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Message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Monday, February 04, 2013 - 04:04 pm: |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4/112013020600496.html 短評-國民黨需要梟雄} 三國時代,孫權是英雄、劉備是梟雄、曹操是奸雄。 對於國家的政務官來講,需要的是通才而不是專家,要具有宏觀思考和政策擘畫能力,也要溝通協調以及為政策辯護;無論由誰推薦,這才是思考閣員的主要考量。 2013-02-06 01:30 旺報 【本報訊】 內閣改組啟動,江宜樺接任閣揆讓黨內外措手不及,隨後財經內閣密集換將,年關時刻大風吹,更增添急迫感。論者多從馬英九的布局觀察,認為馬英九已經啟動中生代接班安排。 江宜樺的出線的確讓各界刮目相看,5年前初入政壇,一路做到全國最高行政首長,難怪國際媒體說他是坐直升機,這當然是馬英九提拔所致,有人認為他就是「小馬英九」,也是馬2016接班人選。 但有意爭逐大位者會服氣嗎?包括選戰經驗豐富的吳敦義、與民進黨激烈肉搏而雄踞荊、益二州的郝龍斌、朱立倫,三人各據一方,江宜樺站定最好的戰鬥位置,但也是風險最大之地,若不能與民意順暢互動、不能與立法院搞好關係,很可能就地陣亡。 進入民選時代,人才從來不是培養得出來的,而是一場場選戰拚鬥出來的,所謂時勢造英雄,在兩岸關係欲進還退、東亞戰略格局渾沌不明、經濟困頓民眾生計困難之際,民進黨已累積充分能量正蓄勢待發,國民黨沒有虛耗的時間與空間,馬英九雖然希望強勢領導,但國民黨需要梟雄奮起,挑戰馬英九的權威。 三國時代,孫權是英雄、劉備是梟雄、曹操是奸雄。 梟雄名聲不如英雄,卻隱含霸氣、飆悍之意。自李登輝藉本土牌擊潰宋楚瑜、趙少康後,國民黨再無霸氣人物,整個黨不是像馬英九般的「乖乖牌」就是學者或技術官僚的順從型,國民黨勢危矣。 馬英九民調跌到13趴,國民黨地方補選連選連敗,國民黨要挑戰2016,要繼續執政,就必須跳出黑馬。江宜樺的政治歷練在水晶杯中,國民黨需要梟雄。 http://video.chinatimes.com/video-cate-cnt.aspx?cid=1&nid=97159 對於國家的政務官來講,需要的是通才而不是專家,要具有宏觀思考和政策擘畫能力,也要溝通協調以及為政策辯護;無論由誰推薦,這才是思考閣員的主要考量。 「劉兆玄人馬」獲全勝? 江宜樺:非一人能決定 2013-02-04 13:23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李人岳】 內閣改組,交通部出身的毛治國、張家祝雙雙接掌重要職務,外界質疑都是前閣揆「劉兆玄的人馬」,內定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強調,決定閣員是大家交換意見並且考慮整體布局的結果,不是一個人就能決定。他強調,政務官需要的是通才而不是專家,要能宏觀擘畫政策,也要能協調辯護。 內閣改組,交通部系統分別出任副閣揆、政院秘書長和經濟部長等重要職務,外界戲稱是交通部大獲全勝,並且質疑都是前閣揆劉兆玄的人馬。 準閣揆江宜樺對此強調,閣員的決定是大家交互意見、衡量利弊得失,並且考慮整體布局的結果,不會是任何一個人說了就算。 江宜樺說:『比如說同時有2個人或3個人都很適合一個職位,這時就必須思考由哪個人擔任這職位,但另一個人還可以擔任另一個甚麼職位?絕對沒有說是任何一個人自己決定了就對外公布。』 江宜樺舉例,內定交通部長葉匡時本身的專長是企業管理,最早的公職是和江宜樺在研考會一起改善政府行政效能;副閣揆毛治國也曾在民間企業界擔任CEO,有經濟管理的專才。 江宜樺強調,對於國家的政務官來講,需要的是通才而不是專家,要具有宏觀思考和政策擘畫能力,也要溝通協調以及為政策辯護;無論由誰推薦,這才是思考閣員的主要考量。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hursday, February 16, 2012 - 07:56 pm: | |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2587&page=1 文茜語錄/紅塵不語,悼念鳳飛飛 2012-02-16 陳文茜 秋鸞回家了。這一次她把自己化成灰,才回到桃園,回到曾經陋巷的故鄉。所有喧譁,在一切化為灰燼後,才再度響起。而舞台上,已經沒有了她的肉身,甚至殘影也不留。這一回孤獨的反而是等待主人的燈光,孤零零亮在那兒,以及眾多不肯離去、不能接受她已逝的人們。從青絲到白髮的鳳迷們,至今仍疑懼著這個消息:「鳳飛飛死了,鳳飛飛死了……。」 回到大溪的鳳飛飛,決定以林秋鸞的本名放置牌位。她的生命好似曾經燦放如花;但她從沒忘記,自己只是一個鄉間女孩,出生貧窮島嶼時代;她記得更多的不是掌聲,而是舞台燦花外深埋落花底下的灰燼,那些太多年輕時為了爬上舞台,埋藏的辛酸。 她是加工出口區女工們心目中永遠的歌后;她的離去讓我們憶起台灣過往的年代。不過四十年前,高雄楠梓加工出口區及台中潭子加工出口區,每日數十萬摩托車大隊女工們,戴著口罩,一片汙濁灰煙的空氣,清晨騎車進入作業工廠。日間如機械般工作;在違反人性的工作環境中,陪伴的只有鳳飛飛的歌聲。鳳飛飛〈祝你幸福〉的歌曲,幫助女工們悄悄為自己「送上愛的禮物」;於是「人生旅途,有甘有苦」,女工們以「堅強的意志,留下汗珠」,創造了台灣奇蹟。「土土的」秋鸞演唱,「祝」字念成「ㄗㄨˋ」,「幸」唱成「ㄒㄧㄣˋ」……。她與女工的身世相當,一個從小沒鞋穿的孩子;米買不起,屋不遮雨;童年最快樂的事莫過砂石場司機阿爸回家時,分食一口廠房發配的便當。她與女工們的「國語」皆字不正、腔不圓;但她們的汗珠在工作檯上,在那個年代,老老實實、圓圓正正地為台灣出口外銷賺進了第一大桶金。 於是不知不覺中,七○年代整個島嶼皆泰半活在鳳飛飛的祝福中。台前的鳳飛飛永遠笑容滿面,台下呢?在三台壟斷的演藝界,她要往上爬,她的「純樸」要被認同為「典範」而非「俗氣」,那是一段紅塵沒有人忍心道出的祕密。她只有初中學歷,但她的人生智慧顯然遠遠超過多數高學歷的眾人。面對死亡,她不語;面對家庭窮困的重擔,她一肩扛起;面對複雜演藝圈、黑道把持的餐廳秀、黨國控制的三台……,桃園陋巷的女孩秋鸞以一如工廠女作業員般的堅強毅力,一點一滴熬過,一個又一個夜晚,一年又一年歲月,「經歷多少失敗,吞下多少眼淚」,最終才讓自己攀上了「一道彩虹」。 而這些都不只是歌詞,也不是節目名稱。 她不是一蹴成名。正如當年貧窮的台灣經濟,至今回首,好似一部倒敘的電影。如果不是鳳飛飛走了,我們還記得那個疼痛、貧困,但毅力充沛的時代嗎?沒有人埋怨,街頭巷尾皆為了脫離貧困,決絕地把命投入。王永慶背著米袋,張榮發望著大海,新竹科學園區只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老樹社區,十五歲的秋鸞此時踏上了舞台。在世界地圖上,那是島嶼經濟準備攀登高峰的第一大步。 鳳飛飛沒有任何背景,充其量只有一個約略知道如何打點小交道的「鳳媽」。從十五歲唱到二十七歲,直到碰上人生摯愛,朋友說服媽媽,此時她才把自己對愛的強烈渴望釋放出來。 在此之前,歌詞中的「愛、戀、夢、誓言、祝福」,唱在嘴裡;那麼癡狂,那麼投注,卻只能一一看破;她的靈魂裡住的是貧窮,她沒有愛的權利。 人生不能有奢念,哪怕愛情。工廠裡的女工與鳳飛飛的生命平行而進;女工們回家時也是騎著摩托車,轟一聲,齊門跳出一個壓抑人性的工作場合,頂多夜晚尋夢。鳳飛飛在二十歲大紅之前,晚上還得招呼豪華酒店或雲海酒店不同名稱的餐廳秀,幾名特別捧場的華僑客人。縱使有著百萬大軍的女工歌迷,但那不是買得起百萬張唱片的觀眾。 她出身於一個貧困的時代,也代表那個年代貧困的眾人。研究台灣七○年代政治經濟的人類學家曾經如此描述台灣加工出口的奇蹟,「一條街等於一條自動生產線」,「從萬巒至高雄港四十分鐘的路程,即是世界生產線上最綿密的聚落,每一個路口出去,即是一群埋著頭、不斷工作的婦女。家家、戶戶,皆如此。」「走進楠梓加工出口區,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摩托車,有如世界奇觀……。」當然,這些歷史景象後來皆被「深圳紀錄」取代;但老天眷戀,在相同機械般的工作環境中,上天憐憫賜給我們深圳農民工所沒有的朋友,一個名叫鳳飛飛的女孩。她的長相、裝扮、出身、咬字、歌曲,給了島嶼女工們人生一點點假象,一點點騷動;以致她們彼此皆忘了自己在世間的卑微。在燈光全滅前,掌聲響起,多少忍耐,多少等待,……然後台灣的經濟真地起飛了。 此時,屬於鳳飛飛的愛,真正的愛,才飄近她的生命。如果仔細觀察鳳飛飛一生的照片,她最燦爛的笑容,皆出現於二十七歲結婚成家之後。至此她臉龐的笑容不只是為了一場專業演出,而是來自內心幸福的綻放。 這一切,對她,多麼不容易啊!因為一個苦命但風光的女孩,在可預知與不可預知之間,從來不敢奢望日後她可享受近三十年真實且貼近的「幸福人生」。 鳳飛飛曾回憶十五歲剛進歌壇,離家北上三重埔打拚的苦澀記憶。當年的她孑然一身走在空曠大街上,人生只奢求一杯暖手的熱茶。秋鸞的歌壇之路,初期是每天到酒店駐唱,取悅但想辦法阻擋客人的「過度熱情」,然後夜裡從台北市南京東路徒步數小時,「走」回三重埔阿姨的家。這麼悲苦的人生之路,難怪她最喜歡的電影是《魂斷藍橋》。美麗的女主角芭蕾舞者瑪拉於一次大戰空襲警報時,也是在走著的路上邂逅了上尉羅伊;兩人約定婚約,卻因羅伊接獲參戰命令,被迫分離。接著就在羅伊於戰場上仍想辦法安排女友與母親會面前夕,羅伊陣亡消息傳來;女主角瑪拉不忍將羅伊死訊告知他的媽媽,這是她能為自己所愛,最後做的事。痛苦萬分的瑪拉,仍依約與陣亡男友母親會面,她什麼話也不說,什麼表情也不流露。在男友母親眼中,她兒子心愛的女人,原來只是一名冷漠的情人,於是拂袖而去。 絕望之餘,戰爭中的舞者淪為娼妓;但某日,就在戰爭快要結束前夕,羅伊竟然出現,陣亡只是誤傳,他與瑪拉相遇於經常拉客的火車站。多麼諷刺,兩人重逢,瑪拉已斷了氣的生命,頓時再起騷動,她仍有愛,仍有渴望,但她已不再是當年的她。於是一番掙扎後,瑪拉重回兩人初遇的藍橋;她絕望地看著來來往往匆促的車輛;人生回不了頭,終於衝向馬路,衝向足以輾碎她的身軀與靈魂的車輛;只有如此,才能結束錯亂的人生。 《魂斷藍橋》是鳳飛飛一生最愛的影片,我第一次看到相關報導時,很想問她為什麼?一九九六年我曾任職EMI唱片集團公司總經理,鳳飛飛當時是我們旗下的重量級歌手。當時的她已不太發片,時代變了,在羅大佑為她製作〈追夢人〉後,唱片市場逐漸轉向張惠妹、梁詠琪等不同類型的女歌手。我見到她時,她已享有了勿需追夢的幸福。於是那個始終沒有開口的疑問,一直保留至今。從台北走回三重數小時途中,飢寒交迫的秋鸞,是否一度曾認定自己的人生,必然是魂斷的悲劇?以致當她二十出頭,唱起〈祝你幸福〉、〈楓葉情〉時,歌聲早已透露她的年齡不該擁有的滄桑? 二○○九年,不幸的,她以為人生遠離的「藍橋」還是出現了。終生伴侶走了,前塵後世的輪迴中,女主角也決定離去。在一個不語的寒夜裡,她靜悄悄地走;不需要光彩,一個簡單的儀式火化了她的肉身,度過無數人生故事的圓與缺,鳳飛飛決定不讓自己活在回憶裡。 人分別,心相隨。她得了與丈夫相同的絕症,這位自小堅忍的歌后,回首看見生命中的完美與不完美,她決定勇敢且孤獨地面對最後路程。那個作業員的歌后,又重生了;以相同的態度,不同的方式靜靜地等待死亡,不語、堅忍、勇敢。此刻,她只想叫喚一個叫不出的名字。 這是她人生終曲時最大的悲傷。她是名偉大的歌者,但人生終了,疾病使她不只不能歌唱,甚至無法言語。於是,曾經代表台灣某段歲月的標幟人物,等不著春雨,一月安詳平靜地離去。 風華人世的亮麗,早已望穿。卸下一切,她以林秋鸞之名,回到孩提成長的大溪寺廟。一切回歸原始。這是鳳飛飛悟道的人生。 而我們呢?一直等到她的死訊公開時,才驚慌拾起伴隨我們成長的記憶。如今加工出口區已成廢墟,當年的女工們已白髮如絲;島嶼流行追逐的人生,不再是秋鸞熟知的世界。 紅塵還念著她,但她已不識紅塵。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Monday, December 26, 2011 - 11:19 am: | |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1727&page=1 台灣文革的結果,助長了台灣黑金政治的擴大、深化省籍情結的對立衝突,在政客的操弄下,使得台灣變成有自由、無法治,有顏色、沒是非,道德淪喪的社會,人民的心靈亦嚴重受創。至於罪魁禍首,石滋宜直指首任台灣民選總統李登輝。 石滋宜博士,竞争力专家、经营趋势学家。日本东京大学工学博士。有台湾自动化之父、竞争力之师的誉称。现任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全球华人企业顾问中心董事长。曾任(台湾)行政院政府再造服务团副团长、(台湾)省政府科技顾问、(台湾) 经济部自动化服务团团长、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高级经理、(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总经理、中国工商联中小企业委员会理事。着有:石滋宜短打、有话石说、爆炸性变动、世纪变革、学习革命、利基策略、《变革》、《竞争力》、《经营DNA》、《CEO智慧》等十余本着作。 台灣自動化之父 石滋宜:李登輝誤台18年 2011-12-23 第1765期 報導/翁毓嵐 攝影/林晉加、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中時報系資料庫 編輯/陳裕盛 曾輔導逾4,000家中小企業成功轉型,將台灣推上亞洲四小龍之首的功臣之一石滋宜,人稱台灣「自動化之父」,他長期關注兩岸及國際政經情勢,提出對台灣未來發展建言,和三位總統候選人的評價。他直言,台灣在李登輝啟動「台灣文革」後,被耽誤10多年發展機會。 走進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的辦公室裡,穿著灰色唐裝的石滋宜,正坐在桌前盯著眼前的筆電,一邊按著滑鼠,一邊翻閱手上的資料,掛在臉上的方框眼鏡厚鏡片裡,映著螢幕中有著密密麻麻英文的網頁,認真得完全沒感覺到外人的打擾。 雖然三年多前,在醫生找不到確切的病發原因下,石滋宜被宣告得與輪椅為伍,但這絲毫不減他拖著已七十五高齡的身子,仍為提升台灣競爭力四處奔走的毅力。石滋宜花費近半年的心力,完成最新著作《邁向世界的競爭力──石滋宜之我見、我思、我言》;這位石博士不改以往砲火猛烈的風格,指出台灣十幾年來,不但經濟停滯,且社會亂象叢生、價值錯亂。最令人心痛的,是政客為了權力,將台灣人民嚴重分裂,成了一遇到政治議題,只有激情對立與仇視的非理性社會。 馬欠缺魄力,宋適任閣揆 台灣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麼?「一個有人格、有膽識的領導者,一批負責任的官員,以及高素養的人民。」石滋宜如是說。現在的台灣,正因大選,再次陷入選民情緒激動、政黨對立、相互攻擊的情況,那麼在石博士的眼裡,台面上的三位總統候選人,有哪一位達到人格、膽識兼具的條件?石博士直言,馬英九清廉儉樸但欠缺魄力,蔡英文道德標準有瑕疵,而宋楚瑜雖有極佳的執行力,是最好的行政院長人選。「關鍵是人格領導。」 今年九月間,蔡英文訪美到哈佛大學演講時,主持人曾問她:「為什麼台灣人彼此仇視?」當時蔡英文答不出來,石博士顯得略為激動:「我來替她回答,就是因為『台灣文革』造成的!」 文革的結果,助長了台灣黑金政治的擴大、深化省籍情結的對立衝突,在政客的操弄下,使得台灣變成有自由、無法治,有顏色、沒是非,道德淪喪的社會,人民的心靈亦嚴重受創。至於罪魁禍首,石滋宜直指首任台灣民選總統李登輝。 回溯與李登輝的交情,石滋宜早在一九八三年底,李時任副總統時,就已建立。對石百般信任的李,直到繼任總統後,仍十分重用石,與他無話不談,私事隱密到連銀行存款有多少、錢是哪來的,公事大及兩岸互動,李都和石毫無保留地暢談。 長期與李登輝密切往來的政商人士中,石滋宜是鮮少不求官、不追利,而仍兩袖清風的人。然而在李登輝連任成功,正式就任第九屆總統後,石滋宜發現,李從過去的經濟掛帥,轉變為政治掛帥,李也從願意聽「異見」的領導者,走向不容許有「異見」的路。最糟的是,因國家領導者不時挑起人民政治立場,造成族群對立,延續到後繼的領導者,也將所有決策都以政治利益為優先考量。 發展經濟讓文革消失 石滋宜指出,李登輝啟動「台灣文革」之火後,陳水扁更延續了這把火的燃燒;而過去曾幫李登輝研撰「特殊兩國論」的蔡英文,同樣在這把火上加油,就怕火滅了,他們也就失去了政治舞台。 從受李敬重,到後來「反李」,石滋宜坦言,「是我辜負了李總統,但李總統卻對不起台灣二千三百萬人。」但誰能來終結台灣文革?石滋宜說,這就是為何台灣需要有人格、膽識的領導者。 石博士認為,台灣惟一能走的路,就是從經濟著手,「透過不斷的活絡經濟,縮小貧富與南北差距,使窮困或失業的人有工作機會,有穩定收入來改善生活。」經濟若能持續從正面發展,不出五年,台灣文革就會慢慢消失。 分析現在的國際概況,石博士說,在可預見的未來,國與國之間的貧富將縮小,但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卻會愈拉愈大。然而已從亞洲四小龍跌到尾,甚至跌出名單的台灣,是否還有機會再寫下經濟奇蹟?曾在二十多年前將台灣推上四小龍之首的石滋宜,認為是有可能的。他說,台灣的未來不該是在統獨上打轉,而該放眼更宏觀、高層次的思想策略,「惟有顛覆傳統外交,讓台灣成為向全世界開發的自由島,才能使台灣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得以迅速發展整體經濟。」 石博士口中的台灣自由島,不需要簽證、有良善的投資環境吸引國際人才,中小企業透過創新改革,成為「惟一」而不爭「第一」,並運用台灣優勢的軟實力,創造高價值的客製化世界生產基地,更重要的是「自由島能終結兩岸長期的統獨問題」。 談到兩岸問題,石滋宜說,一九九○年他第一次到大陸,「那時還是李總統叫我去的。」石滋宜因此結識了時任上海市長的朱鎔基,也結下兩人日後不錯的情誼,更因此與許多中共國務院的高層結識往來,例如前副總理鄒家華、前海協會董事長汪道涵等人。 期待有一天再站起來 一九九四年,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拜會李總統後,李發表對大陸不友善的談話,對岸的反應非常激烈。「我飛到上海去見汪道涵,沒想到因開刀完全不會客的他,仍接見我。」石滋宜感嘆,若不是一些日本學者和其他人,給了李對大陸的錯誤訊息,不會有後來的戒急用忍,也不會一度發生台海危機,兩岸更不會有「消失的十八年」。 回首石滋宜過去半個多世紀的生平,其實頗有趣。在南投竹山出生的他,在讀工專時期,就有「石大砲」之稱,二十五歲役畢後,因對時政及經濟環境不滿,加上父母都移居日本發展,於是決定到日本求學,打定主意不再回台。他順利在日、加讀到博士,也娶了老婆,生了一對兒女,進入加拿大奇異(GE)公司擔任高階主管,妻小也一起定居在加拿大,享受著環境及條件優渥的生活。 怎麼也沒料想到,一次回台探親後,他陸續受到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李國鼎、行政院長孫運璿、副院長徐立德,及經濟部長趙耀東等人的力邀,希望他能返台貢獻一己之力。「趙部長跟我懇談了三天,最後他說,『我三十七歲才來台灣,到現在還在為台灣努力,而你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難道不為出生地做一點事?』」這段話,讓石滋宜決定留下來兩年,「結果這一留,三十年都過了。」 當年隻身返台投入推動自動化生產計畫,石滋宜的女兒不過七歲,轉眼女兒都已嫁作人婦九年多了,「我只能期待有一天能再站起來,回加拿大抱抱小外孫,重溫抱兒女的感覺。」 始料未及的人生轉折,石滋宜卻覺得幸運,「因為上天奪走的是我的下半身行動,而不是我的腦。」思緒依然條理分明的他,還能推行他的理念、傳承他的經驗、教授他的所學及累積的智識,「我的一生是幸運的,我相信,這都是上天的安排。」 石滋宜小檔案 年齡 75歲(1937年生) 出生地 南投竹山 家庭 與妻育有1子1女 學歷 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 台北工專 經歷 加拿大奇異(GE)公司高階經理 自動化服務團團長 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亞洲生產力組織理事會主席 現職 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兼創辦人)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April 20, 2011 - 09:11 pm: | |
長青論壇20110408:許信良為何到綠營參選攪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ACSniGZ1Po http://news.ifeng.com/opinion/taiwan/detail_2011_04/03/5542429_0.shtml 杨立宪:一生只为这一刻——为许信良喝彩 2011年04月03日 10:2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立宪1日在华广网刊文指出,有人将许信良参选比作不合时宜的挑战风车的唐吉诃德,也有人说他是“悲剧英雄”,但我们认为这样的比喻没能真正理解他,或有损于他此举的意义,因为他这样做并非天真盲目或一时心血来潮的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我为许信良喝彩,但愿他的苦心不会白费,但愿他的500万报名费不会白花,但愿民进党的支持者经此次初选辩论有所顿悟,但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不会因为民进党而倒退! 全文摘编如下: 连日来,海内外华人媒体对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借钱投入民进党内“总统”初选之举大加报道,赞扬者有之,泼冷水者有之,说酸话者亦有之。但总的看,仍以肯定者占多数,认为许信良不计毁誉得失、不问浮沉、举债参选,只为觅得一发声机会宣传理念,迫使民进党参选人蔡英文和苏贞昌将其两岸政策说清楚、讲明白,进而带动民进党继续转型,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参与者,豪气干云,勇气可嘉。 许信良出生于1941年,今年整70周岁。回顾他的经历,可谓充满传奇色彩、备受争议。 他自幼喜读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小说,崇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里的英雄,十几岁立志以孟子为师做大事,大学时找到人生第二导师——佛陀,从此将“佛心儒事”(用儒家的手段,实现佛陀的心意)作为座右铭,矢志不渝终生追求,被人称为“政治苦行僧”。 他曾是国民党苦心栽培的“催台青”(即台籍青年才俊),上大学半年即加入国民党,后考上令人称羡的国民党“中山奖学金”赴英国深造,学成返台后被国民党推荐当选为台湾省议员。但同时他也是最早从国民党营垒里反叛出来的台籍精英:省议会里常与国民党的政策对着干,不经国民党批准违纪参选桃园县长而被开除党籍,县长任内因“擅离职守”参加抗议“余登发叛乱案”的“桥头事件”而遭停县长职,后赴美度假因“美丽岛事件”发生而成为政治流亡人士。 他曾是海外“台独”运动的骨干,推动“台独”不遗余力:在海外参与筹组旨在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台湾建国联合阵线”和“台湾人公共事务会”,出任“台湾革命党”领导人——因此被国民党当局列入不准入境“黑名单”,曾三度闯关返台,最后被当局抓捕入狱判刑。但也是他,1991年甫获特赦便密访大陆,在民进党内最早提出“民进党执政不必也不会宣布台湾独立”,以及“大胆西进、直接三通”,强烈批判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保守态度;还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北大求学。 他曾两次担任民进党主席(第五、七届),任内努力推动民进党转型:由街头运动向议会问政转变,由“台独”优先向执政优先转变;主张消弭历史对立、建立“联合政府”,整合政党对立、族群对立、统独对立;带领民进党一路“攻城掠地”逐步壮大,在1997年地方选举中一举拿下岛内地方县市的半壁江山,为 2000年的首次政党轮替奠定基础。但也是他,在民进党接近执政的前夕,因与党内的路线分歧愈见突出,被迫“做出一生中最艰难最痛苦的决定”,发表公开信告别民进党,坚持以独立“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孤独地走完2000年的竞选全过程;选举落败后又毅然为泛蓝出谋划策、游说拉票,寄望泛蓝东山再起;“3.19”枪击案发生后,他选择绝食抗议,和泛蓝民众一起度过台湾民主化过程中最黑暗的日子。 脱离了民进党的许信良,没有了镁光灯的照射和群众运动的舞台,但也没有了民进党纪律的羁绊,可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同天马行空般自由自在。在此后8年的日子里,他曾筹组过无党派的“山盟”和“族群平等行动联盟”,创办过“台湾民主学校”,希望整合“第三势力”继续对政坛发挥影响;也曾数度参加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和以两岸民众为对象的两岸论坛等,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献计献策;他遍游祖国山河,曾三上延安,也曾去过邓小平的家乡,曾去过诸葛亮最后一战的五丈原,也曾走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路线……,看似游山玩水、发思古之幽情,其实心中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台湾前途的思考,没有停止对台湾民主化运动的反省,没有停止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通过与祖国大陆的“亲密接触”,他被大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所感动,对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实行集体领导的模式有了深刻的体认,并得出了“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变、对台湾的和平政策是有诚意的、大陆主管经济官员的现代化意识很强很开放”三大印象。 他虽脱离了民进党,但最令他念兹在兹的还是民进党。一则因为他对这个党太有感情,“一生最重要的时光,都献给了民进党,以及民进党赖以诞生的反对运动”;二则因为陈水扁执政8年胡作非为给民进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令他心痛;三则是因为民进党代表了相当部分民众的想法,对台湾前途和两岸关系影响较大;四则是他认为“看到了民进党转型的希望,希望带给民进党一些积极的改变”。正因为如此,民进党在 2008年惨败后,他毅然重返民进党,企图从内部“改造民进党”,借以实现党的“团结、整合、转型、再起”。 重返民进党的许信良,首先要求明快处理陈水扁的问题,重建党的清廉形象;其次要求民进党好好处理两岸关系,认为民进党不应该再“恐共”、“敌共”,不应该继续让两岸问题变成“国民党的专利”,否则,“将痛失关心台湾经济的‘经济选民’,民进党就不要想再执政了”。他主张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应“在保持现状的前提下,逐渐争取一个中国的两岸认同”。为此,他再度“重操旧业”办起《美丽岛电子报》,旨在宣传他的两岸政策主张,帮助民进党认识大陆,调整政策思路。 但许信良深知,民进党的意识形态已经根深蒂固,要转型谈何容易!现在民进党的领导精英已经意识到,“不调整两岸关系论述,就不能获得台湾中产阶级、经济选民的支持,就无法赢‘总统’大选”。但现在面临的困境是,两岸论述需要调整,但是“枪打出头鸟”,“谁主张调整谁受伤”,因此重要人物都不愿意碰这个问题。唯须有人甘愿牺牲,发挥临门一脚的功用,才有望逐步打开局面。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许信良才毅然举债投入选战,即明知胜选可能性不大,但要借着参加选举辩论来说服绿色选民,推动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转型,或至少开始思考进一步转型的可能性。显而易见,他所提出的“扶弱济贫、社福优先、确保现状、大胆开放”16字竞选主轴,最后8个字势必会挑战民进党的现行政策;他所提出的“进一步对陆资、陆客、陆生大胆开放”的主张,也势必会再次被批的满头包。 有人将许信良此举比作不合时宜的挑战风车的唐吉诃德,也有人说他是“悲剧英雄”,但我们认为这样的比喻没能真正理解他,或有损于他此举的意义,因为他这样做并非天真盲目或一时心血来潮的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诚如他自己所说:“我以一生准备当好台湾的政治领导人,不计毁誉,不问浮沉”,“志在参选,不在乎输赢,希望透过参选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似乎用“台湾吴凤”来形容他更为准确。即为了改变人们某种顽固的成见或偏见,不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 我为许信良喝彩,但愿他的苦心不会白费,但愿他的500万报名费不会白花,但愿民进党的支持者经此次初选辩论有所顿悟,但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不会因为民进党而倒退!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Monday, February 07, 2011 - 10:39 am: | |
http://gb.want-daily.com/News/Content.aspx?id=0&yyyymmdd=20110207&k=17915aed7bb9a81196139f84ceafb832&h=c6f057b86584942e415435ffb1fa93d4&nid=K@20110207@N0004.001 台商扮演「资本」、「技术」、「管理」提供者角色,内需消费年代,台商可以转型贩卖「服务」。 《社评》从「中国制造」到「为中国制造」 2011/02/07 | 旺报 台商在大陆的经营环境出现重大挑战。今年1月北京基本工资从每月960元人民币调高至1160元,涨幅高达20.8%,超越上海的1120元成为大陆基本工资最高的城市。但过不了多久,2月1日江苏基本工资调高到1140元,而3月起广东省更将调高到1300元,真正成为大陆第一。对厂商而言,基本工资的调整,代表工资及以工资为计算基数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加班费等支出同步调整,企业实际增加支出会是最低工资增幅的将近两倍! 工资调涨幅度惊人,但「缺工」比工资调涨更令台商困扰。许多台商深刻感受,「工资涨了还是没人做;因为大陆内地正积极开发,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员工宁可回乡工作;加上一胎化政策后出生的年轻人不想吃苦,不愿意待在工厂,多半想去娱乐场所赚轻松钱」。厂商想尽方法留人,具体方法包括提高员工福利,如举办员工康乐活动、供膳加菜、发开工奖金、给予优惠的加班费用及红包等,希望降低员工返乡意愿。另一方面,更积极扩增招人管道、训练备胎人力等,一旦有员工离职便立即有人上工代打。 除了加薪、留人之外,台商当然还可以努力提升自动化作业比重,减少对人工依赖;或配合大陆官方「建设大西部」计画,将工厂迁往内陆。但自动化设备投资庞大,只有大厂才能负荷;迁往内陆,则涉及上下游供应链,厂商未必愿意配合。 面对这些经营困境,我们期待台商积极思考「经营模式如何从『降低成本』,进入『价值提升』,及在『价值链』上取得关键地位」。台商已到了不得不改弦更张的时候了。 中共去年10月提出对「十二五规画」建议,将「扩大内需」首次独立章节,置于任务之首,提出「居民收入成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政策。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分析,预示中国未来 5年将进入「经济内生动力大转型、发展成果全民分享」的新阶段。 扩大内需的目标,在逐步使中国的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5年内基本工资将上涨1倍,每年可望有20%的调幅。详言之,「扩大内需」的成败关键,便是居民收入能否提高;而中国大陆国民生产毛额中,2008、2009年一般人民消费比率仅占整体GDP的35%,相当不平衡。低落的居民收入水平,严重抑制了民间消费能力扩大的发展方向,调高最低基本工资,自然不可避免。 经济增长与工资调涨、缺工问题,涉及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也是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两难」处境,亦即「不仅要大力解决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同时又要能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的紧迫性问题」。换言之,就是既要「保增长」、又要「调结构、扩内需」。 台商在大陆经营出现危机,但危机也是机会。台商应当把握「十二五规画」以及「ECFA元年」所带来的商机。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都是「十二五」期间中国重点鼓励的投资方向,应该成为台商投资的优先产业选项,与「计画」的目标一起进行产业升级。 十二五规画以「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成长」为发展目标;在扩大内需的主轴下,台商不但可以运用ECFA保持在大陆的产业链优势,更可透过ECFA的两岸协商机制,抢攻大陆转型世界市场的消费商机。台湾具备特殊的文化气质,是台湾商品魅力的主要因素,也是台商抢攻大陆内需消费的优势。 美国《新闻周刊》曾以「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到为中国制造(made for China)」为封面故事,标示了中国全球经济角色的转变。服务是台商优势;出口赚汇时代,台商扮演「资本」、「技术」、「管理」提供者角色,内需消费年代,台商可以转型贩卖「服务」。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aturday, December 04, 2010 - 12:24 am: |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zaodian/pages2/zaodian_taibei101204.shtml 蓝绿处处在 【自由席】 沈泽玮 (2010-12-04) 连战的公子连胜文在选前一夜脸部被近距离射穿,但还能讲不少话、吃流体食物。有舆论开始质疑:那一枪,真的假的? 枪击案发生后,听到许多不同版本的阴谋论,大家突然变成神探和编剧,各自发挥想象力。 有人试图在“事实”的基础上做无限延伸的想象和推论,但问题是,“事实”是什么都搞不清时,所有的说法都只能是小方块的揣测,无助于大拼图的汇整和调查。 倒是台湾同行提到的一点颇有趣。 他说,还好连胜文被送去的是台大医院(国立台湾大学医院),如果送的是荣总(台北荣民总医院),那个枪伤就更讲不清了。 媒体分蓝绿不用多说,医院也分蓝绿? 查看了一下资料,不能完全用蓝绿来区分,但台大医院被视为本土味较浓,荣总则被认为有更多的蓝。这种历史背景的颜色区隔,与台湾发展的轨迹有密切关系。 荣民是“荣誉国民”的简称,是中华民国退伍军人的尊称,泛指随民国政府迁台的外省军人。荣民总医院,从名称上就可猜出医院的政治色彩和军方背景,实际上,它就直属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管辖。 荣民总医院成立于1958年,那是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之后。 据报道,从蒋介石时代起,蒋家就开始在荣总就医,也在荣总过世,其中又以117病房最特殊,1989年后,它相继送走了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2004年,蒋方良也在117病房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此外,国民党大佬、蓝营政要也都在荣总就医,给荣总增添泛蓝色调。 相较之下,台大医院有更多台味。它成立于1895年,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第一年,那个时候叫“大日本台湾病院”。 医院不只培养台湾医疗人才,也是台湾社会领导阶层的摇篮。它培养出的知名校友包括组成台湾史上第一个政党台湾民众党的蒋渭水、带动农民运动发展的李应章,以及被形容为台湾新文学之父的赖和。 监察委员黄煌雄曾撰文说,在两蒋时代,荣民总医院是“宠儿”,台大医院有如“庶子”,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下,无论在预算、设备与待遇上,台大医院无法与荣总相提并论。 不过,到了李登辉时代,以及2000年台湾首次政党轮替之后,台大医院与荣总的“政治地位”开始对调。尤其是台大毕业的陈水扁偏爱台大医院,绿营人士也选择到台大看病,与荣总划清界线。 因历史渊源,蓝绿颜色病症也扩散至宗教界。 台湾佛教的四大山头—佛光山、慈济、法鼓山和中台禅寺,除了慈济的证严法师,其他派别的掌门人都是从大陆到台湾的外省人,长期与国民党关系良好。 佛光山的星云法师多次发表和平统一的主张,是大陆媒体喜欢访问的对象,但在好些绿营人士眼里,他是不折不扣的统派“政治和尚”。中台禅寺的惟觉法师则在2000年和2004年大选中公开表态支持泛蓝,还呼吁信众不要领取公投选票。 台独和泛绿阵营也不孤单,与西方社会关系密切的基督教长老教会是他们长期的支持力量。 绿营学者李筱峰曾提及,英国长老教会早在1865年就开始在台南传教,1872年加拿大长老教会也到淡水布道。算一算,基督教长老教会比国民党还早80年就进入台湾。 长老教会在1971、 1975、1977年,三次发表对“台湾前途”的建议。1977年尤其关键,长老教会发表“人权宣言”吁请政府使台湾成为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三个月后,台湾举办五项公职人员选举,党外人士开始串联。绿营认为,长老教会的政治关注,对台湾民主政治运动起了催化作用。 历史切不断,蓝绿处处在。 台湾几乎所有东西都可分蓝绿,包括黑帮和娱乐圈也可以,有的是因历史遗留的原因,有的是因政客操弄。 1945年在台湾居住的600万人是一个社会,1945到1949年从大陆迁台的200万人是另一个社会,他们分成了绿的民进党和蓝的国民党,两种政治对立的代表。蓝绿以外的中间群众也存在着,但却久久难以转换为一股可观的政治力量。 一个子弹引起巨大猜疑,在在凸现了社会的分化和民主的脆弱。蓝绿超越蓝绿,似乎永远只能是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而随着对岸大陆的手不断伸入台湾各个领域,可能对象包括媒体、企业和学界等,台湾社会的光谱,日后难免要暗加一个红。 让人好奇的是,红加蓝,会大过绿?还是红会把浅蓝分裂成不去投票的“中间不选民”? 台湾不和谐的政治光谱接下来会更多色,更刺眼,但也更精彩。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Friday, March 12, 2010 - 07:31 am: |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031200194,00.html 華府看天下-馬政府問題出在嬰兒治國 2010-03-12 中國時報 【傅建中】 馬英九總統的民調空前低落,他的政府被批評得幾乎一無是處,我常在想: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最近終於找到答案,問題在於他的團隊是一群嬰兒在治國,我絕非危言聳聽,君不見從馬英九本身起,圍繞在他身邊的重臣,那一個不是西方所說的 baby boomer(二戰後大量出生的嬰兒,即所謂嬰兒潮)?這使我想起,三十多年前我首次返國去新聞局拜訪葉公超先生(當時葉先生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辦公室在新聞局樓下),談話中葉先生提到行政院開院會的情形,他說,我們的政府那像什麼政府,根本是Student Government(學生政府,即大學校園裡的學生自治會)。強人蔣經國領導的政府尚且被葉公超譏為學生政府,如葉先生在世,怎樣看現在的馬政府,倒是個有趣的問題。 去年夏天華盛頓郵報有篇文章專談不同的世代,特別是嬰兒潮世代和X、Y世代之間鴻溝搭橋的問題。這篇文章從年齡為不同世代所做的區隔是:嬰兒潮世代指一九四六|一九六四年出生者,X世代是一九六五|一九八○年出生者,Y世代是一九八一|二○○一年出生者。在嬰兒潮世代之上則是傳統世代(traditionalists),出生於一九二二|一九四五年間,這個世代的最年長者已近九十歲,人生即將落幕,不能指望他們為國鞠躬盡瘁,儘管中國有老成謀國之說。 從人口結構來說,台灣過半的人口是X、Y世代,而他們和掌權的嬰兒潮世代是格格不入的,有時甚至形同冰炭,要在他們之間搭橋未免緣木求魚。 這些不同的世代各有特色,拿嬰兒潮世代說吧,他們經歷過人類登月,性的解放及越戰等大事,其特色是理想色彩濃厚,要與眾不同(making a difference, 這也是馬英九的座右銘),可也講求政治正確,強調共識,其價值觀有根本性的矛盾。這個世代的美國總統小布希可能是美國史上最壞的總統,他任內發生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侵伊戰爭使美國債台高築,上萬青年白白送命。英國的布萊爾首相跟著小布希亦步亦趨,好不了多少。 老布希的股肱之臣像史考克羅將軍,前國務卿貝克(傳統世代)等均對布希身邊的新保守派嬰兒潮軍師們不以為然,曾經苦諫,企圖扭轉乾坤,但他們都是孤臣無力可回天。台灣的傳統世代元老們也是憂心忡忡,都有意助馬政府一臂之力,他們或請纓無路,或不願強出頭,只有相對唏噓扼腕而已。 馬政府團隊的嬰兒們絕大多數是在溫室裡長大的,養得很漂亮,但經不起風吹雨打,雖然他們也大多遠渡重洋,看過,體驗過外面的世界,可是那種經驗多半限於學院和校園,甚至可說是外國的象牙塔裡。這讓我憶起上世紀中國大陸文革高潮時,美國記者白修德(Theodore White)製作的一部叫《瘋狂的根源》(The Roots of Madness)記錄片,受訪的美國作家賽珍珠 (Pearl Buck)說,蔣介石身邊有好幾百名美國的博士,但是他們完全與中國的現實脫節,沒法幫蔣解決中國的問題,恐怕馬英九政府的博士們,也有同樣的困境,只是程度的差異而已。我的經驗是連接待訪客之道的小事,都須由息影林下的前朝舊臣耳提面命,才能做到恰如其份。治國的大事,期待他們盡符民意,未免陳義過高。 我們只好盼望、禱告馬團隊的嬰兒們趕快成長,日益茁壯,最終成為繼往開來,兼能開創的一代。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hursday, March 04, 2010 - 02:17 pm: |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9/5455575.shtml 罕見極淺 規模6.4 高雄百年大震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2010.03.05 昨天上午八點十八分,高雄縣甲仙地震站東偏南方十七公里處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四的強震,深度僅五公里,全台搖晃,也是近百年來高雄地區少見的大地震,所幸無人死亡。基隆震度一級外,幾乎全台有感,台南縣楠西、嘉義縣大埔震度六級最大、屏東三地門、嘉義市等地五級;台東、台南市、高雄市、雲林草嶺、南投名間等地四級;花蓮、台中市、宜蘭南山、苗栗、澎湖等地三級;新竹市、桃園市、台北市二級。至昨夜為止,約發生兩百卅八次餘震。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這次地震成因是菲律賓海板塊擠壓歐亞大陸板塊。他說,在台灣本島陸地發生這麼淺的地震非常罕見;更特別的是,震央周邊卅公里區域,從一九○二年起就沒有發生規模六以上地震,連規模五到六的地震也只發生過七次。由於高雄縣在去年八八風災重創,郭鎧紋提醒民眾未來一、兩周要當心餘震,也要多注意山區土石崩落情形。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本月初才提出警訊,去年莫拉克風災還有許多土石堆在山上,降雨承受能力低。萬一土石被「搖鬆」了,萬一哪天強降雨,土石流和水災馬上就會跟著來,沒想到昨天就發生強震。 鄭明典說,一般情況下,降雨約三百毫米才要注意土石流;但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當地土石流就特別多,甚至只要下一百毫米雨量就有土石流,持續五、六年才穩定。 昨天地震發生在潮州斷層東邊約七、八公里處,郭鎧紋指出,這邊很少地震,不是地震活躍區,他認為「搖過」放掉一些能量之後,反而會讓當地地質比較安定。 潮州斷層位於台灣南部高雄縣與屏東縣境內,全長約一百公里,由屏東縣枋寮向北延伸經三地門、青葉至高雄縣六龜、寶來一帶。郭鎧紋說,潮州斷層以西是屏東平原、以東是山區。這次震央並非經常活動的地震帶,可能是「盲斷層」,也可能是潮州斷層的破碎帶。雖然甲仙地震和海地、智利地震時間相近,但郭鎧紋說三者之間並沒有關係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Monday, February 01, 2010 - 11:13 pm: | |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2/forum_tw100201.shtml “金小刀”出鞘,能否挽回国民党败选颓势? (2010-02-01) 外号“金小刀”的金溥聪,去年12月9日出任国民党秘书长。“金小刀”出鞘,“寒光”闪闪,震撼了台湾政坛。曾为马英九荣登“大位”立下汗马功劳的“金小刀”,这次能否挽回国民党连连败选的颓势,人们拭目以待。 五六年出生的金溥聪,台南市人,本名爱新觉罗.溥聪,族系隶属满洲镶黄旗。金溥聪在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到美国留学,获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新闻学博士学位。1985年,27岁的金溥聪结识了大他6岁的马英九,从此,两人亦师亦友亦兄弟。金溥聪思考多元,洞察敏锐,具备运筹帷幄的 “军师”性格。对政治判断精准的金溥聪,界定自己只是“75%的政治人物”,所以从政一开始便自我定位做“幕僚”。金溥聪认为,一个好的政治幕僚,不能被意识形态所主导,而应该贴近“民意”的脉动。“自己跳出政治,才能够看得比较准”。1997年,马英九投入台北选战,时任台湾政治大学教授的金溥聪帮马出谋献策,“操盘”文宣,使马英九顺利当选,他被视为马英九的分身。2008年3月,金溥聪帮马英九“漂亮”赢得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大选后,急流勇退,远离政治圈。前亲民党立委刘文雄曾经形容:马英九有三个幕僚,第一个是金溥聪,第二个是金溥聪,第三个还是金溥聪。 政治上离开金溥聪的马英九,一路走来,踉踉跄跄,光环尽失。去年8月8日,历史罕见的“莫拉克”台风,挟持“豪雨”狂袭台湾中南部,民众生命和财产蒙受重大损失。“莫拉克”远去的身影还没有消失,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台风”又“盘旋”在台岛的上空。救灾不力,执政无能的声音不绝于耳。面对天灾人怨,马英九忍痛换掉了“阁揆”刘兆玄。10月17日,“伯公”吴伯雄“交棒”,马英九接任国民党主席。党政重担一肩挑的马英九,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他万没料到,接踵而至的“三合一”选举,竟使国民党败得“很难看”。去年12月5日,共有17个县市参与选举,而对具有“指标”意义的宜兰县,蓝绿双方都极为重视。战前,马英九发下号令:“年底县市长选战,宜兰一定要赢”。马英九“摆兵布阵”,包括他及“行政院长”吴敦义、“立法院长”王金平等,轮番密集亲赴宜兰,全力辅选吕国华。民进党也是刀光剑影,炮声隆隆,蔡英文上阵督战,宜兰志在必得。投票结果,国民党“痛失宜兰”,民进党提名候选人林聪贤当选。纵观整个县市长选举,尽管国民党赢得12席,民进党取得4席,无党籍取得一席,国民党依然占有优势。但在得票率方面,国民党占47%,比上次选举大幅度减少;民进党得票率,则由上次选举时的39%上升到45%,蓝绿民意支持度已经相差无几。与此同时,马英九的信任指数也跌到了新低点。马英九承认国民党在县市长席次以及得票率方面都不理想,他一再强调“国民党一定要反省”。情急之下,马英九想到了“心腹幕僚”金溥聪,接着换掉詹春柏,委任金溥聪担任国民党秘书长。 “进厨房就要不怕热”的金溥聪,患难见真情,接到电话立即打点行装从美国返回台湾。他临危受命,欲一展拳脚。犀利明快的“金小刀”果然“耍刀”功夫了得,上任仅两个月,便展现了与前任完全不一样的风格,“稳准狠”地频频出招。一是“五问蔡英文”。第四次“陈江会”在台中市举办期间,民进党抗议动作不断,“金小刀”展现他“刀削见骨”的功夫,发动国民党文宣系统转守为攻,高分贝“五问蔡英文”,正面迎战民进党的批评,使民进党政客哑口无言。二是打电话给“环保署长”。台环保署本来打算通过对边走路边抽烟的人开罚的政策,金溥聪听到许多人对此抱怨的声音后,立即拨通了“环保署长”沈世宏的电话,说“通过这样的政策是不是太超过了?”沈世宏马上对此政策临时喊停。由此可见金溥聪的影响力。三是巧妙促成“检察总长”下台。金溥聪在对国民党败选原因的检讨中,把民众认为“检察总长”陈聪明不适任,国民党与马政府却毫无办法一事,也列为败选原因之一,引发了政坛再度讨论陈聪明应否去职的议题,形成了对陈聪明本人以及“检察院”正在进行的弹劾案的强大社会压力。“检察院”二度讨论对陈聪明的弹劾案时,以八票对三票顺利通过,迫使陈聪明主动辞职。如果不是金溥聪因势利导地进行政治气氛的操作,陈聪明恐怕不会自己主动请辞。四是“操盘”强制通过“地制法”。国民党立委虽然在“立法院”占有四分之三的绝对多数,但由于民进党立委的“杯葛”和国民党立委的“不作为”,“立法院”议事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今年1月18日,台“立法院”议事表决“地制法”,金溥聪在“立法院”外“督军”,向国民党立委下达指令:临阵退逃,党纪伺候。“背水一战”的国民党立委立刻士气大振,与民进党立委合演了一出“全武行”大戏, “地制法”在相互厮打中强行通过。“立法院长”王金平赞叹道:国民党“这才像个党”。事后,金溥聪又亮出他的拿手好戏,亲自操刀“文宣广告”,连续三天在电视台密集播出,籍“地制法”修法过程,凸显民进党是个“为反对而反对”的“暴力”政党。 不过,民进党“党魁”蔡英文和外号“黑鲔鱼”的秘书长苏嘉全,也非等闲之辈。绵里藏针的蔡英文隔空放话,批评金溥聪直接向“环保署长”沈世宏反映民怨是“过度了”。蔡英文统领的民进党内部“铁板一块”,组织选举思考缜密,拿捏得当,接连得胜。前不久,桃园二选区、台中三选区与台东县三席立委补选,民进党“全垒打”,国民党败北。“操刀手”金溥聪初次尝到了苦头。 作风剽悍,叱咤台湾政坛的金溥聪,“担子”十分沉重,下一步他统领“蓝军”与“绿营”对决,必有一番苦战。台岛的“227”选举和年底的“五都”选举,是2012年“大选”的前哨战。“227”选举,涉及桃园、新竹、花莲、嘉县四席立委补选。由于金溥聪“操刀”时间太短,效果还未显现,根据目前民调,蓝营在多个选区选情低迷。金溥聪形容道:“皮肤缝合了,但下面的肉还没长出来”。年底的“五都”选举,事关国民党的成败,若竞选失利,2012年的执政权很有可能拱手让给民进党。“天降大任于斯人”的金溥聪,能把国民党各方派系强力整合在一起,扭转目前国民党选情处于颓势的局面吗? 遥想当年,国民党气势如虹,泛蓝民众把“躺着也能当选”的马英九,推上了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的“宝座”。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国民党便离心离德,人心涣散。有些泛蓝民众宁可在家喝茶聊天,也不愿出门投票。几次选举下来,国民党一败涂地,马英九民意支持度屡创新低,提前成了“跛脚马”。反观民进党,88年大选受贪腐的“阿扁”拖累,丢掉了执政权,沦为在野党。被民进党赶着鸭子上架的蔡英文,当上民进党主席后,笑容绽放,以柔克刚,很快把绿营的“残兵败将”凝聚起来。面对选战,精心布局,沉着应对,有板有眼,步步为营。前几次选举,都赢得漂亮。民进党“咸鱼翻身”,走出“谷底”,蔡英文民意支持度也节节攀升,泛绿共主地位日益牢固。并且“得陇望蜀”,把眼光瞄向了2012年大选。 蓝绿阵营反差如此之大,究竟原因何在?独派大佬林义雄在评点近两个月来的选战时说道:民进党“能够过关斩将,赢得县长选举后又在三席立委补选大获全胜,全靠马英九自己打败自己”。林义雄这样说自然有一定的道理。马英九高票当选后,心里总觉得不大踏实,“在兹念兹”老想着民进党获得的 540多万张选票,对他的对手民进党处处讨好迁就,而对泛蓝支持者却总是一副“冷面孔”。在国民党上层,他与连战、吴伯雄、宋楚瑜的关系日益疏远,这些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元老对马的施政冷眼旁观;郝龙斌与马英九在对待进口美国牛肉问题上公开大唱反调;“立法院长”王金平多次讲道,他与马英九没有“心结”,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在候选人提名问题上,马英九与各地方派系闹得不可开交,这些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地方派系根本不买他的“帐”,依然固我推出自己的候选人,与马英九的“空降兵”分庭抗礼。“立法院”内,蓝营党籍立委难以“凝聚共识”,“院会”一遭绿营立委瘫痪议事,蓝营就毫无办法,致使马英九提出的法案迟迟通不过。连泛蓝立委都故意看马英九的“笑话”。泛蓝民众更是对马英九讨好绿营的举动心灰意冷,“心里完全没有了感觉”,从而使泛蓝一方丧失了投票动力。出现这种泛蓝基本盘四分五裂的情形,蓝营在选举中不败才怪。而温情脉脉,儒雅可爱的蔡英文,却在一边不动声色,仔细洞察马英九及国民党的“罩门”,她清楚地看到,蓝营虽然“地盘大”,但是山头林立,自成体系,谁也不服谁。只要不断诋毁蓝营“共主”,用ECFA、美国牛肉、H1N1疫苗等议题来炒作,将马英九塑造成“治国无能、惧怕中共、屈服美国”的“坡脚马”形象,自然会有许多电视“名嘴”和文人墨客配合绿营“鼓噪”挞伐。到时候,蓝营选民自然会从“含泪投票”变成“打死也不投票”。只要一向稳定的绿营选民投票热情不减,民进党想输都难。从最近几次的投票率来看,绿营选票并没有增加,而蓝营的投票率却严重下降,让民进党捡了个“大便宜”。 金溥聪早就看透了“症结”所在,他一方面提防民进党故伎重演,侧面偷袭;另一方面“磨好”“小刀”,到处奔波为蓝营“疗伤”。前不久,“金小刀”来到新竹县,整合蓝军邱镜淳和郑永金人马,力求全力为国民党提名的新竹县立委候选人郑永堂辅选。晚间金溥聪先是与壁垒分明的基层“桩脚”餐聚,因与基层“桩脚”搏感情,酒量不宏的金溥聪喝酒喝到吐。接着再做东,与蓝营“要角”一起调解弥合邱镜淳和郑永金二人之间的嫌隙,化解“瑜亮”情节。金溥聪为了“227”胜选,真的是豁出去了。 尽管“金小刀”舞的虎虎生风,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仅凭金溥聪一人之力,整合国民党这家“百年老店”恐非易事。更何况,“解铃还须系铃人”,“金小刀”如果治标不治本,不在“主公”马英九身上“划皮疗伤”,整合泛蓝阵营、挽回败选颓势的“疗效”自然难以达到预期。 山东 张安来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Monday, January 18, 2010 - 03:49 pm: | |
http://www.zaobao.com/yl/yl100118_002.shtml 台湾主流民意的发展趋势及其成因 (2010-01-18) ● 周农建 当大陆人为两岸经贸交流的又一进展而欢欣鼓舞时,他们往往忽视了三十年来的一个严酷事实:台湾主流民意在逐渐“绿化”,两岸有关政治统一议题的协商变得日益艰难。 多年来各种民调显示,台湾主流民意日益排斥“统一”。今天的台湾政坛和舆论界,很少有人敢公开主张统一。“统派”言论一冒头,不仅会受到绿营的强烈攻击,蓝营为避嫌疑,也会闻“统”色变,力图划清界线。如台湾驻多伦多经文处官员郭冠英,在网络上发表“台湾不是国家”等言词,不仅受到绿营讨伐,马英九政府为划清界线,立即解除他的职务。2009年12月,台湾行政院长吴敦义说:“只有不负责任者或白痴,才会觉得应该搞一个独立国。”吴因将“独立”与“白痴”并论,便受到狂批,而不得不三番五次道歉。 蓝绿阵营有合流之势 2006年国民党在《自由时报》刊登广告,首度将“台独”归为未来选项之一。2007年国民党在其党章“精神党员”的定义中删去“统一”字眼。在2009年11月“两岸一甲子”研讨会上,大陆学者惊讶地发现:蓝绿两派学者均不接受有“统一”和“一中”前提的和平协议。这些似乎都印证了陈水扁的说法:民进党八年执政最大的“政治成就”之一,就是将蓝营拉向了绿营。 就独统议题而言,今日蓝绿的区别只是“独台”与“台独”之争。一个说“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民国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而一个则要摒弃“中华民国”国号,另建独立的“台湾共和国”。这只是一种有关如何独立的策略之争,是要不要保留“中华民国”国旗之争。他们的分歧在政治选举中被有意地夸大了。出于权力之争,民进党和绿营惯用的招数是纠缠于历史恩怨,操弄“省籍”议题,将国民党与“统一”、“中国”、“外省人”、“卖台”画等号,而将他们自己与“独立”、“台湾”、“本地人”、“爱台”画等号。这种夸大化的宣传和妖魔化对手的选举手法,常常给大陆人造成一种美丽的幻觉,以为今日在台湾的国民党仍是主张中国统一的,是可以依靠的同盟军。 政经分离的共识与三段论策略 马英九说,两岸能否统一,得看未来数十年。他提出“先经后政”的说法。大陆许多人一厢情愿地将马英九的“先经后政”解释为统一的先导程序,天真地以为按此程序经过几十年,统一的条件便会成熟。其实在马英九和今日国民党的大陆政策中,丝毫也没有“先经后政”等于“先经后统”的意思。他们的全部想法只是出于很现实的眼前的政治目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执政地位,至于统一与否,留待后人去决定。 台湾《远见》杂志2009年的报告《两岸民众互看价值观关键调查》发现,台湾人看大陆是生意伙伴,大陆看台湾是家人亲戚。显然,生意伙伴与作为同胞的家庭成员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台湾人要坚持“政经分离”。其中所谓“政”,可以解释为“政治统一”。按台湾人的想法,应将经贸交流与政治统一分开;如两者择一,则只要前者,不要后者;如果一定要谈政治,则只谈政治让步。这就是三十年来,台湾朝野和主流民意发展出来的一种有关如何看待和处理两岸关系的共识。 基于这种共识,台湾逐渐发展出一个对付大陆的三段论策略:要谈统一,大陆先得表现善意和诚意;而要表现善意和诚意,大陆得给经济好处和作出政治让步。尽管三十年来,台湾历届执政者均排斥或回避政治统一议题,但他们在利用大陆急于统一的心理,运用上述三段论策略,不断向大陆索取经济好处和政治让步这一点上却是一致而毫不含糊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三十年来,无论大陆在经贸上对台如何表示善意,惠台好处不断出台,政治上不断让步,自降筹码,却始终没有换来政治统一上的任何进展。 族群版图与人口构成此消彼长 三十年来,台湾持续“绿化”。大陆在两岸之间寻找政治交集,或以经促统的种种努力之所以均未能扭转这一趋势,究其根本原因,一是台湾岛内族群与人口构成的变化,二是台湾政治体制的转型。 从蒋介石的“反攻大陆”,到蒋经国的重用本土人士,到李登辉,陈水扁的“去中国化”和“渐进式台独”,这种政治理念变化的背后,虽有政治操作的成分,但是它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现实,即台湾岛内族群版图与人口构成的此消彼长。 两岸分治已逾六十年,当年随国民党败逃到台湾的作为“中国意识”和“统一情结”主要载体的第一代“外省籍”人士,不仅早已退出台湾的政治舞台,而且大部分已经作古。在今日的台湾,且不说“本土籍”的居民在人口上占大多数,即便是所谓的“外省籍”居民,绝大部分也是在台湾本土出生的第二,第三或第四代“外省籍”人。这些在台湾出生的“外省人”已逐渐发展出一种新的台湾认同,他们的身份定位意识已经有了改变,从以前的“捍卫中华民国”转向到支持“本土化”的中华民国政治共同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更多地是认为自己是“台湾人”。当年李登辉提出“新台湾人”的概念,不论“外省籍”或“本省籍”,大家都是“台湾人”,获得许多人的附和,也反映了台湾社会这种人口构成和身份认同的变化。 政治体制转型 在“威权统治”时代,如台湾在 “两蒋时代”,执政者个人意志可以左右一切,因而即便民众反对,执政者也可以强制推行其政策。而在“选举政治”时代,执政者个人意志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像台湾这样转型不久的民主社会,不像欧美那些成熟的民主国家,一旦大选结束,双方便偃旗息鼓,承认当选者的权威,因而执政者可以在任期内有较大的决策自由。 台湾则不同,即便一党当选,在野党仍不甘心失败。于是凡是执政党的任何决策,都会被其肆意攻击,无限上纲,操纵舆论口诛笔伐,鼓动群众街头抗议,不时闹得整个社会动荡不宁。 许多大陆人以大陆的政治体制去推测台湾的政治运作,以为国民党既已是执政党,就有权力强行推动“统一”,这是不了解“选举政治”的真谛,也不了解台湾这个新生民主社会的现实状况。在一个“选举政治”的社会中,“人多势众”,“选票至上”。族群的凋零,选票的流失才是致命性的。所以对统派来说,除非注入新鲜血液,再造族群,否则无法扭转台湾社会整体逐渐“绿化”的趋势。 作者是旅美学者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Monday, January 11, 2010 - 08:11 pm: | |
http://www.zaobao.com/yl/tx100112_002.shtml 惨败的国民党 (2010-01-12) 两岸话题 蔡逸儒 大陆的官员、学者、专家恐怕也该适时有些深度的思考,由更高的战略层面出发,研究一下台湾未来政局可能走向,探讨万一民进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会是何种光景。未雨绸缪的古训不是没有道理的。 过去一年多来,批判马英九几乎成了台湾的全民运动。从小马的先人、本人、家人,大家无所不骂,批评他的能力、性向、个性,大家从不手软。粗俗一点的说他 “太娘”,凶悍一点的把他骂成崇祯,隐晦一些的劝他不要成为晋惠帝。反正小马被骂到一无是处,难堪至极,但他也只能笑脸迎人,说要自我检讨。 如果从马英九的角度出发,或许真觉得有些委屈,自己道德操守良好、洁身自爱,尽心尽力为民服务,即使个性有些龟毛,政策未能尽如人意,但也没犯下什么滔天大错,真是好心没有好报,或许台湾的总统真不是人干的。但怕热就不要进厨房,小马今天只有认了,既然不小心干上了总统,把事做好才是唯一出路。 国民党执政出了问题 新年新希望,有人还鼓励大家要多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多鼓励、少责难,结果台湾本月9日立法委员补选,国民党又是全盘皆墨,台东、桃园及台中遭民进党歼灭,国民党可以说是输得惨不忍睹。当晚的台湾电视评论及10日的平面媒体更是一片检讨之声,马英九又给骂到臭头。真是怎生一个“惨”字了得。 从去年的苗栗、云林及台北民代补选,澎湖公投及年底县市长选举算来,国民党是屡战屡败,显然问题不是单纯的选举技术操盘、组织动员、人选派系的问题。问题相当明显出在民心思变,马的光环失色,国民党执政出了问题。 如果局面短期内不能获得改善,年底台湾五大都会选举更难让人看好,日后的所谓骨牌效应恐怕将会提早出现,马英九即将跛脚,2012再度交出政权或难避免。 由这几次选举结果可以看出,国民党的组织动员不只松动,简直瓦解,大家只是表面虚应故事,实际上是离心离德,党员只是为了利益的结合,而非理念的坚持,派系则是变节投靠,或只求保存自己实力,蓝营支持者则是冷漠以对、热情不再、疏离日增。大家已由当初的含泪投票支持,到目前的含笑拒绝投票,藉以表达心中的不满。这样的党和政府要能持续长期执政,太阳真要打西边出来了。 由投票、得票数看来,民进党票数并未增加,但每次选举,民进党的基本支持者都能出面投票,反而是国民党的基本盘几乎不见了,大家或许觉得没有热情,没有动机,没有必要把票投给一个缺乏愿景、没有方向、兴利无能、除弊无方的政府。一年多前,马英九得到700多万选票的支持,结果却把大好局面玩成今天这个惨状,马英九自己当然要负最大的责任,下昭罪己有点封建,但或许事不宜迟。 马英九何去何从 1月9日,台湾“未来事件交易所”的盘口数字是,2012年马英九胜选连任的机率只有36%。国民党中也有人表示,如果2012年小马再胜,这或许是他个人的胜利,但将会是国民党未来长期在野的开端,更是台湾的灾难。骂得不轻。如今民进党已经取得超过四分之一的立法席次,除了能够提案罢免之外,还能透过修宪、释宪及不信任案等政治动作,对执政当局产生实质威胁。目前局势已然十分险峻。 如今,马英九政府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坚持改革,走全民总统的路线,即使民众疏离、派系造反、国会不满、失去执政权也在所不惜;另外则是改变路线,面对现实,重新回头拥抱自己的支持群众,在能力、政策、方向及用人方面,痛下决心,大开大阖地展开一些除弊兴利的举措,改变人民对其有德无能的错误刻板印象,来唤回支持者及民众的信赖。 空有理想、不顾现实后果严重,只顾眼前放弃理想也非上策。小马今天不能、也不必事必躬亲、知人善用,别再被少数求官重于做事的人所蒙蔽。要做出一些人民立刻看得见的具体成绩,组建文宣队伍,包装政策,准备进行大兵团的全面作战,必要时豢养一些骁勇善战、善于权谋之人亦无不可,但必须能够收放得宜,管制得住,而这些人也有为政策辩护的能力,为政策牺牲的决心。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大陆方面对马英九政府还是多方包容、协助、配合,一切都以改善关系、降低紧张、和平发展为重。但大陆的官员、学者、专家恐怕也该适时有些深度的思考,由更高的战略层面出发,研究一下台湾未来政局可能走向,探讨万一民进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会是何种光景。未雨绸缪的古训不是没有道理的。 作者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December 09, 2009 - 12:05 am: | |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 1401+112009120800408,00.html 醒醒吧,台灣 * 2009-12-08 * 中國時報 * 【李鴻源】 選舉落幕!藍營哀淒,綠軍沾沾自喜,在席次與票數的檢討聲中,關於下場選舉誰出馬、誰輸贏的論辯業已開展。然而,如果選舉代表的只是政治版圖爭奪,無關政策與政績評定;如選票反映只是政治學上可預見的鐘擺效應,而非人民對於未來的選擇,我們不禁要問民主政治真諦為何?值此時刻,或許您我都應用更理性、清明的心來思索-贏得選舉的,到底該是政黨、還是人民? 自離開公職後,筆者有更多時間參與國際學術活動,只要踏出國門,國際社會關注的議題不外是全球氣候變遷、後京都議定書、哥本哈根會議、綠色產業等,因為這些項目不僅決定國家競爭力,更攸關人類的存續。但,一回到國內,傳媒、政界論辯主軸除了政治還是政治,而依此營造出的淺薄、對立化社會氛圍,令人憂心、無力,甚或憤怒。 從世界看台灣,不過是一個蕞爾小國,但她卻曾創造出國際社會讚嘆的經濟奇蹟,憑藉早期主政者前瞻眼光、知識力的累進,奠定產業升級的成功、獨領世界風騷!但在十多年鎖國及空轉後,面對現實卻是早已時不我與。當大陸及鄰國大步向前邁進時,我們卻在一場場選舉中自殘、內耗,從中央到地方選舉,政策難成主軸,黑函、銀彈卻成正角;就算來個政策論辯,最後往往也是貼紅貼綠的標籤大戰。 我們只會自艾自憐,抱怨中共打壓、無法參與國際舞台,但卻不反省自己有多少實力,有何成績可證明台灣是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塊、地球村的存續需要台灣加入共同努力!台灣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是世界平均值的三倍,在節能減碳方面我們是後段班學生。雖然新政府上台後屢屢倡言要做好,但眼前卻提不出套積極作為,從產、官、學等根本面改變產業體質,並創造新興產業及新的就業機會,哥本哈根雖然很遠,但哥本哈根會議結果誰說對我們沒影響? 未來各共同市場對潔淨生產、綠產品的要求,做不到,就只能面臨經濟制裁與貨出不了境外的窘況,在目前已然薄弱的經貿狀況下,台灣能否承受此重擊?此外,台灣水價是第三世界的標準,省水績效乏善可陳,面臨乾旱危機,祭出的永遠是「開源節流」的老套,標語誰都會說、但具體作為又在哪? 八八風災方過,災民屍骨未寒,難道這些都不能敲醒藍綠要角與人民?大家都知道人類面臨極端氣候與暖化的威脅,改變產業結構、做好國土規畫與區域有效管理運用,成為避免淪為環境難民的重點課題。但在選舉中卻未看到相關討論,選戰過程只見負面謾罵而無政策辯論,這就是我們自豪的民主?難道民眾永遠只能挑選比較不爛的蘋果嗎? 氣候在變,兩岸關係在變,國際間的遊戲規則也在變。醒醒吧,尚沉迷於政治嗎啡的人們! 時間的巨輪,從不曾為誰停留、只會淘汰掉跟不上節拍的人事物,切勿應了孔子話語「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台灣如此美麗、具有生命力,人民有權要求一個有國際觀及建設性的政府及民意機構,我們更有責建立用政策換選票的鐵則,要求所有政黨提出具體論述與做法,告訴人民--透過選舉,我們可以走出困境、選擇更好的生活。 (作者為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aturday, December 05, 2009 - 07:02 pm: |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zaodian/pages2/zaodian_zi091205.shtml 无焦点 有烂招 沈泽玮 (2009-12-05) 台湾选举常常弄得像嘉年华那样热热闹闹,初看有趣,看久就腻。抹黑、抹黄、抹红、买票、闹场等等烂招,政客像注重环保那样,循环再用。 不过,至今还没有事件可以超越2004年总统选举时两颗子弹的经典。 涉及全台湾层级的总统选举因为牵动两岸未来走向,至少还有竞选主轴,看了还有味道。类似今天乡村县市的地方选举,候选人的名字,台湾人自己都叫不出来,选举又缺乏大议题,完全没有焦点,就一直看到琐琐碎碎的吵闹。 不同县市各玩各的议题,但依然不脱低成本的爆料、煽情、悲情、制造话题,就是要左右拉锯性的选情。 南投县第一个引爆话题,民进党候选人跳出来指行政院长吴敦义和经营夜市的黑道人士关系密切,闹了好几天才落幕。结果,民进党猛料这么一爆,反而把竞选主题打歪了,还拉抬了国民党候选人的民调。 在台湾,政治人物通常黑白兩道都得交往,更何况是有好几万票号召力的夜市召集人,不管是黑手白手都要握,所以民进党打黑道伤不到人,反是伤了自己。 黑道之后,还有很多口水陆续喷。东部超级战区宜兰,民进党候选人被指有外遇、假学历;马英九在选前十天违法提民调而惹风波;谢长廷到新竹县去凑热闹又申诉被推挤,特勤人员穿上了有候选人名字的背心惹争议,还有马英九的车队要其他私家车让路的“合成照”风波也让总统府杠上《自由时报》。 选举期间,狗屁倒灶的事总是一大堆,大家突然喊“狼来了”喊得爽,能骗多少就多少。 11年前,高雄市长选举,国民党的吴敦义就被“绯闻录音带”害惨,男女情爱的电话录音被指是吴敦义和一名女记者搞暧昧;2005年的三合一选举,更有人制作了“非常光盘”,指马英九和胡志强是一对,还称朱立伦有外遇。 其实,有过2004年的两颗子弹后,除非来个三颗子弹,否则也没什么新鲜的。反正头过身就过,出问题再说。 台湾民主化的好、直选制度的好,就给这些黑影给弄坏。直选制度推行至少已有半世纪的历史,从最早的村里长选举开始,一直到1996年的总统直选,台湾人能够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其丰富多元的民主社会让不少华人地区的人投予羡慕眼光。 不过,选风之败坏却也凸显了未成熟的民主社会的另一个脆弱面向,民主制度有了,民主选举文化却未建立好。选民主要分成蓝绿两大阵营,投票行为很难做到理性客观,选错了人就留待下次选举再修正。 而国、民两党似乎也各有专长,国民党指民进党选前“奥步”前科累累,民进党则指国民党在贿选方面遥遥领先。 据媒体报道,外岛金门、马祖价码高得吓人,一票甚至喊到三万,但实际抓到的最高五千。台湾本岛行情差很多,基隆、宜兰、花莲多为五百、一千,可是人少的山地乡另当别论,出现每票三千高价,花莲还有三绑一方案,县长、议员、乡镇长五千块一起买。 另据法务部公布的最新查贿数据,至今检察机关共接获情资3962件,收押了150人,其中国民党人30个,民进党人14个。 这种黑金政治、用钱去绑桩脚的选举劣风,据知在国民党李登辉时代冲到高峰。两蒋时代,政权稳稳在手,李登辉接手后,内有同党人士竞争,外有民进党日渐壮大,为了巩固政权就与地方势力结合。这种政治人脉网能够成型,除了因为牵涉利益交换之外,多少也与传统社会文化中重人情、重关系的特征有关。 因为涉及利益交换,政治也开始变成一门生意。政客若花了很多钱经营地方人脉,当然就要争取当选才能翻本,即使不获政党提名,也要选到底。不然,等于是进好了货,选得上才能开店营业,选不上就赔本了。 这样看来,和选民的倾向一样,台湾选举文化也两极化,一个是要有钱,一个是不用本钱。 要有钱,因为要成立竞选总部、要做布条和看板、要打电视或平面广告,要买饭盒给工作人员,还要给庄脚红包。不用钱,就嘴巴张一张,爆料抹黑,相互漫骂,反正选举过后,太阳照样升起,一切回归正常,真真假假,谁理? 不过追根究底,有什么样的选民,就选出什么样的领袖。 虽然政党都说要反省检讨,但不管是中央或地方层级选举,要整肃抹黑造谣、买票送礼等歪风,台湾需要的是,更多素质良好、理性思考的中间选民。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Monday, September 28, 2009 - 05:19 pm: | |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09/09/hongkong090928b.shtml 南方朔:“九二六”投票已展开了马政府的危机 (香港) (2009-09-28)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明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9月26日,星期六,对台湾的国民党马英九政府,乃是个“黑色星期六”,因为这一天的两项投票,等于已响起了严重的警钟,这个政权的地基已开始摇晃! 意义非常重大的两项投票分别是: (一)台湾西南部的云林县,该县的现任立法委员张硕文是国民党,因涉及贿选而被判当选无效,必须补选。于是民进党提名上次落选的刘建国,国民党提名一个教授张艮辉,张硕文的父亲张辉元心里不服也出来竞选“代子出征”。这个3人竞争之局,结果是刘建国得到74,272票,占58.8%,高票当选。张艮辉及张辉元加起来只有52,025票,占41.19%,国民党可以说是遭到了少见的惨败。 (二)台湾的离岛澎湖进行要不要开赌场的“博弈公投”,这起公民投票,国民党、马英九,以及国民党主政的澎湖县政府都公开支持,因此一般人都认为这项公民投票一定可以过关,但投票结果却是赞成的仅13,397票,反对的17,359票,反对的高达56.44%,公民投票没有过关。 这两起投票虽然发生在二、三线的云林及澎湖这种小地方,但对国民党及马政府却无疑的是重重的甩了一耳光。因为这两起投票已清楚的显示出台湾的民心已开始变了,人民已开始把背朝向国民党及马政府。云林及澎湖投票所传达出的信息,已预示了两个多月后台湾县市长改选国民党必然会再败,问题只是败得幅度有多大而已。说若年底县市长选举是大败,马英九大概就没有连任的机会了。 首先就大形势而论,自从2004年陈水扁靠两颗“魔术子弹”的帮忙而侥幸连任,他所涉弊案也愈闹愈大后,整个台湾的政治钟摆即开始朝向国民党这边摆动;2005年国民党县市长选举大胜,2006年立委选举大胜,最后是2008年大选也大胜,这即“三连胜”。 但自从2008年5月马政府上台后,国民党即不再是在野党,这时候它就不能再靠民进党的错误而存活,而必须发挥能力,创造政绩做为执政党的政治资产。但非常可惜的是马政府上台迄今,除了对扁家弊案办得虎虎有声外,在“能力”攸关的部分可谓完全乏善可陈。亚洲受到全球衰退影响而重创,台湾因应的表现最差;台湾除了政府负债持续增加外,已几乎没有其他方法;台湾贫富不均及国民所得下降已迭创新高;政府的“无能症候群”在“八八水灾”可谓到了一个临界点;而两岸关系也“外弛内张”,看不到什么远景。台湾有如一艘没有了舵手的船,只是乱漂乱荡。 因此,今年以来,台湾已有过好几次补选,每次都很难看:苗栗立委补选,国民党提名的败给了国民党内脱党竞选的;台北市在国民党铁票区补选一席立委,国民党提名人虽然赢了,但却赢的很难看。不久前国民党办花莲县长党内初选,结果是马英九属意人选卫生署长叶金川败给了地方人士,这些都是国民党风光不再,马英九风光不再的铁证。 而这次云林的立委补选,国民党就败得更难看了。上次选举,国民党的张硕文得7.9万票,民进党的刘建国得6.1万票,而这次补选,国民党两个候选人加起来才5.2万票,刘建国则7.4万票,支持国民党的群众已减少了大约全部选民里的10%。 因此,云林之败是严重的惨败。 (一)这代表了民心向背已开始改变,若这个趋势持续,在国民党执政期间,其他选举必然跟“连三败”,若2012年马英九也败,届时陈水扁也就不必坐牢了,台湾内政必然出现新的大波动。 (二)根据个人理解,由于国民党目前执政这一代普遍平庸无能,今年底县市长选举,像花莲、台东、宜兰、新竹等许多县市,国民党都不无可能丢掉;明年直辖市及立委选举,国民党甚至连全台最大的台北县都会丢掉。国民党没有领导力,没有决断力与执行力,时间已不在它这一边! 云林立委补选,国民党惨败,对马政府这是个严重的警告,而澎湖的赌场公投,情可能更严重了。 澎湖开放赌禁,拟以赌场做为观光筹码,这个问题已谈了十几年。马英九在大选前的政策白皮书也正式列入,由于这是马的政见,他就职后当然成了国民党的大事。立法院也为此紧急立法并进行公投,在马政府的盘算里,它有中央政权和澎湖的地方政权,公投一定顺利过关。 但谁也没想到,台北及澎湖官方在推动开赌,澎湖地方市民则成立“反赌联盟”,一场硬仗打下来,有权有势的反而败给了没权没势的地方老百姓。澎湖人宁愿要自己的家乡是片乾净土,而不要它变成是个小赌国。澎湖公投已证明了地方上的小虾米可以打败台北的权贵大恐龙。这起公投对台湾老百姓有极大的鼓舞作用,将来在公共政策上,人民会更勇于表达反对的意见。国民党及马政府的统治权将会有愈来愈大的挑战。我甚至认为澎湖公投的影响大过云林补选的变天,因为“不服从的人民”这种概念将会发酵,而让一向畏首畏尾的马政府变得什么都不敢,最后也就变得更无能、更无为! 除了上述意义外,还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目前台湾的立法院计113席,民进党只有27席,不到四分之一,因此民进党根本无法行使最重要的罢免权——罢免权必须四分之一立委连署始能提出,而云林补选后民进党增加了一席,变成28席,离四分之一只差一席。由于目前还有可能再补选,民进党席次可能再增,或透过拉拢非国民党的中立型立委一人,即可提出罢免马英九案。虽然提罢免案并不代表会通过,但利用罢免权将人斗臭,这种伎俩却是民主的普遍议会斗争手段。国民党本来在立法院掌握超过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而今一二席之差,绝对优势即将失去,民进党即将多出一个斗垮马英九的舞台! 云林及澎湖的两起投票,显示出国民党及马政府已开始进入了真正的危险期。国民党及马政府上台迄今才1年4个月,就由形势一片大好搞成狼狈不堪,这原因大家不妨想一想。 (南方朔 《亚洲周刊》主笔) ================================================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2793+112009092900123,00,focus.html 南方朔觀點-地方派系決定不和國民黨玩了 2009-09-29 中國時報【南方朔】 雲林立委補選,國民黨慘敗;緊接著,國民黨的縣長提名人選,張榮味的妹妹張麗善宣布退選。 張麗善的大動作可以做很多解釋,它是張家為立委補選的輔選失敗負責?它是張家眼看國民黨在雲林大勢已去,因而持盈保泰,暫時退出政治這個江湖? 但我的理解卻不那麼簡單。我觀察到的是,做為國民黨地方群眾基礎的派系,在最近的這段期間,對國民黨中央自認了不起的那些所謂「黨菁英」,已反感日深,那種「不和國民黨玩了」的情緒已開始發酵蔓延。國民黨的地方派系一向在國民黨內扮演「抬轎人」的角色,而今抬轎的已覺得意興闌珊,不想再抬下去。國民黨的麻煩真正開始了。 其實,只要從事政治或社會工作,因為涉及體制、資源、影響力的建立與分配,都必然有呼朋引伴,牽連勾串的本質。這就是派系或幫派的起源。國民黨從中央到地方都有派系,民進黨亦然。不只台灣如此,美國和日本也不例外。派系是政治的本質,也是必然。 但在台灣,由於過去國民黨長期執政,它的派系力量自然較全面,而民進黨後發,它的派系當然較小較遲。這種相對的權力位置不同,遂使得民進黨對國民黨的攻擊裡,將地方派系當做箭靶之一,並將「地方派系」與「黑金」劃上了等號關係。 民進黨攻擊國民黨的地方派系,乃是它與國民黨爭取地方群眾的一種論述策略,若被攻擊的國民黨地方派系違法亂紀,或搞得惡行惡狀,這種攻擊當然正確;否則就純粹是黨同伐異的攻訐。聽聽就可以,不必當真。 不過,眾所周知,國民黨從來就是個沒有思想的政黨。在藍綠長期的鬥爭裡,指揮棒永遠在綠色這一邊。民進黨對國民黨地方派系的攻擊,它在地方上並沒有產生多大的作用,但民進黨的攻擊,卻意外的以另一種方式發揮了效果: 一、當馬團隊這些自認的「菁英」,他們心態本來就看不起地方政治人物,民進黨對國民黨地方派系的攻擊,就等於合理化了。他們看不起同黨地方政客的心態。 二、馬英九去年在國民黨全黨努力下高票當選,全台灣各地方抬轎子之功最大,但縱使到了今天,馬團隊都還認為馬的當選靠的是他自己的形象而不是國民黨,更不是國民黨的地方派系。在馬當選就職後,馬團隊在這種自以為是和自大的心態下,甚至還很擔心地方政客對他的政權會有不利的影響。這也是馬在競選黨主席期間,不斷透過身邊核心人物放話,要照他的形象改造國民黨及地方派系的原因。由於馬及他的親信有這樣的思維,長期以來國民黨中央與地方的共生關係遂變成了「新的宰制命令關係」。馬團隊已經以一種非常詭異的方式扮演起民進黨要消滅國民黨地方派系的執行人角色。 因此,今年以來,國民黨的中央與地方關係業已生變,自以為是的中央對地方毫無任何尊重,也缺乏耐心和雅量來經營地方,以為憑著馬形象即可所向無敵。這種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心態已造成地方極大的反彈。苗栗立委補選失敗、花蓮縣長黨內初選馬核心的葉金川大敗、雲林立委補選口袋人物張艮輝慘敗,這都和黨內地方派系或地方人士的不滿與反彈有關,再加上馬政府本身沒有政績,還能選甚麼?不久後的縣市長改選,花東宜蘭、新竹南投,都是凶多吉少之局。當一個政黨歧視自己的地方基礎,派系已不想和它再玩,這個黨外患未已,內部已離心離德,它的危機已正式開始了! 張麗善家族,這次在雲林立委補選上被搞得裡外不是人,決定退出縣長選舉,寧願與他們家背叛的張輝元修好,也不要和國民黨再玩下去,張麗善的退出縣長選舉,絕非小事,而是國民黨「中央──地方」關係上的一件霹靂大事,它肯定會在未來的幾次選舉上發酵! (作者為文化評論者)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September 23, 2009 - 07:00 pm: | |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501398+112009092400393,00,focus.html 凱撒的面具-北京該把自己放進台灣的鞋子裡 2009-09-24 中國時報 【王健壯】 英文裡有句話:「把你自己放進別人的鞋子裡」,意思是要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角度,也替別人想想。 以兩岸關係為例,從李登輝到陳水扁,他們在作決策前很少把自己放進中國的鞋子裡,其結果常常是無事生非,激怒了北京,也讓兩岸風波不斷。 但馬政府卻正好相反,大小決策前,都會把自己放進北京的鞋子裡,而且一放再放,深怕稍有疏忽就得罪了中國領導人。 扁李動不動就激怒中國,雖不足取,但馬政府謹小慎微到凡事都要察言觀色,卻更不足取,也帶動了一連串的化學變化,從最近高雄市政府放映熱比婭電影的風波中,稍有警覺的人都應該發現:台灣正出現一種新型的恐共症,就像新流感一樣,新型恐共症很可能會大流行。 熱比婭與達賴不同,她曾是北京刻意扶植的對象,政商的既得利益者,但現在卻成了疆獨領導人,可以想見在某些方面,北京恨熱比婭猶勝於達賴。 但北京恨的人,台灣也要恨之入骨嗎?而且還要恨到連她的電影能不能放映,也要猶疑爭論不休?甚至在國台辦出言恫嚇後,就嚇得退縮?兩岸關係不管如何演變,但如果連地方政府放一部電影,都要鑽進北京的鞋子裡,都要揣摩北京會怎麼想,台灣也未免太沒出息了吧。 台灣這次如果棄守「熱比婭防線」,下一步一定是被中國列入黑名單的人,台灣不能出版他們寫的書,媒體也不能報導他們的新聞;國台辦變成了新警總,從北京遙控台灣的思想言論,台灣上上下下都活在老大哥眼睛的監視下。 這樣的預測絕非危言聳聽,看看九七後香港思想言論自由的變化,即可略知一二;更何況台灣並非香港,但卻已經出現了那麼多的「香港化」現象,如果台灣再不警覺,其結果必然是:先是看他臉色,到最後仰他鼻息;先是自我節制,到最後自我閹割;到那個時候,台灣已不祇是「香港化」,而是「中國化」了。 北京那些領導人在跟台灣打交道時,必須要具備一項基本常識:台灣與大陸實質上本來就大不相同,政治體制不同,政治文化不同,官民關係不同,社會文化不同,更重要的是,價值標準也不同。 如果兩邊各開一張清單的話,十項標準中很可能有九項,兩岸是完全不同的;北京領導人不能以大陸的標準去思考台灣的可能作為,更沒有權力要求台灣的政府或民間,棄「台灣標準」而取「大陸標準」,更不能認定大陸的敵人就是台灣的敵人;如果連這點基本常識都不具備,北京領導人也未免太不懂「統戰伎倆」了。 同樣的,台灣的領導人也不能一直躲在中國的鞋子裡,同理心的決策模式雖然有利於兩岸關係,但分寸的拿捏卻至關緊要,千萬不能讓北京領導人將善意誤讀為順從,認為他們可以像中央政府一樣,對台灣任意發號施令,予取予求,得寸進尺。 比方說,監察院要調查地方政府在達賴訪台期間的經費支出,就不僅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而且還會讓北京誤以為連監察院都出手查帳了,可見台灣除了一小撮人士外,確實是上下一心反對達賴來台。 當然,台灣的反對人士也必須要走出扁李時期的戰略困局,不能再玩以激怒中國進行政治操作,或換取選舉等政治利益那樣的危險遊戲,更不能故意無事生非,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惹惱中共的念頭,搞政治如果搞到祇剩下陰謀,也未免太等而下之了。 兩岸關係從扁李時期二十年的全面停滯,到馬政府近一年多的高速前進,變化之大,確實讓海峽兩邊許多人至今仍難以適應。扁李二十年從未把自己放進中國的鞋子裡,以至於兩岸危機四伏;但馬政府動不動就鑽進中國的鞋子裡,卻也讓兩岸關係出現嚴重失衡的現象;至於北京棄台灣的鞋子於不顧,對台灣擺出霸權甚至是上國的姿態,更讓即使是有意於兩岸和睦發展的人,也心生危機。 對海峽兩岸三黨,熱比婭都是個警訊,也是個教訓,尤其對共產黨更是一個測試:測試北京是否有意願把自己放進台灣的鞋子裡。 (作者為中國時報前社長)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uesday, September 15, 2009 - 12:48 am: |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0/7/6/6/101076649.html?coluid=92&kindid=0& docid=101076649&mdate=0914154552 郭正亮:國民黨脫胎換骨,民進黨原地掙扎 2009-09-14 中評社台北9月14日電/民進黨籍前“立法委員”郭正亮今天在中國時報發表文章說,從戰場泥淖及時脫身,迅速清理戰場另創新局,常是國家領導人的重大考驗。國、民兩黨都在上周面臨空前危機,危機處理是否明快,問題解決是否徹底,將決定兩黨的政治前景。 救災無能導致國民黨的執政危機,馬英九閃電重組“內閣”,提前世代接班,推出民選出身、最懂投民所好、最具行動力的吳朱配。馬的當機立斷,及時化解了信心崩盤,也使馬政府重新取得主導權。 反觀民進黨,儘管扁案如預期從重判決,但黨內回應仍只偏重司法不公,儘管一審判決已經公布犯罪事實,但黨內對於扁是否涉及貪腐,至今仍以“混淆公私分際”、“未能符合社會期待”、“疏於約束家庭成員”等模糊用語帶過,始終糾纏在情感和是非之間難以取捨,並未正視反貪腐的問題核心。 兩相對照,國民黨企圖脫胎換骨,民進黨繼續原地掙扎,一動一靜勝負已分。固然,國民黨未必能夠成功轉型,但至少已經清理戰場,讓人民看到改變決心;相形之下,民進黨卻還深陷情感泥淖,人民看不到面對是非、解決問題的魄力。 民進黨不願痛定思痛,面對扁案的貪腐本質,不但將使自己繼續尷尬,未來還將面對更大挑戰。畢竟即使認定蔡守訓對扁“國務機要費”和馬特別費有雙重判決標準,民進黨也必須回答龍潭案、南港案、買官案是否涉及貪腐?一審判決確定後,民進黨是否對扁展開黨紀處理?一旦貪污罪三審定讞,民進黨是否支持扁繼續享有卸任“總統”禮遇?更嚴重的是,如果民進黨連扁案的貪腐本質都不敢正視,人民如何期待民進黨能有積極的反貪腐作為? 只從情感出發,這些追究都可看成政治追殺;但從是非來說,這些追問卻理所當然。政治上的清理戰場,原本就不可能面面俱到。以馬政府為例,吳朱配的提早出線,必將引發國民黨大老反彈,也會有人質疑馬對大老無情,但相對於開創新局,卻是必須承擔的政治代價。 對綠營而言,扁有功有過。民進黨因為扁初嘗執政,卻也因為扁再度下野。扁既代表了民主台灣的價值,卻也象徵了縱容貪腐的墮落。從去年八月扁承認違法海外匯款,至今已經一年多,如今隨著一審判決出爐,民進黨也該到了清理戰場、向人民交代的時刻。 向人民交代,一是促使扁開誠布公,向人民認錯,爭取人民原諒。例如韓國全斗煥在一九九六年被判處無期徒刑,隨即以“避免國家動盪”為由放棄上訴,不但向人民道歉,並公布個人財產捐給國家。全斗煥的大反省,自然引起輿論回響。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新任總統金泳三也以“國民大和諧”為由特赦全斗煥。扁能否仿效全斗煥,目前並不明朗。如果扁堅持不屈,執意上訴鬥法,民進黨恐怕必須斷然取捨,否則將陷入二三審的漫長煎熬。 取捨之道,是公開論斷扁的歷史功過,使是非有所依循。例如中共在文革之後,也曾糾纏於毛澤東的評價問題,歷經黨內波折,終於在一九八一年通過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決議仍認為毛功大於過,也指出毛在文革“犯了嚴重錯誤”、“逐漸脫離實際和脫離群眾,個人專斷作風日益嚴重”、“對許多問題不僅沒有能夠正確分析,而且在文革中混淆了是非和敵我”。透過對毛澤東的公開揚棄,鄧小平路線坦蕩上路,中共另創新局的時代展開。 一九九八年陳水扁市長敗選,曾引述邱吉爾的名言自況:“對進步團隊的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也要期待民進黨:“對貪腐團隊的無情,是偉大政黨的象徵”。九一一判決的出爐,正是民進黨證明自己能否偉大的關鍵時刻。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uesday, September 08, 2009 - 05:38 pm: |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5125133.shtml 鷹派妻蔡令怡 助吳敦義攀政治高峰 準閣揆吳敦義政壇沈浮卅六年,一九九八年高雄市長挫敗,到二○○九年接下全國最高行政首長,從幽暗的低谷再到政治高峰,太太蔡令怡及四個子女,是吳敦義的「四柱一梁」。 「我的桃子(吳敦義夫人蔡令怡小名)不僅是阮牽手、阮四個孩子的媽,還是我最親密的戰友;不相信吧!桃子很有主見,比我更鷹派!」這是吳敦義口中的牽手蔡令怡。 吳敦義是在親友安排下,和小他五歲、來自宜蘭漁村姑娘蔡令怡相親,蔡令怡看吳敦義「這個男生土土的,長相像林肯」;吳敦義一眼就覺得蔡令怡會是好媳婦,會替他孝順父母。 吳家在南投雖有好名聲,但經濟拮据。蔡令怡十九歲嫁進吳家時,只擺幾桌宴客,夫妻倆和父母親擠在板子隔間的小房子,連結婚照都是吳敦義當高雄市長末期,為了出書帶著四名子女拍全家福時才補拍的。 這幾年吳敦義身兼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及立委,常留在台北處理政務,服務鄉親「博感情」,就落在蔡令怡身上。高雅親切的蔡令怡反而吸引不少粉絲。 蔡令怡說一生最討厭政治,偏偏嫁給「政治狂」;配合丈夫政治節奏,努力當議員、縣長、市長、立委太太。不過她很有主見,吳敦義參選遇難題,吳通常是鴿派,反而蔡令怡是主戰鷹派。 吳敦義不太會跟太太撒嬌。有時蔡令怡生氣,他就叫隨扈去問太座:「現在我可以跟您說話嗎?」吳敦義財產都登記在蔡令怡名下,他曾開玩笑說,如果桃子不要他,他就「一文不值」了。 遺傳爸媽優點 吳家兒子俊、女兒靚 【記者林新輝、江良誠/台北—南投連線報導】蔡令怡是吳敦義的梁,四個子女就是吳敦義的柱。老大吳子廉、次子吳子文、長女吳子安及么兒吳子均,不僅書念得好,每個人都遺傳到老爸的高大身材與媽媽美麗的外型,一家人站在一起,就是俊男美女的組合。 除了老么吳子均外,另三名子女都已成家立業。千金吳子安氣質出眾,身高一百七十六公分,且遺傳到媽媽姣美的容貌。加上她對服裝的品味過人,常是服裝秀邀請的座上貴賓。 吳子文過去還是單身漢時,曾與「我一定要成功」的女明星簡沛恩傳出戀情,還上了影劇新聞的版面。後來簡沛恩主動跳出來澄清說「我與子文是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緋聞才澄清。 由於老大和老么年齡差距大,吳敦義當高雄市長時,每次帶子均亮相,常被誤會「市長,這是你孫子哦!」 藍營人士說,過去的閣揆大多是來自中央,家庭成員多低調。 但是吳敦義、蔡令怡及他們的子女,長年跟著吳敦義在基層,貼近民眾,養成活潑、開放、親切的性格,準閣揆之家應會是與民眾「零距離」的家庭。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uesday, August 25, 2009 - 03:12 pm: | |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10 2444+132009082502038,00,focus.html 分析:等藍巨人醒來 民進黨麻煩就大了 * 2009-08-25 * 新聞速報 * 【中評社/林淑玲分析報導】 馬政府在88水災後一路挨打,終於逮到蔡英文救災住五星級飯店,以及綠營執政的屏東縣政府私扣救災款項,全力反撲。本來不該流於政治化的救災與重建,落到如此地步也是無奈。倒是綠營要當心,當他們擅長的鬥爭手法全被藍營學去之後,民進黨的麻煩就大了。 國民黨和民進黨在政治操作上,始終存在很大落差。國民黨像一個大巨人,因為身軀龐大,轉動不易,靈活度很差。民進黨則像小猴子,身形小,又機靈,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即時反應。尤其,民進黨向來都是少數黨,即使執政也是“少數政府”,特別擅長以小搏大,一點資源就可以放大數十倍、數百倍來用。 在民進黨執政時,扁朝穩定政局的力量除了靠府院黨、立法院黨團,還加上獨派組織、本土社團、御用媒體、名嘴。只要府院發出攻擊信號,整個團隊便各司其職,一起撲上去。府院黨平時和這些外圍組織維持很好的關係,該補助的就給補助,該封官的就封官。一有事情發生,這些外界組織馬上化身為扁朝的御林軍。 特別是有些事情不方便由府院出面的,就由黨及黨團出面;黨及黨團也不便出面的,便由外圍組織出動。例如,聲討批評扁政府的媒體及媒體人、發動拒看XX電視台、退XX報之類,這些都是綠營外圍組織的工作。府院黨可以偽裝那些是民間自發性行為,與府院黨無關,實際上,葫蘆裡玩什麼把戲,政壇都心知肚明。 類似像CNN最近持續修理馬英九之類的事,在扁政府任內如果發生,CNN肯定被綠營外圍組織轟到爆。但在藍營,從上到下沒人敢吭一句,簡直是天壤之別。 民進黨執政時,綠營媒體、綠色媒體人幾乎從不抨擊扁政府,即使在扁家弊案連連時,綠營媒體頂多是不報導而已,絕色媒體人還不斷在談話性節目或報紙上替扁搽脂抹粉,順著扁的基調,把更多人扯下水,質疑別的政治人物也沒好到哪裡。 相較之下,像這次的88水災,不止綠營媒體窮追猛打馬英九,連被視為親藍的媒體、談話性節目也一陣痛打。所謂馬英九施政滿意度一落千丈,其實就是這種媒體圍攻,給民眾造成的既定印象。更糟的是,國民黨還有會扯自家人後腿的藍委,這在民進黨更是不可能的事。 國民黨團隊不像民進黨善於操作輿論、運用外圍組織當“政治打手”,進行損害控制,出事時就任其發展,最後的結果就像88水災,整個被打趴在地上,連氣都喘不過來。 不過,綠營也不要認為藍軍永遠都是那麼笨,藍色巨人一旦清醒,把那幾套功夫都學來,綠軍想要翻身就難了。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Friday, August 21, 2009 - 03:46 pm: | |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1/forum_tw090821c.shtml 请辞是解决水灾问题的方法吗? (2009-08-21) 由八八水灾一面倒地指责马英九和他领导的政府,到马政府的官员无数次地道歉,即将请辞……我压抑这种官僚作风能彻底地解决问题吗?再遇“莫拉克 ”或别的天灾人祸,未根本性地解决问题,而继续慢半拍的决策,应急,道歉,请辞……这,就是马英九政府执政的方式方法吗?想来,这种掩人耳目,寻替罪羊一了百了的官僚作风并不能吃一堑长一智。它势必会让政治家更加地政治家,而百姓却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窝,无处话悲怜?!真的,看八八水灾的连续报道,最终结果成这样(以请辞结束所有的“罪过”),这能平民愤、民怨、防范于未然吗?想来,它是于事无补的! 就事论事,八八水灾的成因,众所周知该是天灾为主人祸为辅。一年的雨三天倾斜,下哪哪都会成灾,无法阻挡。而要说到救灾迟缓,指挥失当——虽表面上看马英九是很教条、机械、无能,但换别人在他这位子上,面对台湾这样一政治生态,谁又能快到哪去呢?啥事都冲锋在前,他还是三军统帅吗?做为领导者,我以为他该是运筹帷幄的,是指挥千军万马的,言既出就该驷马难追的……在这风口浪尖,换位思考要你是马英九,你能想怎么开口就怎么开口吗?若再扪心自问,莫拉克之前有谁预料到它会这么疯狂,这么让人痛定思痛?冷静反思这所有的事,这救灾的不利是不是与防灾的不利也有因果关系,与两党的恶斗不无关系,更与立法院的拳脚场(啥都被搁置,杯葛)关系紧密呢?祸起萧墙,罪怎么就他马英九得当代,一肩扛了呢?写到这,要马英九负这责很牵强,让那些部会首长因此丢乌纱帽,是不是替罪羔羊?! 值得引以为戒的是,八八水灾留给台湾体制内的事不可能就这么“集体请辞”一了百了。追本溯源,马政府及台湾的媒体要想下不为例,就应该让事实的真相大白于天下,真正彻底解决天灾人祸的问题,不再年年出现类似的水患,年年哀怨四起。归纳总结问题成因,它难道不是政令不通的结果(蓝绿各掌握着自己的小天地不容他人侵犯),不是所有的事全都停留在口头上(立法院经常被瘫痪,成了两党厮杀的主战场),不是司法机关玩猫腻(政治案件堆积如山,惩不了恶更扬不了善),不是一切皆为了选举(啥事都迁就选民,讨好选民,糊弄选民),不是两党恶斗的结果(啥事都不可能话说到一起)?这么多问题不解决,单一“请辞”,这是不是也如陈水扁一样,事不关己,于事无补? 我不知大家有没想过,这官员请辞,空缺的位置谁来坐(这里面是不是有利益输送的问题)?而新上任的官员是不是还不如已经熟悉这位置一年的官员(因政党轮替的缺陷就在这,许多官员的走马上任并非熟悉这个岗位,而只是竞选有功所得到的筹佣)?要说到吃一堑长一智,官员吃一堑未长一智就请辞了,而新官员未吃一堑,也不可能长一智——这未完善的制度下次再遇类似事件,这新官是不是会犯同样的错请辞就万事大吉了呢?真这样,遭殃的不就剩百姓了吗?而百姓要遇这样的政府及它的官员,是不是选举时选“老天”比选这些政党的政治人物要好得多呢? 真就这么一条道可走(官员请辞),那也得就事论事找出真该请辞的官员。因灾造成如此大的危害,这灾的成因除天灾的因素外,人为的因素该谁负责就该由谁请辞(不单请辞,该负的法律责任也要负)!特别强调的是即便政党轮替下野,当时是谁的责任就该谁来负!再就是地方出现的问题地方官员没事,反倒是马政府的官员有事请辞,这是不是很荒唐?当事人没事,领导者却因领导不利而请辞,这是不是“我杀人你代过”,本末倒置?而真要这么认死理地追究责任,扁八年执政,李登辉执政后期所蛊惑人心的“台独”(政治高于一切),及他俩所奉行的凯子军购和凯子外交,是不是也沾点边该请辞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总之,以“官员请辞”了结此事,这老套、虚伪、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的方法要是马英九团队的杀手锏,真该下台的,我以为该是刘兆玄。一领导团队的当家人看自己团队这么多部会首长请辞,你难道不知将熊熊一窝吗?他难道不知这些部会首长的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在这次水灾事件中,他们很无奈很无辜吗?民进党一旁看笑话说风凉话,你不辩解不反击,就这么让官员请辞败下阵来,试想,以后的执政怎么干?难道次次遇事都这么请辞了事吗?官员走马灯,这政府不成了请辞的政府,走马灯的政府?这以后的执政,它还怎么有效率讲政绩呢?说军方动作迟缓,陈肇敏就下台;说八八水灾那天吃大餐,薛香川也闪电请辞……我不想一一列举这请辞官员的请辞缘由,只是想说这样一政府如果总是道歉,请辞,它的公信力、向心力、号召力还怎么体现及引领社会大众呢?一完全执政的党,府院党三位一体就这么教条、机械、无能地空转成这样,难怪许多支持者会失望,会懊恼,会恨铁不成钢;也难怪民进党如此不堪、硬坳、背负着陈水扁这个毒瘤,还能死里逃生,放暗箭暂首伤及马英九,火烧赤壁让马家军四面楚歌……看这两天的报道,马政府想用官员请辞了结此事,我以为不妥,也不是解决问题之根本。 我呼吁马政府尽早收手,不要让更多的无辜者像“余文”那样成了你的牺牲品。因这官员请辞于事无补,既解决不了你政治前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眼下治水的问题;唯一能产生的就是亲者痛仇者快;媒体面前,更加地暴露出你是一教条、机械、无能的领导者,你的团队也是一不能经风雨见世面的道歉团队! 单福山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Friday, May 29, 2009 - 08:37 am: | |
http://www.17u.net/news/newsinfo_52519.html [花絮] 女导游妙解逗乐吴公 吴伯雄虽然年事高、身有旧疾,但仍坚持爬完中山陵392级台阶。陪同吴伯雄的女导游对392这个数字提出一番新解释, “三民主义、九州方圆、两党合作”, 让爬台阶爬得很累的吴伯雄,听得非常开心。 吴伯雄立刻追问女导游,这有没有版权,能不能拿来引用?女导游爽快地说“可以,没问题”。 除了这个版本,旁边还有人说,“392就是象征两岸复谈的92共识啦”。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hursday, March 05, 2009 - 10:32 am: | |
http://www.zaobao.com/yl/tx090305_501.shtml 变调的二二八 ● 胡忠信 美国历史学家阿瑟·史勒辛格(Arthur M. Schlesinger)说:“历史是永无休止的争论。”二二八事件已经过了62年,正如任何国家所发生的血腥屠杀一样,仍然充满着争论。德国人为了纳粹仍争论不休,日本人为了靖国神社参拜问题也争论不休,连东亚邻国也卷入,“战争是最大的贫穷。”尽管台湾已民主化、政党轮替,“二二八症候群”仍如历史幽灵般在台湾上空徘徊。 马英九生于1947年二二八事件后的1950年,他又出生于香港,照理应与二二八事件毫无瓜葛,但是,马英九以国民党籍身份坐上了中华民国总统位置,他就要“概括承受”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历史包袱。2009年二二八事件62周年,马英九赴高雄、台北两场纪念集会,都受到与会民众抗议与呛声,马英九表现风度未恶言相向,行礼如仪,国安随扈并未与民众有肢体冲突。事先已有人扬言将向马英九丢鞋子抗议,马英九并未取消行程仍执意前往,马英九所表现的耐性与善意仍值得肯定。 但是,民进党与本土派人士并不做如是观,他们指控马英九玩弄两面手法,一方面向二二八事件受害者道歉致意,一方面扩大纪念蒋经国百岁冥诞,有意将“台湾民主纪念馆”改名回“中正纪念堂”。这就是马英九的两难,他是台湾外省人第二代子弟,哪怕当选了总统,仍然充满“少数人统治”的不安全感,即使他有七百多万选票,他还是要利用机会向“二二八幽灵”交心表态。 马英九又是正字标记国民党所培养的权贵子弟,马英九有今天的位置,非感激蒋介石、蒋经国不可。正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马英九在“台湾本土意识”与“国民党正统”之间游移不定,即使北京当局也对马英九的人格特质打一个大大疑问号,正是摸不透马英九的自我定位与认同取向。 马英九曾说过国统纲领的终极统一是目标,在民进党眼中他当然是“大统派”,但马英九又说过“台独是选项之一”、“台湾前途住民自决”,这又是标准的“大独派”。来自正统的国民党教育,马英九是统派殆无疑义,他所诠释的台湾史就是充满国民党史观;但为了选票,马英九又必须与民进党飙车,竞逐“爱台湾”的权力游戏,“双头马”也就成了不同彩色光谱下的变色龙。 二二八事件是民进党的神主牌,运用二二八发功就可易守为攻,凝聚涣散的民气。二二八事件是国民党的最痛,每年都要表演“道歉秀”,清洗历史原罪。“历史可以原谅,但不能被忘记。”政治人物每年炒作二二八,变成“历史既不能原谅,还要强化记忆”,变调的二二八,台湾还要永无休止的争论下去。 作者是台湾资深时事评论员 ----------------------------------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980228/98022802.htm 《社論》真相必須還原 恩仇還給歷史 2009-02-28│【時報】 不要流淚,因為真正受苦的人淌的是血。六十二年過去了,二二八烙印在台灣的傷痕到底何時才能撫平?馬英九總統年年關心二二八受難家屬,從不被諒解到被接受,儘管有家屬告訴馬英九,「下次來我家,不要再談二二八了。」馬英九還是維持他一貫的關懷,準備籌建國家級的紀念館,讓二二八基金會常態運作,因為這是國家走過的崎嶇道路,是不能忘記的歷史,只有記取歷史的教訓,我們才不會重蹈覆轍。 歷史不能忘記,族群感情卻必須和解,畢竟先人已走,留下來的後代,必須在這塊土地上共同奮鬥。台灣從威權到開放,二二八從禁忌到年年討論,自李登輝總統以降,不論省籍、黨籍或世代,已經有三任總統為二二八道歉,做為國民黨重新執政後的國家元首、曾經身為蔣經國總統秘書的馬英九,直言蔣介石有責,「不必隱瞞」。 回顧那段悲傷歲月,蔣介石人在大陸,為國共內戰焦慮不堪,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基於台灣無事,已經讓七十軍、六十二軍等接收部隊先行內調,直到事件爆發,陳儀緊急電召兵援,廿一師遂來台鎮壓,被稱為「沉醉在扣板機的樂趣」的這支部隊,坐著船艦還沒靠岸,就開始向岸上掃射,駐防五個月,從南到北,釀成台灣一甲子化解不了的傷痛,即使這幾年,從政府單位到民間研究機構,不斷從新出土的史料中,挖掘到新的材料,印證當年悲劇到底有多慘烈,卻永遠有更新而曾經被湮滅的資料,幽幽地訴說他們的冤屈。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在二二八前夕,呼籲政府積極主動公布相關史料,因為真相完整呈現,社會才能真正和解,除了二二八,還有林義雄家宅血案和陳文成命案,都應該組成調查團隊追查。 這個呼籲從李登輝執政時代就開始提出,直到扁執政八年,從沒停過。扁政府到底公布多少相關史料了呢?扁政府公布的史料還不能滿足社會尋求和解之心嗎?扁政府八年都做不到的事,馬政府能滿足嗎? 真相到底是什麼?當批評者指責執政者一面在受難家屬面前流淚,另方面又在加害者蔣經國墳前哭泣,批評者顯然忽略了,二二八不能隱其責的是蔣介石,勉強和蔣經國牽上關係的是白色恐怖。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台灣有多少人經歷一輩子無法言說的痛苦,這些受苦受難的人們,包括了本省人、外省人、原住民和客家人,舉凡走過那個年代的人,其實是一起承擔了時代的悲劇。來台鎮壓的廿一師,結果在上海保衛戰中,遭到解放軍殲滅;電請兵援的陳儀,不久後被以匪諜之名遭處決,留在台灣的是五股的墓,如今墓木已拱;曾任國大代表的張七郎,被指因為和當時花蓮縣長張文成不和而遭密裁,但是,其子孫卻直指史料不見得是全貌;同樣被捕的劉闊才以五百萬賄賂保住一命,日後一路當上立法院長,但終其一生,他再沒和任何人說過這一段人生最黑暗的經歷。 追索歷史真相,儘管只有片斷,也是痛苦的。走過苦難歲月的倖存者,有人從大陸流離到台灣,有人從台灣流離到大陸,還有更多人已經埋骨他鄉成故鄉,再踏不上曾經熟悉的土地;即使真相在舊紙堆裡翻滾,每一個名字都還是讓人怵目驚心,除了街頭鼓動事端的人之外,有太多想像不到的社會菁英、知識分子,在那一次事件中罹難,台灣因此受到重大創傷。政治,成為人生必須遠離的詛咒。 六十二年過去了,台灣的政治詛咒不能再年復一年,一代又一代的延續下去,紀念二二八不能再藍綠壁壘分明地,這邊只談和解,那邊只談真相,甚至一邊談著和解與真相,一邊卻批評彼此的誠心。朝野政治領袖沒有人有資格指責對方是消費二二八的人,但也沒有人是必須為二二八負責的人,悲劇的一代已經過去,把上一代的恩仇交給歷史,真相必須持續追索,但不論本省、外省、客家或原住民,都是要在這塊土地生死與共的台灣人,二二八悲情的包袱該到放下的時候了。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aturday, February 14, 2009 - 12:03 am: |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8/8/5/9/100885945.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885945&mdate=0214103641 社評:陳水扁的財富是這樣煉成的! 2009-02-14 中評社台北2月14日電(評論員 俞雨霖)陳水扁、吳淑珍這一家人的斂財手法,隨著特偵組部分偵訊內容陸續曝光,已可以讓外界描繪出一個比較完整的輪廓。他們的手法,可以說讓人嘆為觀止,達到獨步古今的地步。也可以說,這兩口子實在下流,下流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但總結一句話,這家子怎麼會貪婪到這麼變 。 陳水扁當了八年的台灣最高領導人,吳淑珍則是行動不便長年有疾的“第一夫人”。一個擁有無比崇高的政治地位、一個是讓人同情的殘障人士,這兩人曾經獲得不少台灣民眾的尊崇與同情,但人民尊敬他、人民同情她,都不能改變這兩口子性格中內化極深的卑鄙、惡質基因。 權力、尊敬與同情,給陳水扁一家帶來的不是更為謙恭,而是讓深藏的惡劣品性更加暴露,讓他們更肆無忌憚的胡作非為,讓他們的斂財手法更推陳出新,更讓他們將變態視為常態。 總結起來,解讀陳水扁6兩口子的斂財術,有一個中心,七種手法。 一個中心: 簡單的說,在陳水扁眼中,“國家就是我家”、“國庫就是我家小金庫”、“官員盡是我家小爪牙”。既然如此,不拿白不拿,拿了白拿,結果當然是不拿才怪。 七種手法: 一、巧取豪奪。外交機密費用、國務機密費用,均屬機密,想拿就拿,死無對證。陳水扁任職期間偏好出訪,每次出訪,多則取百萬美元現鈔,少則幾十萬美元,無憑無據,任憑上下其手。 二、量身定製。假借拼經濟,協助工商企業發展,制E5政策、安排專人、籌劃專款,圖利特定人士,並藉此收賄。南港案建館案、龍潭土地案。陳水扁兩口子就收了五億以上新台幣的賄款。 三、強買強賣。吳淑珍元大建設馬家一品苑的購屋案,是典型的個案。吳淑珍以看上一品苑的豪宅,表態購買,以一億七千萬元新台幣的價格求購兩戶,而元大馬家再免費送兩戶,至於前兩戶的款項,吳淑珍則要馬家從馬家給的所謂兩億“政治獻金”中自己扣,而馬家畏於陳水扁的權勢不敢扣只能自認倒霉。同樣的,國泰世華銀行的豪華保險庫承租案,也是相同手法。 四、中介標售。陳水扁推動的二次金改是最典型的例子。陳水扁以提升公有銀行效率為名,放手讓私人小銀行兼併比他們規模大十倍、百倍的公有銀行。而陳水扁一家則在這個所謂的金改過程中 ,讓各家競爭的私人銀行看著辦,看誰付錢最多,就讓誰獲得銀行的兼併權,而陳水扁則從中每家獲得幾億,甚至幾十億的介紹費。 五、買空賣空。這是陳水扁兩口子最擅長的斂財手法之一,尤其是以所謂的活化公有資產為名,出售公有土地,只要建商出手讓兩口子滿意,二不說,一塊公有土地就不知不覺中,轉到了建商手中。檢方就曾指出,陳水扁洗錢案中的要犯之一蔡銘俊,就利用姐姐蔡美利跟吳淑珍的同學關係,在外很吃得開,連價值四億元新台幣的精華區公有土地,都能以一億三千餘萬元的低價“先租後售”,現賺二億七千萬。而根據統計,陳水扁在任八年,幾乎無時無刻不在賣公有土地。由於實在賣得不像話了,馬英九上任後,不久就暫停了公有土地買賣的做法。 六、充當門神。即使屬於民間企業的交易,只要有利可圖,也逃不過陳氏兩口子的垂涎。甚至A 3國民黨的復華金控出售案也難逃魔掌。至於曾經引發台灣社會紛紛擾擾的sogo百貨轉手案,有意願的買方若不接受扁家的指揮,後果自負。有台灣金融艾科卡之稱的林華德,因為想拿下SOGO,不接受扁家指揮,造成自己官司纏身,甚至連他的夫人葉素菲也立即因案爆發遭判重刑。而當年辜廉松家族的中信金控拿下開發金控,想進一步拿下國民黨的復華金控,但是元大馬家已用錢買通了吳淑珍,辜家不知輕重還想插手,結果辜家二少辜仲瑩被吳淑珍叫進官邸痛罵,叫辜家不要“肖想”(閩南語:別想太多),辜仲瑩甚至被=E 7到飆淚。最後,這些交易案完全依照扁家的安排,扁家也拿到保護費。 七、強索白拿。這應屬陳水扁兩口子最等而下之的斂財手法了。吳淑珍透過所謂的貴婦團蒐集發票報銷“國務費用”,據為己有。吳淑珍也扮演股神,炒股票只賺不賠。買珍寶只看不買等著送。有傳言指出,甚至所謂的貴婦團也成為受害者,吳淑珍與貴婦團聚會經常會眼觀四面,有時看到貴婦身上掛著她喜歡的珠寶,還會琢磨再三,明示暗示,搞得貴婦團只得識趣的雙手奉上免遭不測。 可以說,陳水扁兩口子斂=E 8手法推陳出新,除了延襲台灣農村的小混混、角頭、黑道、菜市場的菜虫、漁市場的漁霸的無賴行徑外,陳水扁更掌握了龐大的公權力,除有所謂的司法暗樁、警特爪牙甘為鷹犬外,還有台獨媒体、台獨邪教分子充當打手,只要陳水扁一聲令下,立即傾巢而出,使出混身解數,圍剿任何不聽話的企業或個人,看你服是不服。 國泰世華銀行副董事長蔡鎮宇關於該銀行豪華保險庫免費租給吳淑珍的自白,正點出了台灣企業家在扁家權力淫威下的無奈與痛苦。蔡鎮宇的話聽來辛酸,也很值得玩味。蔡鎮宇到E5怕誰派兩個人將他關起來?吳淑珍還是陳水扁?以下是蔡鎮宇的說法: “如果我打電話去要錢,萬一人家明天找兩個人來把我關起來,我怎麼說得出口? 如果是你,你敢去跟她說嗎?你敢向她討嗎?如果你敢跟她討,你給我騙(閩南語:你騙我);如果你敢跟她討,我的耳朵就割給你!那個時候人家是什麼position(地位)!現在出門,大家都說我是英雄,我當然是英雄,我差點被打死,才說我是英雄,呵、呵、呵。我實在不想講這個,因為已經沒事了,不要再牽拖下去了。 ”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hursday, January 08, 2009 - 08:10 am: |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8/4/6/6/100846634.html?coluid=1&kindid=0&docid=100846634&mdate=0106085500 輿論戰 是民進黨再起的唯一希望嗎 2009-01-06 中評社香港1月6日電/《中國評論》月刊一月號刊登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王崑義教授的專文--“尋找力量的根源:台灣綠營再起的契機”。文章指出,“既然議會與街頭兩種力量都不能成事,那麼找尋第三種媒體‘輿論戰’的力量,變成是綠營主導者想再重新出發的第三戰場”。文章內容如下: 對陳水扁“一捉一放”政治效應 2008年12月12日陳水扁被起訴了,也被釋放了。在一緊一鬆、一捉一放之間,台灣的檢察官和法官無疑在這一天演出一場讓人叫好又叫座的好戲,他們的動作不只讓台灣的民主可以放心的繼續往前走,那些原本山雨欲來的藍綠對抗、族群衝突,也在一夕之間得以化解,這不禁要讓人高喊一句:“台灣的檢察官、法官真是英明”。 那麼甚麼樣的偉大動作會讓人覺得台灣的檢、法單位真是英明呢?首先是12日下午3時15分的時刻,特偵組的檢察官們在起訴陳水扁等的相關貪腐與洗錢案中,他們改變過去起訴中都要具體求刑的慣例,改以“給予最嚴厲之制裁”、“從重量刑”等空泛的言詞代替,這與其說是在“求刑”,還不如說是檢察官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司法正義”,對陳水扁家族的貪腐行為給予“訓斥”,刻意避開政治上可能產生爭議,讓台灣的民主可以不必再陷入纏鬥與糾葛之中,所以檢察官的選擇是正確的,也是符合社會一部分人的期待。在全球金融海嘯沒完沒了之時,現階段大家所期待的是一起拚經濟,不要再拚政治。 其次,就因檢察官的起訴是具有“訓斥”的意味,所以法官決定要不要釋放陳水扁之時,只問說以後開庭是否都會到庭,讓陳水扁低頭說出:“不出庭,你押我”。陳水扁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絕對是台灣司法的偉大勝利,不只化解陳水扁過去一直認定追查他的貪腐洗錢案是國民黨“政治追殺”的陰謀,也讓人相信台灣的司法是真的已經有某種獨立性,國民黨想利用執政機會再操控司法大權,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所以2008年12月12日這一天,當然是台灣司法勝利的一天,也是台灣民主勝利的一天。 受質疑的“皇后貞操” 事實上,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很少講求民主是否應該跟“法治”連結起來思考,反而是關心法律是否具有正義性,能否站在獨立公正審判的地位,以避免法官也變成統治者的鬥爭工具,唯有法官能夠真正具有獨立性,那麼民主的正義性也才能彰顯出來。 這一點讓我不得不去回想到,在1980年代當我還是一個大學政治系的學生之時,我們常跟法律系的同學辯論一件事,到底正義是站在政治這一邊,還是法律這一邊。法律系的同學當然會說:“法律是最高正義的化身”。法律人的這種想法,顯然讓我們無法苟同,政治系的同學總是相信正義是站在政治這一邊,因為政治人物若沒有正義,那麼他們掌握國家機器大權,對人民也會有生殺與奪的權力,屆時法律的正義又能奈他們何? 事實上,1980年代那個還在新冷戰延續的年代,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一直出現政變頻仍,人權難以保障的惡性循環之中,這無非都是政治人物掌握了國家大權,在有權力就有絕對“正義”的思考下,權力變成“正義”的化身,司法只能靠邊站,導致人民無法自保的慘狀。所以司法的正義能否發揮,絕對是一個國家是否進步的關鍵之處。 當時為了追尋這個“正義”觀念的所在之處,我曾花了一年的時間特別跑到台大法律系去旁聽楊日然教授的“法理學”,在那個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論”還未變成台灣法學界所認同的主流思維之時,楊日然所講授的“法理學”確實是許多法律系的學生追求真裡的來源。在我的印象中,楊日然對正義的看法是認為,正義不必然出現在真理之中,反而出現在一、兩個法律人的身上。這種觀點有一點類似清代名將曾國藩所說的:“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也”,也就是社會風氣的導向,可能只是看一兩個重要人物他們的心性所在,具有影響力的人物如果向善,社會必然跟著向善,反之亦然。如果拿來對照台灣檢法對陳水扁的捉放,不也呈現出他們是在主導台灣法律的正義取向嗎?他們守住“皇后的貞操”,不也等同於守住台灣民主的最後希望嗎? 當然,提到“皇后的貞操”這個說法,還是要說明一下,這是出自1987年台灣司法院長林洋港的一句名言,當時台灣的政治還呈現在兩蔣威權統治的餘威之中,司法的正義性與公正性還是讓一般大眾質疑,所以“法院是國民黨開的”的觀念仍瀰漫在整個社會中,許多人仍相信“有錢判生,無錢判死”的醜化式說法,也就是只要有錢去賄賂法官,才有不被判處死刑的機會。 為了掃除人民對司法的惡劣印象,林洋港在一次的記者會中,就利用比喻式的說法說出“司法像皇后的貞操,不容懷疑”的話,這句“皇后的貞操”最終變成台灣的經典語句,延續到今天,台灣人民一想到司法,就馬上聯想到這句話,所以馬英九上台以後利用司法“清算”陳水扁家族,台灣綠營人士馬上懷疑起馬主政以後“皇后的貞操”不再,這個質疑被無限上綱思考之後,不只陳水扁的反應立即認定這是“政治追殺”,許多綠營支持者也相信這是國民黨再一次的把司法當成工具,作為報復前朝統治者的行為,一時之間反而模糊了陳水扁家族涉嫌貪腐的本質,這也是很多民進黨人不願意明白跟陳水扁切割之因。 既然國民黨執政還會利用司法“追殺”前任“總統”,許多綠營的支持者也會擔心台灣是否又回到20年以前的威權時代。這也是過去一段時間許多挺扁的抗爭行動中,“20年前的幻影”會時時出現在抗爭的場域之中的緣故,所以司法決定了“正義”,“正義”也主導台灣民主的前途,對綠營人士來說,沒有民主就別想獨立,沒有民主,獨立也就不具意義。 主權、人權與安全 就因“20年前的幻影”出現,在陳水扁被羈押一個月的期間,許多民進黨員又陷入到挺扁與切割的更大焦慮之中,一方面擔心國民黨重新執政可能利用司法的工具,大舉“追殺”前朝官員,所以如果不挺扁,下一個可能就輪到他,那麼到時誰又會出來力挺他們呢?另一方面也擔心如果挺扁,國民黨可能更惱羞成怒,本來可以不辦,卻可能促發他們非辦不可。 這種焦慮從國民黨“立委”邱毅所說的:“扁案辦完,就會辦謝案”。由此可知民進黨人會相信“法院是國民黨開的”說法還是其來有自,一個“立委 ”可以指揮司法辦案方向,他們爆料的內容,竟然都跟檢調辦案的內容一致,這不是檢察官通“外鬼”又是甚麼?還好的是台灣的“總統”是馬英九,不是邱毅,否則以他仇恨陳水扁的意識,台灣不出現一場大屠殺才怪。 邱毅會有這樣的“仇恨”意識,只能說他視人權為無物,還是生活在20年以前的威權時代,他不利用司法去控告陳水扁的貪腐行為,卻一再在媒體上爆料,引導檢察官的辦案方向,也引發台灣人民的“仇恨”意識,這種冤冤相報如果無止盡的擴大,若有一天邱毅被推進太平洋裡餵鯊魚,許多人應該也不會覺得意外,所以邱毅是台灣民主的亂源,卻是綠營民眾深信不疑的事,這也是陳水扁在被羈押之前,許多綠營的支持者會一再力挺他的原因,既然“追殺者”不義,“被追殺者”又何需顧及正義? 當然,綠營群眾的想法並不等於綠營一些主導者的想法,他們避開挺扁與切割的爭議,反而祭起國家機器最大的象徵——主權、人權與安全——三項工具作為訴求,利用一種掌握“話語權”的方式,跟國民黨執政者進行鬥爭。這三種面向的鬥爭方式,也剛好從11月到12月之間讓台灣出現三股鬥爭的勢力,讓那一段時間的台灣社會好不熱鬧。 這三股勢力主要呈現在第一股勢力是“主權派”,從蔡英文開始擔任民進黨主席以後,她就一直堅持要以“主權”作為跟馬英九鬥爭的首要工具,於是以她為首的民進黨中央,他們便時時凸顯“主權”的訴求,對國民黨的“西進政策”進行批判,這個訴求在陳雲林訪台之時熱到最高點。他們認為“台灣主權”是構成台灣民主的基礎,沒有主權,台灣就不可能存在人權與安全的配套要件。所以“主權派”被視為是民進黨現階段的主流鬥爭思維,也是爭取台灣人民支持的最大利器。 第二股勢力是“人權派”,以謝長廷為主的“影子內閣”,在雲林縣長蘇治芬還被羈押期間提出“人權”的主張,謝長廷以“人權”作為“拔劍再戰” 的出發點,既迴避掉挺扁的尷尬,也讓自己的重出江湖有一個正當性。畢竟,謝長廷一直很在意被人以“敗軍之將”的名義再度攪進政治這趟混水,但沒有政治,就不可能延續他過去在台灣民主發展史上的地位,所以他利用“人權”作為訴求,無非是想重返過去在“美麗島審判”時期“人權律師”的光環,當然這也是他進可攻國民黨執政的無能,退可分擊蔡英文主導的民進黨中央,進退之間分進合擊是否成功,不只是謝長廷能否再起的機會,也是他能否守住“人權律師”光環的關鍵之處。 第三股勢力是“安全派”。以“野草莓”靜坐學生為主的校園勢力,雖然在“自由廣場”上超過一個月的靜坐並未獲得執政者的反應,但他們訴求修改 “集會遊行法”避免“國家暴力”被無限擴大的主張,並非擔心員警過度動員可能造成維安的惡果,反倒是擔心“國家暴力”被過度操縱,可能讓台灣的民主再倒回 20年前的幻影,而“國家暴力”既然是“安全”的象徵,把他們歸類成“安全派”,正可以說明為何“野草莓”後來會被影射成具有綠色的影子之因。 這三股勢力隨著陳水扁案情的發展,後來也呈現某些交叉之處,例如“主權派”也逐漸納入“人權派”的訴求,“人權派”也接受“安全派”的主張,然而在這三股勢力當中,由於缺乏一個有足夠號令天下的魅力型領袖進行指揮操縱,所以也無法連結成一股特大的勢力,由於力量分散,讓執政的馬英九可以好整以暇,從容應對與分化。 “輿論戰”的出擊 也因“三股勢力”無法連結成一個有力量的鬥爭主體,民進黨的一些領導者開始思考重新尋找反對力量的根源。過去在反對國民黨威權體制的時期,民進黨人所利用的反對工具不外乎議會路線、街頭運動與媒體的發言權。 然而,現在民進黨的議會力量的不足,街頭路線在11月份陳雲林來台時又因爆發衝突,導致許多人民的反感,所以蔡英文雖然說要時時上街頭,但從陳雲林返回北京以後,卻未再見到民進黨動員上街頭的情形,可以見得民進黨人也感受到街頭路線已經出現彈性疲乏,讓大家不敢輕易再動員群眾走上街頭,否則“ 野草莓”的靜坐,就不至於落到最後無疾而終。 既然議會與街頭兩種力量都不能成事,那麼找尋第三種媒體“輿論戰”的力量,變成是綠營主導者想再重新出發的第三戰場,他們相信以前的“黨外雜誌”是創造台灣反對力量風起雲湧的最重要場域與工具。而馬英九執政以後由於缺乏“輿論戰”的作戰力量,使得馬英九政府的無能,已經深入到民間社會,這也逼使馬英九在2008年10月22日時,不得不在“府院黨團輿情會報”中,要求各單位要強化宣傳,並啟動各項文宣工作。自此以後馬英九也不斷的接受媒體訪問,甚至連綠營媒體也不放過。所以搶奪“輿論戰場”,已經變成是綠營主導者認為現階段最可以展現反對力量的最後堡壘。 當然提到“輿論戰”,不得不去回溯一下這個概念的起源。這是2003年解放軍首度提出的概念,當時他們把心理戰、輿論戰和法律戰組合成“三戰”,以作為新戰略革命的一環,雖然“三戰”提出以後在解放軍內部的研究只是曇花一現,但當時執政的陳水扁政府卻如獲至寶,並由“國安會”全面主導對“三戰”進行研究。其中由“國防部”負責對心理戰的研究,“新聞局”對輿論戰進行發展與分析,“陸委會”則負責法律戰的研究與操縱模式的控制。 可以說,“三戰”是由解放軍提出,卻在台灣發揚光大,雖然在台灣的研究與對戰並未動搖到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也沒有保住民進黨的政權,但“三戰”思想與它們的操縱方式,不只影響到民進黨後續鬥爭的出擊模式,對台灣軍方的政戰體系來說,他們也認為這是可以確立“政戰轉型”的機遇,甚至可以突出他們在戰場上可以站到“主動地位”的關鍵工具。 既然提到“政戰轉型”,那麼就先說一下它的意義吧!在民進黨執政時期,由採取“精兵簡政”的政策,原先以“政治作戰學校”為精神標竿的政戰體系,隨著“政戰學校”被納入“國防大學”變成“政戰學院”之後,科系被縮減或整併,讓台灣軍方的政戰體系人人自危。這是因為整併以後的政戰體系,不只官職縮減,許多等缺的中校軍官無法再更上一層,所以只要到40歲以上的政戰軍官,都已經出現等待退役的心態,這當然會影響整體的國防戰力。 另一方面,政戰體系在軍中,一直被視為是一種陪襯的角色,不可能站上主力作戰的地位,使得軍中的政戰體系總是有矮人一截的感受,所以如何把政戰體系提升到主力作戰的地位,這也是台灣“政戰轉型”的主要思考點。 就因為有這種需求,所以國民黨執政以後,“三戰”的研究雖然形同廢止,但政戰學校仍不定期的在舉辦“三戰論壇”,希望延續“三戰”研究的戰果,以提升政戰體系在台灣軍中的地位。由於陳水扁執政時期,當時“新聞局”把“輿論戰”委託由我所組成的團隊進行研究,所以政戰體系在做“輿論戰”的研究時,還是會以我所出版的研究成果作為重要的參考文獻。軍方如此,民進黨下台以後想要重整兵馬,也不得不從我所研究的“輿論戰”的作戰思考模式出發,以求能夠站上跟國民黨進行攻防的有利位置。 民進黨會有這種需求,不得不讓我先想到毛澤東的兩句名言,一是“共產黨員是一手拿槍彈,一手拿傳單,才可以戰勝敵人”;另一個是1955年 12月毛澤東曾向新華社提出要求說:“新華社要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對民進黨而言,首先是他們沒有了政權,手中當然也不可能有槍彈,所以重新拿起傳單,是他們尋求再起的唯一希望;其次是,民進黨沒有掌握媒體,別說是“把地球管起來”,可能連聲音要出得了台灣都很困難,這也是為何陳水扁被押以後,民進黨的“立委”蔡同榮等,要老遠的跑到美國“告洋狀”之因。 其實,蔡同榮已經比其他的民進黨高層具有更大的優勢,起碼他還掌握著“民視新聞台”,還可以不斷的利用媒體發聲。謝長廷過去還有“新台灣週刊 ”力挺,但“新台灣週刊”在12月上旬出版最後一期以後,由於“彈盡援絕”,在民進黨下台半年後宣佈“暫時停刊”,讓台灣偏向綠營的平面媒體只剩下最後的一家“自由時報”。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綠營人士才驚覺沒有可以進行“輿論戰”的工具,這對以宣傳起家的綠營,確實是相當不利的。所以參與媒體、利用媒體,甚至辦報都成了現階段綠營要員重新出發的重要起步。 呂秀蓮為何想要辦報 由於有重新尋找力量根源的想法,呂秀蓮首先想到的是辦一份報紙,為此2008年的9月她特別找我去談辦報的理念與作法。畢竟,這20幾年來我都在台灣的媒體工作,從在聯合報系的10年工作經驗,實際參與聯合晚報的出生、成長過程;爾後我轉戰到自由時報,也看到自由時報從中型報紙成長成台灣第一大報的過程。而在1989年的時候,我還實際幫助當時“黨外大老”康寧祥所創辦的“首都早報”,並主導編務系統的成立。所以20年來的媒體資歷,幾番風雨,這也是我雖然已經具有大學教授的資格,卻還是難以割捨媒體工作的主因。 呂秀蓮找我談辦報的想法,雖然不見得是最適當的人選,但也差不了多少。當時我就問她“想要辦報是為了理念,還是為了制度”,如果是為了理念,那投資幾億元去辦一份報紙,不見得能夠實現理念;而如果是為了制度,想為台灣的媒體建立一套可長可久的制度,那倒是可以從實際出發。 她雖然沒有明白回答我的問題,但可以看出呂秀蓮想要辦報,還是偏向理念型的作法。還有一點很長的一段時間,她一直很納悶,為何台灣的媒體總是有意無意的要醜化她,從“深宮怨婦”的標籤開始,她就不是媒體的寵兒,跟馬英九待遇差很多,這當然也是她想要辦報的主因。 但現在報紙不敢說是“夕陽產業”,卻是大量燒錢的事業,當年“蘋果日報”引進台灣,他們的老闆黎智英就大刺刺的說已經準備好50億台幣到台灣燒,而“蘋果日報”能在短暫的時間在台灣竄起,也絕非那50億元燒來的,而是他們放棄意識形態這項商品,回歸到市場導向的新聞和議題,才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在台灣的報業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所以,從這裡就有一個啟示,民進黨想要重新再起的力量,應該不僅在理念的堅持與宣傳,還應該在“市場導向”的議題中尋找力量的來源,特別是在全球金融海嘯方興未艾,未來的世界到底要重新整合到美國市場或中國市場之內還未可知,民進黨一味的“反馬”、“反中”,最後可能是把自己推入歷史的深淵中,這才是民進黨的主導者應該慎思與明辨的地方。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uesday, December 16, 2008 - 12:54 pm: | |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8121600168,00.html 南方朔觀點─扁家弊案背後的另一種潛規則 2008-12-16 中國時報 【南方朔】 只有一個人或一家人,做不出真正大壞事。真正會禍延後代的大壞事,需要一夥人。因而當大壞事出現,除了要追究那一人一家外,更重要的或許是去反省那一夥。 扁家弊案發生到目前的首波偵結起訴,由於扁珍一家人的目標太大,因而成了聚焦對象,頂多也只延伸到民進黨的共犯結構問題。對於那夥,反而普遍被忽視。問題是,若那種成幫結夥的文化與價值不改變,將來又如何? 扁家弊案結構龐雜,那一大夥其實問題重重,計有: 一、最核心的當然是扁家,他們得勢後即成了人們眼中的「今上」、「王子」、「駙馬」,加上雞犬升天的一串皇親國戚。我們雖然口說自由民主,但多數人的心裡仍烙著帝王宮廷的那種價值,並透過互動將這種價值賦予扁家人,於是阿扁愈來愈像皇帝,扁嫂則愈來愈像皇后。扁家行事其實是有「潛規則」的,那就是古代宮廷政治的再現,也正是這種「潛規則」,只有身分而無權力的扁嫂,才能夠利用「非正式」的身分恣意干政。由此已可看出人們心中殘餘的帝王文化是如何深厚。 二、扁家弊案有多個穿針引線的關鍵人物,他們靠著同學同鄉關係進入那個特別權力的網路。十七世紀法蘭西學院院士拉布呂耶爾(Jean le la Bruyers)就曾說過,「大人物身邊一定會有若干惡徒,去做不能讓正人君子去做的事」。扁案裡的好多個就屬於這種現代版的惡徒弄臣:他們唆奸使壞、牽猴捉豬、做盡壞事。一個現代政府,最可貴的乃是決策分工清楚且透明,這叫做「權力正式化」,而出問題的國家,則多半「正式權力」被放一邊,只當橡皮圖章來用,而「非正式權力」則暗中主導。這種問題縱使到了今天仍極普遍,扁家弊案只不過用非常戲劇化和荒誕化的方式展現了出來。 三、扁家弊案有著另一個核心,那就是一大群企圖利用特殊政商關係而牟得暴利的商界鉅子。他們走後門,開小路,獻諂媚,送賄賂。這其實也是台灣長期以來政商勾串的另一側面。任何政府都是最大的買主與金主,但台灣在這方面從不制度化與透明化,才有財團富商忽焉投藍,又忽焉投綠,厲害者藍綠通吃的局面。而台灣至今仍未嚴格規範的政治獻金制度,則成了他們上下其手最好的政商勾串通路。 有關財團富商的這一塊,我們已可看出除了極少數是被敲詐勒索外,絕大多數都是心甘情願在玩他們政商勾串的遊戲。對這些兩面討好的財團富商,是否可以用事後招供來換取刑責豁免,已大有爭論的空間。而今後政府是否能改革並透明化,讓商人規規矩矩即可辦事,不必再藍綠之間勾串來勾串去,或許才是更重要的待行工作。 四、扁家弊案還涉及許多公務員。公務員理應崇法奉公,但在台灣,由於長期的政治風氣惡劣,我們早已形成了一種「公務員家臣化」的特色,其結果則是扁案中的「奉命違法」及前調查局長的「主動協助違法」。一個公權力體系,必須對抗拒「奉命違法」者有保障及鼓勵,此即西方所謂的〈吹哨子法案〉(Whistle-blowing Acts),即〈檢舉法案〉。「奉命」和「服從」並不一定是美德,或許台灣已必須對此展開更大的立法改革了。 五、扁家弊案裡,另一個被起訴的南港展覽館案,有七名擔任評審的學者專家因受賄當橡皮圖章而遭追究,這是另一讓人痛心疾首課題。學者專家一向被認為有較高專業良知,但近年來這個群體早已淪為權力附庸。許多政府機構在招標,BOT,或環評問題上,也找「新御用」的專家學者來推卸及轉移責任,其弊端已眾所共知,學者專家的墮落,已成了台灣教育學術界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以上所舉五端,乃是扁家弊案的「潛規則」,它違背了現代管治的準則,也不符正義要求,但它們卻是一套大家習以為常而且運作方便的模式。「潛規則」乃是文化及惡劣體制的積非成是,在司法追究弊案時,這部分所涉及的,可是另一個更大的改革工程啊!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aturday, December 13, 2008 - 12:35 pm: | |
http://udn.com/NEWS/WORLD/WOR6/4642237.shtml 華爾街日報 刊載台灣官員澄清對日抗戰史實 【中央社╱紐約12日專電】 2008.12.13 11:44 am 美國「華爾街日報」今天刊載新聞局駐紐約新聞處主任邵平雲投書,反駁該報「一位日本將軍改寫過去」文章中錯誤的歷史記載,並盼作者柯札克避免自己成為歷史的竄改者。 華爾街日報12月5日刊載柯札克(Warren Kozak)名為「一位日本將軍改寫過去」專文,內文引用台北中正紀念堂呈列有關二次世界大戰史實時提及:「國民黨政府英勇地對抗日本人,最後終於打敗日軍;而毛澤東領導下的共產黨員鮮少作戰,只是在囤積武器」。 不過,作者柯札克在文章裡卻寫著,「情況正好相反」。這篇文章引起不少海外華人抗議。 邵平雲在投書中表示,柯札克調換了前總統蔣介石與毛澤東在中日戰爭的角色,致使他自己不經意地成為歷史的竄改者。 他說,從1937年至1945年,蔣、毛兩人都從事兩面作戰,一方面對付日本,又要面對對方。事實上,依各方史實來源,毛澤東鮮少直接與日本軍隊作戰。 邵平雲引用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費正清( JohnKing Fairbank)所著:「China: A New History」(316頁)以及「The United States & China」(291頁)二本書內文,建議作者詳讀,即可清楚史實原委。 邵平雲說,在日本與中國團級以上的23場主要戰役中,毛的軍隊幾乎未參與任何一場;至於在1117次較小規模接觸戰中,毛的軍隊僅打過一次。在大約四萬次小型戰鬥中,只有200次(0.5%),是毛的軍隊所打。 他指出,毛澤東當年成功地擴增共產黨黨員人數,在游擊戰上也頗為成功。而蔣介石的軍隊則擔任與日軍浴血作戰的重責大任。包括日本及中華民國(台灣)的戰爭史,均清楚記載毛澤東實際參與戰役的程度。 邵平雲認為,數字會說話,柯札克斥責竄改歷史者的心願,雖然值得讚賞,但應避免自己反成為歷史的竄改者。 【2008/12/13 中央社】@ http://udn.com/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December 10, 2008 - 02:54 pm: | |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tw-news.php?nt_seq_id=1817069 碰見周占春或李英豪 憑運氣? 【記者董介白】扁家洗錢案被告前總統陳水扁移審院方後,台北地院合議庭凌晨將讓陳水扁無保當庭釋放,凸顯司法實務界長期以來的老問題─「交保全憑運氣」,不知會碰到「周占春」或「李英豪」之類的法官,正因為算不準,以致司法的威信始難以令民眾信服,陳水扁都無保釋放,最不服氣的可能是昔日的情報頭子葉盛茂和邱義仁。 前調查局長葉盛茂碰到李英豪法官,被判10年重刑不說,還被還押,情報頭子蹲在台北看守所的忠三舍,肯定徹夜難眠,至於邱義仁更不用說,鐵定滿腹牢騷,一堆「為什麼是我」等等的倒霉想法。 周占春讓陳水扁當庭釋放,連保金都不用,著實挑戰刑事訴訟法的羈押規定,周占春想要捍衛司法人權,落實「無罪推定」原則,作法絕對肯定,但周占春以後要面對的是,17次稱病不來法院出庭的吳淑珍,和一再全島取暖「攻擊司法」的陳水扁,周占春後續如何處理,全台民眾都在看。 陳水扁獲釋的前提是,保證以後每庭都到,對於目前羈押禁見在北所忠三舍的在押被告來說,作夢都想遇到「周占春」法官,他們也願意「保證不逃」,只求先放人在說。 在司法實務界中,「周占春」和「李英豪」現象普遍存在,民眾打官司憑的是「運氣」,押與不押,標準在那裡,法官的裁定理由,絕對有理,但民眾只能體會到運氣好不好。 周占春當庭釋放陳水扁,給了阿扁初次的「見面禮」,阿扁步出法庭回以「收斂」的講話,暫時不挑釁司法,一開始大眾相敬如賓,從頭開始,周占春意在透露對本案的「毫無預設立場」,雖彰顯了周占春確立的司法無罪推定原則,但未來的審判,社會肯定會付出的相當的成本。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tw-news.php?nt_seq_id=1817092 檢察總長:未具體求刑 意在後續偵查 2008-12-13 【記者董介白、王聖藜台北13日電】前總統陳水扁12日遭特偵組求處「最嚴厲之刑」,但卻未「具體」求刑,檢察總長陳聰明13日上午表示,陳水扁被訴的貪污治罪條例,最重可判處無期徒刑,如果在第一波的起訴書中,就具體求處無期徒刑,對於後續案件的偵辦,就無立即的實益,這正是特偵組未具體求刑的原因。 特偵組偵辦扁案的首波起訴書,引述陳水扁的就職宣言如有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因此對他求處「最嚴厲之刑」,並宣告褫奪公權。由於特偵組未對陳水扁具體求刑,引來外界的質疑,立委邱毅甚至對檢察總長陳聰明叫陣,限總長12小時內公開說明,法界人士表示,檢方對起訴被告求不求刑,對法院根本不生拘束力,據證據充分與否才是關鍵,過去,檢方具體求刑的案例中,不乏被判無罪,甚或無罪確定的例子。 檢察總長陳聰明13日上午表示,陳水扁涉及的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可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求刑中的「最嚴厲制裁」,就是法條中的最重刑度無期徒刑。 陳聰明表示,特偵組後續仍有二次金改及侵吞機密外交的案件還在偵辦,首波偵結就直接求處無期徒刑,對之後的偵辦並無實益,起訴書中特偵組並以陳水扁所犯國務機要費案、龍潭購地案及洗錢案,三罪之間,因犯意個別,行為不同,請求法院「分論併罰」,未來案件定讞後,刑度將十分可觀。 陳聰明表示,為後續偵辦扁案考量,才未對陳水扁具體求刑。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tw-news.php?nt_seq_id=1817094 延押失敗 嚴重影響徹查 2008-12-13 【記者王聖藜台北13日電】特偵組起訴前總統陳水扁,並以重罪理由繼續聲請法官將其羈押,13日凌晨卻被台北地方法院合議庭駁回,扁當庭獲釋。特偵組發言人陳雲南表示,特偵組尊重法院判決,將不會對此提出抗告。但是特偵組認為,法官的裁定嚴重影響弊案徹查,全體檢察官咸表遺憾。 對於有無可能另起爐灶再次藉由其他犯罪事證聲押陳水扁?檢方表示,從法官審案態度的改變來看,再次聲押陳水扁要有更嚴謹的事證,並非易事。 特偵組還認為,陳水扁在偵查中攻擊司法,他獲釋後預期仍會利用看不見的黑手對特偵組進行各式檯面下的抹黑、抵抗,訴求偵查不正當,特偵組已嚴加防範。 特偵組表示,陳水扁12日被起訴只是首波偵結,除了已被起訴的龍潭購地案、南港展覽館案、洗錢案、國務機要費案,扁在「二次金改」中有無向金控業者索賄?有無利用國防、機密外交大把撈錢?偵查已有眉目,也續簽「特他案」偵辦。檢方指出,陳水扁被釋放後社會氛圍立即改變,特偵組想要查證的證人,也會馬上產生寒蟬效應,「有人會害怕陳水扁反撲」、「相信有些證人會因此而拒絕出庭作證」。偵查「二次金改」部分,目前只有前兆豐金董事長鄭深池、元大證券前董事杜麗萍列為被告,「法官釋放陳水扁後,一定增加後續蒐證的難度」。 2008-12-13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taiwan/pages11/taiwan081211.shtml 爆料天王邱毅:揭弊就像做研究 (2008-12-11) ● 沈泽玮 台北特派员 习惯在电视上看国民党立委邱毅揭弊揭得起劲,你或许很难想象他还没踏入政坛前,其实是名学者:他拥有台湾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头衔,当过台大教授,是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还曾是台湾重要智囊机构中华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员。 从学者到揭弊立委,角色的转变几成180度的弧形,但在邱毅眼里,两者是有交叉点的,他是把过去熟悉的研究方法用在揭弊上。而相较于经济研究,他其实更喜欢历史研究法。 所谓历史研究法,就是要从断简残篇的蛛丝马迹里,勾绘出完整的事件,再以此作出推论。 邱毅接受本报专访时说:“这一套研究方法,我过去就做了很多。我当初进入中经院,在1980年的时候,大陆没有完整的统计,我们也不能读到,那就要事后从蛛丝马迹,要从媒体报道中,堆积出一个完整的story(故事),最后要得出个结论,给政府作为参考。这方面,我是最成功的一个。我只是把这套方法用在揭弊上面。揭弊其实也是一样的,是从很多琐碎的、看起来似乎不相关联的线索,从里面找到了连接性,找到了因果,然后做大胆的假设,接着小心地求证,接着找出其他的资料。” 邱毅认为,要把揭弊工作做好并不容易,必须像他一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以及非常敏锐的、福尔摩斯式的嗅觉。 听来狂傲,但邱毅言谈中不只一次流露出爆棚的自信,还说他10岁那年就已觉得自己是天上星宿下凡,视天下人如草芥。 “我天生的性格是很懒散的,能躺,绝对不坐。能坐,绝对不站。能坐车,绝对不走路。我是一个天性非常非常懒惰的人,而且天性已经狂傲到觉得自己是天上星宿下凡,视天下人如草芥。我10岁时跳级参加12岁、也就是六年级的全国演讲、作文比赛,得到冠军。那时候,媒体访问我,我那时候就说了,我视天下人如草芥。” “头脑比别人好” 又是立委,又要忙揭弊,哪来这么多时间,难道邱毅有三头六臂?他不假思索答道:“我的头脑比别人好,一般人要用十天做的事,我半天就做完了。” 不过,快中可能会出错。虽然SOGO案打开了前第一家庭国务机要费那装满虫子的盒子,媒体报道和舆论也指出,邱毅爆的料,不少是失准的,例如2006年11月9日,他指陈致中在纽约美国银行以个人姓名开户,户头有高达1658万美元。结果,开户时间陈还在台湾,陈致中英文姓名拼错,该账户是开给拉丁裔,地址还是空地。 尽管如此,邱毅对他爆的料还是信心十足,百分百信赖消息来源的权威度,而且别人越质疑,他越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他是个“带有强烈精神洁癖的人,必须洗清到毫无瑕疵”。 提供消息者“层级越来越高” 邱毅自豪地说:“一开始给我消息的人,层级不是那么高,但是到了2006年中期的时候,尤其台开弊案发生了以后,差不多六七个月以后,愿意把消息给我的人,层级越来越高,那时候,我的资料来源已经很多了。同一个事件,它会有各种不同的资料进来,我已经有足够的空间做交叉比对,而且后来我的资料多到什么程度?我的对手的所有银行账户,所有信用卡的消费纪录,我都有!” 随着扁案进入司法程序,邱毅神气地说,过去说过他有精神病的人如死对头陈水扁、陈致中、吴景茂都没有好下场。一年后,当扁案一审判决出来之后,扁的故事也差不多写完了,到时他也会淡出政坛。所以,下届立法委员不选了?“这个可能性很高,九成吧。我现在慢慢摆脱政党的束缚,都不参加任何党团的活动。” 邱毅说,自己一直站在执政者的对立面,在李登辉时期,在蒋经国时期,都在黑名单,又和陈水扁成了死对头,现在国民党重新执政,他不希望日后揭弊时有任何的人情包袱。所以,不喜欢邱毅的人,耳根或许还不能清静,因为他只是和立委说再见,没说要摘下“揭弊天王”的头衔。不过,台湾目前的政治已没有过去八年那么激荡,日后揭弊的空间恐怕也会缩小,爆料天王还有戏唱吗? “台湾是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结构之下,一个扭曲的社会结构之下,过渡期时,出现我这样一号人物。爆料空间缩小也没关系,我不需要这个空间啊,我可以去写小说,中央电视台不是要拍我的连续剧吗?《一个人战斗》?我可以走进我喜欢的艺文世界里头,我可以写小说啊。政治好假,什么都要谈到国家、社会、人民。你看立法院不是每个都很假吗?”国会殿堂在爆料天王的心中犹如一个表演场所,说到最后那句,他嘴角微微扬起,边讲边偷笑。 陈水扁执政八年,邱毅和他对着干,整整四年,几乎占据了扁的一个任期。若从市场定位来看,邱毅其实很成功,几乎垄断了“揭弊”、“ 爆料”这个市场,其他人都进不去。若干年后,人们或许会不记得邱毅曾是学者,是国民党立委,但一定记得他是那个被一大堆麦克风包围的“揭弊天王”。(专访下篇) 新加坡印象 我认为如果我住在新加坡会很苦闷,因为不能去谈颠覆性的东西。 ——邱毅到过新加坡两次,一次去圣淘沙、一次去演讲。他透露有个弟弟在新加坡工作,而且已经入籍新加坡了。 喜欢陈伟联 对!我很喜欢他,我到现在还是很喜欢他,他歌真的是唱得很好,什么《爱恨难》啊,我都喜欢。他在你们那边红不红啊?他的歌真的唱得很好。陈伟联给我的感觉,因为他瞎了,一个视障的人,他一定有比别人更坎坷的生命的经历。他的歌为什么感人?因为他有那种自然流露的情感。 ——邱毅在著作《邱毅狱中书》说,非常欣赏新加坡视障歌手陈伟联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8/2/5/2/100825233.html?coluid=1&kindid=0&d ocid=100825233&mdate=1211004808 幕後:扁家力阻邱毅揭弊 花錢在美攔截資料 2008-12-11 00 中評社台北12月11日電(記者 黃惠玟分析報導)台灣《壹周刊》報導扁子陳致中投資美國大華超市,讓國民黨“立委”邱毅2年前所爆的料又“賓果” 了。只是回首當年跨海購買資料的過程,不免讓邱毅有種沉冤得雪的感嘆,算算為了扁家在美投資及申請移民的相關資料,讓邱毅足足花了快新台幣500萬元,最後由於財源後繼無力只好放棄,邱毅為此還被友人痛罵“瘋子”。 2006年10月中旬的某一天,邱毅位於“立法院”的研究室接到一通來自美國洛杉磯華僑的電話,對方告訴邱毅的助理手上有陳致中在美國的帳戶資料,但得要付出代價才能拿得到。一開始,助理不以為意,對方卻不止留下電話、電子郵件,還建議先給200元美金“試試”,沒想到這200元美金一匯出,回來的資料竟是陳致中美國銀行支票1張。 就在邱毅解讀這張支票時,對方又再傳漢語拼音的陳致中花旗銀行戶頭帳號及戶頭存款金額,讓邱毅十分興奮,立即要助理前往美國一趟與對方見面詳談並探虛實。對方又開價1萬美金,給了陳幸妤花旗銀行戶頭相關資料,接著雙方就以電子郵件進行跨國連繫,邱毅則一方面連繫,另一方面解讀資料持續爆料。 邱毅爆料的動作顯然讓扁家有了警覺,因為對方的價錢愈抬愈高,匯來的資料卻愈來愈少。特別是有關陳致中在美國投資房產資料,竟然遭到扁家美國友人以10萬美金強攔下來,讓邱毅一度十分氣餒。沒想到沒了房產資料後,對方竟然又說,可以透過管道,取得陳致中正在申請投資移民的資料,在這份資料中,還挾帶著陳致中投資大華超市的相關資料。 由於對方失信了一次,助理半信半疑,不過,對方立即傳了一份陳致中辦理移民通知按指印的通知資料,及漢語拼音的陳致中安全卡,這份資料讓原本氣餒的邱毅似乎又活了過來,要助理與對方談所要的文件資料,包括陳致中辦理移民的正式文件,投資移民公司的證照,原版的社會安全卡等,沒想到對方一口氣要價20萬美元,雖然最後談到13萬美金,但已經軟囊羞澀的邱毅不得不放棄。 回顧2006年底這段過程可以發現,當時扁家對於邱毅能拿到扁家在美國資料相當訝異,很可能也是因為如此,2006年12月15日吳淑珍在法庭昏倒的那一天,陳致中才趕赴美國處理帳戶資料。也因為邱毅爆料讓扁家不得不將他除之後快,於是對於邱毅衝撞320高雄地院的案件加快審查的進度,終於讓邱在隔年的4月乖乖入監,暫時讓邱封了口。 這些爆料,讓邱毅不只花大錢,甚至招來牢獄之災,難怪在邱毅看到《壹周刊》報導的內容,重新再把當年的資料拿出來對比時,竟發現有九成以上相同,讓他有種往事不堪回首的感嘆,現在就只待特偵組證實,一旦證實,邱毅也決定跨海向大華超市追討500萬美元的懸賞,彌補一下當年的損失。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uesday, December 09, 2008 - 12:47 pm: |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8/2/4/1/100824186.html?coluid=7&kindid=0&d ocid=100824186&mdate=1210005747 扁家利用金改淘金 財團不得不低頭 2008-12-10 00 中評社台北12月10日電(記者 黃惠玟分析報導)台灣前“財政部長”林全昨天前往特偵組就二次金改相關案情進行說明,長達7個小時的應訊後,林全全身而退;陳水扁核心幕僚馬永成也在遭羈押30多天之後交保候傳。儘管這兩名扁在二次金改的重要旗手目前似乎已經沒事,但扁家利用金改的淘金行為,卻已經間接得到證實。 隨著二次金改相關案件的關係人陸續到案,揭開扁家利用金控公司怕被合併的心態,以恐嚇、威脅的手段讓金控財團不得不獻上“政治獻金”,再以官股銀行這塊肥肉當餌,讓財團想盡辦法搶食。因為,不搶食,自己的銀行很可能就會被當成肉,被別人給吃了的情況下,各財團只好使出全力力拼。 於是,開發金經營權之爭,扯出中信辜家二少辜仲瑩送了新台幣3億元到官邸,而當時的開發金董座陳敏薰則送了1億元,兩人還利用2004年的農曆年期間,先後進入官邸見吳淑珍。當時吳淑珍並不否認兩人曾經談到開發金經營權的問題。至於兩人都送了錢的部分,在這兩天新聞熱頭上,兩人並未否認就可以證實答案是肯定。 有趣的是,因為辜仲瑩、陳敏薰爭食開發金,使得辜仲瑩必須和林全喬陳敏薰的去處,因為給大華證券董座的位置太過明顯,也太過危險,最後才喬到 101董座這個“安慰奬”。其實,過去5年陳敏薰擔任開發金董座期間,開發金的董事會改選,陳敏薰所掌握的股權代表都支持辜仲瑩,就可以看出兩人的交情還算不錯,否則陳敏薰大可以利用中信金持股開發金不足,老是遭到“財政部”警告的情勢,來段“公主復仇記”。 就是因為了解官邸介入金改甚深,元大馬家在合併復華金時,才知道要心腹、元大證券董事杜麗萍到官邸送了2億元的現金,事前打點要官邸在這件合併案中高舉雙手。馬家兄弟為討好官邸,還曾經送了熱騰騰的台南碗粿給珍,讓珍感動莫名,直誇馬家二少懂事。據了解,為此吳淑珍還在復華金合併案中,訓斥了當時也有意分食的中信二少辜仲瑩。 其實,就二次金改來說,並不在於誰併誰的問題,而在於誰的管道對,下的功夫深。否則,以台新金合併彰化銀行的案例來說,簡直是以小吃大,且占有18%的官股,竟然坐視只有22%特別股的台新金,拿下過半的董事及監事,“財政部”為什麼獨厚台新金?這顯然是金改案例中最特別的案子,也是目前扁家到底有沒有介入此案的懸案之一。 第二個懸案待查的,就是國泰合併世華的案子到底有沒有送扁家錢?或是支應扁家成員在國泰世華銀行總行地下一樓的保險室費用?第三個懸案,就是富邦集團的負責人蔡明忠有沒有在什麼案子也送扁家錢? 算算整個台灣的金控集團都對扁家進貢,不過,最慘的就算是中信金插旗兆豐金失利了,事情發展至止,或許扁家會後悔,當時,就成全中信金併了兆豐金,即使發生紅火案,也得動用各種行政資源將事情蓋住。或許,中信金在這過程中禮數不足,才讓扁家人動怒,硬是要中信金吐出兆豐金吧!不管如何,這扁家在兩次金改的淘金術,讓所有財團不得不臣服,實在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newurl{http://www.worldjournal.com/wj-tw-news.php?nt_seq_id=1814901,http://www.worldjournal.com/wj-tw-news.php?nt_seq_id=1814901} 當時,扁家想給她更好的 扁曾電林全讓出大華證董座 林與辜家商量 決讓出101董座 2008-12-09 【記者羅曉荷台北9日電】陳敏薰取得101董座過程一波三折。據了解,當年陳敏薰爭取開發金董座失利後,扁曾在假日清晨親自打電話給當時的財長林全,命令林全讓陳敏薰當大華證券董事長。 由於大華證是開發旗下第二大子公司,此舉將使僅擁有開發金股權百分之零點幾的陳敏薰,坐收開發金三分之一江山,林全向扁解釋,這樣官股不但違背先前與辜家的承諾,還有圖利陳敏薰之嫌。但扁不聽解釋,強硬要求「就這樣辦」,林全不願配合,自此得罪總統府,間接使林全日後與金管會主委一職擦身而過。 據了解,由於陳敏薰與總統夫人吳淑珍交好,加上陳敏薰擁有開發金4席董事,辜仲 想息事寧人,也希望找個位子安頓陳敏薰,辜仲瑩與林全商量後,決定讓陳敏薰出任101董事長。 因此,101董座的位子,並非如外界所想的是由扁嫂指定給陳敏薰,扁家本來要給陳敏薰「更好的」大華證董事長;後來是林全與辜仲瑩商量後,才決定讓出對開發金「最不具殺傷力的位子」101董座。 據轉述, 陳木在向陳敏薰說明後,陳敏薰頗為驚訝,因為她的理解是總統府要她接大華證券。焦佑倫倒是爽快答應願讓出董座,但希望陳敏薰負責101的增資工作。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Friday, October 17, 2008 - 09:56 pm: | |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361790&id=840418&dcid=15 邓小平激动:如来两三个王永庆, 两岸事情就好办了 世界经理人 2008-10-17 17:19:08 1989年11月30日,王永庆在家人的陪同下从美国出发,先取道日本,后又经大连进入大陆。大陆高层领导对王永庆的到来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派专人赴大连机场迎接。王永庆一行到达北京后,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亲切接见。在当时,一切都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 1989年 行前准备会 王永庆在纽泽西别墅与台塑高层,热烈讨论。 王永庆的总体设想是投资70亿美金,建造一座年炼油1000万吨,乙烯70万吨的石化工厂,并自备电厂和远洋与内河运输船队,产品100%供应国际市场。 围绕这一设想,王永庆向大陆官员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大陆一方应向台塑提供一定数量的原油;二是双方以合资方式合作;三是由大陆一方提供可供建厂的土地。 另外,为表示合作的诚意,王永庆亲自选派当时担任长庚医院院长的张昭雄,与大陆卫生部门洽谈,并提出台塑愿向大陆捐献两座各3000张床位的医院。 但不管怎么说,王永庆自己的话以及有关其下属赴大陆考察的传言,实际上为他年底密访大陆埋下了一个伏笔。 之后,王永庆在其美国纽泽西州的别墅里,召开一次“行前准备会”。会议虽是在家里举行,但内容却十分严肃,台塑集团的许多高层人员都参加了,主题是分析讨论台塑的大陆投资计划。开会时,所有在场人士均热烈发言,详细提出了个人的看法,表达自已对公司前途的由衷关切。 王永庆在静听了各位干部的分析与建议之后,最后总结说:“过去国家的强弱,决定于她的钢铁生产量,但是今天的情况不同了,转变为决定于石化业,尤其是乙烯的产量最为重要,全世界都往这方面发展,因为它有带头作用。目前美国年产乙烯1600万吨,日本年产700万吨,中国大陆包括燕山、大庆等石化厂的总和约为100多万吨。第一步是,如果台塑在大陆的投资计划能够实施,那么整个集团乙烯年产量可达154万吨,整体产能将增加150%,同时还可带动许许多多的下游产业一同前往投资设厂,推动台湾石化工业在整体上实现转型”。 “第二步是,台塑将在大陆投资医疗事业。台湾的长庚医院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经验,不论规模或品质都是东南亚最好的,目前在台湾拥有四个大型的医学院区,带动了台湾医疗界的良性发展。因此我计划在北京、上海、福州、厦门建立四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医院,以长庚医疗院多年的经过经验,协助大陆提升其医疗品质及水准,然后再进行汽车工业的研发。因为中国大陆人口达13亿,土地面积超过960万平方公里,因此交通工具非常重要,我们希望台湾和大陆将来都可以逐步提高汽车的自制率,最终达到自行生产的目标。我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若能为整个民族做几件重要的事,这一生也算没有白活,就算血本无归,又何足惜之!” 12月 邓小平亲接见 邓说:如来两三个王永庆,两岸事情就好办多了。 1989年12月5日,大陆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决定亲自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会见王永庆。这位享有“改革开放政策总设计师”称号的伟人对王永庆的到来高度重视,同时心情也十分高兴。在邓小平看来,王永庆是大陆早就希望看到的台湾企业家之一,他甚至认为,如果能来两个或者三个王永庆,那么两岸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为了满足王永庆的要求,邓小平吩咐随行官员说,要配合王永庆,要和王永庆积极合作。当时,大陆“工作班子”在政府内部对于王永庆的到访和要投资的石化项目所便宜的名称代号是“1130工程”,而对外则一律改称“901工程”。前者的寓意在于纪念王永庆于1989年11月30日到访大陆;后者则在于纪念“海沧计划”于1990年1月开始商谈。 在女儿的帮助下,王永庆一口气陈述了大约十几分钟,他的主要思想是向大陆领导人表明台塑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方法,亦即:石化产业必须上中下游垂直整合,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参与国际竞争。其实,他的言下之意是说,台塑企业在岛内发展壮大的基础是因为有一大批下游企业,而如今这批企业纷纷赴大陆投资设厂,如果台塑不过来,恐怕时间久了就会失去这批厂商。 王永庆的“陈情”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大陆领导人。邓小平当场回应王永庆的要求,他说,为了配合台塑投资计划的实施,大陆将向台塑提供三个可供选择的建厂地点:福建海沧、湄洲湾和广东惠州。邓小平同时还建议双方先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并由大陆一方先拿出3亿美金作为该公司的资本金。经过协商,王永庆倾向把海沧作为未来建厂厂址。邓小平当即回答说,可以在海沧拨出一万公顷土地,同时为方便起见,可以成立特区的方式来推动台塑的投资计划。若是将来还有需要,也可以在与海沧毗邻的漳州,随时再拨出五千公顷土地作为配合。总之,大陆对于“海沧计划”将支持到底。 会见结束后,邓小平邀请王永庆共进晚宴。王永庆委托女儿王瑞瑜代为致词。王瑞瑜是王永庆与夫人李宝珠所生的第二个女儿,从小受过良好教育,既聪颖又美丽,讲一口流利的“国语”,代父致词时仅20多岁。王瑞瑜说,台塑是岛内最大的民营企业,已有30多年的经营历史,为台湾的石化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中国人,王永庆一直考虑的是,如何能把台塑的经验带入大陆,同样也为大陆石化工业的发展创造一片天地。 王瑞瑜的话赢得了全体来宾长时间的掌声,人们无不为宴会上弥漫的浓浓乡情而感慨万千。席间,邓小平转过身询问一旁作陪的大陆干部:“为什么不安排王永庆做一场报告?”在场的干部面露疑难地回答说:“王永庆此次访问大陆高度保密,如果安排讲座,难免会曝光。”邓小平挥了一下手说:“那就在保密的情况下讲吗!” 1990年 大陆行曝光 台湾政商两界风暴,一触即发… 三天之后,中央有关部委的负责人一起出现在钓鱼台芳菲苑报告厅,准备聆听王永庆的讲座。按照邓小平指示,讲座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天的王永庆西装笔挺,特意系了一条红色的领带,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了他内心的愉快和兴奋。一连数日的会谈虽然使他面露一丝困倦,但在场的人士也注意到,每每讲到关键之处,他的眼神总是会闪出光来。 由于王永庆讲话时的闽南口音特别重,同时还不时夹杂着一些英文单词。但是在女儿王瑞瑜的帮助下,总算让每一位听讲的人清楚地领会到他的心声。 1990年1月11日,王永庆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乘坐飞机离开美国,经香港飞抵北京。像上次一样,他的这次访问仍然受到了大陆最高领导人的热情接待。但是不巧的是,他的行踪在香港被台湾记者发现,并见诸于报端。可以想像,王永庆密访大陆会带给台湾政商两界何等的震撼! 对于王永庆构想投资计划,大陆方面工作班子遵循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指示,给予了他大力支持,有关方面欣然同意王永庆在海沧“经济特区”内兴建炼油厂,并提供廉价石油等优厚条件。 结束在北京的会谈后,王永庆开始在内地考察。他先后访问了广州、深圳、厦门等地,分别同各省市负责人频频会晤与交流。福建省厦门市政府对于王永庆前往投资十分欢迎。他们同意提供1万公顷土地,以每平方米5元人民币计算,相当于每公顷只有新台币1.6万元,且使用期限是70年。按照与邓小平商谈的内容,王永庆告诉厦门市政府,他准备在海沧斥资70亿美元,进行包括从炼油,到轻油裂解、石化中间衍生产品,再到塑胶二、三次加工,整合上中下游石化工业加工特区,还有自行供电的电厂、运输船队及银行金融体系规划,等等。至此,“海沧计划”的实施蓝图正式浮现,它与台湾六轻计划初期只提出设立年产45万公吨烯烃厂的情形完全不同。 王永庆密访大陆的消息被媒体披露之后,引起两岸舆论一片哗然。有人以调侃的口吻比喻说,王永庆在大陆打的这个喷嚏,使整个台湾都感冒了。 但是不管怎样,王永庆密访大陆一事在台湾还是引发了激烈争论。此时,他人虽在美国,但六轻计划一刻也没有停止。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台塑宣布放弃宜兰利泽工业区。此时,又有人将此与“海沧计划”联系在一起,不少人因此在报纸上发表评论说,王永庆的内地之行实际上是在寻求向台湾当局施加压力的筹码,以便于之六轻计划能在岛内顺利实施。 1990年6月,郝柏村取代李焕担任台湾“行政院长”。台湾政坛的变化,虽说是内部权利斗争的结果,但是在客观上,郝柏村的“强势”作风也给正在进行的“海沧计划”添加了诸多变数。 1991年 访台三巨头 王永庆一天内拜访“总统、经长与行政院长”… 12月6日,郝柏村在“行政院”会议上公开表示:“六轻一定要建”。郝柏村的话显示了台湾当局对王永庆六轻工程的重视与决心,这在台湾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随后,台湾“经济部”更下积极修改有关政策和法律,以配合六轻计划的落实,企图以六轻为典范,鼓励企业根留台湾。不久,台湾“经济部”就审查通过了台塑六轻的建厂计划,“海沧计划”的前景一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1990年11月,陈水扁等五位台湾“立法委员”在美国观摩国会议员选举期间,专程会晤王永庆。当问及他对于“六轻”的态度时,王永庆避重就轻,并没有直接答复。而当“立法委员”们督促他回台以安民心时,王永庆的回答也是不置可否。 到了1991年下半年,六轻计划初露曙光,云林县长廖泉裕热情邀请台塑去投资。而此时,《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已实施一年多,岛内投资环境已有明显改善。当年8月,台塑企业正式对外宣布六轻将建于云林县麦寮乡。如此重大的投资事项,自然少不了王永庆回台主持大局。为了从整体上统合台塑、南亚和台化三大公司的投资行为,并专职负责六轻专案的推动和即将到来的工程建设任务,王永庆决定成立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10月10日,王永庆回到了阔别近两年的台湾。第二天,王永庆便一回气拜会了李登辉、郝柏村以及“经济部长”萧万长。在台湾,能在一天之内临时安排与台湾当局三“巨头”会谈的企业家,王永庆是第一人。 王永庆此番回台,免不了引起台湾新闻界的轰动。接受采访时,王永庆对“海沧计划”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一方面,他认为在大陆投资的整体战略是正确的,对台湾未来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他认为海沧计划是否实施,取决于台湾当局态度。他说:“一些政治问题我不知道,也不能替台湾当局讲什么话,就只好不做。” 王永庆尽管不参与政治,但生活在高度政治化的台湾,任何事情都会与政治挂上钩。他的“海沧投资计划”备受企业界和台湾当局的关注,他不能不有所顾忌。另外,面对岛内复杂的政治形势与权力斗争,作为企业家,王永庆也就只能如此。 1992年 获大陆批准 朱熔基答应11项要求,王董再提100%内销。 1992年10月,大陆通知王永庆,其所提的十一项要求全部得到中央批准。11月5日,王永庆在北京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熔基及其它多位领导商谈有关事宜。 会谈一开始,朱熔基就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向王永庆表示,海沧计划可以全面依照计划推动进行。但不料王永庆却提出了产品要100%内销的要求,他说,海沧计划中有关产品市场的方向必须转换,当初允诺过100%产品供应国际市场,即以推展外销为主。但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将近三年,岛内外石化产业的经营态势及市场状况已经完全改变,因此必须从100%外销转变成100%产品供应岛内市场。由于当时大陆在政策上要求100%外销,以争取国际市场做为主要目标,所以对于转供内销自然兴趣不大,而且和政策也不符合。因此,当大陆官员听说必须100%供应内销时,马上就有人面露不悦。但为了说服大陆官员,王永庆接着又对要求100%内销的理由详加了一番说明。 王永庆一边与大陆展开积极协商,一边着手推动各项准备工作。其中,仅购买炼油及轻油裂解、人造纸厂,BP厂以及年产24万吨低密度聚乙烯厂等所涉及的核心技术等,就已经支付了2700万美金,如果再加上土地和聘请当地技术人员等费用,台塑为“海沧计划”首批共计支出人民币计达5亿元之多。 当然,王永庆也预计到,海沧计划已从原先的外销转变为产品内销经营架构,致使将来产销业务将涵盖整个大陆区域。内销、外销的转换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意味着王永庆的战略思路发生了调整:即进入大陆的原因由原来单纯的追求生产成本的降低转向以追求市场为主。当然,台塑若要在全国各地布局设厂,其全自动负荷及经营责任之沉重可以想见。另外来自岛内政商两界的压力也必定会使今后的路程坎坷崎岖,且前景仍难以预料。 11月6日的会谈成功,无论对于台塑还是大陆,都是一件大事。当日晚,李鹏总理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盛大宴会,招待王永庆一行,庆祝这次合作取得良好进展。大陆的工作班子也准备好了各种档等待签署。可就在这时,“郝内阁”对于王永庆的举动大为恼火,认为海沧计划带给台湾的“政治伤害比经济伤害大 ”,于是给王永庆下了最后通牒。 11月 郝三条出手 停止股票交易、冻结资金、限制人员出境,海沧梦碎… 郝柏村的“处置意见 ”,大致有三条:如果王永庆与大陆签署有关海沧计划的协定,那么“行政院”:一是责令有关部门停止台塑集团三个母公司(台塑、南亚和台化)的股票交易;二是责令相关银行冻结台塑集团的资金往来;三是限制台塑高层人员出境。此三条“处置意见”当中的任何一条都足以致台塑企业于死地。为了顾及台湾方面的过激反应,为了台塑的未来发展,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对几万名股东负责,王永庆无奈之下只得在征得内地方面的谅解后,决定暂缓签约。至此,轰动一时的海沧计划就此宣告夭折。 在以后十多年岁月中,王永庆多次感慨万千的回忆说:“所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当时一步之差,海沧计划未能推动实施,所造成的差异极为可观。当台湾众多加工业者感受到因为工资普遍提高,已经逐渐丧失国际市场的竞争条件,为了谋求持续经营,不得不将生产线外移往工资不到台湾十分之一的大陆地区,此一情形就像水往下流一样,完全不是人为力量所能阻挡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uesday, September 09, 2008 - 07:36 am: |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7/4/1/8/100741847.html?coluid=1&kindid=0&d ocid=100741847&mdate=0909112757 王作榮:馬英九做了令人難以理解的事 中評社台北9月9日電/前“監察院長”王作榮今天在台灣《聯合報》發表文章,針對台灣最近十分嚴重的經濟問題向馬政府提出六大解決大綱。他並抨擊馬英九上任後,很用了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人,做了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事,更高喊了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口號,然後又意外的自我爆破,而整個政府的運作,則除了馬、劉還有一些令人難以卒睹的所謂親民動作外,幾乎看不見政府的存在。 王作榮進一步指出,馬英九所有這些問題,都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對於馬政府的“博士內閣”,王作榮表示,根據他的觀察,台灣在朝在野,滿市滿野都是博士,其中99%都是半截博士—博而不士。這些博士可能博學(未必,馬就不懂民主政治與法治精神)但不是士。所謂士,當然有許多定義與條件,我只舉兩條常見條件:“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將這兩條合併解釋,就是“士必須要有廣博遠大的修養與見識,而又能毅然擔負起責任,採取行動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目標。”請問讀者,你們能在馬、劉兩博士或其他博士身上找到這些特質嗎? 文章指出,然而他們都是博士。博士要經過層層考試及格,而台灣的教育從孩提時起,就訓練如何考試及格升學,最後成為考試的機器,無論島內海外,台灣學生只要經過考試才能過關,便無往而不利,而對如何訓練一個士,則不曾想到過,也不曾經歷過,所以是博而不士的半截博士,也就造成了馬、劉這樣的人才,為“國”所用。 關於當前困局—停滯通貨膨脹的解決,很難。王作榮提出下列六大解決大綱: 第一,千萬不要對股市護盤,或採取令人難以理解的解救措施。股市現狀之形成,有島內外政經情勢,有長期、短期因素,有必然偶然因素,最重要的還有股民心理因素,十分複雜,不是簡單的護盤干預奏效的,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失敗。 第二,立即宣布採取財政政策。向“立法院”提出復興經濟特別預算,發行公債若干億,由“中央政府 ”主導,從事全省水利工程建設,及其他交通、電力、鄉村建設,打造一個安全美麗的台灣家園。另一方面,金融政策必須收緊,以防阻通貨膨脹。 第三,立即派密使與大陸談判,以民間對民間的方式,不涉及主權問題,實現全面經濟交往,形成台灣與大陸沿海地區,特別是閩浙地區的經濟塊區。雙方人民可自由來往,航空海運可直航。不會發生所謂木馬屠城的事,大陸現在要攻取台灣是輕而易舉的事,不會用詭計。 第四,立即運用台商建立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行銷管道,特別是青果、茶葉,很可能有花卉等農產品行銷管道,一如當年對日貿易措施,必須貨真價實誠實貿易。 第五,大陸名勝古蹟,名山巨川遍地皆是,台灣不能比,但台灣可利用氣候與海岸,建設休假勝地,吸引海外人士(包括大陸人)來台度假,亦須要貨真價實,不能敲竹槓,勝地衛生、安全、價格、服務必須嚴格管理。 第六,建設若干特殊園區,吸引外來投資。 文章最後指出,以上係短期措施。至於從三十、五十、百年觀點建設台灣的經濟社會規畫,請參看天下雜誌新近出版的〈走上現代化之路〉,至少馬、劉應各買一本,從頭到尾一字一句的讀一遍,先形成自己的概念,然後再找幾個書讀通了一點的通達學者從中擷取精華,增添一些新材料,提出一套台灣長期的發展遠景,立即著手建立制度,設立機構,切實執行(請看看大陸)。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hursday, September 04, 2008 - 10:48 am: | |
馬英九總統的「六三三」經濟政見「633」 (經濟年成長率達6%、 失業率降到3%、 年國民所得達3萬美元)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Thursday, August 28, 2008 - 08:47 pm: |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7/2/9/4/100729490.html?coluid=1&kindid=0&d ocid=100729490&mdate=0829002439 社評:洗錢惡罪 陳水扁觸犯國際眾怒 2008-08-29 中評社香港8月29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陳水扁及其家族參與國際洗錢的行爲令人髮指,尤其是作爲前台灣領導人,在任期間知法犯法,其行爲不可能見容於國際社會。當前,綠營政客要力保陳水扁及其家族,他們知道嗎?這樣做的結果,最終將毀掉台灣的國際正面形象,重創台灣的金融經濟,貽害無窮。 8月13日臺灣《壹週刊》獨家披露,陳水扁妻子吳淑珍在2006年底前,將一家四口——包括兒子陳致中、女兒陳幸妤的帳戶全部結清,通過兒媳黃睿靚及其家人戶頭,將3億元新臺幣(4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資金匯往島外,涉嫌洗錢交易。次日,國民黨“立委”洪秀柱揭露陳水扁的兒子陳致中與媳婦黃睿靚2007年先後從自身的新加坡瑞士信貸銀行及蘇格蘭皇家銀行的帳戶,匯入共約美金三千萬元於黃睿靚在美林瑞士銀行的帳戶裡,疑似洗錢,瑞士聯邦檢察署已下令查封帳戶公司財產,並透過司法互助請台灣協助調查鉅款來源。8月14日,陳水扁出面承認事實。 於是乎,一場巨大的陳水扁及其家族的國際洗錢案浮出了水面。就像龍捲風一樣,越捲越大,越捲越高,越捲越猛。何時休止,何時塵埃落定,目前看來都遙遙無期。 什麽叫做洗錢?按資料解釋,洗錢是指犯罪分子通過一系列金融帳戶轉移非法資金,以便掩蓋資金的來源、擁有者的身份,或是使用資金的最終目的。需要“清洗”的非法錢財一般都可能與恐怖主義、毒品交易或是集團犯罪、貪污腐敗有關。 我們不會誇大陳水扁及其家族之所以洗錢的目的是從事恐怖主義活動或者是販毒之類。但是“洗錢通常以隱藏資產來源為目的”這一點,陳水扁及其家族能否認嗎?完全不能的。大量的資金偷偷匯入海外帳戶,不就是要隱瞞資金、隱瞞所得嗎? 洗錢的典型的交易分三個過程,我們將之與陳水扁及其家族的洗錢手段一一對照,就可以使其原形畢露。 一、入賬,即通過存款、電匯或其他途徑把不法錢財放入一個金融機構。將大筆的金錢化整為零存入數個以他人名義開設的帳戶,這些帳戶彼此互不相關,之後再透過匯款、開立支票……等等方式轉入犯罪者的名下,由於每筆交易的金額不大,而且往往還透過跨國方式交易,甚至利用某些國家或地區可以開設保密帳戶或公司之便,使查緝困難。 陳水扁家族多年來匯款至境外資料沒有發現任何大筆資金匯出,那麽,其海外賬戶的資金來源必有銀行高層包庇或是利用人頭戶匯款、以及通過非法管道盜運,甚至就不是從台灣匯出,而是直接從海外獲取的資金。 二、分賬,也就是通過多層次複雜的轉賬交易,使犯罪活動得來的錢財脫離其來源。傳統方式洗錢的手法是利用國與國之間的“空間差”,將贓款從A國偷運出境到B國,也就是將犯罪收入所在地與贓款使用地分開來,由於法律不同,危險的贓款往往就變成了可任意揮霍的合法財產。 陳家資金由“荷蘭銀行”轉到“標準銀行”,再轉到“瑞士信貸”,透過新加坡、瑞士、開曼群島往返轉匯大筆金額的手法毫無疑問就是標準洗錢手法。 三、融合,以一項顯示合法的轉賬交易為掩護,隱瞞不法錢財。通過這些過程,罪犯就可把非法所得轉移並融合到有合法來源的資金中。利用假名設立數個公司,將犯罪所得透過這些公司虛假的交易,例如將不值錢的東西以高價販售給另一家公司,最後轉入犯罪者的名下,表面上看起來正當合法,實際上只是為了轉移金錢所做的假交易。 黃睿靚在瑞士的美林銀行帳戶有兩個,獲得資金後再匯入於開曼群島註冊的公司,然後再轉入瑞士的陳家賬戶。這就是典型的洗錢過程中的融合過程,也就是漂白過程。 對照如此經典的洗錢解釋,陳水扁及其家族的做法有何不同?沒有!堪稱絲絲入扣,沒有一點走樣。瑞士聯邦檢察署下令查封帳戶公司財產,並透過司法互助請台灣協助調查巨款來源。當然不會是因爲心血來潮,當然是因爲陳家洗錢促動了國際反洗錢組織的神經,踩到了紅綫。 英國資金、總部設在香港的財經專業媒體“亞洲金融雜誌”(FinanceAsia)對此洗錢案進行了分析:黃睿靚2007年2月在美林銀行瑞士公司開設兩個戶頭,瑞士信貸新加坡公司一匿名戶頭再向此二帳戶各匯進兩千一百萬美元與十四萬美元。三個月後,美林幫黃睿靚在開曼群島開設一家 “Bouchon”公司,然後把這些錢全部匯到這間紙上公司的戶頭。“亞洲金融”指出,私人銀行的基本訓練就是要“認識客戶”,特別要提防政治敏感人物(PFP)。亞洲因貪腐猖獗,來自亞洲的PEP要開戶非常難。黃睿靚夫妻兩人都無業,卻能匯入鉅款,美林似乎沒調查金錢來源。最令人驚訝的是,美林甚至協助黃睿靚在開曼群島註冊了Bouchon公司,這是由美林(開曼)公司設立的委託公司(nominee company)。這種公司藏匿了持股人的姓名,由美林旗下的兩家公司分別擔任Bouchon名義的股東及董事,而且Bouchon登記的辦公室所在地就 是美林在當地的公司,美林負責Bouchon所有公司行政及業務。一名在開曼群島執業十多年的律師表示,這種委託公司在開曼群島相當罕見:“最近十年我從未見過類似案例。”一名銀行界人士分析:“整個計畫似乎準備將陳水扁家族成員各個帳戶的資金彙整到Bouchon的名下,公司在書面上由美林控制,其實是陳家掌控。” Bouchon對外的股東就是美林,扁家若透過Bouchon公司投資或購置產業,能夠讓任何一位和Bouchon交易的人安心。 任何專業人士,面對陳水扁及其家族如此大膽的洗錢手段,都會吃驚的。 陳水扁及其家人國際洗錢一旦被認定,就是觸犯了法律,也觸犯了國際社會的衆怒,罪不容赦。據估計,目前世界洗錢數額高達15,000億至 28,000億美元。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洗錢總額甚至超過政府預算,並最終導致政府對宏觀經濟失控。國際洗錢已經像毒瘤,或者像癌細胞一樣,嚴重侵襲世界經濟的肌體。陳水扁及其家人參與國際洗錢,不是“毒瘤”又是什麽呢? 國際洗錢犯罪有什麽危害?陳水扁及其家族洗錢又將如何影響及危害台灣? 其一,洗錢是通過金融體系完成的,所以它影響金融的健康發展,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也產生極大的破壞作用。商業銀行是靠信用立足的,信用是其 “生命線”,若商業銀行為洗錢分子所利用而被揭露,公眾就將對該銀行甚至整個銀行系統的信用產生質疑,那將嚴重動搖銀行的信用基礎。 陳水扁及其家族參與國際洗錢,首先被質疑的就是資金來源,不可避免要與台灣大金融機構掛鈎,也不可能不牽涉到“二次金改”問題。陳水扁洗錢案最終將徹底禍害多家金融機構。 其二,洗錢的資金流動無規律可言,往往會加劇金融市場動盪,甚至引燃金融危機的爆發。 陳水扁洗錢案爆發以來,台北股市金融股令投資人看得“霧煞煞”,陳水扁洗錢案勢必重創台灣金融市場,危害必然發生。這就是陳水扁洗錢的罪果。就算陳水扁洗錢數額不足以動搖台灣金融市場,但是惡劣的影響如果不遏止,台灣洗錢黑潮不可能遏制,終有一天,台灣會列入國際洗錢黑名單,損失巨大。 其三,犯罪組織的洗錢一旦成功,犯罪活動就越發猖獗,對社會的破壞範圍、破壞程度也就更大更深。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來說,洗錢往往造成大量資金外逃,危害金融穩定和安全。洗錢總是與各種犯罪緊密聯繫在一起。 陳水扁及其家人國際洗錢的罪行如果不被揭發,不被處理,不被凍結。龐大的資金最終可能禍害台灣的政治。其禍害有:一,陳水扁有黑錢就有實力,就能繼續參與或組織非法的對台灣不利的政治勾當。二,陳水扁有黑錢就可以繼續綁架民進黨,挑撥台灣的政治矛盾,陷台灣於苦海無法自拔。三,陳水扁有黑錢就可以繼續腐蝕拉攏政客,催生新的黑金政治,破壞台灣政治生態。總之,陳水扁有黑錢就一切都有可能。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Monday, April 28, 2008 - 08:38 am: | |
http://news.ifeng.com/taiwan/1/1/200804/0428_2937_511203.shtml 缓和两岸融冰? 马英九用赖幸媛下险棋 2008年04月28日 台海网4月28日讯 两岸、“外交”属“总统”权限,在“外交”系统起用欧鸿炼,显示扁政府的“烽火外交”将彻底改弦更张;但赖幸媛接掌“陆委会”,让不少人跌破眼镜,蓝营内部相当错愕,立即激起强烈反弹,马营为了平衡省籍及党派色彩下的这着棋,恐成两面刃。 据联合报报道,马萧治岛理念的轴心在拼经济,拼经济的第一把锁匙在两岸关系上。但两岸政策的松紧拿捏,并非全然操之在我,且近日蓝营高层密集登陆访问,赖幸媛出线原有缓和两岸政策过热的作用,就如萧万长所言“冰山融太快会有洪水”;但赖幸媛及其背后的李登辉,独派色彩极鲜明,这帖猛药会不会延缓了两岸冰山融解的速度,甚至“再度结冰”,值得后续观察。 马一向服膺钱复所说的“大陆政策是外交政策的上位政策”,背后意义即是:马萧藉由“外交”休兵寻求两岸和解的契机,却不代表两岸关系即将全面开放,或许“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比较贴近马萧的思维脉络。 换言之,由于内定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与对岸关系匪浅,加上蓝营高层最近密集登陆访问,容易造成给外界“两岸就此一帆风顺”的错误印象,赖幸媛接掌“陆委会”,是为两岸关系预设防火墙或安全瓣。 精确来说,赖幸媛坚持台湾“主权”立场,未来两岸复谈时,江赖分掌海基会、“陆委会”,马营希望两人分属鹰鸽两派、互为犄角,进退之间应能充分诠释马萧两岸政策,在“守护台湾的利益”与“创造台湾的出路”取得平衡,两岸绝非单纯的零和关系。 不过,“陆委会”是两岸决策机构,必须肩负跨部会协调整合任务,包括内定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国安会”秘书长苏起都可上达天听,倘若三方角力,恐将导致令出多门,而以江丙坤等人在国民党内的资历,非赖幸媛能望其项背,届时“陆委会”恐难对海基会再下指导棋,以往的海陆大战若再度登场,将不利两岸政策的布局。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aturday, March 22, 2008 - 08:07 am: | |
1号 谢长廷、苏贞昌 得票总数: 5,445,239(41.55%) 2号 马英九、萧万长 得票总数: 7,658,724(58.45%) 各县市得票数 县市 票数 得票率 台北市 593,256 36.97% 高雄市 440,367 48.41% 基隆市 72,562 32.27% 新竹市 79,634 35.30% 台中市 226,751 38.26% 嘉义市 72,442 47.61% 台南市 216,815 49.29% 宜兰县 123,700 48.58% 台北县 867,205 38.95% 桃园县 379,416 35.36% 新竹县 73,178 25.98% 苗栗县 92,795 29.01% 台中县 353,706 41.16% 南投县 109,955 37.97% 彰化县 309,134 42.41% 云林县★ 199,558 51.53% 嘉义县★ 166,833 54.44% 台南县★ 354,409 56.15% 高雄县★ 373,900 51.41% 屏东县★ 249,795 50.25% 台东县 29,714 26.68% 花莲县 40,003 22.52% 澎湖县 18,181 42.07% 金门县 1,710 4.87% 连江县 220 4.84% 2号 马英九、萧万长 得票总数: 7,658,724(58.45%) 各县市得票数 县市 票数 得票率 台北市★ 1,011,546 63.03% 高雄市★ 469,252 51.59% 基隆市★ 152,327 67.73% 新竹市★ 145,930 64.70% 台中市★ 365,979 61.74% 嘉义市★ 79,713 52.39% 台南市★ 223,034 50.71% 宜兰县★ 130,951 51.42% 台北县★ 1,359,129 61.05% 桃园县★ 693,602 64.64% 新竹县★ 208,445 74.02% 苗栗县★ 227,069 70.99% 台中县★ 505,698 58.84% 南投县★ 179,630 62.03% 彰化县★ 419,700 57.59% 云林县 187,705 48.47% 嘉义县 139,603 45.56% 台南县 276,751 43.85% 高雄县 353,333 48.59% 屏东县 247,305 49.75% 台东县★ 81,668 73.32% 花莲县★ 137,604 77.48% 澎湖县★ 25,037 57.93% 金门县★ 33,384 95.13% 连江县★ 4,329 95.16%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March 12, 2008 - 11:32 am: |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5/9/0/7/100590730.html?coluid=7&kindid=0&d ocid=100590730&mdate=0313002354 社評:李登輝佩服胡錦濤 化兩岸千風 根據轉述,他與黃光國長談時,還吟頌了一首日本歌謠,“千個風”,“請不要佇立在我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沈睡不醒,化為千風 我已化身為千縷微風,翱翔在無限寬廣的天空裡。”以歌詞來比喻他的心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3 00:25:26 中評社香港3月13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中評社昨天的獨家報道,披露了李登輝的最新政治思考,李登輝在大選之後搶佔台灣政黨政治乃至兩岸關係制高點的心態,躍然紙上,堪為玩味。 中評社發自台北的報道說,322大選戰況激烈,馬英九、謝長廷最近都分別向李登輝請益尋求支持,但據了解,李將維持其高度,選前不會表態支持對象。但李私下向友人評估,馬英九將贏得這場選舉,得票率會比謝長廷多10%。 由此看來,李登輝為謝長廷站臺的可能性基本排除。李登輝的基本判斷是:一,謝長廷不可能贏,民進黨必然丟失政權。二,馬英九大贏,國民黨執政的可能性大增。由此,李登輝的基本對策是:一,不出來為哪一個候選人站臺。二,不為謝長廷站臺其實就是幫助馬英九。李登輝這樣做的基本目的是:一,佔據政治制高點,選後成爲藍綠不得不尊重的人物。二,實助國民黨,馬英九贏後必借重自己的作用。 其實,李登輝的最大心願不僅僅是停留在台灣的政黨格局中,他對兩岸關係有新的思考,中評社的獨家報道中透露無遺。 中評社獨家報道說,李登輝上周五會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民主行動聯盟召集人黃光國,對兩岸未來發展提出諸多看法。李登輝首先澄清,他從未主張“台灣獨立”,認為兩岸一定要各退一步,台灣要找到出路;他也高度肯定中國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認為胡主席很有智慧,是台灣可敬的對手。李登輝也抱怨,他執政時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被誤會得很厲害,他如果主張“台灣獨立”,就不會加上“特殊”兩字,也不會設“國統會”,訂定“國統綱領”。他是有些主張獨立的朋友,但他本人從未主張台獨。 在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登輝政治心理的重大變化: 第一,胡錦濤近些年來制定的對台政策措施,對台灣影響很大,基本掌握和佔據了兩岸關係的最關鍵、最高點,導致“台獨”思潮迅速從頂峰滑落。對此,作爲長期從政的李登輝不得不佩服,不得不感慨萬千,而且,暗示出他對胡錦濤的許多對台政治主張,未必是反對的。 第二,李登輝再次否認自己的台獨立場,而且是在大選前夕亮出自己的非獨觀點,充分説明他已經認識到:一,台獨確實是不可行的。二,台灣不可能離開兩岸關係而獨自存立。三,自己有必要轉變方向、澄清誤解。李登輝能夠這樣反思,勇氣可嘉,來之不易。 據知,黃光國當時向李登輝表示,“北京中國”以及“台北中國”中間都沒有逗號,不同於“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可以稱之為“一中兩國論”,也是“一中各表”、“一中兩憲”。對外,台灣還是“中華民國”,大陸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根據轉述,李登輝認為以“北京中國”、“台北中國” 來解決兩岸僵局,不失為好方法,也同意用這種方式來承認“一中原則”,認為兩岸不能僵下去,台灣一定要找到出路。 這一段文字真是可圈可點的。李登輝超越選舉、超越台灣政黨、放眼兩岸的政治胸襟赫然開朗,展現在兩岸面前。 由此可知,李登輝的政治思考中已包含如此幾個因素:一,不反對為解決兩岸關係的難題尋找新的思路。二,不反對圍繞“一中原則”尋找兩岸最佳的結合點。三,不反對放棄極端的台獨意識。 如果上述結論是成立的,那麽,一個新的李登輝可能會在選後站立在兩岸之間,扮演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政治角色。 但是,做出這樣的結論是否為時過早,過於樂觀,過於盲目呢?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沒有李登輝最後的言行的驗證,誰也不敢肯定的。李登輝也很難有自我,在内外壓力的交迫下,李登輝常常處在身不由己的位置上。 中評社的獨家報道稱,對於李登輝沒有站出來挺綠,被好友、獨派大老辜寬敏批評為投機政客,李登輝相當沮喪。根據轉述,他與黃光國長談時,還吟頌了一首日本歌謠,“千個風”,“請不要佇立在我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沈睡不醒,化為千風 我已化身為千縷微風,翱翔在無限寬廣的天空裡。”以歌詞來比喻他的心境。 這一首日本歌謠,更是毫無隱瞞地表露了李登輝矛盾的、自責的、痛苦的心態。 “請不要佇立在我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這一句歌詞,不是完全表達了李登輝的願望落空、理想不再、失敗悲情滿懷的痛苦心情嗎?台灣政治千帆已過,李登輝的歷史地位何處可以尋覓?在那裡?又不在那裡? “我沒有沈睡不醒,化為千風”。這一句歌詞,又説明什麽呢?李登輝期盼自己的政治主張能夠影響台灣政治進程,至少要達到精神不死的境地。即使在未來,身軀不再,精神卻能長存。“化爲千風”,人非人、風非風,唯有精神如千風。然而,按目前的狀況來看,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如果沒有新的開拓,已不可能。 “我已化身為千縷微風,翱翔在無限寬廣的天空裡”。這一句歌詞,盡顯空靈。從積極的角度來看,是拿得起放得下,自我排遣。從消極的角度來看。則是萬事皆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從最高的境界來看,是精神與自然融為一體。從平民世俗的感覺來看,則是一事無成,隨風而去。 我們完全理解, 但是,如果李登輝在最要緊的政治關頭,使勁一搏,把台灣拖離險境,為兩岸和平出一把力,展望未來,又何須悲泣,又何愁不可化作沐浴兩岸的千縷微風!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June 13, 2007 - 10:00 am: | |
http://editorland.chinatimes.com/peng/archive/2007/06/13/3969.html 上場才是硬道理 2007-06-13 彭蕙仙 中國經濟崛起,錢多,影響力也變大,有金磚四國,有G20,有東協加三 …侷促一隅的台灣則一籌莫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外交受挫、經濟走低、消費力弱,因而,人民的信心和自我感覺也日低一日;相較於對岸、或者鄰近亞洲國家,很多人都注意到台灣是個負面情緒過多的地方,整個社會處於一個「走不出去」的煩悶中。 但問題真的無解嗎?也許我們應該回到問題的原點。 台灣不是有所謂的「經濟奇蹟」嗎、不是曾是「亞洲四小龍」的一個嗎?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的相對位置開始有了變化? 中國大陸去年曾推出一系列影集《大國崛起》,12集影片探討近500年來,9個世界強權崛起的過程,總結這些國家的成功因素是「歷史的機遇」和「人的反應」,一個國家站在歷史的浪頭上還不夠,還要那個國家的人、特別是有權力決定國家方向的人,做出對的決定。人們愛看成功的故事,所以大國崛起特有賣點;然而,歷史的機遇若未能有國家領導人正確回應的配合,其結果往往也就呈現了歷史發展過程中另一個版本的故事:痛苦與羞辱、甚至於「走向衰微」;近20年來的台灣變化,正提供了一個這樣的經驗與教訓,說明了,沒有準備好的自我意識與盲目爭鬥,蘊藏著什麼樣的危險。 李登輝帶領台灣轉大人失敗 李登輝執政時期無疑是台灣「轉大人」能不能轉成功的分水嶺,台灣好像一個青少年走到成長的關鍵時期,吃對補品、生活方式正確,轉大人成功,一下子身量就可以拔高、體型就變得壯碩,或者,女孩子就出落得姿態動人、婷婷玉立,有板有樣。 很不幸,台灣在轉大人時期出現的卻是像李登輝這樣史觀偏狹、心胸窄小、眼光短淺的國家領導人,首先就錯過了歷史的機遇──中國崛起所創造的新秩序,以及,台灣在這個新秩序裡所能夠佔到的位置。台灣在無能無知的政治領導人催生下,迸裂出可怕的激情激越:自尊的認知機制一旦在感性的層面啟動,就像一列很難回頭的列車,只能一路狂奔。 更不幸的是,接續李登輝的是人格條件、能力條件更差的陳水扁,台灣一路往山窮水盡走去,為的是一個謊言、甚至於一個泡沬──沒有實力的逞強最終只能換來一場又一場的鼻青臉腫;台灣如果是大雄,對岸中國就是技安,但是,多遺憾,我們沒有哆啦A夢,只有綿綿不止的白日夢。 台灣邦交國數目一個一個減少,或許是不幸,但其中也隱含了一些機會、讓我們認識新遊戲規則的機會──從前我們還嚷嚷著用金錢買不到友誼啦之類的話,如今台灣連花錢的能力也快沒了;然而,非到如此絕境,不能靜下心來思考:我們還有沒有別的門道呢? 好像一個花花公子老是仗著年輕俊俏的外型得意獵豔,終於體衰力竭,紅粉不再;一開始,或許他會自艾自怨,說隔壁的新興帥哥搶走風華,顧影自憐一陣子後,逼得他得好好想想,自己還有其他的本事、優點沒有。這一思索,也許就有活路了。 中國也在轉大人 要走出一條新的路,就是要認清現實,盤點自己的實力。而實力是動態的變化。中國現在是大國,而且是個還沒有建立責任感、還沒有找到平衡感的大國,這樣的大國非常危險。 而,台灣在轉大人中建立自信,中國何嘗不是。但中國是吃了一堆補藥的老青春,自知過往耽誤了生長期,如今卯起來拚發育,金光閃閃卻也殺氣騰騰;台灣是服用了一堆瀉藥的少年白,年紀輕輕就已歷遍繁華,趾高氣揚把自己搞得未老先衰。這樣的兩種轉大人,該如何相遇呢? 首先,這是兩個不同的人,這是可以確定的事;其次,中國是大國,台灣是小國,兩國實力相差很多,這也是事實;中國像是身量快速成長、靈魂還沒有跟上的楞小子,輕易冒犯不得,因為他很容易被激怒,而他的力氣又已經夠大,輕扁一頓就能讓人吃不消,何況有人整天繞著前後討打。 第三,這世界固然弱肉強食,但大國小國仍然可以有不同的生存方式,重點是小國不能效顰大國樣式,台灣不要再整天自以為是舞台上的主角,走兩下台步,人家都會屏息以待;現在的狀況是,就算陳水扁撒野,人家也正眼難得一瞧,就是說,你去一哭二鬧三上吊吧,周邊無事自己 high而已。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台灣與中國互動的國際演出模式經歷三個階段:一,台灣自稱漢賊不兩立的史可法時期;二,呼天搶地,整天哭訴被欺負、要驗傷的曹七巧時期;三,現在,門前冷落車馬稀的金大班最一夜時期, 「此刻該向他告別」,向誰告別?向虛擬、虛妄、實踐不了的自尊自大告別。 張忠謀說台灣從來不是核心,何來邊緣「化」的問題,誠哉斯言。這個世界本來就只有少少的核心,大多數的國家都是邊緣,我們不必把台灣想得太偉大,這樣,也就避免了把台灣想得太可憐,掂掂自己的斤兩、實事求是。對於這個世界,台灣應先求實質參與,不必計較名字的露出度,不必計較排名。 真的不要用「台灣」這兩個字來限制台灣;對我們來說,目前的答案是:「上場」才是硬道理,名字不是; 只要演出夠精采,總有自己的15 分鐘;一開始就跟大牌比排場,會連上場的機會都沒有,遑論其他。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7/06/others070601za.html 亚洲飞龙在天 只有台湾还在睡 (2007-06-01) (联合早报网讯)据中国时报报道 美国商会昨日发表白皮书直指:碍於贸易限制及政治牵绊,台湾的竞争力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末!美国商会表示,两党总统候选人尚未提出任何有利於台湾基本面的政见,若台湾再不进步,将会有大麻烦,「台湾迟早被孤立在全球供应链之外」。 美国商会昨日发表二○○七年白皮书,报告中表示,无论从经济成长率、失业率、国内消费水准及国家基础建设等投资,台湾都落後其他三条成熟的龙。美国商会表示,香港、新加坡、南韩都陆续兴建世界级基础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提升法治规范、改革税赋制度等,希望以成熟经济体的特质吸引外资。 政治重於经济 民意抛在脑後 美国商会执行长魏理庭(Richard Vuylsteke)说,「台湾在吃喝玩乐上是个很棒的地方,但却是很难作生意的地方」,由於法规限制重重,政治议题永远比经济重要,政府已经失信於民。因此,他呼吁「台湾政府要重视民意」,别再流於贪渎、不法及毫无意义的口水战。 连续十五年提出白皮书的美国商会,去年提出产业、法规、投资环境等六十八个议题中,只有四个关於保险法规的建议被采纳,其余意见「没有进展」,但美国商会仍坚持每年都要提一遍,希望哪一天能唤醒「沉睡的小龙」。 追不上港星韩 中印越正崛起 今年的白皮书指出,香港跟新加坡早已是真正国际化社会的典范,而南韩在一九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後,追求各项改革,甚至在二○○二年起经济成长率超越台湾,成为全球第九大经济体,今年四月,南韩又和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而中国、印度、越南等亚洲新兴经济体也快速的崛起中。 美国商会强调,台湾应尽快针对政治恶斗、法规不透明、两岸直航及台美经贸协定等议题展开改革,才能有效振兴台湾经济。魏理庭表示,如果不这样作,「台湾迟早被孤立在全球供应链之外」。 随着明年总统大选将至,魏理庭指出,「这分白皮书就是要献计给两党总统候选人」,虽然台湾还有许多资产可维持经济成长,但要赶上其他国家就必须看政府是否有意愿解决根本问题,「两党候选人应回到基本面,否则台湾有可能会更糟」。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June 13, 2007 - 09:58 am: | |
http://gb.cri.cn/12764/2007/06/08/2685@1625171.htm 李登辉在日本认贼作父 特约记者 李杰 殖民台湾杀人贩毒 却被称为“精神导师” 最近几天,年老体弱的李登辉还在日本折腾,用尽种种“演出”来吸引眼球。6月1日,李登辉在日本接受了所谓的“后藤新平奖”,并声称后藤新平是他的“精神导师”。对此,岛内媒体给他的评价是“认贼作父”,因为后藤新平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参与头目之一,曾杀害过1.2万台湾民众。 后藤杀1.2万台民众 李登辉这次到日本,除了走一趟作家松尾芭蕉笔下的“奥之细道”,主要是去领取第一届“后藤新平奖”,并发表“后藤新平与我”的演讲。李登辉称对获奖感到“光荣”。但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说,“台湾人可能会发现自己无法分享李登辉的欢悦”。连李登辉的老朋友、“台独”大佬辜宽敏都看不下去,直接说是“不必、也不适合”。 为什么岛内民众会如此反感,这位李登辉新的“精神导师”到底是什么人呢? 后藤新平是参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头目、台湾日据时期的统治者。1898年到1906年,后藤新平担任台湾民政长官,最大“功劳”是“消灭台湾抗日义勇军”。 刚刚上任时,后藤新平向抗日义勇军领袖承诺,划定界线互不侵犯,使抗日义勇军失去防范。在义勇军领袖死后,他称只要义勇军交出武器,就可以重新回家种田,既往不咎。结果在“归顺”仪式上,当义勇军交出武器后,日本官员即退场,而由埋伏的日军以机枪扫射,扫射完再执长刀入场,有存活者一律劈杀。史称“归顺式惨案”。 离开台湾后,后藤新平在《日本殖民政策一斑》一书中写道,自己在1898年至1902年5年间,诛杀台湾民众1.2万人。后藤新平的治台“政绩”除了“剿匪”,还“皇恩浩荡”地允许台湾人抽鸦片,并在岛内制造鸦片赚台湾人的白银;同时将鸦片走私到大陆,毒害大陆人。 媒体批李贪婪愚昧 就是这样一个杀人魔王,到李登辉那儿却成了“精神领袖”,还给后藤新平贴金说,“若没有后藤新平,台湾就像非洲一样落后。” 此言一出,岛内舆论一片骂声,台湾《中国时报》发表社论说,只要稍稍审视后藤在台湾的活动,都不难发现,他的作为,仅是为日本帝国主义抢夺利益和扩张侵略服务而已。譬如,后藤在台8年多,虽建立了医疗、卫生及户籍调查系统,并引进制糖技术。但这些措施许多是殖民政权为掠夺本地物资便利而采取的。社论进一步指出,“后藤新平会”在后藤死了78年后才想起要设个奖,并颁给李登辉,实在是“因人设奖”。 据媒体报道,李登辉下一步的“表演”是参拜靖国神社。岛内媒体写道,“这趟朝拜之旅,只是愈发暴露这位退休老人心理上的贪婪与愚昧。李登辉不妨再想想他是台湾的英雄,还是日本的小丑?”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Friday, May 25, 2007 - 02:43 am: | |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7/05/23/MW-740367.htm 虎父無犬子鐵腕郝龍斌 2007-5-23 【大公報訊】據台灣媒體二十二日報道:上任五個月的台北市長郝龍斌,在這一次中正紀念堂的正名風波,用鐵腕手段拆除布幕,還把凱道加註成反貪腐廣場,令人刮目相看。過去郝龍斌曾經說,自己受到父親郝柏村的影響很大,生長在軍事家庭。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塑造出郝龍斌強硬不屈服的個性。 一聲令下,台灣民主紀念館布幔,拆!不滿扁政府老想搞正名,北市府把凱達格蘭大道改成反貪腐民主廣場,台北市長郝龍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擺明了要和扁政府鬥。 郝龍斌指出,「任何一個公務員如果有毀損我們暫定古蹟的行為,他的刑責加重二分之一。」上任才五個月,就遇到高度政治敏感的議題,郝龍斌態度強硬,正面迎戰。 過去擔任環保署長,郝龍斌曾雷厲風行地實行限塑政策,即使塑膠業者強力反彈,但郝龍斌毫不退讓,這樣的行事風格,不禁讓人想起他的父親,前「參謀總長」郝柏村,只要看看郝總長對郝市長的期待,就不難看出。去年十二月,郝柏村這麼說,「市長是工頭、領班,全市市民的領班,一切以市民為念,把市民的一切當作家人一樣關心。」 虎父不希望有犬子,郝龍斌也不止一次說過,自己受到父親軍事背景影響相當深,相較之下,前市長馬英九從過去紅衫軍或泛藍府前集會遊行,處理態度則比較委婉,市議員認為郝龍斌夠強硬。國民黨市議員王浩指出,「馬市長大概會比較委婉一點,郝市長的表達方法比較直接一點。」然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政治議題也會不斷增多,郝市長的強硬,恐怕要面臨更多的挑戰。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5/forum_tw070524a.html 郝龙斌迎战民进党的启示 (2007-05-24) 最近,在台北的政坛上发生了令人震撼的事件:台北市长郝龙斌和民进党“杠”上了,由于民进党意识形态挂帅,“去蒋化”搞的如火如荼,竟然在违背法律的条件下,悍然将“中正纪念堂”改为“台湾民主纪念馆”。郝龙斌没有屈就于民进党的淫威,拿起法律的武器有力的回击了民进党的嚣张气焰。让台湾人的眼睛一亮,泛滥民众更是吐了一口埋在心中长久的怨气,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郝龙斌好样的!郝龙斌给国民党打了一针强心剂,郝龙斌的声望也因此大增,好评不断。 我认为,郝龙斌确实是好样的,如果按照此势头发展下去,有可能发展威国民党的新的“领头羊“,甚至将来可能问鼎台湾的“总统”! 郝龙斌的所作所为,值得深思,国民党应该好好研究研究,有好多的启示可以借鉴,用来对付腐败无能的民进党。 (1)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到了选举的时候,民进党总将“本土”、“正名”、“制宪”作为手段,骗取选票,最近又积极将“去将”为诉求,意图将“去蒋”作为选举的“吸票机”。民进党如火如荼“去将”等一系列行为,国民党没有拿出有效的办法进行还击,让泛滥支持者感到憋气。郝龙斌采取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的办法进行解套,大快人心!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系教授赖世刚在《联合报》发文称赞郝龙斌之举是明智的做法。研究结果表明,囚犯在困境困境时所采取的策略包括忠诚、报复、以牙还牙以及随机策略。忠诚策略类似不抵抗而一味讨好的策略,报复策略指的是一味地对抗不合作,以牙还牙类似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随机策略则为以随机的方式采取合作或对抗的行动。实验或数学分析表明,以牙还牙是最佳的策略,它将使得玩家的预期报酬最大化。过去国民党对付民进党的方法就是忍让或者反对,丧失了很多的反击的机会,如今台北市政府为了反制民进党在“中正纪念堂”改名上凌驾法律正当程序的政治操作,将凯达格兰大道命名为“反贪腐民主广场”,给了民进党一记回马枪,杀的多么漂亮,今后国民党对付民进党的策略之一就是针锋相对,以牙还牙,这是胜利的法宝,不能丢掉,郝龙斌作为再次证明的词方法的正确性,要研究和借鉴。 (2)有理有节,进出有据 郝龙斌这次出手,有理有节,进出有据,让民进党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为了对抗民进党对“中正纪念堂”仇视,郝将“中正纪念堂”昝定为“古迹”,通过相关的法律进行保护。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和民进党起舞,将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策略,如果没有将“中正纪念堂”昝列为“古迹”,这次应对民进党就棘手得多,没有依据采取强硬的措施。这给我们的启示,对付民进党,要用法律的绳索将其套死,尽管民进党在法律面前不断地耍流氓,但耍弄法律毕竟让他们失去道德的正义,人民会认清其真面目。对待其“正名”、“台独”等,应该理直气壮地举起“中华民国宪法”与之进行斗争,选举选的是“中华民国”“总统”如果不承认”中华民国“,就没有资格选”总统”,应该用法律来制约民进党胡来,展开有理有据的斗争,对其进行讨伐,是国民党生存所必需的。只用嘴皮子监督不廖民进党,必须采取行动。应该指出,现在法律也被民进党践踏,民进党“黑手“也伸进检查和法院,必须揭露。如果国民党不想用”暴力“的手段推翻民进党的统治,也只能用法律来讨公道。 (3)战略清晰,战术细腻 看看郝龙斌的声明,就会发现,郝龙斌对抗民进党政府是从战略层次上进行论述,既说明了自己的正当性,又从另一个侧面将扁政府打进“监牢”。郝龙斌在采取强制的措施后发表了严正的声明,首先,这件争议的本质,并非如某些人矮化的拥蒋、反蒋层次,而是在于民主价值的守护,以及对程序正义的尊重。中正纪念堂是否改名,民主社会可以理性探讨,必须遵守法律程序的规范,我们反对以假民主之名,行违法之实的新威权巨灵,摧残了得来不易的台湾民主。作为台湾民主价值的信仰者及守护者,不管“中央政府”如何阻挠,我们别无选择必须以市府的力量依法来捍卫台湾的民主法治。这不但只是执行文资法与否的层次,更是为了捍卫我们大家共同珍惜的民主成果。其次,看到揭幕当天持正反两派意见的民众发生肢体冲突,心中感到无比地沈痛。任何具备仁爱之心的政治领导人眼见人民之间的冲突,都理当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努力消弥既有裂痕,而非如何扩大冲突、收割政治利益。根据民进党中央公布的民意调查,有高达百分之六十四的受访者反对将中正纪念堂改名,认为会引起族群对立和政治争议。我们不希望在野的民进党协助建立的民主,被执政的民进党一手破坏。真正的台湾民主纪念馆要开幕的时候,不应该是在宪警重重戒护下揭牌,而应该在全民同庆的欢欣气氛下成立。民主的台湾,需要我们在法治的基础下共同努力。 这样的论述掷地有声,声声是匕首,刺向民进党的胸膛。这么高的战略层次论述,显示了论者的智慧和高层次。国民党需要这样的论述,这才是国民党在2008年大选中获得胜利的保证,请深深挖掘相关的内涵 (4)有勇有谋,胆大心细 对抗中央政府需要很大的勇气,也需要深深的谋略。郝龙斌做到了,他所依靠的是法律,是民众的期待。无大勇大谋者,无细腻的应之对策,是难以作出大的事业的。国民党需要大的智慧化解王马之争,需要大的谋略对抗民进党,胆大心细,才能取得胜利。小鼻子小眼是干不成大事业的。 郝龙斌给人很多启示,论谈一二,不是地方请批评指正! 北京 姜文来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Wednesday, May 16, 2007 - 11:01 am: | |
看來两陣營暫時會為穩住陣脚和備戰而忙碌着,不會太早出招。就算出招,目的也只限於試招而矣。 不過馬英九到了現在還在做無謂之小動作,足證明馬是劉表,袁紹之流。真是好模好樣生沙蚤,難成氣候。我猜將來台灣人投謝長廷票,不是因為支持謝,而是太痛恨馬的不成噐。為了加深國民党的刼難,讓他們自省,而投下違背本意的痛心之一頁。另一可能,因反對臺獨又不滿馬而棄權。 長遠來看,台獨將分成而派,一派會被形勢所迫而走中间路綫,與中共政冷經熱,中共也因經改而愈來愈走向西方民主,两者最後會慢慢由量變到質變而終於某種形式之統一。另一派會因死獨而引起民變或把中臺矛盾尖锐化,踏上不歸路,與中共硬拼而亡於海峽之戰。 再等,謝馬選戰之好戲快將上演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unday, May 13, 2007 - 05:28 pm: | |
http://www.takungpao.com/inc/cm/ltb.asp?news_url=/news/07/05/14/LTB-735951.htm 馬謝相爭決戰中道/魯力 從島內政局上看,馬與謝的較勁,是台灣民眾拋棄陳水扁陰影的一場政治選擇,馬、謝之爭的關鍵,在於爭取中間選民,誰佔據了中道,誰就贏了明年的「大選」。 民進黨二○○八年「總統」候選人的角逐戰終於落幕,有「生魚片刀」之稱的謝長廷勝出。明年大選,馬、謝之爭已然成形。有人只看到謝長廷政治經驗豐富,手段陰柔,善打歪道。其實,謝長廷的「和解共生」爭取中道的政治主張,與務實推動經貿交流的兩岸政策,卻是對馬英九的最大威脅。謝長廷在攻擊馬的台灣立場的同時,但卻提出兩岸經貿合作的主張,包括贊成盡快三通,這對爭取中間選民無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爭取中間選民 從島內政局上看,馬與謝的較勁,從某種意義上說並不只是他兩人的戰爭,而是台灣民眾拋棄陳水扁陰影的一場政治選擇,陳水扁的善變與權謀,以及挑釁大陸搞台灣的統獨族群分裂,鬧得七年來台灣雞犬不安寧,人民希望休養生息,馬英九的特質,剛好符合這種期待,但謝長廷卻也同時予以台灣民眾這一正面期待。「馬扁情結」與民進黨內的「謝扁情結」,有著相同的效應,這讓馬討不了便宜。馬、謝之爭的關鍵,在於爭取中間選民,誰佔據了中道,誰就贏了明年的「大選」。謝長廷確定代表民進黨角逐二○○八,國民黨高層對謝長廷評估是,「這個人很難纏,選戰好打但是不好贏」。連黨內多位「立委」對謝長廷的印象都覺得,他人格特質陰柔,而且辯才無礙,操作選舉犀利,因此常常讓對手掉落陷阱,是個非常厲害的對手。 對於謝長廷出線,據了解國民黨已經準備要打一場肉搏血戰,馬陣營大將吳育昇說,連民進黨內部形容謝長廷,都對他的手段敬畏三分,吳育昇指出,謝長廷那一把刀叫做生魚片刀,師傅切生魚片時,輕輕切慢慢切,切完一尾魚,不一定會流血,但是魚都被殺光了。 羅世雄則認為謝長廷最厲害的功力是,雖然爆發高捷弊案,卻都被判無罪,那足見謝長廷的法學常識是非常深厚。官司纏身卻打不死,謝長廷有著「九命怪貓」的外號。 其實,謝長廷與馬英九之爭的最有力武器,卻是謝的兩岸政策的務實性。謝長廷原來有兩個觀點,一個是「憲法一中」,中指的是「中華民國」;另外他還反對制定「新憲法」,反對改變「國號」。這些都是與大陸最後的兩岸政策底線相符。此外謝長廷曾主張過「一國兩制」。他在當「高雄市長」的時候,曾經主張和大陸的廈門作交流。謝長廷在黨內初選中,雖然將他原本一再主張「憲法一中」說,進行修改以迎合黨內獨派的支持。但是,在黨內初選結束後,以務實著稱的謝長廷,必定會對他的兩岸政策論述做相當大的修改,以爭取中間選民的支持。 陳水扁「押錯寶」 謝長廷最擅長的,就是靠語言的包裝,盡可能將各種光譜轉納為對他的支持。因此,就算他受到「獨派」的限制,仍可以靠文字的隱喻,取得最大的詮釋空間,甚至可以取得「獨派」的暫時諒解,展露兩岸路線上的彈性。馬英九因為省籍因素,被質疑不夠本土化的情況,必須經常回頭在「國家定位」上強調他的台灣立場,可能使他的兩岸經貿政策不能太過大膽,這將是馬的痛腳,也更是謝長廷的機會。 五月六日,民進黨「總統」初選黨員投票落幕,自主黨員幾乎一面倒向謝,顯示陳水扁在黨內影響力盪到谷底,纏鬥多年的扁長之爭,謝長廷這一局終獲勝利。在謝長廷勝選後,民進黨另外「三大天王」都立即表示支持謝參選,顯示出民進黨「內鬥慘烈,外鬥團結」的政黨特性。謝長廷的出線,代表一向對選舉料事如神的陳水扁「押錯寶」,而隨著黨內新領導人出現,黨內不少人直言,「謝長廷的時代來臨了」,民進黨內的另一顆太陽已經升起。至少從現在開始到零八選舉,謝都會是黨內眾望所歸的對象。 與初選內鬥的血跡尚未啜乾,卻已經表示出團結對外的民進黨相比,國民黨卻連「馬王會」這麼簡單的會面,都遲遲不能進行。五月六日,王金平公開表示,國民黨只有前黨主席馬英九參選,「馬英九及其幕僚至今沒有邀請我擔任副手,都是媒體說的。」國民黨內一直有呼聲,希望馬王配搭檔參加二○○八年「總統」大選。王金平表示說,國民黨沒有人競選「總統」,只有(馬英九)一人參選,「我又沒說參選,要怎麼合作?」 問及副手問題,王金平說,「現在為止,沒有任何當事人邀請,一種意見轉達都沒有。」他重申,先前力促黨內團結分工需要八人大轎、八個人扛,是要提醒所有認同國民黨的人共同承擔。王金平強調,若要見馬英九,還得先會榮譽主席連戰,但至今「連王會」沒約定,更不清楚「馬王會」時程。 馬謝勢均力敵 除了要面對國民黨內的團結與「馬王配」問題外,在馬謝對決上,馬英九在司法官司,政績與兩岸政策上並不比謝長廷佔優勢。馬、謝都有弊案官司困擾,但馬英九的特別費案已進入司法程序、審判前途未卜,謝長廷則已經從高捷弊案與玉皇宮政治獻金案脫身,國民黨想要將馬、謝之爭,塑造成「清廉與貪腐之戰」,恐怕不易引起綠營支持者與中間選民的共鳴。另外,馬、謝兩人分別當過北高市長,在「總統」大選競爭過程中,雙方在市政建設上的成績單,勢必會成為外人比較「治國」能力的檢驗指標。馬英九在八年「台北市長」任內的政績口碑,並未明顯勝出創造多項高雄市政奇蹟的謝長廷,未來馬英九將很難以拿地方執政經驗訴諸南部選民的認同,頂多只能取得與謝分庭抗禮之勢。 馬謝對決勝負的關鍵因素是爭取中間選民,兩人將會就「憲政體制」與「兩岸關係」兩大政策理念的論述攻防,謝長廷喊出的「憲法一中」與「盡速三通」「三天王」,都與馬英九主張相去不遠。但是,謝長廷擅長彈性調整、包裝行銷論述的功力,在爭取特定色彩選民支持時,顯然要比立場一以貫之的馬英九要更加靈活、機動。在藍綠板塊結構逐步穩定後,馬、謝兩人的大選攻防重點將在中間選民,謝長廷所喊出的「和解共生」理念,將可以取得不少淺色選民的認同。反觀之馬英九,先前說出引發爭議、藍綠和解優於兩岸和解的「馬修路線」,在爭取中間選民支持前,還得承受來自深藍勢力反彈的壓力,這將變成馬英九必須慎重思考的困難問題。馬陣營人士評估,面對謝長廷,將是「好打不好贏」局面,好打在於謝本身的負面形象,因他有宋七力案及高捷弊案等,不好贏在於謝營手段多變,從掀起馬英九特別費案,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善戰。對馬英九來說,謝長廷絕對是個難纏的對手。 作者為台灣問題評論員
|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01-2007
| Posted on Sunday, May 13, 2007 - 06:48 am: |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5/forum_tw070513a.html 马英九环岛骑车做秀对“总统”加分有限 (2007-05-13) 近日马英九环岛骑车出发了,我个人觉得,这是一场意义不大的骑车秀,对“总统”选举不一定有什么效果。 目前,马英九面临的问题不是搞什么骑车秀,骑车秀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而是处理好几个关键的大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一是国民党的团结问题。国民党的不团结,在民调上已经很显现了,泛滥支持者已经没有耐心等待,如果作为“总统”侯选人,不能正确地处理好这个问题,等于宣告选举的失败。如果连王金平都搞不定,治台的能力颇受怀疑。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促“马王配”,备“马王合',这是现实的考虑,无论如何,要尽快搞定,拖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 二是“总统“选举的政策的论述。两岸问题、民生问题、统独问题是”总统“选举很大的问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论述,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见到马英九明确的能让老百姓懂的精确论述,有的只是一些书生气的空论述,老百姓听不懂,也可能自己也没清楚,这是他的软肋,如果在此方面没有新的突破和进展,原地打圈圈,“总统”成功的几率很小。必须突破和化解民进党的统独论述,明确指出独是不可能的,意味着战争,意味着生灵涂炭,意味着民众死亡和台湾的灭亡。到现在为止,绝对不能再出现“台独”也是选项的败笔,绿色的票无论如何都不会投给你,保住蓝票,争取中间票是基本的策略,想通吃,结果是什么都吃不到。 三是主导大选的选题能力。到目前为止,国民党还是跟着民进党转,民进党放个屁,国民党就起舞,自己没有主导议题的能力。即使有机会也都放过了。如邱毅入狱,国民党就那样任了,明明是民进党操弄司法,不抗争,这是一个多好的题目,可以向人民倾诉民进党操弄司法,也可以对自己的案子多少有些帮助,是民进党陷害,为将来打悲情牌做准备,他们只开了一个欢送会,这和自己去送死有什么区别?没有从政治的高度对待这个问题。总预算不过,明明是民进党破坏民主程序,结果让民进党恶人先告状,将责任推到国民党,国民党也捱了50大板,默默地忍受了。三立电视造假事件,可以揭露民进党操弄媒体,撕裂族群,结果是连一个想屁都没有。最近,洛桑公布了世界经济竞争力报告,台湾竞争力大幅下降,大陆已经超过了台湾,这是将选举的主轴引导经济民生来的多么好的机会,可国民党做了什么,将民众的注意力放到这里了吗,将社会的焦点放到这里了吗,这么好的机会都不用,国民党真是一个不会选举的国民党。更可惜的是,在此时去谈根本没有什么效果“马王会”,将焦点转移了,时机错过了,下一次你将议题转移到此,需要什么推动力呀。 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马英九环岛秀已经两天没有占据媒体的版面了,其效果也打折扣了。 所以,马英九目前应该先安内,将大事情做好,然后才去做秀,这才是抓住了重点!! 北京 姜文来 **************************** 他在选战中可能会走中间路线 http://www7.chinesenewsnet.com/gb/MainNews/SinoNews/Taiwan/2007_5_13_5_59_23_252.html 陈文茜:对马英九而言谢长廷是最难缠对手 即将在中广流行网主持「文茜的异想世界」节目的前立委陈文茜,在谈到民进党总统提名人谢长廷时表示,谢长廷是一个具备多重人格的人,因此他在打选战时的策略变化幅度可能很大。相较之下,马英九比较具有一贯性、比较可信赖,但也不免显得呆板、缺乏反应能力。 中国时报报导,陈文茜说,如果站在马英九的观点,谢长廷应该是他最难缠的对手。陈文茜提到谢长廷的第一句话就是:他是一个多重人格的政治人物。就是他时而仁慈、时而刻薄;时而鼓吹和解,让人为他展现政治家的风范而感动,但有时又非常格局狭小;而谢团队的一些人,或许也正代表着谢长廷心中的黑暗面。 陈文茜也说,谢长廷从政历练丰富,可说是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变化度很高。因此他在选战中可能会走中间路线,也可能如陈水扁在2004一样走深绿。相较之下,马英九的缺点是比较呆板,缺乏反应能力,但也因此被人认为比较一贯,相比之下谢长廷也许比较不可信赖。 不过陈文茜还是说,选总统究竟不是选情人,所以有能力、有权谋对选民来说,恐怕还是一个正面选项。因此对马英九来说,四大天王最后是谢长廷出线跟自己对抗,恐怕是最不利的局面。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谢长廷感恩团结之旅今天到云林,拜会县长苏治芬与县议会党团成员,对于传闻苏贞昌辞去行政院长是他向总统的建议,谢长廷予以否认,强调获知消息也感意外,钦佩、敬佩苏的决定,在朝小野大下,行政院长本来就不好当,他感同身受。 谢长廷行脚基层感恩团结之旅,今天在云林科技大学内「云那裡」餐厅,与苏治芬及云林县议会党团座谈,苏治芬以「恭敬不如从命」表达愿意出任未来云林县竞选总部主任委员;在与议会党团成员交流立委与总统选举的看法时,他表示,距离总统选举只剩九个月时间,时间实在不够,将来还要拜託大家多费心。 对于传闻属意叶菊兰或游锡坤担任未来竞选副手,谢长廷强调绝无此事,他说,前天消失一天是去山上参加法会,下山后听到情势(指苏贞昌辞职)有大转变,亦感意外,对于苏贞昌辞职事先都不知道,对于新任阁揆也没有看法,相信总统是出于善意。 感恩团结之旅到各县市,对于基层的回应,谢长廷说,感觉非常好,大家都期望维繫台湾本土政权,以团结、台湾利益为重,振兴景气为第一优先,他的一切作为也都以此为准则,相信苏贞昌的进退也以此为考量。 谢长廷表示,朝小野大,行政院长本来就不好当,他自己当过,感同身受,苏贞昌的处境很辛苦,对其辞职感到敬佩;对于苏下台是否意味谢苏配破局的说法,他强调,没有这回事,对于副手或相关问题,民进党尚未公告总统候选人,公告之前说什麽都不得体。 谢长廷强调,目前政局不安定,来自朝野恶斗,如果将来有机会当选总统,一定致力于政治运作顺利,争取民进党国会席次过半,让人民不焦虑,国家向前走。 |
Ld (Ld) Username: Ld
Registered: 1-2007
| Posted on Monday, April 30, 2007 - 06:57 pm: | |
http://news.creaders.net/comment/newsViewer.php?id =723259 台湾走向衰亡已成定局,不可逆转 2007-04-27 下面这篇文章最近正在台北网路广泛流传,由于不知作者是谁无法注明出处,部分读者或许对于内容及结论正确与否也有不同看法,对其敢于大谈精英民主也感讶异,但是其中有些观点或许仍然值得大家深思。笔者适度加以删减、略加注记,敬供各界参考。 “‘台湾米和台湾水’是最简单的政治语言,同时也是最有力的欺骗语言。它非常成功地弱化了外省精英在台湾的政治地位,同时也快速地恶化了台湾的政治环境,跟着就恶化了台湾的一切,包括经济。为什么?因为政治是领导一切的。政治一旦恶化,那就什么都完了。任何有远见的人都看到,民进党本土政客不过是暂时得手,最后终将导致台湾政权的灭亡。台湾在2000年就走上了灭亡的不归路。” 台湾米与台湾水的典故来自民进党人动辄指责喝台湾水、吃台湾米长大的人不爱台湾,作者说台湾从2000年开始走上衰亡之路,笔者看法略有不同,认为现在台湾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拖着,在吃老本。台湾的败亡应该由1990年代中期以后就已开始,未来历史或将证明这一点。 “在一个优良的政治环境下,政治家会选择一批能干的社会菁英把开拓经济、为社会底层制造工作机会当成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不是发放救济金。现在的国际社会太复杂,分工也太细致,愚夫愚妇只能接受领导根本无法表达选择。譬如核四发电厂是否要兴建,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算太复杂,但是愚夫愚妇是不可能知道如何选择的,就连“台独圣人”林义雄都不知道,因为他的智慧和能力不足。林义雄的‘无核家园’是一个无知者的梦呓,害惨了台湾。” “台湾的民主是西方民主制度最坏的例子,几乎所有西方民主能够发生的缺点都在台湾出现了,因为台湾人不但没有守法的精神而且道德败坏。其实台湾政治上的缺点并不是不能改正,而是民进党政客们有利可图不愿意改正。我们要知道,民进党本土政客是利用愚夫愚妇的选票才获得权力的,然后他们用酬庸的方式组阁,再用金钱捆绑桩脚寻求连任,形成选举不但是手段也是目的。‘民主就等于选举’是台湾式的民主最荒谬的特色。” “‘不断地炒作和操纵族群议题’是民进党在台湾民主政治里最恐怖的特色。这一切荒谬和恐怖最原始的出发点和最大的动力来源就是民进党必须使用人口优势来打败比他们优秀的外省精英,破坏了一个国家兴盛与否的‘选贤与能’铁律原则。挑起族群意识与省籍情结是一个必要的手段,因为民进党唯一能够掌握的优势就是人多。” 笔者对于这种谁比谁优秀的论述是不能完全茍同的,作者公开谈论种族中心主义(ethnical centrism)未必得宜,因为这是不是事实还有检证、讨论的空间,何况这还牵涉到敏感的省籍情节问题,有太多的政治意涵,作者实在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加以表达。虽然笔者对于这篇文章有些看法,但过去也曾写过文章,忧心台湾的未来,指称台湾似乎正在向弱化、衰亡的方向发展,如果不赶快采取措施,情况恐怕只会恶化,变成不可逆转的趋势,败亡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如果这是台湾的宿命,谁该为此负责?答案当然再清楚不过了。 (中评社电。作者 蔡逸儒)
|