进行袭击,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巴解游击队更是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 1973年4月,以色列派特种部队潜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暗杀巴解组织干部。1978年3月,以色列以报复巴解游击队为由,出兵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区。3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派联合国部队进驻黎巴嫩南部地区,帮助黎巴嫩政府恢复对南部地区的控制。巴勒斯坦武装力量转移到黎巴嫩后,得到黎巴嫩伊斯兰教派的支持,但却遭到黎巴嫩基督教派的反对。 巴解组织在黎巴嫩境内建设巴勒斯坦人的学校、医院,巴解游击队的士兵背着枪大摇大摆地走在黎巴嫩大街上,好像在自己国家一样。此外巴解组织还直接支持黎巴嫩的伊斯兰教派,这些都引起黎巴嫩基督教派的强烈不满。终于在1975年4月,爆发了基督教派与伊斯兰教派之间的黎巴嫩内战。基督教派民兵在战争初期稍占上风,但伊斯兰教派民兵在巴解游击队和叙利亚的支持下,逐渐扭转了战局。 1975年10月,黎巴嫩、叙利亚、埃及、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召开6方会议,决定组成以叙利亚军为主力的阿拉伯维和部队进驻黎巴嫩。此后,黎巴嫩内战逐渐平息,但黎巴嫩的基督教派对叙利亚的干预不满,基督教民兵与叙利亚军之间多次发生武装冲突。 1982年发生了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遭巴解组织恐怖主义分子刺杀事件,恰值1982年爆发英阿马岛战争,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集中于马岛战争上,以色列乘此时出兵可以减少世人的注意力。1982年6月6日,以色列以驻英国大使遭巴解组织刺杀为由,出动陆海空军 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解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南部。这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巴解组织的实力大为减弱,而阿拉伯诸国对巴解组织的支持也只停留在形式上。在此情况下,巴解组织不得不谋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1988年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做出了无奈的决定,宣布接受联合国1947年分割巴以的181号决议,成立巴勒斯坦国,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当然反对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人也不少,人们嘲笑说:“承认了以色列还叫什么解放组织?”阿拉法特宣布承认以色列10天后,巴解组织的激进派在苏格兰上空制造了泛美客机爆炸案,让阿拉法特十分难堪。到1990年,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大义已是被人遗忘的历史,俄国、中国等以前支持阿拉伯的国家,也开始对中东问题持旁观态度。就在此时,伊拉克侯赛因总统出兵吞并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侯赛因重新提起阿拉伯大义:如果以色列遵照联合国的242号和338号决议,从阿拉伯被占领土上撤军的话,伊拉克就从科威特撤军。巴勒斯坦人感谢侯赛因,他没有忘记阿拉伯大义,没有忘记巴勒斯坦人。尽管支持伊拉克使巴解组织陷入国际上的孤立,巴解组织还是宣布支持伊拉克。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196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从占领土地上撤军,但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虽然收回了部分被占领土,但大部分被占领土仍然控制在以色列手中。1974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重申以色列应遵从242号决议,从占领土地上撤军,以色列仍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拒不执行联合国的撤军决议,美国就召集多国部队武力执行联合国的决议。为此阿拉伯人感到不平:“为什么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美国就放任不管?美国对待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完全是采用双重标准。”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惨败后,巴解组织更陷于孤立无援的地步。此后,巴解组织不得不依靠美国与以色列谈判,争取巴勒斯坦的“自治”。但美国本来就是亲以色列的,所以巴解组织在谈判中不得不做出大量让步。巴解组织中的强硬派反对阿拉法特的过分让步,他们在巴勒斯坦不停制造恐怖主义活动,试图阻碍阿拉法特的巴以和谈。由于反对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人很多,阿拉法特与以色列达成的协议,往往不能得到有效执行。 进入二十一世纪,阿拉伯人对前途更加悲观。阿拉伯人明白:阿拉伯要想站起来,要想在世界上得到尊重,就必须团结起来。而当前的阿拉伯世界却是一盘散沙,阿拉伯社会的道德下降,阿拉伯政府的无能,阿拉伯国家间的内斗,都让阿拉伯人感到伤心和失望。他们怀念 1950年代、1960年代阿拉伯人团结一致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另一种力量抬头了,这就是本拉登为代表的泛伊斯兰主义团体。 泛伊斯兰主义成为团结阿拉伯人的一种新兴力量,阿拉伯人从拉登身上似乎又看到阿拉伯统一的希望。拉登明白,要使阿拉伯人团结起来,靠现状不行。必须要有一个契机,有一个共同的危机感,才能使阿拉伯人团结起来。拉登的组织发动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就是意在制造这样一个契机。拉登当然知道,他挑发了超级大国,美国不会轻易放过他。布什总统已经说过,一定要抓到拉登,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拉登已经做好死的觉悟。美国空袭阿富汗之后,新闻中播放的拉登录像讲话,某种意义上就是他最后的遗言。 拉登说:“对于美国人,我有以下进言:我对真主起誓,除非巴勒斯坦人民能够享受到和平,除非所有的异教军队撤出伊斯兰领土,重还真主安宁,否则美国人将永远不知和平为何物。”拉登的讲话让巴勒斯坦人感动,也让很多阿拉伯人感动:拉登重新提起了被人遗忘的巴勒斯坦问题,重新举起了阿拉伯的大义。如果拉登死了,他是为巴勒斯坦的解放事业而死,是为阿拉伯世界的统一而死,是为伊斯兰的圣战而死,对于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徒来说,拉登当然是一个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五次中东战争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连当年战死的军人铭牌都已锈迹斑斑,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所遗留下的仇恨却在一代代人中间流传。这种仇恨令中东地区的和平不再能被称为和平,而只能算作战争的间歇。 甚至对于那些身处以色列的平民来说,这种战争的间歇也算不得安静,一颗颗火箭弹、一次次自杀炸弹的袭击,让他们不得不对身边的阿拉伯人保持警惕,试问,这又让以色列人如何克制的维持和平,空怀强横的武力而坐视自己的平民受到不间断的伤害? 斯大林曾经对中国的同志说过:“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对于中东的乱局和生命,我们无法如此漠视和功利,可面对都宣称自己掌握着道义高点的冲突双方,我们只能说一句:“死神面前,没有正义!”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uesday, December 30, 2008 - 08:29 am: | |
在分析中东各国出奇的“安静”态度时,有专家指出,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两点:首先,奥巴马即将上任,各国都准备和这位美国新总统展开新一轮的会晤。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势力和地区大国都要考虑自身利益,不会为了哈马斯而挑战以色列。其次,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都不会支持哈马斯,因为这无疑是给自己内部的伊斯兰极端势力一个“积极信号”。因为哈马斯真强大起来,最害怕的是反而是这些国家。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jiasha/comments/200812/1230_5305_947403.shtm l 以袭加沙紧张态势如箭在弦 中东各国表态耐人寻味 2008年12月30日 18:39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30日电 综合报道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袭击已进入第四天,巴以紧张局势丝毫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有所缓解,反而愈发紧张。同时,此次事件反应出来的各国态度也开始变得耐人寻味。 紧张态势如箭在弦上 30日清晨,以色列再度向加沙地带发动十多次空袭,哈马斯政府部门大楼等行政机构被击中,另有数枚导弹在伊斯兰大学内爆炸,又造成至少50人伤亡。为安全考虑,部分哈马斯领导人已转入地下安全设施。截至发稿时,据巴勒斯坦医疗人员称,进入第4天的空袭已至少造成375人死亡,其中大部分为哈马斯武装人员。联合国官员称,超过60名平民在空袭中丧生。 同时,哈马斯在以军空袭开始后持续向以色列方向发射火箭弹和迫击炮,目前已造成三名以色列平民和一名以军人丧生。 虽然国际社会纷纷呼吁双方停火,但紧张态势依旧如故:以色列武装部队副参谋长亚瑞尔(Dan Harel)准将说:“这次行动结束后,加沙走廊内的哈马斯建筑会一栋也不剩……我们不只对付恐怖份子与火箭发射器,也包括整个哈马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他还表示“最坏的还在前头”——他指的可能是以色列的全面入侵。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也进行强硬表态:只要加沙的巴勒斯坦武装对以色列的袭击继续,以军在加沙军事行动的规模就必须扩大。而最引人注目的表态是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做出的:他明确表示,以色列正在对哈马斯及其领导人发动一场“全面战争”。以军方发言人30日也向媒体表示,以军已做好向加沙发动地面攻势的准备。 为了配合军事打击,以色列甚至开始对加沙地带居民实施“心理战”,通过电话要求居民离开,否则将受到轰炸。以方的强硬姿态也激起哈马斯方面更坚决的对抗态度:哈马斯持续通过火箭弹袭击以色列,造成两名以色列人死亡;另外,其下属的武装组织“卡桑旅”29日发布命令,要求额外紧急征召1000名民兵,以迎接即将到来的以色列地面部队进攻。 中东各国表态耐人寻味 对此次以色列突然空袭加沙地带,国际社会均深感震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三天内连续三次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过分使用武力,同时呼吁双方停火,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救援。但是,很多分析注意到,这次中东各国的表态远不像想像的那么激烈。除了对以色列表示谴责并呼吁援助,并没有大规模的实质行动和更多表态出台。 比如在埃及,最大的反对党穆斯林兄弟会认为政府消极对待空袭。他们认为阿拉伯世界应该团结起来,打破沉默。执政党则对国内支持哈马斯的穆斯林持不满,认为“如果不服,可以去加沙与他们一起战斗”。一向对美国、以色列采取强硬政策的伊朗政府,此次也没有发表激烈言论。 对于这次事件的发生,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哈桑说:“该地区许多国家的沉默鼓励了以色列的侵略行动。”一位巴勒斯坦外交官说:“我们曾经盼望领导人会采取行动,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心灰意冷了。” 在分析中东各国出奇的“安静”态度时,有专家指出,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两点:首先,奥巴马即将上任,各国都准备和这位美国新总统展开新一轮的会晤。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势力和地区大国都要考虑自身利益,不会为了哈马斯而挑战以色列。其次,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都不会支持哈马斯,因为这无疑是给自己内部的伊斯兰极端势力一个“积极信号”。因为哈马斯真强大起来,最害怕的是反而是这些国家。 而处在政权交接紧要关头的美国,也采取了非常“安静”的态度。布什政府表示将与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推动巴以冲突双方达成停火协议。而奥巴马干脆表示在明年1月20日就任之前,他无意就以军行动发表任何言论,因为“美国只有一位在任总统”。 不过,面对各国的“冷静”,身为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显然不满意。他在第三次声明中表示,国际社会对制止加沙冲突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以色列还给自己留有余地 虽然以色列从27日开始对加沙地带实施了空前的大规模袭击,但是打击将进行到何种程度,目前仍不明朗。而且,以方明确表示不想重新占领加沙,也未表示要推翻哈马斯政权,更引来很多揣测。袭击开始后,以色列外交部就紧急召集其驻外外交人员,要求发动国际性公关活动,向国际社会传达以方意见,并不断强调以色列有权保证自己国家人民的安全,希望国际社会不要单方面谴责以色列,也应向哈马斯施压。显然,以色列方面对此次军事行动的后果还是颇多忌惮,也尚未发动地面袭击。因为一旦大举入侵,国际社会立刻会一边倒地强烈谴责。 目前,以色列方面只宣称打击行动是为阻止哈马斯停止对其攻击。有分析认为,以色列之所以设定这么一个“有限的目标”,是为了在何时结束行动的问题上获得更大自由度。即使国际压力太大被迫结束,他们也可以宣称行动成功。 但分析也指出,以方的谨慎态度也给了哈马斯喘息的机会,使他们在未来的停火谈判中握有一定主动权。28日,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卡利德·马沙尔在与塞内加尔总统瓦德通电话时表示,他建议与以色列立即签署停火协议,协议内容包括以色列结束空袭,并且解除对加沙地区的封锁。这样的要求,无疑与以色列利益不符。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Monday, December 29, 2008 - 07:03 am: | |
現已「真主黨化」,發展成一支作戰力強的游擊隊伍,遍佈加沙。以軍若發動地面戰攻入加沙,將面對近2萬哈馬斯民兵。 问题是以色列的战争目标似乎不是消除战争,而是为另一场战争写好了序言。 为什么是现在发动空袭?因为以色列大选即将开始。以色列的历届总理,即便是签署奥斯陆和平协议的拉宾,也是以好战的鹰派形象首先获胜的。这似乎成了一个突不破的死结:要想当以色列总理,你首先是“好战者”,首先得向选民讲清楚征服哈马斯是既定目标。 美国新总统上任还剩下几天了,以色列知道怎样行动最能为美国新总统的外交能量增色。他们更知道,布什和奥巴马交接的间隙,美国政府不好表态,是发动袭击的好时机。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812/1229_23_944007.shtml 以色列为何在此时猛烈空袭加沙 2008年12月29日 08:01新京报【大 中 小】 【打印】 作者:白烁 以色列大选即将开始,这似乎成了一个死结:要想当以色列总理,他首先是好战者,首先得向选民表明征服哈马斯是既定目标。而美国新旧总统交接间隙,美国政府不好表态,也是发动袭击的良机。 无论是圣诞节还是即将来临的新年,金融危机已把节日的气氛搅弄得低迷。然而,以色列空军对加沙地带的袭击,280人死亡、900多人受伤的惨剧,则把节日气氛推向悲鸣。 从12月27日起,以色列发动了代号为“主角”的作战行动,100多架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针对百余个目标投放投射了数十枚精确制导炸弹、数百吨炸弹,近3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这是以色列自1967年“六日战争”后对加沙地带发动的最为猛烈的军事打击行动,目的是制止哈马斯向以色列南部地区发射火箭弹。 尽管联合国安理会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问题召开的紧急会议,呼吁巴以双方立即停止暴力行动。但是,以色列依然声称这项军事行动可能持续数周,有可能实施地面作战行动。而哈马斯领导人也威胁要采取报复行动,继续进行抵抗。 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说话的口吻,居然与40多年前相差无几。但时代已发生变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已经成为文明外交的核心。不过,以色列似乎在对待巴勒斯坦问题上宁愿野蛮。 巴以冲突持续不断,归根到底是力量不平衡所致。过去40多年,以色列的军事和经济力量都远超过巴勒斯坦,而巴勒斯坦一方,因为经济的贫困和内部纷争,无论在军事行动和谈判桌上都缺少筹码。只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仍努力坚守着和平原则,遭到内部人的反对也忍气吞声。这次大规模的空袭,是一场绝对优势方袭击绝对劣势方的战例。 问题是以色列的战争目标似乎不是消除战争,而是为另一场战争写好了序言。人类历史经验证明,当绝对优势的一方要打击绝对劣势的一方,劣势一方不是被征服和震慑,而是更为激烈的反抗,恐怖手段是最有效的武器,“恐怖分子”可能被另一方视为“民族英雄”或者“烈士”。因此,空袭发生后,阿拉伯国家都在警告,“以色列的屠杀”很可能会演变成全面战争,新一轮的自杀式报复已箭在弦上。 为什么是现在发动空袭?因为以色列大选即将开始。以色列的历届总理,即便是签署奥斯陆和平协议的拉宾,也是以好战的鹰派形象首先获胜的。这似乎成了一个突不破的死结:要想当以色列总理,你首先是“好战者”,首先得向选民讲清楚征服哈马斯是既定目标。 即将进行的大选,民意调查显示右翼政党利库德获胜的可能性极大,其领袖内特尼亚胡本是鹰派政治家,曾经当过以色列总理。中间立场的前进党也是可能获胜的政党,也主张对哈马斯打击,但仍是支持和平解决冲突的政党。为了使胶着状的选情清晰化,以色列使用了战争手段。美国新总统上任还剩下几天了,以色列知道怎样行动最能为美国新总统的外交能量增色。他们更知道,布什和奥巴马交接的间隙,美国政府不好表态,是发动袭击的好时机。 不管出于怎样的考虑,发动战争伤及无辜都是应受谴责的。而用战争消灭战争,更是难以实现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都该明白谈判桌比战斗机更利于解决问题。 □白烁(广东 媒体从业者) ******************************** http://www.mingpaosf.com/htm/News/20081229/sa2.htm 坦克壓境 擬搗加沙 以動員6000後備軍暗示打地面戰 2008年12月29日 【綜合報道】以色列周日連續第2天空襲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迄今已造成逾307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近千人受傷。以國戰機周一凌晨並空襲加沙地帶的伊斯蘭大學,該校是哈馬斯組織的重要文化標誌。以軍稱行動可能會延續多天甚至多月,更暗示可能派遣地面部隊攻入加沙。以軍一批坦克地面部隊昨天便部署到加沙邊境,以方周日更動員逾6000名後備軍人,為地面攻勢作準備。哈馬斯則揚言報復,呼籲巴人向以色列發動自殺襲擊。 空襲文化標誌伊斯蘭大學 以色列周末起出動逾80架戰機與武裝直升機,投擲逾100噸炸彈,襲擊哈馬斯保安設施等230個據點。這是1967年中東戰爭以來,以軍對加沙地帶發動的最大規模襲擊。以軍周日還加強空襲,轟炸加沙南部臨近埃及的拉法一帶。以軍方面稱在空襲中摧毀了40餘條巴勒斯坦人用於從埃及向加沙走私物品的地下秘密通道。 摧毀逾40地道 圖截物資補給 周一凌晨,目擊者稱哈馬斯組織的文化標誌、位於加沙地帶的伊斯蘭大學遭以戰機空襲,發生連串爆炸。 以色列防長巴拉克(Ehud Barak)昨警告,若目前的空襲規模,仍不能阻止哈馬斯繼續朝以色列領土發射火箭和迫擊炮,以色列可能會向加沙派遣地面部隊,襲擊規模還會擴大並持續一段時間。「以軍會根據需要,繼續擴大及深化加沙的戰鬥。若有必要派遣地面部隊,我們定會這樣做。」 以色列內閣昨通過動員包括作戰部隊和後勤部隊的6500名後備役軍人,待命隨時準備發動地面襲擊。巴拉克昨回應國際停火要求時說﹕「要求以色列同意對哈馬斯停火,就如同要求美國同意與蓋達組織停火。」 以色列國防官員稱,今次軍事行動有3個目標:制止哈馬斯對以色列火箭彈攻擊、制止向加沙走私武器活動、制止哈馬斯針對以色列恐怖活動。 巴勒斯坦醫護人員說,空襲迄今已造成逾307人喪生,由於手術設施缺乏,傷情嚴重者數量又龐大,死亡數字恐進一步上升。以軍稱共擊殺了哈馬斯190多名各級指揮人員。英國廣播公司引述醫護人士消息指,死者三分之一都是平民。哈馬斯已誓言報復,聲稱「開啟地獄大門」,發言人呼籲巴勒斯坦各組織採取「包括烈士行動等一切可能途徑,保護巴人」,呼籲發動自殺式炸彈襲擊。 回教世界譴責 聯國促停火 以軍行動在回教世界激起強烈反彈。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昨日向全球回教徒發布對抗以軍的宗教法令,要求他們負起保衛巴勒斯坦「手無寸鐵的婦孺」之責。在埃及,更有5萬人示威抗議空襲。聯合國安理會昨發表聲明,呼籲雙方立即停止在加沙的所有武裝行動。但以色列盟友美國只要求以軍行動時「應避免傷及平民」,還指摘哈馬斯「挑釁在先」,必須先停止恐怖活動。英國官方論調與美國類似。獲西方支持的巴人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也把衝突歸咎哈馬斯。 +++++++++++++++++++++++++++ http://www.mingpaosf.com/htm/News/20081229/sa3.htm 火箭炮難小覷 哈馬斯有力打游擊 以色列地面部隊配備精良,但面對哈馬斯民兵卻未必穩勝。哈馬斯雖曾以人肉彈聞名,但現已「真主黨化」,發展成一支作戰力強的游擊隊伍,遍佈加沙。以軍若發動地面戰攻入加沙,將面對近2萬哈馬斯民兵。 自今年6月停火以來,哈馬斯加緊鞏固軍事哨站,挖建隧道系統,修建地下碉堡。以軍估計,加沙地下軍事隧道長逾50公里。哈馬斯民兵亦在加沙各處挖洞,收藏反坦克導彈,並在主要通往加沙的公路兩旁準備炸彈。除土製卡桑火箭炮,哈馬斯亦自外地偷運大批航空炮及肩扛式地對空導彈,及一批反坦克火箭炮,若運用得宜,將可對以色列坦克及裝甲車予以重擊。 自以色列05年單方面撤出加沙,哈馬斯便迅速在當地建立起清晰的軍事編制,由賈布里(Ahmed Jaabri)率領。現年40多歲的賈氏,一直是以色列的眼中釘,以軍04年曾空襲其寓所,但賈氏大難不死,此後一直獲重用,現時職位相信等同於幕僚長。 哈馬斯亦設有突擊隊和特種部隊,專責火箭炮發射及放置土製炸彈。近兩年跟哈馬斯交火的以兵認為,哈馬斯民兵紀律正增強,裝備亦日益更新。以軍一名軍官指,哈馬斯從黎巴嫩真主黨偷師,學會真主黨很多戰術。真主黨兩年半前便成功抵抗以軍進攻。耶路撒冷郵報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aturday, June 23, 2007 - 08:28 pm: | |
http://www.gmw.cn/content/2007-06/24/content_627921.htm 巴勒斯坦两大派恩怨20年 2007-06-24 “哈马斯控制了加沙,而法塔赫据守着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已经站在了内战的门槛上。”埃及《共和国报》用这样的话,对巴勒斯坦哈马斯和法塔赫两大派别过去一周爆发的新一轮流血冲突进行了点评。 哈马斯反以立场很坚定 法塔赫成立于1965年,近半个世纪来聚拢了70万成员, 拥有的武装力量占巴各武装派别力量的95%。相比之下,哈马斯的“资历”并不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巴解在反以斗争中屡次受挫,巴抵抗组织将希望转向伊斯兰组织。1987年,亚辛等人在加沙地区成立了“伊斯兰抵抗运动”。第二年,他们就把哈马斯组织发展到约旦河西岸。 在很多中东分析人士眼中,哈马斯比法塔赫更有领导力,做事目标性更明确,武装人员训练更有素,纪律更严明,组织也更严密。哈马斯组织在册成员约3万人,领导机构由七人委员会组成,卡桑旅是其主要军事组织。哈马斯凭借坚定的反以立场,逐步取代了法塔赫的地位,成为最受巴人欢迎的政治派别。 哈马斯成员身份都公开 哈马斯受百姓欢迎,离不开它20年来构建的社会服务网络。哈马斯经常做出扶弱济贫的举措,开办了很多福利机构,修了不少医院和学校,号召力在穷苦人中越来越大。居住在加沙的普通百姓说,他们有了病,总能得到哈马斯的帮忙。可以说,哈马斯针对的是“草根”阶层,法塔赫代表的是“精英”阶层。过去,记者对哈马斯的认识很肤浅,觉得很神秘。但通过这几次接触后,才发现他们和普通的巴勒斯坦人没有什么区别,身份是公开的。哈马斯还以清廉的形象在加沙拥有很高的群众支持率。在加沙人眼中,无法容忍的是当权者的腐败。 两派内斗的深层原因 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前,哈马斯一直与巴解组织并肩战斗。协议签署后,两派发生了根本性矛盾。在哈马斯眼中,以色列是占领者,他们不承认以色列是一个国家,“因为以色列建立在1948年战争强占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巴民族权力机构不赞成哈马斯对以色列采取“人体炸弹”袭击等做法。2001年10月,巴民族权力机构还宣布“卡桑旅”为非法组织。 1996年,哈马斯抵制巴第一次立法委选举,而10年后,哈马斯却以争当主流的阵势参与角逐,并一举获胜。但“当家”后的哈马斯,却被内忧外患搅得“寝食不安”。2006年2月,阿巴斯正式任命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为巴自治政府新总理,但法塔赫拒绝了哈马斯的组阁邀请。直到今年3月17日,两派才组成联合政府。但在内政部长人选、安全部队指挥权等问题上的积怨难解,最终导致了新一轮恶斗。 愈演愈烈的巴勒斯坦内部争斗,表象上是围绕谁来掌管安全大权的争夺和谁在政治事务中拥有更多发言权的角逐,但其深层原因,则是双方价值观取向、执政理念、行为方式等相差悬殊,并在特定的条件下频频发生碰撞的必然结果。法塔赫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世俗温和力量,哈马斯则主张构筑一个由伊斯兰教主导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法塔赫内部许多人对该党叱咤风云几十年,到头来却沦落为配角耿耿于怀,而哈马斯则倍加珍惜好不容易得来的权力,把与法塔赫的争斗视为“保护权力、捍卫尊严”的殊死之战。 停火对话是唯一出路 这场突然升级的巴勒斯坦内部冲突令阿拉伯国家痛心和忧虑。阿盟秘书长穆萨公开指责:“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将对整个巴勒斯坦事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很多巴人看来,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被分裂是“历史的倒退”。法塔赫和哈马斯“同床异梦”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还是有很多人坚信,如果加沙出现“哈马斯斯坦”、约旦河西岸变成“法塔赫斯坦”,获利的只有以色列,所以这对难兄难弟坐在一起,真诚对话,才是摆脱内讧的唯一出路。(《环球时报》6.18)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Friday, June 08, 2007 - 11:44 am: | |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06070285.asp 巴勒斯坦难民:极端分子的人质和宣传筹码 2007-06-07 10:15:06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美国来信之林达专栏 最近,黎巴嫩战火重起。这一次,连是“对外战争”还是“内战”,好像都很含糊。因为这次是黎巴嫩政府军在攻打在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开打的不是同一个国家国民,他们又几十年来长期在黎巴嫩共存。 攻打难民营是一件听上去很令人困惑的事情。这种困惑由来已久。记得许多年前,就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以色列攻打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消息,当时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打难民营?听上去太惨无人道。 中东难民问题起于1948年中东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根据联合国决议建国。第二天,阿拉伯最大四国入侵以色列,要把这个还没有援助和像样军队的新生国家赶下海。战争造成几十万巴勒斯坦难民,也导致阿拉伯地区突然驱赶犹太人,造成几乎同样数量的六十万犹太难民涌入以色列。 蜂拥而来的犹太难民在以色列一开始都住难民营,就是被称为“Ma‘abarot”的“帐篷城市”。可是,以色列处理难民的目标是融入社会。犹太人难民就没有聚集成“永久难民营”。1958年,以色列最后一个“帐篷城市”撤销,六十万犹太难民“消失”在社会中。建国时期的以色列人口只有六十五万,大量是无家可归的二战难民,并不是个富裕国家。弹丸之地的国土70%是沙漠,建国第二天就是战争,难民总数相当于当时的全国人口。而欧洲犹太人的财产大多在二战中被纳粹掠夺丧失,外援有限。相比之下,庞大的阿拉伯世界却有很多是富裕的石油国家,分散安置难民的消化能力要强得多。可是他们的方针是长久维持与社会隔离的难民营。 巴勒斯坦难民从1950年联合国登记的71万1千人,因人口自然增长,到2002年,依靠联合国救济款生活的难民已经达到四百万人,成为中东和平进程的最大障碍。与之相反,我们却从来没有听说有所谓的“犹太人难民问题”需要解决。将近六十年过去,巴勒斯坦当年难民大多不在了,是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承袭难民身份住在难民营里,靠联合国救助资金维持,是当年难民人口的六倍。六十年来,被极端思维控制的巴勒斯坦教育自成系统,对难民营孩子从小灌输仇恨。所谓巴勒斯坦难民营,其实兼为极端武装和恐怖分子的基地。在黎巴嫩境内也一样。尤其在1970年9月,巴解组织一度从约旦全部转移到黎巴嫩,黎巴嫩更变得灾难深重。2006年5月17日,安理会通过了第1680号决议,重申要求解散黎巴嫩非政府民兵组织,其中包括解散在难民营里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可是兵民混杂,执法根本无从下手。决议只是一个象征性表态。 根据黎巴嫩官方统计,黎境内目前共有12个巴勒斯坦难民营,居住着至少37万名巴勒斯坦难民。最近发生战事的艾因哈尔瓦难民营是黎巴嫩境内最大的一个营地,共有约7.5万人。几乎所有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都在那里设有分支机构。今年2月,首都贝鲁特基督教居民区两辆公交车受到炸弹袭击。该难民营内的“伊斯兰法塔赫”组织被指是主谋。 根据38年前达成的协议,黎巴嫩政府军被禁止进入巴勒斯坦难民营。难民营俨然是黎巴嫩的国中国。可是,这并不妨碍恐怖分子走出难民营,不断在黎巴嫩制造恐怖流血事件,甚至暗杀黎巴嫩的政府官员。这就像是老鼠在瓷器店做窝。不打,老鼠出来为祸,要打,难民怎么办?这样的局面其实很早就明摆在那里,黎巴嫩政府军早晚会作出攻击巴勒斯坦难民营的决定。 这已经是几十年来的问题。巴勒斯坦难民成为恐怖分子和极端武装的人质和宣传筹码,虽然在仇恨宣传和教育下,他们自己并不清楚自己的敌人究竟是谁。或者说,他们不清楚自己落到这一步,自己今天的悲惨状态,究竟是怎么来的、是谁造成的。他们甚至在感激借刀杀了自己亲人的凶手,而仇恨试图帮助他们走出悲惨境地的国际社会。可惜的是,没有搞清楚恐怖分子玩的这点小把戏的,不止是巴勒斯坦的难民。 (作者系知名旅美作家)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6710000/newsid_6716800/6716867.stm 2007年06月04日 1967年“六日战争”至今影响中东 “六日战争”中最著名的摄影作品被更新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先发制人,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发动军事打击,发动1967年的阿以战争。这场冲突就是众所周知的"六日战争",在阿拉伯世界被视为一次"重挫"。 "六日战争"使25万多巴勒斯坦人,10万多叙利亚人成为难民。此后难民问题成为困扰中东和平的重要问题。 那场战争被一些人说成是大卫王对巨人的不对称的战争,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阿拉伯国家虽然有众多的常备军,但是并没有形成整体,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而以色列军队则严阵以待,而且以色列社会面临生存危机达到空前团结。 40年过去了,这个事件仍对中东地区产生深远影响。 领土扩张:戈兰高地,西岸,加沙,东耶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认为埃及、约旦和叙利亚正在策划入侵以色列,因此对这些国家发动了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 以色列把这场战争称为"六日战争",因为在短短6天的时间内,以色列将战争推进至这些国家的版图,到战争结束,其所控面积扩充为原来的三倍。 在六日战争中以色列部队入侵戈兰高地,该地区原来由叙利亚控制。40年过去了,以色列部队仍驻守在那里。本着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叙以双方不断尝试协商,始终未能达成协议。 1967年前约旦控制西岸地区,但在1967战争中被以色列夺走。 约旦国王侯赛因1995年表示:"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他们与其他野蛮的侵略者一样,凶残地对待我们的士兵和平民。" 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还占领了东耶路撒冷、加沙和埃及的西奈半岛。 以军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 奇耻大辱:耶路撒冷被一分为二 BBC中东问题专家罗杰·哈代说,阿拉伯、以色列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人们的生活,仍旧受到着1967年6月那场战争的影响。这是以色列人的重大胜利,却是阿拉伯人的耻辱。 罗杰·哈代强调说,当时以色列这个犹太国家仍然很年轻,建国还不到20年,却在短短的6天内打垮了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的武装部队。所以,以色列显示了它的军事威力,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它所控制的版图――占领了西奈沙漠、加沙地带、戈兰高地以及约旦河西岸。 他说,"特别具有象征意义的是(以色列)夺取了东耶路撒冷,至此东西耶路撒冷合二为一,都在它的管辖之下。" 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六日战争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能依靠如何国家来为他们抗争。 除了在战争中大获全胜,以色列取得的另外一个胜利就是同美国结成了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 阿拉伯民族主义为伊斯兰主义取代 哈代说:"这场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阿以冲突的性质以及中东和平的特点,它极大地改变了中东的态势。这一点在以后中东形势发展中慢慢地显露出来。" 他认为首先,这次战争给予阿拉伯民族主义以沉重的乃至致命的打击;阿拉伯民族主义梦想建立一个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海湾的、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另外,它也打击了具有非凡影响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手埃及领导人纳塞尔总统。 哈代说,阿拉伯民族主义作为阿拉伯人的一种民族情结一直挥之不去,但是六日战争使其遭受重创。 很多人认为,阿拉伯人在1967年战争中的失败标志着我们后来称之为中东"伊斯兰复兴"的开始。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失去人们的信任,伊斯兰主义者从他们手中接过阿拉伯世界的精神旗帜。 取得缓冲地带,但成为占领国 分析家指出,这场战争使以色列成为占领国,统治100多万巴勒斯坦人。随着时间的过去,以色列人对于占领这些地区的看法趋于两极化。 阿拉伯军队貌似强大,但备战并不充分 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保持"战略纵深",过去1967年以前的以色列不利于防御,现在据有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可以作为缓冲带。 与之相反,以色列和平阵营认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领土上的军事存在,对于占领者和被占领者都是不利的。反战人士认为,通过谈判的方式放弃这些领土符合以色列和阿拉伯双方的利益。 "人口炸弹"令以色列担忧 40年过去了,以色列只放弃了它于1967年战争中占领的两个地方:西奈沙漠根据1978年的戴维营协议(在吉米·卡特总统的直接调停下达成)归还埃及,加沙地带在2005年以色列单方面撤军后由巴勒斯坦当局接管。 以色列还占领着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仍然认为耶路撒冷是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是以色利为此付出了政治代价。 罗杰·哈代分析说:"从那时起,在以色列占领区爆发了两次巴勒斯坦起义、两次爆动,表明普通巴勒斯坦人决不甘心接受以色列的长期占领。一些分析家指出,对有争议地区的长期领土要求已经损害了国际上对以色列的支持――我认为在欧洲尤其如此。" 哈代分析说,一些以色列人对所谓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定时炸弹感到忧心忡忡,即在以色列控制地区,未来阿拉伯人在数量上最终将超过犹太人。 他说这可能就是前以色列总理沙龙为什么在2005年力排众议,决定从加沙地带单方面撤军的原因之一。 http://www.zaobao.com./yl/yl070606_501.html 巴勒斯坦悲剧40年 2007-06-06 ● 什洛莫·本阿米 40年前,以色列通过闪电般的六日战争,击溃了埃及、约旦和叙利亚的军队,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卡萨和戈兰高地。今天,要结束始于那年6月、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似乎也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 这场因数十年僵局而于今出现的索马里式混乱和内战,一方面可归咎于以色列设想不够周全的政策,另一方面则是拜美国政府之赐。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美国政府将以巴和平议程带到了谷底。但是如果将巴勒斯坦人在建立井然有序的自治体系方面的失败,完全归咎于以色列占领和美国政策的不良效果,则有误导之嫌。 哈玛斯先发制人 巴勒斯坦危机首先在于领导力问题。诚然,阿拉法不是一位模范的民主人士,但是他的魅力和政治敏锐,却是巴勒斯坦各派系团结起来的重要关键。如今,即使是阿拉法自己的政党法塔赫,也不能自称为一个团结的组织。哈玛斯在2006年1月选举中胜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塔赫在阿拉法继任者阿巴斯的领导下四分五裂。 由于没有有效的权力中心足以宣威或取信,再加上巴解组织缺少合法性(恰恰是因为它拒绝给予哈玛斯在该组织拥有合理地位),由来自法塔赫的总统和来自哈玛斯的总理两者撮合起来、怪诞而无能的“共存关系”就出现了。其结果是使巴勒斯坦政治沦为赤裸裸的权力斗争。 今年2月促成法塔赫—哈玛斯联合政府的麦加协议,本应建立起一种共享权力的文明制度,但这一协议目前看来已经破灭。现在的激烈冲突,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国际社会联合抵制哈玛斯,使得法塔赫大受鼓舞,所以便从未真正接受竞选失败的事实和哈玛斯的统治权。此外,自哈玛斯掌权以来,法塔赫对这一巴勒斯坦新统治者的挑战,因为得到美国和欧洲的慷慨财政支持,以及来自于美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大量武器供应而进一步升级。 因此,目前的冲突,在本质上是哈玛斯所发动的先发制人的战争——由于无法无天、强取豪夺、无派别民兵组织、部落与家族之间冲突不断,以及毫无理性的屠杀而愈演愈烈——目的是防止法塔赫得到国际社会的拥护,而变成一个对其民主统治权利不利的强大对手。 对哈玛斯而言,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斗争。它不只轰炸阿巴斯的总统官邸、攻击法塔赫指挥中心,并将法塔赫内部安全指挥官拉昔等许多法塔赫军方领导人锁定为目标。他们都是卡萨地带的法塔赫军队首长莫哈末的麾下大将。 哈玛斯树立其权威的决心,可以从惨死的法塔赫战士的尸体来衡量。这些人当中许多都是头部中枪毙命。这种做法被称为“确保死亡”。对以色列领土的火箭袭击,明显是在于转移注意力,并使哈玛斯能以巴勒斯坦事业的真正英雄形象,获得民众的支持。 国际社会应承认哈玛斯 具有悲剧意味的是,所有这一切不仅仅关乎受害者,而且也关系到巴勒斯坦人的政治眼界。在历史上,巴勒斯坦人曾获得三次建国的机会,即1937年、1947年和2000年,可是其领导人三次都未能应对挑战。诚然,在一个根深蒂固的习于强取豪夺之地,要建立国家决非易事。今天,当美国终于明白,以巴和平对于它在广泛中东地区的利益有多重要,当阿拉伯世界首度致力于寻求同以色列达致全面解决方案时,无政府状态的巴勒斯坦政治,却使得和平决策几乎变成不可能的任务。 不论表面上如何生气勃勃,以色列的民主也并不是易于管理和预测的。虽然奥尔默特总理力图通过一项新的重大和平方针来重塑其公信力,但双头的巴勒斯坦权力中心,在以色列人眼中向来就是一个可疑的伙伴,而现在则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可疑。 “日子一天天过去,只会使更多的人希望以色列恢复对卡萨的占领。让犹太人来拯救我们吧!”但这个由卡萨一名绝望的居民所表达的最后一线希望,不会成为现实。以色列会尽其所能避免大规模的地面攻势。然而,置身于一场由愤怒和复仇所驱动的战争,以色列现在又开始致力于追捕帮派头领,锁定并歼灭哈玛斯的军事组织,更逮捕其政治领导人,而不是热衷于谱写和平的序曲。 只有当外部势力大规模介入,才可能防止卡萨变成第二个摩加迪沙,并使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不至于陷入一场制造更多仇恨与绝望的全面战争。为了使重新启动的和平进程具有可持续性,应该在卡萨与埃及的边界部署一支国际维和部队,以防止持续的武器走私并隔离冲突双方。同时,国际社会必须通过承认哈玛斯的统治权使联合政府得以正常运转,从而换取一个基于进展表现的稳定计划。 ·作者Shlomo Ben-Ami曾任以色列外交部长,现任Toledo和平国际中心副主任。他的近著是《战争的伤疤,和平的创口:以色列-阿拉伯悲剧》。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unday, May 13, 2007 - 09:37 pm: | |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6650000/newsid_6652500/6652543.stm 分析:土耳其政治动荡中军队的角色 2007年05月13日 土耳其议会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允许由选民直接选举总统。此前,政府推出的候选人因为有强烈的伊斯兰宗教背景引发了街头抗议。 在土耳其发生的这场政治动荡中,让有些人感到担心的是,土耳其军队也卷入了这场风波,清楚表明要捍卫政教分离的做法。 土耳其一向被认为是一个伊斯兰和民主制可以融洽相处的典型。虽然土耳其7千万人口中大部分是穆斯林,但却保持了世俗制。自从上世纪20年代土耳其的国父凯末尔建立了共和国后,土耳其军队一直扮演重要的政治角色。 英国驻土耳其前任大使洛甘说,特别是现在,土耳其国父的遗产意味着世俗主义和国家团结。军队把这当作他们监督国家发展的两条原则。 自从1960年,土耳其军队以保卫世俗主义和维护公共秩序的理由已经发动了3次政变。最近在1997年,他们指责当时的民选政府太伊斯兰化,结果这届政府主动下台。 10年后,土耳其敲响欧盟的大门。但军队和政治关系太密切,让人感到不安。 不久前,土耳其执政党伊斯兰正义与发展党的外长居尔被提名为唯一的总统候选人。居尔的父亲是个伊斯兰教士。他自己所属的党派10年前被军队逼下台。土耳其的当政者们把他看作对世俗主义的威胁。 土耳其军队公开表示对这一提名的关注和担心。温和的伊斯兰主义者则批评军队的干预不民主。美国和欧盟也批评了军队的干预。 军队发表干预声明后,数十万土耳其人走上首都街头,反对伊斯兰主义的总统,但他们也不希望军队政变。 为什么军队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出面呢? 近年来,数百万穆斯林迁入了土耳其大城市居住,越来越多的妇女戴起了宗教面纱,总理也戏言要把通奸定为犯罪。军队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担心世俗主义受到威胁。 退役的将军索马兹图克对BBC表示,有些势力想危害土耳其的利益,把土耳其变成一个以伊斯兰宗教法为基础的新奥斯曼帝国。 但很多评论者不赞同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军队很清楚,如果他们参政,会让土耳其背上不民主的名声,将打击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土耳其经济,也不会受人们欢迎。而土耳其的反对党力量较弱,无法挑战伊斯兰党的势力。 最近发生的事件也提醒人们,这个横跨欧亚的国家还没有接受欧盟的民主价值观。 军队希望防止激进的伊斯兰主义,但它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不影响土耳其民主声誉的同时,做到这一点。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unday, May 13, 2007 - 02:25 pm: | |
http://news.bbc.co.uk/2/hi/europe/6651461.stm Turkish secularists in new rally Sunday, 13 May 2007 At least one million Turks have rallied in the city of Izmir to protest against any government plans to undermine Turkish secularism. The major demonstration is the latest since the ruling AK Party nominated Foreign Minister Abdullah Gul as its candidate for the country's presidency. Many Turks suspect Mr Gul of having an Islamic agenda, something he denied before withdrawing from his candidacy.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scheduled for November are now to be held in July. The AK Party - which has roots its in political Islam - argues that a general election will only prove that it commands widespread public support. The government has also backed a constitutional reform package that would allow the president to be directly elected by the people. The BBC's Sarah Rainsford, in Istanbul, says an AK Party candidate would be likely to win any presidential vote. Opposition alliances The demonstration in Izmir - Turkey's third-largest city - was the fourth mass gathering in favour of the republic in as many weeks. The danger is still not over. These rallies must continue until there is no longer a threat Neslihan Erkan Protester Q&A: Turkey crisis Buildings and streets in Izmir were covered in flags and portraits of Kemal Ataturk, the founder of the republic. Boats flying the flag also joined the demonstration in Izmir's harbour. The main slogan, once again, was that Turkey is secular and will stay secular, our correspondent says. "These rallies have been useful in forcing the government to take a step back, " protester Neslihan Erkan told the Reuters news agency. "The danger is still not over. These rallies must continue until there is no longer a threat." Many secularists consider the government's efforts to confirm Mr Gul as president as evidence of a hidden Islamist political agenda. Nationalist opposition parties boycotted two parliamentary votes on the issue. They are now forming strategic alliances to try to weaken the ruling party at the upcoming elections, our correspondent adds. The military, which regards itself as the guardian of Turkey's secularism, has also indicated its opposition to the AK Party's move. *************************************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6650000/newsid_6652400/6652457.stm 土耳其百万人示威支持世俗政体 2007年05月13日 一百多万人周日(5月13日)在土耳其沿海城市伊兹密尔举行集会,抗议改变土耳其目前政教分离体制的任何企图。 这是自土耳其执政党推出该党总统候选人居尔之后的第四次大规模抗议活动。 一些土耳其选民认为,居尔企图在土耳其实行政教合一的做法,以伊斯兰教治国。 土耳其当局在集会四周部署了数千警力。周六,一枚炸弹在伊兹密尔爆炸,至少造成一人死亡,14人受伤。 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要求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原本定于11月份举行的议会选举被改在7月份举行。 此前,正义与发展党总统候选人居尔因遭议会反对派指责有强烈伊斯兰背景而被迫退出竞选。 正义与发展党称该党在土耳其是最受欢迎的政党。 危险还没有过去。这些集会必须继续下去,直到不再有威胁。 示威者埃尔坎 BBC驻伊斯坦布尔记者说,正义与发展党的总统候选人有可能赢得任何总统大选的投票。 伊兹密尔街头到处是集会人群,示威者手持旗帜和共和国缔造者阿塔图尔克的画像。伊兹密尔港口的船只也加入了示威。 其中一名示威者埃尔坎表示,"这些抗议集会在迫使政府后退方面是有用的。" 她说:"危险还没有过去。这些集会必须继续下去,直到不再有威胁。" 土耳其军方早些时候警告说,如果伊斯兰温和派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的候选人居尔当选总统,该国的世俗传统可能会受到损害。 一些土耳其民众担心,伊斯兰主义不断升温,可能威胁到该国的世俗主义传统。
|
Ld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1-2007
| Posted on Sunday, May 06, 2007 - 02:20 pm: |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5/03/content _6055058.htm 伊拉克困局毛病出在哪里? 2007年05月03日 09:56:35 来源:解放日报 这是2007年4月19日,在巴格达东部的萨德尔城,一名男子伏在兄弟的棺木上痛哭。他的兄弟在前一天的一次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中丧生。 新华社发 5月3日至4日,新一轮伊拉克安全问题国际会议在埃及举行。综观当前的伊拉克局势,依然令人担忧,宗派冲突愈演愈烈,恐怖暴力事件接连不断,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宗派主义”、“恐怖主义”与“爱国主义”交织在一起,外部势力深陷泥泞,使得伊拉克局势日渐复杂。就目前来看,伊拉克局势发展走向,主要呈现出以下三方面态势: “宗派主义”纷争升级。当前的伊拉克“宗派主义”纷争,阿拉伯逊尼派和什叶派是最主要的参与暴力的行为体,但是冲突的波动往往超越了单一派系的范围。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相互纷争由来已久,在权力划分和资源分配等问题上矛盾重重,民族间的互不信任使伊拉克局势动荡,库尔德人加紧在其控制的三省制定“宪法”,其谋求独立的倾向更趋明显。 “恐怖主义”活动泛化。伊拉克的恐怖活动,其实施者除了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派系的极端主义者外,还有一部分国际“恐怖主义志愿者”在活动,他们穿梭于伊拉克各派以及军队、独立武装者之间,通过制造恐怖事件来赢得运转经费谋生。恐怖主义者还通过训练敢死队与“人弹”,通过利用媒体宣传“恐怖画面”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伊拉克恐怖活动的泛化最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使得反恐的对象复杂化,美国的两次军事打击至今无法解决恐怖问题。 “爱国主义”陷入行为困境。伊战后,美国重建伊拉克的愿望被一系列的“爱国主义”行为所打破。即使是一些在伊拉克政府部门服役的人员也宣称自己不是为美国做事情,而是为自己的“国家”。而对“国家”的界定上,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在认同上产生了分化,伊拉克联合政府的向心力也一直备受各方的怀疑。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美国等外来势力的仇恨会转变为对联合政府的一种唾弃心态,下层民众会认为政府是外国的代理而抵制政府,而精英阶层则通过对各种“爱国”力量的调控来发展壮大自己的“独立于政府”的力量。 伊拉克局势发展到今天,除了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作为国家行为体,在处理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上显然也有很大的局限。重建伊拉克,步入伊拉克各派之间、民族之间的“融冰之路”,联合国在这方面应该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 刘锦前) ********************* 从国民党的多次分裂看中共推动党内民主的急迫性 (2007-03-28) 实际上,所要论述的整个问题应该是:从国民党过去的多次分裂和今天的欲振乏力看中国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就,以及民进党的崛起和活力看中共推动党内民主的急迫性。大家可能很奇怪,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发展跟中共毫不相干,怎么能从国民两党的发展看出中共的任何东西呢?如果深入研究和比较,我们会发现,三者有很密切的关系。 最近国民党搬家,翻出档案发现目前民进党高层的许多领导人包括陈水扁、吕秀莲、谢长廷、游锡困等人过去都是国民党员,实际上曾经当过民进党主席的许信良早期不仅是国民党员,而且是国民党有意培养的接班梯队的人才之一。许多人认为,国民党经历了新党、亲民党的分裂,其实,民进党也是从国民党分裂出去的政党,国民党的第一次分裂不是新党的出走,而是更早期零零散散三三两两的民进党的出走。许多人对台湾政党的认知过于简单,认为国民党就是统一党,民进党就是独立党,其实国民两党在统独立场上很相近,国民党是维持现状不要独立,民进党是维持现状不排除统一。在台湾国民党一统天下的时代,国民党的精神一直有两个基本点:反共与反台独。目前台湾所有的政党同时具有这两种属性,只是这两种属性在各党中的比例不同,新党和亲民党是反台独大于反共,国民党是反台独和反共各占一半,民进党是反共大于反台独(甚至用鼓吹台独来反共,用反共来鼓吹台独),可以说现在的新党、亲民党、国民党和民进党都是过去大国民党的左中右各支派,是过去这些支派经过复杂的过程和重大事变演化而来的。 分析作为中共兄弟党的国民党的整个分裂过程和原因对理解中共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善中共的治理结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民党的分裂最重要的原因是国民党干部人事制度的僵化,这种僵化虽然到现在有所缓解,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民党干部人事制度的僵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没有建立正常的退休和权力交接制度;二、没有建立正常的意见交换和意见包容制度。 没有正常的退休和权力交接制度的典型特征就是老人党、密室政治,李登辉如果不是自作孽不可活而被赶出国民党,他恐怕也会像两蒋一样死在任上成为终身的党主席,即使经过连战的党主席直选和退休,经过马英九的党主席直选和辞职,今天的国民党还有不少人觉得吴伯雄这样70岁的人年龄和辈份都低了一点恐难当大任,更不用说年轻的60、50岁的干部了,他们完全没有机会。反观民进党,都是50岁上下年富力强的人,如果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有群众魅力,民进党不会在乎多大年龄的人当党的领导人,70岁可以,40岁30几岁也可以。早期三三两两从国民党出走的民进党人,不乏不耐烦国民党没有正常退休和权力交接制度的人,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可能是最典型的例子,实际上国民党准备提拔他,但是国民党的这种提拔承诺实在遥遥无期,急性子的许信良只好跳出来参选,而且还真选上了(顺便说一句,急性子的前国民党人都跳到其他党去了,所以留在现在的国民党里的人都是温良恭俭让的慢性子)。今天的国民党还欲振乏力,实际上是国民党没有进行艰苦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前因所种下的恶果,而今天的民进党活力充沛实际上是因为党内权力取得与退出的制度较透明、较开放、较有章可循所产生的成果。比照中共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19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大力提拔年轻干部,逐步建立正常的退休和权力交接制度,这些制度建设可以说取得了极为可喜的成果。15大上部分重要领导人体面退休,16大上整个领导集体体面退休,展现并巩固了正常的退休和权力交接制度建设的巨大成果。各级政府党委领导集体平均年龄稳步下降,也是退休和权力交接制度逐步完善的表现,这样就给广大的党员干部更多的机会发挥才智,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党内人才的发现和成长,有利于增强党的活力。 但是目前中共的退休和权力交接制度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特别是地方各级领导人的遴选和产生,从国家的公利来说,民意的体现不够;从党的私利来说,党员干部的机会不均等。先不谈公利的部分,仅从私利的部分谈,机会的不均等会损害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党员干部的产生过程中,如果出现系统性的厚此薄彼(偶然性的厚此薄彼另当别论,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就会让一部分党员产生被断绝机会,被排斥的感受,就在这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产生系统性的不满,埋藏着出走的因子。最近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竞争上岗的概念和一些措施,方向是对的,但是力度似乎还很不够,还不能起到在遴选和提拔干部的过程中让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心服口服的程度,中共在这方面恐怕还要做很多工作。反观民进党,游戏规则透明,党员投票和民意调查决定,虽然其中也有问题,但是总的说来多数人是接受的,这样就出现了尽管自己没有选上,很不满意,但不会从党出走的局面。而国民党就不是这么回事,密室政治,几个“大人”商量就定了,投票走个过场(当然现在的国民党也大力吸收了民进党的优秀制度,也在改变,在增强凝聚力),没有选上的人完全不服气,一有诱因和压力,这些人就会退党出走。 没有正常的意见交换和意见包容制度,也是会产生类似的破坏党的团结和活力的后果。没有这种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一言堂。旧国民党大国民党就是这样,所有不同意蒋的意见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坐牢的坐牢”(最近苏贞昌自大的笑话),陈水扁、吕秀莲这些人在1970、80年代,也是高喊和服膺“永怀领袖”“蒋总统万岁万岁万万岁”“反攻大陆”“祖国大陆美好河山”这些口号的,只是他们希望多些快些提拔本省人,多体现些普通人的意愿,讲话的尺度更宽松些,在治理的过程中有些人权法治,但是国民党在制度上精神上过于狭隘,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见,陈吕游谢这些人就不能不要么主动出走要么被动开除。但是意见不同是自然的,只要两个人以上,就必然有不同的意见,如何使不同的意见能够平等交换和平共处,就需要一整套包容和平等对待的制度,如果一些意见处于始终受打压的状态,持有这些意见的人只有选择出走的途径。早期三三两两的民进党出走和1990年代新党和亲民党成规模的集中的出走,很大原因是他们的意见在国民党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的国民党还有这样的残余,不能表达不同意见,怕伤“和气”,实际上意见不表达的结果是大家面和心不和,最后分裂出去。反观民进党,台面上吵得一塌糊涂,但是却相当团结,很多人不理解。实际上,团结的秘密正是在于这些意见的全面互动和交锋,有互动和交锋,所有的意见都有影响又都不能取得压倒性的影响,大家都差不多,感觉上都受到了尊重,这个集体的纲领精神都有自己的一份贡献,既然我的一部分意见受到别人的尊重,别人的部分意见我也应当尊重,这就塑造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回过头来观察中共在这方面的制度变迁,阶级斗争年代你死我活,处于弱势的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就得“死的死,逃的逃,坐牢的坐牢”,这在封闭的社会里,因为人们没有其他选择,可能不会影响党的团结,甚至只有这样才能达成党的团结。但是在开放的社会里,人们有很多选择,即使不能选择其他党,也有可能选择做一个消极党员(据说现在的国民党号称100来万党员,实际上真正参加党的政治活动的党员只有30多万)。这样就会大大削弱党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相对说来,中共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方面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但是中共在意见交换和包容制度的改革和建立方面取得的进展虽然有一些,却小得多,中共在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改革应该是相当紧迫的,当然这个任务很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如果要在日益开放的中国社会里保持中共的长期执政地位,这个课题也是绕不过去的。 正常的退休和权力交接制度与正常的意见交换和意见包容制度,实际上就是党内民主的核心内容,所以从过去国民党的多次分裂,目前国民党的欲振乏力,以及民进党的崛起与活力,可以看到中共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可以看到这方面的不足。似可供我们参考借鉴。 艾禾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